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民法法典化的反思与立法模式的选择
1
作者 冯义强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9-24,共6页
民法法典化在我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消除法律矛盾、加强民事权利的保护。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事单行法的制定、民法法典化理论研究的深入也为民法典的制定提供了可能性。但现阶段我国制定民法... 民法法典化在我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消除法律矛盾、加强民事权利的保护。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事单行法的制定、民法法典化理论研究的深入也为民法典的制定提供了可能性。但现阶段我国制定民法典的理论准备尚显不足、民法法典化的意义被高估、民法典制定的社会基础并未形成。未来我国制定民法典时应当逐渐摆脱潘德克顿法学派《德国民法典》的"阴影",挣脱台湾地区现行"民法典"的"束缚",走上制定松散式完整民法典的法典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法典 松散式完整民法典模式
下载PDF
试论我国十年来对中国民法法典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仁厚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21-25,共5页
本文对我国十年来的中国民法法典化研究进行了专门系统的总结。首先它描述了这个研究的基本历程 ,把它划分为准备、走步、深入、继续深入并指导实施等几个阶段。其次它概括了这个研究的重要成就 :研究了民法法典化的基础性问题 ,分析了... 本文对我国十年来的中国民法法典化研究进行了专门系统的总结。首先它描述了这个研究的基本历程 ,把它划分为准备、走步、深入、继续深入并指导实施等几个阶段。其次它概括了这个研究的重要成就 :研究了民法法典化的基础性问题 ,分析了民法法典化的原因 ,探讨了未来民法典的模式 ,指出了民法法典化的方法。最后它揭示了这个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量研究领域有待开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民法 民法法典 民法典 立法者 民法典模式 民法理论
下载PDF
对我国民法法典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红兵 黄华兵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2-35,共4页
法典化的显著特征在于法典的形式理性与价值理性 ,我国制定民法典实质上就是为了实现民法典的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 ,即让民法典符合一种相对封闭的逻辑自足的体系 ,从而实现民法对人的终极关怀。本文首先分析了民法法典化的内涵 ,进而针... 法典化的显著特征在于法典的形式理性与价值理性 ,我国制定民法典实质上就是为了实现民法典的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 ,即让民法典符合一种相对封闭的逻辑自足的体系 ,从而实现民法对人的终极关怀。本文首先分析了民法法典化的内涵 ,进而针对我国特殊的历史阶段和法律现状分析了我国实现民法法典的原因 ,最后指出我国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民法典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法典 原因 民法典模式 分析法学 法律分类
下载PDF
法律行为理论:影响民法典立法模式的重要因素 被引量:16
4
作者 薛军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5,共6页
从各国继受法律行为理论的具体情况来看,其对民法典立法模式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法律行为理论的传播与民法典总则立法模式密切联系:采用“大总则”立法模式的民法典往往在立法上采纳“法律行为”概念,而不采纳“大总则”立法模式的民... 从各国继受法律行为理论的具体情况来看,其对民法典立法模式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法律行为理论的传播与民法典总则立法模式密切联系:采用“大总则”立法模式的民法典往往在立法上采纳“法律行为”概念,而不采纳“大总则”立法模式的民法典往往在立法上不采纳法律行为概念。在当代,对于在民法典总则中规定法律行为概念的传统做法,各国已经出台了不同的修改方案以避免该立法模式的弊端。我国编纂民法典时不宜采用德国模式,并应在立法中避免采用“法律行为”这一过于抽象的学理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行为 总则 民法典立法模式 德国模式 法国模式
原文传递
关于民法典立法条件的法理学思考 被引量:9
5
作者 薛峰 刘风景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4-71,共8页
关键词 民法典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立法条件 民法 有中国特色 法国民法典 法律基础 民事立法 德国民法典 市场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寻找新民法典:“三思”而后行民法典的价值、格局与体系再思考 被引量:48
6
作者 茅少伟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37-1155,共19页
民法典编纂的难点在于体系化,但体系本身并非是一个自决的问题,而与对民法典功能和格局的认知有关。现代民法典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如何在保持自身体系性、逻辑性的同时,容纳更多元的价值和更多层次的规则,调和日益复杂的自治与管制之间的... 民法典编纂的难点在于体系化,但体系本身并非是一个自决的问题,而与对民法典功能和格局的认知有关。现代民法典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如何在保持自身体系性、逻辑性的同时,容纳更多元的价值和更多层次的规则,调和日益复杂的自治与管制之间的关系。民法典模式试图凭借宪法的整合机制、民法的转介条款及民法典与部门民法的功能区隔,最大程度地解决这一困境。在民法典模式下,民法典的意义在于通过有逻辑、合目的的体系安排,建构起一个稳定而开放的结构,成为自治规则的母体和自治价值的依归。在这一思路下,较诸人格权独立成编等问题,民法典总则和债法总则的设置是更为重要的体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体系 民法典模式 宪法民法关系 部门民法 转介条款
原文传递
婚姻家庭法与民法典关系之我见——兼论婚姻家庭法在我国民法典中的实现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万一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5,共17页
婚姻家庭法作为民法的核心内容应该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得到充分体现。作为具有强烈伦理要求和浓厚人文主义精神的法律制度,婚姻家庭立法应将伦理道德优先、以人为本、遵从习惯、适度干预和适度超前与相对稳定相结合等作为基本的法律... 婚姻家庭法作为民法的核心内容应该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得到充分体现。作为具有强烈伦理要求和浓厚人文主义精神的法律制度,婚姻家庭立法应将伦理道德优先、以人为本、遵从习惯、适度干预和适度超前与相对稳定相结合等作为基本的法律原则。对于具体的立法体例,在坚持单一民法典立法模式的前提下,将有关自然人的一般规定与人格权、婚姻、家庭等内容混编在一编中以"人法编"命名。在立法方式上,我们既要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先进制度,兼收并蓄、吸收创新,又要立足本国国情,发掘传统制度资源,凝聚民族智慧,以制定出一部能够同时容纳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兼具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具有普适性、辐射性和可复制性的中国版民法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婚姻家庭法立法模式 实现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