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楚民族文化圈纠纷解决机制论略——在历史文化视野下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曾代伟 谢全发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3期86-92,共7页
渝湘鄂黔毗邻地区巴楚文化圈内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累积了一系列的习惯法规范和程式,构成了颇具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并在国家法制与各民族传统习惯法的冲突、调适、整合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形成了多种纠纷解决模... 渝湘鄂黔毗邻地区巴楚文化圈内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累积了一系列的习惯法规范和程式,构成了颇具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并在国家法制与各民族传统习惯法的冲突、调适、整合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形成了多种纠纷解决模式,即自我约束模式、习惯法调解模式、国家法介入模式、习惯法与国家法共同作用模式。这些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整合了习惯法、传统习俗、道德力量、宗教因素各方面的资源,最终实现社会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楚民族文化圈 纠纷解决机制 模式 社会控制
下载PDF
傣泰民族起源与傣泰民族文化圈的形成新探 被引量:7
2
作者 郑晓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2-87,共6页
中国古代不存在一个可成其为民族的越人族体,泰人也不是越人演变而来的,傣泰民族在汉代以前的历史的追溯已无意义。傣泰民族可追溯的源流在汉代云南滇中,并随后向南迁移到今天的云南南部及东南亚一带。由于傣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迁移与... 中国古代不存在一个可成其为民族的越人族体,泰人也不是越人演变而来的,傣泰民族在汉代以前的历史的追溯已无意义。傣泰民族可追溯的源流在汉代云南滇中,并随后向南迁移到今天的云南南部及东南亚一带。由于傣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迁移与发展中保持了水稻种植、“勐-阪”制度与文化的复制模式,使傣泰民族的先民们能在长期的迁移过程中定居并壮大起来,从而在今天形成了一个傣泰民族居住的文化圈。傣泰民族文化圈是一个文化地理概念,基于共同的民族渊源关系,人们互相理解、宽容、合作、开展社会与经济的交流,共同促进民族与文化的发展,是当代理解傣泰民族文化的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泰民族 起源 历史迁移 傣泰民族文化圈
下载PDF
“巴楚民族文化圈”的演变与现代化论纲——从民族法文化的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曾代伟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从法律文化的视角,构建“巴楚民族文化圈”,将其作为中国区域文化的一个独特类型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是扩展中国传统民族法文化研究领域的一种尝试。本文拟通过巴楚民族文化圈的演变、特点、民族法文化转型与现代化诸问题的初步构想,阐... 从法律文化的视角,构建“巴楚民族文化圈”,将其作为中国区域文化的一个独特类型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是扩展中国传统民族法文化研究领域的一种尝试。本文拟通过巴楚民族文化圈的演变、特点、民族法文化转型与现代化诸问题的初步构想,阐明此课题研究的主旨和目标,及其现实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楚民族文化圈 民族文化 现代化
下载PDF
西南夷民族文化圈的历史起源和文化互动
4
作者 李宇舟 《前沿》 2024年第3期65-75,共11页
相对于中原文化,历史上的西南夷民族文化圈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西南夷民族文化圈与中原文化圈的互动是一个起源悠久、历时漫长的过程,互动的方向始终是民族文化融合,即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共同体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这... 相对于中原文化,历史上的西南夷民族文化圈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西南夷民族文化圈与中原文化圈的互动是一个起源悠久、历时漫长的过程,互动的方向始终是民族文化融合,即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共同体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文化的融合为后世王朝国家的西南政治边疆塑造发展准备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对之进行系统研究,可以为其他区域边疆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互动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为西南边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文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夷民族文化圈 文化历史起源 文化互动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原文传递
巴楚文化圈民族习惯与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7
5
作者 郑军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9期105-109,共5页
我国中部渝湘鄂黔毗邻地区的巴楚民族文化圈内,各族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累积形成了保护森林资源、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的意识和与之相关的风俗习惯、乡规民约,在保护和改善各族群众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 我国中部渝湘鄂黔毗邻地区的巴楚民族文化圈内,各族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累积形成了保护森林资源、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的意识和与之相关的风俗习惯、乡规民约,在保护和改善各族群众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了极大贡献。生态环境保护习惯生成的主要渊源则是该区域各民族先民的自然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楚民族文化圈 民族习惯 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PDF
