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
1
作者 满达日花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4-208,共5页
关键词 大学学报 全球化 人类学考察 中南民族大学 民俗研究 广西民族研究 民族融合 民族溶合 西双版纳 云南 贵州 云南省 民族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用生命唱响民族融合之曲——福建京剧院新编历史剧《北风紧》观后
2
作者 何玉人 《福建艺术》 2008年第5期35-36,共2页
我国历史上的宋金时期,前后有三次和议,这就是著名的辽宋澶渊之盟、夏宋和议与金宋的绍兴和议。这三次和议说明,宋朝在与少数民族政权交往过程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对外贡以"岁币"、割地和议的政策,虽然保持了一定时间内的安... 我国历史上的宋金时期,前后有三次和议,这就是著名的辽宋澶渊之盟、夏宋和议与金宋的绍兴和议。这三次和议说明,宋朝在与少数民族政权交往过程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对外贡以"岁币"、割地和议的政策,虽然保持了一定时间内的安定,金朝灭宋的愿望始终没有停止过,金主完颜亮不仅亲自率兵侵略南宋,还有"提兵百万西湖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宜生 京剧 戏曲 民族溶合 民族融合 演员 生命 福建
下载PDF
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新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梅晓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62-67,共6页
中国传统史学家,习惯于在已有的封闭格局中打“太极拳”,路子与程式陈陈相因,观念上、理论上严守“祖宗之法”而不敢“忤逆”。建国前后,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中国史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创新性的成就,但是,就整个中国史学界的状况来看... 中国传统史学家,习惯于在已有的封闭格局中打“太极拳”,路子与程式陈陈相因,观念上、理论上严守“祖宗之法”而不敢“忤逆”。建国前后,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中国史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创新性的成就,但是,就整个中国史学界的状况来看,对传统的史学观念根本没有触动,没有突破狭隘、封闭的封建传统史学观念和史学体系。尽管人人都将自己的著作贴上“历史唯物主义”的标签,但在实质上却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相抵触、隔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文化 汉人 暴力 民族融合 王朝 中原汉族 民族溶合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 胡化 男女关系 民族大融合
下载PDF
民族融合中的中国服饰
4
作者 王静 张冲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4年第2期47-49,共3页
从秦汉以来,中原人民和周国各族人民在战乱、迁徙等过程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在衣饰上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服饰文化。
关键词 服装 汉族 民族 民族融合 民族溶合 蹀躞带 半臂 右衽 满族服饰 补子
下载PDF
金代都城布局与民族融合
5
作者 王耘 于树彬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22-60,共2页
关键词 金代 辽宋金元时代 民族融合 民族溶合 都城 大兴府 会宁府 按出虎水 阿术浒水 女真人
下载PDF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总目录
6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1-196,F0003,共7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教育 黑龙江民族丛刊 民族融合 民族溶合 辛亥革命 黑龙江省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金炳镐 目录 检索工具
下载PDF
中国古代人口流动原因探析
7
作者 张占先 《宿州师专学报》 2004年第3期11-11,共1页
  中国古代人口流动主要有以下原因:  (1)政府组织移民.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加强对统治区管理,特别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开发.在管理开发边疆过程中,常常采取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关键词 中国古代人口 汉族 民族 移民浪潮 南迁 民族融合 民族溶合 人口流动 中华民族 中国民族 民族国家
下载PDF
慷慨悲歌何处寻——评《燕赵文化》
8
《全国新书目》 1999年第2期31-31,共1页
1998年再版的《燕赵文化》,为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域文化丛书"之一。陈冰自在《博览群书》评述说,该书上篇对历史上称为"燕赵"的黄河以北平原地区文化,从生态、农业、经济、政治、战争和民族融合背景上横... 1998年再版的《燕赵文化》,为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域文化丛书"之一。陈冰自在《博览群书》评述说,该书上篇对历史上称为"燕赵"的黄河以北平原地区文化,从生态、农业、经济、政治、战争和民族融合背景上横向探讨;下篇从赵地文化的形成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赵文化 悲歌 乐曲 中国地域文化 《博览群书》 陈冰 民族溶合 民族融合
原文传递
笑书神侠倚碧鸳——文学大师金庸纪事
9
作者 蜀风 《全国新书目》 2004年第12期16-16,共1页
2004年9月21日至10月1日,金庸先生入川参加"人文四川·名家论坛"活动。10天的四川之行,深厚的巴蜀文化令金大侠流连忘返。三星堆、熊猫基地、九寨沟、峨眉山、青城山、乐山大佛、都江堰、杜甫草堂等,都留下了先生的足迹... 2004年9月21日至10月1日,金庸先生入川参加"人文四川·名家论坛"活动。10天的四川之行,深厚的巴蜀文化令金大侠流连忘返。三星堆、熊猫基地、九寨沟、峨眉山、青城山、乐山大佛、都江堰、杜甫草堂等,都留下了先生的足迹。大侠金庸,国字脸,中等身材,儒雅谦和。他爱笑,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与天真可爱的孩子无异。这位慈祥的长者,是老少咸宜的朋友。现在年已八旬。金庸是江南人,1924年生于浙江海宁,本名查良镛,笔名"金庸"系"镛"字一分为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四川 《中国通史》 民族融合 民族溶合 金庸先生 《天龙八部》 《射雕英雄传》 三星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