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构建“武陵民族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背景、条件、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
1
1
作者
姚元和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4-39,共6页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开始实施的文化发展战略。我国已批复设立了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在武陵山片区被批复设立了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但都各自独立于省级行政区内,使相同或相近的非物...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开始实施的文化发展战略。我国已批复设立了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在武陵山片区被批复设立了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但都各自独立于省级行政区内,使相同或相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行政区域切割,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流动性。对区域内被批复设立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整合,构建更加开放、一体化的"武陵民族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更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内在规定性。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割裂,要实现这一构想又存在诸多的现实困难,其出路就是打破行政疆界,整合资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传承为核心,把整个区域建成"中国武陵文化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走廊文化生态
生态
基础
现实困境
出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建“武陵民族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背景、条件、困境及出路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姚元和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63-69,共7页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开始实施的文化发展战略。八年来,我国已批复设立了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武陵山片区批复设立了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但都各自独立于省级行政区内,使相同或相近...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开始实施的文化发展战略。八年来,我国已批复设立了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武陵山片区批复设立了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但都各自独立于省级行政区内,使相同或相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行政区域切割,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流动性。因此,对区域内批复设立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整合,构建更加开放、一体化的"武陵民族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更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内在规定性。这一构想首先基于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条件良好,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割裂,要实现这一构想又存在诸多现实困难,其出路就是打破行政疆界,整合资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传承为核心,把整个区域建成"中国武陵文化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走廊文化生态
基础条件
现实困境
思路路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武陵民族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背景、条件、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
1
1
作者
姚元和
机构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黔江分校
出处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4-39,共6页
基金
重庆市委党校2015年度重点校级课题"构建‘武陵民族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CQDX2015BZD-005)
文摘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开始实施的文化发展战略。我国已批复设立了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在武陵山片区被批复设立了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但都各自独立于省级行政区内,使相同或相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行政区域切割,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流动性。对区域内被批复设立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整合,构建更加开放、一体化的"武陵民族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更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内在规定性。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割裂,要实现这一构想又存在诸多的现实困难,其出路就是打破行政疆界,整合资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传承为核心,把整个区域建成"中国武陵文化公园"。
关键词
民族走廊文化生态
生态
基础
现实困境
出路
Keywords
ethnic corridor culture
ecological basis
realistic predicament
train of thought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武陵民族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背景、条件、困境及出路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姚元和
机构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黔江分校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63-69,共7页
基金
重庆市委党校2015年度重点校级课题"构建‘武陵民族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CQDX2015BZD-005)
文摘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开始实施的文化发展战略。八年来,我国已批复设立了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武陵山片区批复设立了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但都各自独立于省级行政区内,使相同或相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行政区域切割,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流动性。因此,对区域内批复设立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整合,构建更加开放、一体化的"武陵民族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更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内在规定性。这一构想首先基于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条件良好,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割裂,要实现这一构想又存在诸多现实困难,其出路就是打破行政疆界,整合资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传承为核心,把整个区域建成"中国武陵文化公园"。
关键词
民族走廊文化生态
基础条件
现实困境
思路路径
Keywords
corridor of nationalities cultural ecological
basic conditions
real difficulties
thought method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构建“武陵民族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背景、条件、困境及出路
姚元和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构建“武陵民族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背景、条件、困境及出路研究
姚元和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