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圈及其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新辉 赵凤霞 朱梅新 《福建体育科技》 2011年第3期4-7,共4页
新疆独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经济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呈现出北疆、南疆和东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圈间的不同特征,是各民族体育文化... 新疆独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经济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呈现出北疆、南疆和东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圈间的不同特征,是各民族体育文化在不断发生碰撞冲突而又相互汲取与融合、继承与弘扬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多元化一体的地域性体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圈 特征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体育文化圈的构建
7
作者 李能萍 《越野世界》 2019年第4期35-35,共1页
伴随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将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其中,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作为国家体育事业中的一部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 伴随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将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其中,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作为国家体育事业中的一部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绮丽瑰宝,更具有较为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在少数民族聚集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为例,展开对体育文化圈的构建策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体育文化圈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22-29,共8页
新疆自古以来"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聚居形式为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以经济、区位因素、教育文化为背景,选取学界针对"非遗"问题面临的角色定位、文化冲击、商业运... 新疆自古以来"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聚居形式为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以经济、区位因素、教育文化为背景,选取学界针对"非遗"问题面临的角色定位、文化冲击、商业运作、法律空白等研究观点,对新疆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以主导民族文化圈为区域分布特征的新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正面临着地理区位跨度分散;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文化素养普遍较低等影响。表现出保护主体—传承主体角色定位混乱;时代变迁与商业进化造成的"非遗"本真性破坏;少数民族文化竞争力与外来文化协调保存能力羸弱;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自觉认识不足;针对性法律法规缺乏等问题。着重通过政府间三段式管理协调;商业活动带动;职业教育与地区定点帮扶;校园入驻与"非遗"民族团结宣传;完善"非遗"法律法规细节建设等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自觉 本真性 主导民族文化圈 文化竞争力
下载PDF
研究山地民族生活方式的力作——读《云南山地民族生活方式的传承与选择》
9
作者 奚寿鼎 张霞 《学术探索》 1999年第6期91-93,共3页
立足现实,在理论和实践的衔接点上探索总结出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途径,是云南省具有全局意义的问题。本文对杨士杰《云南山地民族生活的传承和选择》作了较为深刻的评价,认为该著作对科学地继承和弘扬山地民族生活方式中的优秀文化... 立足现实,在理论和实践的衔接点上探索总结出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途径,是云南省具有全局意义的问题。本文对杨士杰《云南山地民族生活的传承和选择》作了较为深刻的评价,认为该著作对科学地继承和弘扬山地民族生活方式中的优秀文化成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民族 生活方式 民族文化圈 评价
下载PDF
两汉时期文化圈层视角下的云南城镇发展
10
作者 李宇舟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22年第1期87-97,共11页
两汉时期云南的治所城镇建置是中原王朝治理云南、设置区划的核心内涵。对汉代云南的政区治所进行梳理,进一步考释出两汉云南的主要城镇,可以洞见两汉王朝对云南地区的经营方略和治策。同时,亦可反映出中原文化与西南民族文化的互动规律... 两汉时期云南的治所城镇建置是中原王朝治理云南、设置区划的核心内涵。对汉代云南的政区治所进行梳理,进一步考释出两汉云南的主要城镇,可以洞见两汉王朝对云南地区的经营方略和治策。同时,亦可反映出中原文化与西南民族文化的互动规律,可以凸显出两个异质民族文化圈的互动与涵化在云南城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两种异质民族文化圈在云南地区的博弈,奠定和影响了汉代及后世的云南城镇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时期 民族文化圈 云南城镇
