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 被引量:148
1
作者 马晓京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0-54,共5页
随着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将不可避免地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本文分析了民族... 随着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将不可避免地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本文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 ,探讨了西部民族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开发 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保护
下载PDF
西部民族旅游开发中民居接待供给制度的效率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汝辉 罗晓彬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8-122,共5页
中国西部民族旅游开发中,民居接待已十分普通,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从经济学效率角度分析,民族旅游地区民居接待因其"进可攻退可守"、经济价廉、富有个性和特色、切合当地居民实际等优势而富有良好的经济效率,同时也存在着... 中国西部民族旅游开发中,民居接待已十分普通,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从经济学效率角度分析,民族旅游地区民居接待因其"进可攻退可守"、经济价廉、富有个性和特色、切合当地居民实际等优势而富有良好的经济效率,同时也存在着服务内容单一、"公地悲剧"等发展隐患。我们认为,民居接待产品异质化、服务个性化、分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等,应是民居接待供给制度的帕雷托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开发 民居接待供给制度 效率分析
下载PDF
伦理学视野下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商品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葛绪锋 邓永进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5年第12期1515-1519,共5页
文化商品化引起的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的问题思考是民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民族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文化商品化现象进行过程分析,发现其中涉及到旅游伦理问题。从伦理学的道义论和后果论来思考民族旅游开发中文化商品... 文化商品化引起的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的问题思考是民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民族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文化商品化现象进行过程分析,发现其中涉及到旅游伦理问题。从伦理学的道义论和后果论来思考民族旅游开发中文化商品化现象的实质伦理,认为民族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文化商品化现象能得到部分的伦理辩护。在文化商品化进程中应建立一种合理的程序伦理,包括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确立文化商品化评价的伦理原则,建立文化商品化的综合效用评估机制,提高利益相关主体的伦理素养和责任意识,扩大少数民族群体、社会公众、游客群体的参与,以便对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商品化进程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开发 文化商品化 实质伦理 程序伦理
下载PDF
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 被引量:81
4
作者 马晓京 《社会科学家》 2000年第5期46-49,共4页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但是 ,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们发现旅游开发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将不可避免地...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但是 ,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们发现旅游开发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将不可避免地会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民族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保护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民族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以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庄村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晖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53,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旅游开发的优势资源,是民族旅游开发的灵魂和民族旅游开发的差异化体现。少数民族地区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培育了现代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对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旅游开发的优势资源,是民族旅游开发的灵魂和民族旅游开发的差异化体现。少数民族地区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培育了现代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对其保护和传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庄村的实践表明,旅游开发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一种值得探究的模式,具有现实意义。但是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非遗"的庸俗化和商品化,社区参与的泛化,社区贫富分化等也值得研究和探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利益分享机制、文化重构、降低社区民族旅游开发的进入门槛或许是值得探索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旅游开发 利益分享机制 社区参与 互助县 土族
下载PDF
论民族旅游开发模式的合理建构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天翼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39-143,共5页
民族旅游村寨的特殊性在于其社区既是生活社区也是旅游社区,既是产权明晰也是产权模糊的社区,其村民及文化不仅是旅游发展的客体也是旅游发展的主体。文章在对民族旅游村寨的特殊性和当期的民族旅游开发模式进行审视的基础上,指出"... 民族旅游村寨的特殊性在于其社区既是生活社区也是旅游社区,既是产权明晰也是产权模糊的社区,其村民及文化不仅是旅游发展的客体也是旅游发展的主体。文章在对民族旅游村寨的特殊性和当期的民族旅游开发模式进行审视的基础上,指出"社区驱动+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外围助力"是西部地区合理的民族旅游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村寨 特殊性 民族旅游开发模式 合理建构
下载PDF
浅议民族旅游开发中民俗家庭旅馆的建设 被引量:11
7
作者 代俐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86-88,32,共4页
家庭旅馆这种住宿形式在民族旅游开发中蓬勃发展,对丰富民俗旅游的内涵有重要意义。从民族旅游开发的角度出发,在民族地区发展家庭旅馆应采取有效的办法,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民族旅游开发 家庭旅馆 民族文化
下载PDF
民族旅游开发的羁绊及突破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生鹏 《甘肃科技》 2004年第12期209-210,共2页
民族旅游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主题 ,其存在必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有可能使其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遭受羁绊。因此 ,探讨相应的突破机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更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 民族旅游开发 开发环境 羁绊 模式与机制
下载PDF
民族旅游开发的拓荒之作——评张河清《区域民族旅游开发导论》
9
作者 何一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民族旅游开发 导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拓荒 湘西自治州 系统工程 文化色彩 青年学者
下载PDF
新疆民族旅游开发的TDIS模式构建
10
作者 窦开龙 《全国商情》 2008年第B06期125-126,共2页
本文从理念识别形象、视觉识别形象、行为识别形象方面,构建了新疆民族特色的TDIS模式,以期促进新疆民族旅游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疆 民族旅游开发 TDIS模式
下载PDF
民族旅游开发的劣势分析——以中国西北民族旅游区为例
11
作者 窦开龙 《消费导刊》 2008年第13期8-8,共1页
西北多民族省份都将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优先发展,但对诸多障碍因素和劣势却避而不谈,不利于西北民族旅游经济的开发。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以便于决策时进行考虑与化解。
关键词 西北民族旅游 民族旅游开发 劣势
下载PDF
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村寨文化景观恢复探析——以贵州剑河小广侗寨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娜 赵耀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年第7期116-118,共3页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肩负着发展经济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双重任务,文章从文化景观的内涵出发,就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结合景观生态学、旅游规划等学科的视角,提出对于缺失文化景观的民族村寨进行恢复的措施和构想,并以此求...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肩负着发展经济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双重任务,文章从文化景观的内涵出发,就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结合景观生态学、旅游规划等学科的视角,提出对于缺失文化景观的民族村寨进行恢复的措施和构想,并以此求教于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民族村寨 民族旅游开发
