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文学艺术的民族间性
1
作者 申扶民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3期81-85,共5页
民族性是文学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都具有迥异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性。与此同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往来,又促进了彼此之间文学艺术的相互学习和借鉴。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文学艺术之间的交相融合,并形成了各民... 民族性是文学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都具有迥异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性。与此同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往来,又促进了彼此之间文学艺术的相互学习和借鉴。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文学艺术之间的交相融合,并形成了各民族文学艺术的共同体。独特性、借鉴性与交融性这三重特性构成了文学艺术的民族间性。从文学艺术的审美属性来说,民族间性的独特性表现为各美其美,借鉴性表现为美人之美,交融性表现为美美与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 民族间性 独特 借鉴 交融
下载PDF
“东影”民族题材影片对民族间性的重构
2
作者 袁玥 《民族艺林》 2020年第4期147-151,共5页
民族题材影片属“东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初创关注的类别之一,《内蒙人民的胜利》《草原上的人们》两部影片直面民族问题,在重构民族主体间黏合性方面作出了努力也收获了良好的反响,两部影片从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个性,引导其进... 民族题材影片属“东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初创关注的类别之一,《内蒙人民的胜利》《草原上的人们》两部影片直面民族问题,在重构民族主体间黏合性方面作出了努力也收获了良好的反响,两部影片从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个性,引导其进入公民的政治身份,找寻当时各民族共同的理想和焦点三个角度试图重构民族间黏合性。“东影”的两部作品在价值选择、叙事传统、类型特征等方面给长影此后36年的民族题材影片创作奠定了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影 民族题材 《内蒙人民的胜利》 《草原上的人们》 民族间性
下载PDF
主体间性:哲学赐给人类学的一滴奶液 被引量:9
3
作者 杜靖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85,共11页
主体间性是人类学家与被研究者之间通过互动、交流、理解而共建出的一种意识结构或平台,其根植于主体意识基础上。传统科学民族志人类学家凭借主体间性在田野中收集资料,而费边和拉比诺开启的后现代反思民族志学派和写文化学派则直接把... 主体间性是人类学家与被研究者之间通过互动、交流、理解而共建出的一种意识结构或平台,其根植于主体意识基础上。传统科学民族志人类学家凭借主体间性在田野中收集资料,而费边和拉比诺开启的后现代反思民族志学派和写文化学派则直接把建立在主体间性基础上的田野工作以及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的交往作为民族志文本的叙事内容和主题,以此批评传统民族志的客观性追求。事实上,这两种民族志类型都有必要,都得仰赖主体间性。从互动的时间看,主体间性可分成同生性主体间性和错时性主体间性;从互动对象看,有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有人与文本之间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本是现象学以来西方哲学家讨论的问题,但1960年代后期被引入人类学领域后给人类学带来了崭新的风气和面貌。中国人类学今后若想实现弯道超车,不应该只在人类学脉络和意识里想问题,而是到哲学里汲取智慧,甚至到田野中去做哲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西方哲学 主体民族 到田野中做哲学研究
下载PDF
"They Are Married to kunqu" ——Cultural Studies Inspired by a Chinese Traditional Theatre
4
作者 CHEN Li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3期288-299,共12页
In recent decades, a new type of cultural upsurge surrounding kunqu1 has arisen in Chinese language sphere, though respectively due to different reasons in China's Mainland, Hong Kong, Taiwan and other Chinese dia... In recent decades, a new type of cultural upsurge surrounding kunqu1 has arisen in Chinese language sphere, though respectively due to different reasons in China's Mainland, Hong Kong, Taiwan and other Chinese diaspora. Against the global trend of culture heritage nationalization context, via the new media platform, the performative staging of individual emotions and reverie in the market society2, the longings to redeem various alienation in a vertical modernity3, as well as the yearnings for emotional balance in a burgeoning feministic modernity, all integrate with each other and together generate a restless transforming memory for kunqu. Just like a misty veil, this complex, contentious, contradictory and long-lasting collective memory-making process blurs kunqu's appearance, expands its layers, and ultimately generates a cultural myth. With detailed case studies this paper aims to reflect upon the deep reasons for the kunqu myth and to probe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s of a performative space in enabling remembrance and/or forg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nqu performative space classical cultural upsurge multiple modernities cultural memo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