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人大代表制度发展的民间动力——以深圳公民的探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波 黄卫平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7,共5页
从深圳市公民主动参与人大代表制度探索的三件案例分析,我国人大代表制度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民间力量开始成为推动人大代表制度发展的一股自下而上的新鲜动力。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的渐进发展需要两方力量相结合,一方面依靠民间行动... 从深圳市公民主动参与人大代表制度探索的三件案例分析,我国人大代表制度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民间力量开始成为推动人大代表制度发展的一股自下而上的新鲜动力。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的渐进发展需要两方力量相结合,一方面依靠民间行动主体对人大代表制度的政治参与实践活动的基层动力,另一方面依靠政治权力体系对人大代表制度实践的活动的总结和对民意的主动吸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代表制度 发展动力 民间动力 深圳
下载PDF
建筑产业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与民间动力分析
2
作者 牛思琦 包红霏 马健 《辽宁经济》 2013年第12期44-45,共2页
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就对建筑产业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而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基于建筑产业化的不可移植性,本文将根据我国基本国情从政府行为和民间动力在建筑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两个方面着手,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对其进... 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就对建筑产业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而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基于建筑产业化的不可移植性,本文将根据我国基本国情从政府行为和民间动力在建筑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两个方面着手,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产业化 政府行为 民间动力 协调发展
下载PDF
社会组织化视角下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民间动力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姚锐敏 易凤兰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31,共5页
全面推进县级政府依法行政需要在改善政府内驱力的同时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增强民间动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县域社会的组织化程度。社会组织化有利于培育和激发依法行政的民间动力因子;有利于凝聚和整合分散的个体力量,增强依法行政... 全面推进县级政府依法行政需要在改善政府内驱力的同时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增强民间动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县域社会的组织化程度。社会组织化有利于培育和激发依法行政的民间动力因子;有利于凝聚和整合分散的个体力量,增强依法行政民间动力的作用效果;有利于扩大民间动力的作用面,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的健康均衡发展;有利于形成政府与社会分享公共权力的治理结构,强化民间力量对政府的制衡。目前县级政府依法行政民间动力主要存在动力形态原子化、动力主体行政化、动力资源闲置化和动力输出无序化等问题。从社会组织化的视角分析,增强和改善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民间动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大力培育和促进县域社会组织发展;二是加快推进政社分开,增强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三是激发县域社会组织活力,促进组织化民间动力的有效生成与充分释放;四是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和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化 县级政府 依法行政 民间动力
原文传递
拆迁风云中寻找法治动力——论转型期法治建构的主体 被引量:27
4
作者 孙笑侠 《东方法学》 2010年第4期3-13,共11页
"折迁"引发的一系列现象,反映了许多矛盾,也可以看到拆迁制度艰难走过的每一步。这正是法治建构过程的一个典型缩影。无论法治是如何推进的,它都必有一个推动或建构的主体。在"拆迁管理"法治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 "折迁"引发的一系列现象,反映了许多矛盾,也可以看到拆迁制度艰难走过的每一步。这正是法治建构过程的一个典型缩影。无论法治是如何推进的,它都必有一个推动或建构的主体。在"拆迁管理"法治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主体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为之努力,有的成为阻力,也有的时而成动力时而成阻力。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其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即法治秩序的创造主体,即法治推动力问题。中国式的法治已经显示出中国式进路的特点,显示出中国法治秩序特有的建构方式。这就是在官方主导力、民间原动力和职业建构力的动态合力作用下,中国法治在转型和磨合中一边建构,一边探索,一边前行。三方力量虽有利益矛盾和冲突,但这三方力量在整体上是一致的、和谐的,是可以被整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型法治 法治推动力 官方主导力 民间动力 职业建构力
下载PDF
美国汉学界中国文学通史编撰的开山之作--陈受颐著《中国文学史略》
5
作者 王杨 《语文学刊》 2023年第6期64-71,共8页
陈受颐是中国现代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其所著《中国文学史略》是美国汉学界目前已知最早的中国文学通史著作,然而,这部作品却长期鲜为人知。《中国文学史略》的编撰初衷是为了弥补美国国内中国文学史教材的匮乏以及供普通美... 陈受颐是中国现代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其所著《中国文学史略》是美国汉学界目前已知最早的中国文学通史著作,然而,这部作品却长期鲜为人知。《中国文学史略》的编撰初衷是为了弥补美国国内中国文学史教材的匮乏以及供普通美国民众阅读。它采用纯文学观,在体例上结合朝代与文体,在编撰方式上结合译介与评论,反映了继翟理思《中国文学史》之后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编撰的新变化。在对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认识上,《中国文学史略》深受胡适与傅斯年的影响,推崇民间文学动力论,主张中国文学的主要形式均源于民间,均得益于普通民众的鉴赏力与创造力。《中国文学史略》是英语世界第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文学通史著作,是一部填补空白的开拓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汉学 陈受颐 《中国文学史略》 中国文学史编撰 民间文学动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