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治理视角下民族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实践的困境——基于新疆南疆地区两个村庄的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孔令英 郑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9-25,共7页
通过对新疆南疆地区精准扶贫进程中乡村治理相关问题的研究发现,两项制度衔接的不完全与精准识别标准的制度性缺陷,造成了目标群体的瞄准偏离,继而在朴素的平均主义思想驱使下,带来了部分村民的上访、闹访现象;乡村"差序格局"... 通过对新疆南疆地区精准扶贫进程中乡村治理相关问题的研究发现,两项制度衔接的不完全与精准识别标准的制度性缺陷,造成了目标群体的瞄准偏离,继而在朴素的平均主义思想驱使下,带来了部分村民的上访、闹访现象;乡村"差序格局"式的层级结构分化,很大程度上带来了"精英俘获"问题的发生;以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为主的乡村治理主体之间形成的以项目制为依托的权力的博弈、失衡、制约与合谋,从深层次对精准扶贫中的乡村治理带来了影响。此外,受南疆地区长期贫困形成的贫困高发与贫困状态趋同影响,贫困农民有一定程度的"贫困自我认同"意识,最终形成对精准扶贫政策与项目的"救助依赖"。以乡村治理视角相审视,避免精准扶贫"两项制度衔接"与识别标准的制度性缺陷,有效处理好各乡村治理主体间的关系,使多元化的乡村治理主体能促进村民自治的更好实现,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基础性与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治理 南疆民族特困地区 实践困境
下载PDF
连片特困地区金融发展对农户增收的效应分析——基于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71个县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亚飞 黄勇 白珊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6年第6期41-48,共8页
基于2000-2012 年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71 县的数据,分别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 实证考察了武陵山区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的效应.结果表明金融规模扩大对农民增收具有正向效应, 而金融效率提升对农民增收具有负向影响,金融效率改... 基于2000-2012 年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71 县的数据,分别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 实证考察了武陵山区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的效应.结果表明金融规模扩大对农民增收具有正向效应, 而金融效率提升对农民增收具有负向影响,金融效率改善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助于农民增收, 且并不存在“门槛效应”.城镇化与金融规模扩大的交互作用对农民增收具有正向效应, 而金融效率提升与城镇化的交互作用对农民增收具有负效应.此外,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具有负向作用, 而公共财政收支增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因素对农民增收具有正向效应.为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及农民的金融抑制问题, 必须大力提升金融发展水平, 增强金融精准扶贫力度,提高各类扶贫资金和政策性担保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 金融发展 农民增收 效应
下载PDF
民族特困地区旅游减贫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武陵山片区的证据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大鹏 涂精华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58-67,共10页
旅游业在民族特困地区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减贫成效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而存在边际递减趋势。因此,提升旅游减贫效率对民族特困地区按期保质完成2020年脱贫刚性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民族特困地区2011-2017年的县... 旅游业在民族特困地区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减贫成效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而存在边际递减趋势。因此,提升旅游减贫效率对民族特困地区按期保质完成2020年脱贫刚性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民族特困地区2011-2017年的县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测度旅游减贫效率,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观察期内旅游减贫效率基本保持上升趋势,但效率水平总体偏低,且旅游减贫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2)内外部交通对旅游减贫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机理与效应。内部交通对旅游减贫效率具有先增后减的非线性作用,而外部交通的影响则表现为正向线性特征;(3)旅游专业化对旅游减贫效率呈现倒U型的影响效应;(4)旅游人口密度对旅游减贫效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上述结论既克服了已有文献中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民族地区旅游减贫效率的不足,又为深化认识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两者关系提供了新的观点。特别地,明晰内外部交通的异质性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民族地区交通发展对旅游减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特困地区 旅游减贫效率 脱贫攻坚 随机前沿分析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效应分析——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唐爽 王亚飞 白珊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基于2004至2013年武陵山区71县的面板数据,应用面板VAR模型实证考察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效应。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武陵山区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城镇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说明2004-2013年这十年间,... 基于2004至2013年武陵山区71县的面板数据,应用面板VAR模型实证考察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效应。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武陵山区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城镇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说明2004-2013年这十年间,武陵山区农业现代化促进了城镇化进程,但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反馈效应并不显著,二者的互动效应尚未显现;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城镇化的冲击对农业现代化有显著的负向效应,且这负向效应长期存在。农业现代化的冲击对城镇化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这种效应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且长期为正。为此,应走"人-业-地"同步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升农村各类扶贫资金配置效率,通过精准扶贫提升农业、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互动效应