下载PDF
浅析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阳艳秋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年第11期117-119,共3页
民族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要保持民族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 民族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 和谐关系
下载PDF
湘西州民族旅游开发浅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军姣 《民族论坛》 2005年第4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湘西州 民族旅游开发 中国 湖南 旅游资源 民族特色
下载PDF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基于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郭凌 阳宁东 王志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49,共6页
民族旅游快速发展不断打破原有相对封闭的社会空间,民族文化以不断"再生产"的方式完成自我更新与超越。文章以文化再生产与空间生产为理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与访谈调查,从物质文化维、制度文化维、精神文化维三个维度切入,分... 民族旅游快速发展不断打破原有相对封闭的社会空间,民族文化以不断"再生产"的方式完成自我更新与超越。文章以文化再生产与空间生产为理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与访谈调查,从物质文化维、制度文化维、精神文化维三个维度切入,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背景下泸沽湖社区民族文化的生产过程,以及民族文化的空间形态,动态揭示了文化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并指出"文化的空间生产"是民族旅游开发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从理论上丰富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合理利用的研究体系,从实践上增强空间行为主体尊重民族地方文化传统的导向意识和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 文化再生产 空间生产
原文传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广西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实践路径研究
16
作者 陈牧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5-173,共9页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历史见证,也是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转化的文化资本。保护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可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也可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增强中华...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历史见证,也是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转化的文化资本。保护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可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也可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提高国家凝聚力。文章结合广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典型案例,从抗战文化、革命文化和边防文化三方面分析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价值,并提出广西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应有之策: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融合;协调好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优化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环境;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红色文化 民族地区旅游开发
下载PDF
典型后发型民族旅游区旅游开发效应感知与态度实证研究——以甘南拉卜楞景区为案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窦开龙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66-71,共6页
拉卜楞民族旅游区开发处于初步阶段,被调查者对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的正面效应感知强于负面效应感知,对发展民族旅游基本持赞同态度,但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感知差异。今后应实施科学合理的民族旅游发展战略和模式,采取相... 拉卜楞民族旅游区开发处于初步阶段,被调查者对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的正面效应感知强于负面效应感知,对发展民族旅游基本持赞同态度,但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感知差异。今后应实施科学合理的民族旅游发展战略和模式,采取相应措施实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卜楞 民族旅游开发 效应感知
下载PDF
民族旅游的开发不能忽视非经济制约因素的存在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康智 《凯里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4-76,共3页
民族旅游开发中非经济制约因素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社会事实。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代的民族旅游开发,往往是由有经济势力的个人或集团所主持,他们从事开发的目的在于尽快地获取经济利润。这样一来,... 民族旅游开发中非经济制约因素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社会事实。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代的民族旅游开发,往往是由有经济势力的个人或集团所主持,他们从事开发的目的在于尽快地获取经济利润。这样一来,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只能从短期的、范围有限的目标着眼,即使是由于非经济因素制约而造成了经营的失败,他们只会追究经济或操作技术上的原因,很少注意长远而普遍的非经济制约因素的存在。而旅游是一项综合产业,因而开发的成败不完全取决于经济问题,非经济因素的干扰更其关键。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研究经济问题,还得充分研究非经济因素的制约问题,从中找出合理的对策,使民族旅游开发勃发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经济制约 民族旅游开发 价值
下载PDF
基于游客感知的元阳哈尼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19
作者 刘婷 《保山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98-103,共6页
民族文化旅游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一个展示传统文化魅力的平台,同时也为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创造了机会,但随之也引起了许多关于民族文化怎样才能在旅游热潮中实现保护与开发并重的争论;以元阳哈尼梯田游客为问卷调查对象,分析了哈... 民族文化旅游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一个展示传统文化魅力的平台,同时也为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创造了机会,但随之也引起了许多关于民族文化怎样才能在旅游热潮中实现保护与开发并重的争论;以元阳哈尼梯田游客为问卷调查对象,分析了哈尼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游客感知现状;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建议,为有效协调政府、游客、开发商、当地居民的参与职能,推进哈尼族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商品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 文化商品化 民族旅游开发 游客感知
下载PDF
民族旅游开发对乡村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以川、滇交界处的泸沽湖景区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敏敏 傅新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8,共8页
民族旅游开发改变了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生计与生活方式,旅游带来的经济增长能有效提升旅游地社区的生活质量,旅游引发的城乡互动促使旅游地居民在城乡差异对比中反思自身的乡村身份。鉴于乡村身份认同对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 民族旅游开发改变了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生计与生活方式,旅游带来的经济增长能有效提升旅游地社区的生活质量,旅游引发的城乡互动促使旅游地居民在城乡差异对比中反思自身的乡村身份。鉴于乡村身份认同对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旅游开发提升泸沽湖景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研究背景,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参与观察方法收集数据,同时运用扎理论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得出泸沽湖旅游开发影响乡村身份认同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旅游引发的物质改变是影响泸沽湖景区乡村认同变迁的关键性驱动因素,伴随当地乡村环境的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主客互动的增强,泸沽湖景区居民的乡村认知观、乡村身份自信和乡村社区认同感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开发 乡村身份认同 生活质量 泸沽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