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哲学审视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128,共8页
伦理人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前提 ,创造个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使命 ,民族本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教育归属。这一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创构 ,必将彰显出高校校园文化真、善、美的功能导向、价值规范、时代魅力与人文风采 ,在对青年大学生... 伦理人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前提 ,创造个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使命 ,民族本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教育归属。这一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创构 ,必将彰显出高校校园文化真、善、美的功能导向、价值规范、时代魅力与人文风采 ,在对青年大学生发展和完善的终极关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校园文化 伦理人性 创造个性 民族本性 哲学 人文性
下载PDF
从哲学角度浅析高校校园文化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虎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年第9期144-146,共3页
高校校园文化的变化,就是高等教育整个哲学的变迁,所以有必要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反思与创构。伦理人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前提,创造个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使命,民族本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教育归属。这一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创构,必将... 高校校园文化的变化,就是高等教育整个哲学的变迁,所以有必要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反思与创构。伦理人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前提,创造个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使命,民族本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教育归属。这一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创构,必将彰显高校校园文化真善美的功能导向、价值规范、时代魅力与人文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 伦理人性 创造个性 民族本性
下载PDF
从《菊与刀》看日本的道德观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礼莎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11期135-,138,共2页
《菊与刀》成书于二战尾声,是一部由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撰写的有关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研究报告,对研究日本文化具有深远意义。文章通过分析《菊与刀》这本书中所描写的日本人的耻感文化、阶级观念,来阐明日本的道德观,进... 《菊与刀》成书于二战尾声,是一部由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撰写的有关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研究报告,对研究日本文化具有深远意义。文章通过分析《菊与刀》这本书中所描写的日本人的耻感文化、阶级观念,来阐明日本的道德观,进而解释他们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与刀 日本 耻感文化 他律性道德 民族本性
下载PDF
从“精神自由”到“儒学复兴”——评张君劢“中国未来文化之出路”
4
作者 史育华 刘春伶 曹美玲 《保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思想界自“五四”运动以来,始终在关注“中国文化的走向和出路”问题。张君劢比较中西印三方文化之后,认为用近代欧洲人文精神补益中国民族文化是中国“立国之道”的根本途径。这样一种主张,不是“中体西用”,而是“东西补益”,乃... 中国思想界自“五四”运动以来,始终在关注“中国文化的走向和出路”问题。张君劢比较中西印三方文化之后,认为用近代欧洲人文精神补益中国民族文化是中国“立国之道”的根本途径。这样一种主张,不是“中体西用”,而是“东西补益”,乃“现代中国”的必由之路。以“佛教”传入和欧洲人文精神汲取为条件,促成“儒学复兴”,造就以“精神自由”为基础的“民族文化”是中国未来文化的走向和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君劢 民族本性 精神自由 儒学复兴
下载PDF
异国丐帮
5
作者 杨捷 《朔方》 1998年第10期69-70,共2页
留学巴基斯坦两年来,看到许多有趣的现象:如巴国人的热情好客会令你感动不已,伊斯兰教法制约下社会治安非常安定,你上街购物不会担心钱包被盗,店铺里没有假冒伪劣商品等等,体现了这个民族本性中的善良、淳朴、诚实和热情。然而,由于经... 留学巴基斯坦两年来,看到许多有趣的现象:如巴国人的热情好客会令你感动不已,伊斯兰教法制约下社会治安非常安定,你上街购物不会担心钱包被盗,店铺里没有假冒伪劣商品等等,体现了这个民族本性中的善良、淳朴、诚实和热情。然而,由于经济不发达,农业落后,贫富差距悬殊,导致都市里的两极分化明显,乞讨者成群结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富 伊斯兰教法 假冒伪劣商品 巴基斯坦 社会治安 民族本性 两极分化 经济不发达 差距悬殊 真实生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