下载PDF
集中连片民族特困地区产业链延伸分析——基于石阡茶产业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友云 《铜仁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21-125,共5页
通过对石阡县茶产业的实地考察,重点对茶产业链的种植、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和管理环节进行定性分析,发现石阡茶产业在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方面的提升面临瓶颈,物流综合发展能力较弱,信息流发展严重滞后。基于这些问题的... 通过对石阡县茶产业的实地考察,重点对茶产业链的种植、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和管理环节进行定性分析,发现石阡茶产业在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方面的提升面临瓶颈,物流综合发展能力较弱,信息流发展严重滞后。基于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石阡茶产业链延伸的路径在于厘清茶产业上、中、下游产业,确定产业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茶产业集群,以此努力实现延伸茶产业价值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连片民族特困地区 产业链 延伸 石阡县 茶产业
下载PDF
西北少数民族特困地区精准脱贫问题探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韩艳慧 张小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深入分析西北少数民族特困地区精准脱贫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理念,建强基层党组织,突出扶志与扶智,利用&q... 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深入分析西北少数民族特困地区精准脱贫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理念,建强基层党组织,突出扶志与扶智,利用"互联网+"进行多维度脱贫等措施,才能推进西北少数民族特困地区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西北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同全国其它地区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特困地区 精准脱贫 实践 路径
下载PDF
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农民创业路径探索
7
作者 刘养卉 《开发研究》 2019年第3期54-60,共7页
创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创业对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推动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甘肃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农民创业问题的调查得知,农民创业存在创业的层次低;风险意识淡薄;融资难,投资... 创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创业对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推动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甘肃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农民创业问题的调查得知,农民创业存在创业的层次低;风险意识淡薄;融资难,投资规模小;文化素质较低;创业环境不佳,信息闭塞等问题,从而提出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让农民创业有空间;落实农民创业的各项政策,让农民创业有保障;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让农民创业有本钱;健全创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让农民创业有本领等解决农民创业问题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创业 甘肃省少数民族特困地区
下载PDF
略谈民族特困地区农村老人养老状况
8
作者 马小军 《劳动保障世界》 2019年第12期28-29,共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使得农村居民养老成为扶贫帮困急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如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使得农村居民养老成为扶贫帮困急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如何解决民族特困地区农村老人养老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人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讲话精神和人口老龄化理论、中国养老理论,借鉴当代有关农村养老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民族特困地区的实际状况,充分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孝亲敬老美德、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等方面的优越性,以此提高民族特困地区农村老人养老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特困地区 农村老人养老
下载PDF
连片特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制及实现保障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许锋华 徐洁 刘军豪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1-157,共7页
职业教育的生产性特征、大众教育倾向、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以及在"投入—产出"方面的优势性价比,对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适龄学生具有更为实际的吸引力。这些功能与优势赋予职业教育参与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反贫困... 职业教育的生产性特征、大众教育倾向、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以及在"投入—产出"方面的优势性价比,对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适龄学生具有更为实际的吸引力。这些功能与优势赋予职业教育参与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反贫困以重要的实践价值与时代使命。作为一项根本性与长远性的精准扶贫方式,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制体现为转变片区贫困群体的价值观念,提升片区贫困群体的知识文化水平,丰富片区贫困群体的成人成才途径,以及推进贫困民族地区产业经济的特色化发展。做好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顶层设计、倡导实施职业教育定向培养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是保障连片特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反贫困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特困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生产性导向 扶贫脱困
下载PDF
连片特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层次结构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以南疆三地州为例 被引量:23
10
作者 宋玉兰 张梦醒 +1 位作者 范宏民 林洪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0-96,共7页
