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生·流动·聚合:文化基因视域下民族文化交融研究
1
作者 柏贵喜 陈雷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1,共7页
民族文化交融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内容与突出表现。从文化基因视域观之,民族文化交融的条件是由原生式、附着式、辏合式、协同式组成的基因共生;其基础根植于以历史记忆、共情与文化认同以及文化传播为主要形式的基因流动;基因... 民族文化交融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内容与突出表现。从文化基因视域观之,民族文化交融的条件是由原生式、附着式、辏合式、协同式组成的基因共生;其基础根植于以历史记忆、共情与文化认同以及文化传播为主要形式的基因流动;基因聚合的主流方式是偏利型、互利型交融,具体呈现为共享、层累、嵌合等多种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交融 基因共生 基因流动 基因聚合 文化基因
下载PDF
多民族文化交融视阈中的“新黄河村落叙事”——何延华小说集《寻找央金拉姆》阅读印象
2
作者 白晓霞 《西部文艺研究》 2023年第6期81-86,共6页
何延华从甘肃临夏积石山县这一多民族交融的文化空间出发,把小说的内涵提升为一种视角温暖圆润、内核丰富立体的“新黄河村落叙事”,作家从审美逻辑、人格塑造、风景装置三条路径进行了阐释表达,形成了其特色:1.“新黄河村落叙事”的重... 何延华从甘肃临夏积石山县这一多民族交融的文化空间出发,把小说的内涵提升为一种视角温暖圆润、内核丰富立体的“新黄河村落叙事”,作家从审美逻辑、人格塑造、风景装置三条路径进行了阐释表达,形成了其特色:1.“新黄河村落叙事”的重要审美逻辑:多民族民间文化的新内涵;2.“新黄河村落叙事”的人格塑造:多民族女性形象新演绎;3.“新黄河村落叙事”的风景装置:新时代多民族生活画卷描摹。另外,理论需求呼唤更多的本土文学实践去阐释、充实中国女性文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建构中国本土的社会性别文化理论体系并解决相关问题,何延华的小说基于西部本土厚重质朴的乡土文化而产生,是值得重视的女性文学文本案例。当然,如何进一步突破窠臼、推陈出新、增强新村落书写的典型性意味也是何延华必须直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延华小说 民族文化交融 “新黄河村落叙事”
下载PDF
广西壮剧的民族文化交融及其中华文化认同功能论析
3
作者 许玥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70,共8页
作为少数民族戏剧代表之一的广西壮剧,其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华多民族戏剧交融的史实。《中国壮剧传统剧作集成》的出版,不仅保护和发展了广西壮剧,还为研究广西壮剧的民族文化交融及其中华文化认同功能提供了极大的文本便利。通过对广西... 作为少数民族戏剧代表之一的广西壮剧,其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华多民族戏剧交融的史实。《中国壮剧传统剧作集成》的出版,不仅保护和发展了广西壮剧,还为研究广西壮剧的民族文化交融及其中华文化认同功能提供了极大的文本便利。通过对广西壮剧剧本的考察,可以清晰地发现广西壮剧剧目对汉地剧目有着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借鉴,从壮剧对汉族剧目移植和改动的幅度上看,这种交融可分为直接引进汉族剧目、移植后改编与移植后再创作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成熟的广西壮剧又衍生出自编剧目,在构思、编排、表演上都体现出广西壮剧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表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壮剧 中国壮剧传统剧作集成 民族文化交融 中华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尹湛纳希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文学世界与思想启示
4
作者 萨仁图娅 《满族研究》 2023年第4期109-112,共4页
文学巨匠尹湛纳希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环境中生活,自幼研读经史典籍与蒙汉古典文学文献,精通四种语言文字,翻译了《红楼梦》等经典作品,并借鉴《红楼梦》创作《一层楼》和《泣红亭》,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富有启... 文学巨匠尹湛纳希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环境中生活,自幼研读经史典籍与蒙汉古典文学文献,精通四种语言文字,翻译了《红楼梦》等经典作品,并借鉴《红楼梦》创作《一层楼》和《泣红亭》,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富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湛纳希 民族文化交融 坚守认同 接受创造
下载PDF
试以黔东南民族文化变迁论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和条件 被引量:8
5
作者 黄淑娉 龚佩华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8-63,共6页
一、民族特点和变化 在讨论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和条件时,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民族特点?我们认为民族特点主要表现在文化特点上,不同的民族是由不同的文化特点相区别的。但是文化特点是不断变化的,它随着历史的进步而变化,随着迁移和与不同... 一、民族特点和变化 在讨论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和条件时,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民族特点?我们认为民族特点主要表现在文化特点上,不同的民族是由不同的文化特点相区别的。但是文化特点是不断变化的,它随着历史的进步而变化,随着迁移和与不同民族的接触交往而变化。因此,不同民族文化特点的相互影响和交融,往往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一般的历史进程,而且是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从黔东南的民族文化变化来说,各民族的文化特点是什么?交融的条件是什么?各族在交融过程中如何变化?这需要从历史到现状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地区 民族文化交融 民族文化变迁 侗族 苗族 文化特点 汉族 汉人 民族 车江