原文传递
西双版纳佛塔的类型及其源流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廷振 《东南文化》 CSSCI 1994年第6期82-88,共7页
西双版纳佛塔的类型及其源流罗廷振一、西双版纳佛塔的类型及艺术特色近千年来,随着小乘佛教的传入,傣族人民在各地建立了为数众多的佛塔。据调查统计,西双版纳历史上曾有过100多座佛塔(图一),主要集中在景洪坝和动笼劲海、景... 西双版纳佛塔的类型及其源流罗廷振一、西双版纳佛塔的类型及艺术特色近千年来,随着小乘佛教的传入,傣族人民在各地建立了为数众多的佛塔。据调查统计,西双版纳历史上曾有过100多座佛塔(图一),主要集中在景洪坝和动笼劲海、景真等地。由于西双版纳小乘佛教传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地区 小乘佛教 佛塔 景洪县 民族文化圈 须弥座 塔身 西双版纳傣族 傣族自治州 勐海县
下载PDF
南传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考辨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晓芬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0-158,共9页
上座部佛教源出印度,南弘斯里兰卡,东南亚的缅、泰、老挝、柬埔寨等地先后迎奉,随即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然而,学界关于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的时间和路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充分利用历史文献、民族志、地方志资料,并借鉴南亚、东... 上座部佛教源出印度,南弘斯里兰卡,东南亚的缅、泰、老挝、柬埔寨等地先后迎奉,随即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然而,学界关于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的时间和路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充分利用历史文献、民族志、地方志资料,并借鉴南亚、东南亚佛教史相关研究成果,建立南传上座部佛教史研究的时空坐标,考辨南传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诸说,以傣泰民族文化圈和东南亚佛教文化圈的形成为历史背景,以润派佛教形成及其传入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时间为切入点,那么可能对南传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将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座部佛教 傣泰民族文化圈 东南亚佛教文化圈 润派佛教
原文传递
德语中的动物形象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渊 《德语人文研究》 1998年第6期34-37,共4页
在许多语言中,动物都被赋予了人类的性格,从而构成一条独特的语言文化风景线。但是各个民族生活习惯迥异,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多种多样,因此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圈内,各种动物所具有的感情色彩也千差万别。德语中具有一定拟人化特征的... 在许多语言中,动物都被赋予了人类的性格,从而构成一条独特的语言文化风景线。但是各个民族生活习惯迥异,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多种多样,因此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圈内,各种动物所具有的感情色彩也千差万别。德语中具有一定拟人化特征的动物约有五、六十种,其中性格突出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形象 德语 形容词 德国人 感情色彩 《圣经·旧约》 惯用语 民族文化圈 小宝贝 齐格弗里德
原文传递
也谈古代中国宗教神话向古史神话的转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选骏 《哲学研究》 1986年第5期49-55,共7页
我们可以接受这样的假设:失掉的著作往往不是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圣典。表现或寄托了一个民族基本精神的典籍,最易流传下来。因为它是由一切民族(文化圈)的历程所表明的。 这样,当我们对各种文化圈中产生出来的神话进行比较时,就可以发... 我们可以接受这样的假设:失掉的著作往往不是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圣典。表现或寄托了一个民族基本精神的典籍,最易流传下来。因为它是由一切民族(文化圈)的历程所表明的。 这样,当我们对各种文化圈中产生出来的神话进行比较时,就可以发现古代中国(以汉民族文化圈为核心)的神话传说与此外所有民族遗留下来的神话传说有一个重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神话 神话传说 民族文化圈 重大的差别 古史 基本精神 产生出 圣典 典籍 历史神话
原文传递
十载弯腰得一毛——巴西华人画家来者及其趣墨画法
15
作者 陈虔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6-67,共2页
近年来,奔赴海外旅居或定居的中国画家,其人数之众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异域他民族文化圈中,欲求得在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的中国绘画艺术上的发展乃至成功者,却为数廖廖。这其中除了画家对母体文化传统的挚爱和本身具备的深厚的传... 近年来,奔赴海外旅居或定居的中国画家,其人数之众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异域他民族文化圈中,欲求得在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的中国绘画艺术上的发展乃至成功者,却为数廖廖。这其中除了画家对母体文化传统的挚爱和本身具备的深厚的传统功力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画法 巴西 中国绘画艺术 民族文化圈 中国画家 水墨作品 华人 母体文化 “天人合一”思想 艺术特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