连片特困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是我国实现全面脱贫的攻坚区域,教育扶贫是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以新疆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农民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明瑟分位数回归法,实证研究不同层级教育水平对少数民族贫困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 连片特困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是我国实现全面脱贫的攻坚区域,教育扶贫是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以新疆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农民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明瑟分位数回归法,实证研究不同层级教育水平对少数民族贫困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和连片贫困的特殊性,不同层次教育对该区域少数民族农民收入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双语教育、高等教育、技能培训对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初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对收入影响不显著,职业教育处于"有功不明"的状态;而高中教育与收入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与高等教育的教育收益率显著为正形成悖论。因此,要完善连片特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结构,目前重中之重是全面普及高中教育,重视职业教育,跨出"教育门槛",解决教育的断崖式贫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特困少数民族地区 教育收益率 教育层次结构
下载PDF
基于包容性绿色发展视域的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减贫政策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郑长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基于增长—贫困—不平等—环境的发展"四角"关系,分析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发展特点,认为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是我国欠发达地区中的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在地理上,这些地区均处于所在省区的... 基于增长—贫困—不平等—环境的发展"四角"关系,分析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发展特点,认为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是我国欠发达地区中的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在地理上,这些地区均处于所在省区的边缘地区,发展的地理条件不利,且多为生态功能重要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县域内地表结构复杂,增长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平衡,导致发展差距大,不平等问题突出。基于这些分析,提出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应走包容性绿色发展之路,强调在减贫政策设计中特别注意机会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绿色发展 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 精准扶贫 减贫政策
下载PDF
黔西南连片特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成就、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华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24-25,共2页
黔西南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在规模、硬件设施、培训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群众价值认同不高、政府管理松弛等困境,应以促进县级职业教育发展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以责权利的调整为重点,以合作交流为切入点,... 黔西南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在规模、硬件设施、培训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群众价值认同不高、政府管理松弛等困境,应以促进县级职业教育发展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以责权利的调整为重点,以合作交流为切入点,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连片特困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现状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连片特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扶贫机制的改进与创新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华玲 刘琼 +1 位作者 张林 赵斌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68-71,共4页
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在扶贫过程中职业教育扶贫价值得到认同、职业教育扶贫政策支持力度空前、现实成效显著。但职业教育扶贫中存在着多元化管理和政府"兜底"运行、职业教育扶贫主体间利益协调机制不畅和政策监督评价机制缺失等... 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在扶贫过程中职业教育扶贫价值得到认同、职业教育扶贫政策支持力度空前、现实成效显著。但职业教育扶贫中存在着多元化管理和政府"兜底"运行、职业教育扶贫主体间利益协调机制不畅和政策监督评价机制缺失等问题。加强职业教育扶贫运行机制建设,改进职业教育扶贫主体间利益协调机制,创新职业教育扶贫考核与监督机制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扶贫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特困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扶贫机制
下载PDF
资源资本化:构筑特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内源式发展的长效机制——以恩施州鹤峰县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泽江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8-82,96,共6页
发展经济学指出,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进程,其实质是资源资本化的过程。从分析特困民族地区反贫困之任重道远入手,指出资源资本化将是特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内源式发展的长效机制;接下来对国内外资源资本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理论梳理,... 发展经济学指出,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进程,其实质是资源资本化的过程。从分析特困民族地区反贫困之任重道远入手,指出资源资本化将是特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内源式发展的长效机制;接下来对国内外资源资本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理论梳理,并对特困民族地区如何具体运用做了宏观思索;最后,以恩施州鹤峰县为例,探寻了推进资源资本化进程的突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资本化 特困民族地区 内源式发展 突破路径
下载PDF
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被引量:1
15
作者 单德朋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92-100,143,共9页