下载PDF
互嵌与共享:新时代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交融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汤夺先 王增武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6,共12页
新时代背景下,散杂居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中的共同性现象不断增加,各民族关系朝着更加包容和亲近的趋势发展,交融程度不断加深。以安徽F市为例,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层面呈现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交融状况。不同维度的文化交融存... 新时代背景下,散杂居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中的共同性现象不断增加,各民族关系朝着更加包容和亲近的趋势发展,交融程度不断加深。以安徽F市为例,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层面呈现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交融状况。不同维度的文化交融存在层级性和差异性,具有非对称性等特征。基于自然环境和历史记忆的共同区域认同的基础性原动力,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外在动力,以及文化尊重、认同和共享的内在动力,共同促进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交融,进而形成区域文化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交融 文化认同 文化共享 民族散杂居地区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下载PDF
江南地区社会特征与元代民族文化交融 被引量:3
7
作者 潘清 《东南文化》 2004年第6期52-58,共7页
江南地区具有多方融合、长于吸纳的开放的文化特征,在元代北方民族进入江苏后,在江南地区出现了综合性的习俗,形成了新的民族文化交融的局面。
关键词 元代 江南地区 民族文化交融
下载PDF
重论元散曲中的隐逸情结——从民族文化交融角度说开去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小转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81-86,共6页
隐逸情结历来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永恒话题,在其他朝代出现的隐逸多因官场黑暗和民族压迫,而在元散曲中大量出现的隐逸题材却不然。如果说汉族文人是因异族入侵或民族压迫等原因选择归隐,那么诸多蒙古族高官也向往山林又该如何解释呢?另外... 隐逸情结历来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永恒话题,在其他朝代出现的隐逸多因官场黑暗和民族压迫,而在元散曲中大量出现的隐逸题材却不然。如果说汉族文人是因异族入侵或民族压迫等原因选择归隐,那么诸多蒙古族高官也向往山林又该如何解释呢?另外还有大量的乐道作品出现,加上作品语言的大胆直白,都不是用传统观点能说清楚的。元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多民族共存的朝代,各民族融合交流的过程中,汉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全真教的盛行和宽松开放的政治文化环境等民族文化交融因素,也势必会影响元散曲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情结 民族文化交融 宗教影响 政治开放
下载PDF
敦煌节日风俗所见多民族文化交融 被引量:1
9
作者 魏迎春 朱国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34,共10页
晚唐五代宋时期,敦煌民族成分复杂、文明元素多元。敦煌的节日风俗集中展现了各族人民的宗教、文化、信仰,为我们了解这些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了途径。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到寒食节、二月八日、赛神、燃灯等节日风俗活动之中,他们求同... 晚唐五代宋时期,敦煌民族成分复杂、文明元素多元。敦煌的节日风俗集中展现了各族人民的宗教、文化、信仰,为我们了解这些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了途径。各族人民共同参与到寒食节、二月八日、赛神、燃灯等节日风俗活动之中,他们求同存异、相互交流、互相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交融共生的民族和文化格局。可以说,节日风俗是敦煌各族人民的文化符号,承载了各民族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文化,促进并见证了敦煌地区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展现了中华主流文化影响之下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节日风俗 民族文化交融 文化符号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学校场域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中华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1年第1期47-53,共7页
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以及各民族人口更大范围、更高频次的迁徙和流动,必将带来多元民族文化的碰撞、冲突和交融。由于随家庭迁徙和流动的儿童和青少年进入流入地学校就读,带来多元民族文化的冲突和碰撞,学校便成为多元民族文化冲突和交融... 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以及各民族人口更大范围、更高频次的迁徙和流动,必将带来多元民族文化的碰撞、冲突和交融。由于随家庭迁徙和流动的儿童和青少年进入流入地学校就读,带来多元民族文化的冲突和碰撞,学校便成为多元民族文化冲突和交融的典型缩影。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学校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现实意义体现在文化认同、文化共生及文化内化三个层面。学校多元文化交融的路径有四:调动多方主体,营造多元包容环境;倾注人文关怀,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萃取民族文化营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走向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学校场域 多元民族文化交融
下载PDF
重论元散曲中的隐逸情结——从民族文化交融角度说开去
11
作者 郭小转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7-83,共7页
隐逸情结历来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永恒话题,在其他朝代出现的隐逸中多因官场黑暗和民族压迫,而在元散曲中大量出现的隐逸题材却不然。如果说汉族文人是因异族入侵或民族压迫等原因选择归隐,那么诸多蒙古族高官也向往山林又该如何解释呢?另... 隐逸情结历来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永恒话题,在其他朝代出现的隐逸中多因官场黑暗和民族压迫,而在元散曲中大量出现的隐逸题材却不然。如果说汉族文人是因异族入侵或民族压迫等原因选择归隐,那么诸多蒙古族高官也向往山林又该如何解释呢?另外还有大量的乐道作品出现,加上作品语言的大胆直白,都不是用传统观点能说清楚的。元朝是蒙古族统治的多民族共存的朝代,各民族融合交流的过程中,汉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全真教的盛行和宽松开放的政治文化环境等民族文化交融因素也势必会影响元散曲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情结 民族文化交融 宗教影响 政治开放
下载PDF
内地民族班民族文化交融和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井大军 张士辉 +1 位作者 迟遇 刘山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9-171,共3页
辽宁职业学院在内地民族班教育教学工作中,总结出建立职业化"双师"教育队伍等5项全面培养民族班学生的长远规划策略;强调传授专业知识要体现党的政策和地区发展需要、采用多角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提出注重文化融合和文化认同... 辽宁职业学院在内地民族班教育教学工作中,总结出建立职业化"双师"教育队伍等5项全面培养民族班学生的长远规划策略;强调传授专业知识要体现党的政策和地区发展需要、采用多角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提出注重文化融合和文化认同的"四项教育"策略;利用5个载体加强文化交融和思想教育。在民族文化交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地提高了民族班学生爱党、爱国和民族团结的思想政治觉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民族 民族文化交融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多民族文化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代主持人语) 被引量:5
13
作者 纳日碧力戈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68,共2页
新时代到来,中华民族共同体面临新挑战,也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来自极端个人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新机遇来自守正创新,不失本色,继承发展,"多""一"相济,以"多"拥"一"。多民族文化交融能够产生"... 新时代到来,中华民族共同体面临新挑战,也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来自极端个人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新机遇来自守正创新,不失本色,继承发展,"多""一"相济,以"多"拥"一"。多民族文化交融能够产生"第三代"产品;文化之间开放的交融过程充满活力,具有无限势能,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巨大的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文化交融 主持人
下载PDF
论民族文化交融及其社会功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明 雷家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9-92,共4页
论民族文化交融及其社会功能○姜明雷家军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生息、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国土之上,各民族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 论民族文化交融及其社会功能○姜明雷家军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生息、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国土之上,各民族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吸收,使得各民族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交融 民族 民族文化交流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中央民族大学 社会功能 民族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先进文化
下载PDF
琥珀艺术中的民族文化交融论证
15
作者 杨志美 任玉婷 +1 位作者 齐云飞 万凡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1-13,共3页