在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减贫实践中,应将扶贫攻坚嵌入到区域协调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的大背景下,将其界定为普遍的经济增长问题,并充分考虑特殊致贫原因,将其界定为普遍经济增长问题之下的局部区域和特殊人群的发展问题。减贫政策的设... 在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减贫实践中,应将扶贫攻坚嵌入到区域协调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的大背景下,将其界定为普遍的经济增长问题,并充分考虑特殊致贫原因,将其界定为普遍经济增长问题之下的局部区域和特殊人群的发展问题。减贫政策的设定和实施需要考虑贫困人口的禀赋特征和外部约束,在将市场作为普遍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的同时,政府应重点关注自生能力较差地区和人群的能力提升与基本民生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扶贫攻坚 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
下载PDF
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困民族地区决胜全面小康的首要目标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鸿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529-533,共5页
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有11个在民族地区,确保特困民族地区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持续解决好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最突出的短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提出了脱贫攻... 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有11个在民族地区,确保特困民族地区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持续解决好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最突出的短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提出了脱贫攻坚是特困民族地区决胜全面小康的首要任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特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迈向同步小康的内涵与特征,为推进特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困民族地区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 十九大
下载PDF
产业链视角下特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益研究——以云南省会泽县为例
17
作者 张冬 倪向丽 《当代经济》 2018年第1期58-61,共4页
旅游能够促进地区减贫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尤其在特困民族地区,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然而,尚有很多地区的旅游扶贫效果不佳,未能从微观视角对区域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并制定相应的价值分配制度,产品体系不完整、... 旅游能够促进地区减贫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尤其在特困民族地区,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然而,尚有很多地区的旅游扶贫效果不佳,未能从微观视角对区域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并制定相应的价值分配制度,产品体系不完整、各种利益关系协调不畅等问题导致旅游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社区居民被边缘化、贫困人口利益得不到保障等现象发生。本文尝试构建了旅游产业链分析框架和旅游扶贫效益评估模型,以云南省会泽县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扶贫效益进行评价,最终从产品链、协作链和价值链方面得出启示,为特困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困民族地区 产业链 旅游扶贫 扶贫效益
下载PDF
精准扶贫视阈下民族地区支出型贫困家庭社会救助路径探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七军 李金锜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96,共6页
民族地区长期难以脱贫的主要原因在于脆弱的家庭收入难以支撑其在教育、医疗、结婚等方面的巨额刚性支出,反映出支出型贫困家庭有效社会救助制度的缺失。这些制度的缺失是导致民族地区长期陷入贫困的主要因素,宁夏是地处六盘山连片特困... 民族地区长期难以脱贫的主要原因在于脆弱的家庭收入难以支撑其在教育、医疗、结婚等方面的巨额刚性支出,反映出支出型贫困家庭有效社会救助制度的缺失。这些制度的缺失是导致民族地区长期陷入贫困的主要因素,宁夏是地处六盘山连片特困区的回族自治区,其支出型贫困现象极为严重。论文以此区域为例,从微观视角对民族地区支出型贫困家庭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行了相应的路径探讨,旨在为民族地区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提供可能的理论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民族连片特困地区 支出型贫困家庭 社会救助路径
下载PDF
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旅游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霞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155,共4页
旅游城镇化已成为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与矛盾。论文从旅游业发展与地区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出发,了解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针对当前旅游城镇化发... 旅游城镇化已成为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与矛盾。论文从旅游业发展与地区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出发,了解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针对当前旅游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贵州乌蒙山片区案例探讨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旅游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为连片特困地区城镇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 旅游资源开发 城镇化 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原因及出路——基于武陵山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许锋华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76,共5页
建设一支品德良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前,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还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障碍,主要表现为教师总量不足,部分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 建设一支品德良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前,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还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障碍,主要表现为教师总量不足,部分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短期教师补充机制无法稳定师资队伍等诸多问题。这种局面的形成,既有传统的文化观念问题,也有现实政策偏差的原因,它是诸多问题相互交织的结果。深化定向培养、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完善"特岗教师"监管制度等,应是未来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特困民族地区 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