随着我国古代琥珀制品的出土,学界及考古界对于古代琥珀艺术、琥珀贸易的探讨随之展开。中国古代琥珀原料的来源问题及艺术文化问题,涉及中国与周边国家乃至欧洲国家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梳理国内现有出土琥珀脉络,发现琥珀在使用范围和... 随着我国古代琥珀制品的出土,学界及考古界对于古代琥珀艺术、琥珀贸易的探讨随之展开。中国古代琥珀原料的来源问题及艺术文化问题,涉及中国与周边国家乃至欧洲国家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梳理国内现有出土琥珀脉络,发现琥珀在使用范围和题材表现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且留下了多元文化交流的线索。按时间划分为先秦至两汉时期、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宋明清时期三个阶段,了解各阶段的发展及琥珀特点,有助于拓展研究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艺术 民族文化交融 丝绸之路
下载PDF
民族文化交融视角下的新疆在蓉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16
作者 李莉 廖慧 +2 位作者 隋永娜 代黎群 王耀苓 《青年与社会》 2020年第28期161-162,共2页
成都地区各个高校的新疆在蓉少数民族学生的培育和管理是支持新疆建设与发展、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维持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和谐稳定的一项基础工程和民生工程。新疆在蓉少数民族学生赴成都地区高校求学,在学习和生活中必然会接触到其他... 成都地区各个高校的新疆在蓉少数民族学生的培育和管理是支持新疆建设与发展、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维持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和谐稳定的一项基础工程和民生工程。新疆在蓉少数民族学生赴成都地区高校求学,在学习和生活中必然会接触到其他民族的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做好管理工作,让学生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积极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底蕴,并与本民族文化进行交融和互动,以此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交融 少数民族学生 管理模式创新
下载PDF
民族文化交融的典范——方块壮字的“汉字化”
17
作者 蓝盛 李锦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7-155,共9页
现代汉字符号系统中包含有方块壮字来源的成分,其中用于记录和描写壮语地名和地貌特征的“岽”“■”“咘”“榃”“[山巴]”“[山录]”“峝”“峒”“垌”等字,主要由方块壮字“汉字化”而来。方块壮字“汉字化”背后反映的是壮汉民族... 现代汉字符号系统中包含有方块壮字来源的成分,其中用于记录和描写壮语地名和地貌特征的“岽”“■”“咘”“榃”“[山巴]”“[山录]”“峝”“峒”“垌”等字,主要由方块壮字“汉字化”而来。方块壮字“汉字化”背后反映的是壮汉民族的交往史以及文化上所蕴含的共性,是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方块壮字 “汉字化” 壮语地名 民族文化交融
下载PDF
民族文化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以大理白族洞经音乐文化为例
18
作者 袁静 韩学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75-177,共3页
大理白族洞经音乐文化作为一种儒释道三教文化汇融的文化事项,其洞经文本、曲谱、谈演乐器中存在的古代中原文化与白族文化的交融,能够充分体现出民族文化交融的理念。各民族文化在交融中相互促进,在发展与提高自身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极... 大理白族洞经音乐文化作为一种儒释道三教文化汇融的文化事项,其洞经文本、曲谱、谈演乐器中存在的古代中原文化与白族文化的交融,能够充分体现出民族文化交融的理念。各民族文化在交融中相互促进,在发展与提高自身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聚集了我国各民族文化的内容,可以用"多元一体"来概括其特征,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理白族洞经音乐文化
下载PDF
从云南瓦猫分布看民族文化交融
19
作者 侯明志 《炎黄地理》 2021年第6期41-45,共5页
瓦猫是云南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工艺品,它是汉文化与云南本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瓦猫的产生是由于云南本地各民族的信仰,但是瓦猫胸口的八卦、"泰山石敢当"的牌子、脖子上的铜铃等元素,都带有汉文化的印记。云南瓦猫在... 瓦猫是云南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工艺品,它是汉文化与云南本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瓦猫的产生是由于云南本地各民族的信仰,但是瓦猫胸口的八卦、"泰山石敢当"的牌子、脖子上的铜铃等元素,都带有汉文化的印记。云南瓦猫在具有共同性的同时,也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性。通过对瓦猫文化意蕴的认识,也能启示我们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交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石敢当 瓦猫 民族文化融合 民族文化交融 文化意蕴 工艺品 差异性 共同性
下载PDF
古代岭南西部民族文化交融初论
20
作者 徐亦亭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27-30,共4页
古代岭南西部民族文化交融初论徐亦亭中国古代的岭南西部,主要是指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这里在历史上是多民族频繁活动、不同文化密切交流融合的要冲地区。岭南地区的民族文化,与来自东南沿海和湘玩武陵之间的越人稻作文化、瑶族... 古代岭南西部民族文化交融初论徐亦亭中国古代的岭南西部,主要是指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这里在历史上是多民族频繁活动、不同文化密切交流融合的要冲地区。岭南地区的民族文化,与来自东南沿海和湘玩武陵之间的越人稻作文化、瑶族游耕文化,以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文化 礼仪文化 民族文化交融 西部民族 少数民族文化 游耕文化 岭南地区 黄河流域 中央王朝 中国伊斯兰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