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民间戏对文人戏的俗化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阿进录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民间戏和文人戏在创作力量、审美品格、主要功能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但二者又相互联系,形成共生互动的关系。民间戏俗化文人戏即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文章认为,民间戏在改编文人戏时呈现出取材平民化、人物性格鲜明简单化,情节单... 民间戏和文人戏在创作力量、审美品格、主要功能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但二者又相互联系,形成共生互动的关系。民间戏俗化文人戏即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文章认为,民间戏在改编文人戏时呈现出取材平民化、人物性格鲜明简单化,情节单一化,语言通俗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形态 民间戏 文人 俗化 曲创作 审美品格 功能 人物性格 题材 情节 语言
下载PDF
提琴戏民间戏班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建 《科教文汇》 2007年第8期175-176,共2页
文章采取田野调查的方法,对目前流行于湖北省崇阳县的提琴戏民间戏班的构成、经济运作、表演形式等方面作了些初步地探讨。
关键词 提琴民间戏 个案调查 组织构成 活动情况
下载PDF
湛江民间戏剧题材创作现状与群众文化需求研究
3
作者 杜春国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期20-21,共2页
湛江民间戏曲历史悠久。在笔者近年来关于湛江民间戏剧的题材创作现状与群众文化需求调查研究中,通过对民间戏剧表演活动的整理和总结,研究当今戏剧题材创作的现状和特点。同时,为了弘扬我国的戏剧文化,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笔者从... 湛江民间戏曲历史悠久。在笔者近年来关于湛江民间戏剧的题材创作现状与群众文化需求调查研究中,通过对民间戏剧表演活动的整理和总结,研究当今戏剧题材创作的现状和特点。同时,为了弘扬我国的戏剧文化,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笔者从大众戏剧的角度分析了戏剧文化。探索如何发展群众戏剧,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促进民间戏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湛江民间戏 群众文化需求 题材创作
下载PDF
南宋杭州的民间戏艺
4
作者 金敏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2年第1期35-40,共6页
南宋建都杭州,一百四十年间城区人口大增。据《咸淳临安志》统计,宋末咸淳年间的人口总数巳达五十余万,比南宋初期乾道年间增加二倍,成为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都城纪胜》说:“今中兴行都巳百余年,其户口蕃息,近百万余家(按:疑为百万... 南宋建都杭州,一百四十年间城区人口大增。据《咸淳临安志》统计,宋末咸淳年间的人口总数巳达五十余万,比南宋初期乾道年间增加二倍,成为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都城纪胜》说:“今中兴行都巳百余年,其户口蕃息,近百万余家(按:疑为百万余口之误);城之南、西、北三处,各数十里,人烟生聚,市井坊陌,数日经行不尽。……足见行都之繁庶。”这一段话,更为具体地勾勒出当年杭州人口众多、经济繁荣的轮廓。 众多的城市居民,主要是由手工业者、商人、摊贩、小业主等市民阶层所构成的。《马可孛罗游记》曾作过统计,“杭州有十二种职业,各业有一万二千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戏 瓦子 傀儡 宋杂剧 杭州 杂技 伎艺 讲史
下载PDF
民间戏文
5
《上海戏剧》 1999年第3期4-5,共2页
图文故事:京剧节票房冷淡裴艳玲叫好不叫座 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期间参演的剧目一般演两场,第一场属于观摩演出,第二场虽说是商业演出,但是近九成的观众是“业内人士”;《钟馗》一戏演出前,几位戏迷以2元钱就买到了退票。记者从京剧节... 图文故事:京剧节票房冷淡裴艳玲叫好不叫座 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期间参演的剧目一般演两场,第一场属于观摩演出,第二场虽说是商业演出,但是近九成的观众是“业内人士”;《钟馗》一戏演出前,几位戏迷以2元钱就买到了退票。记者从京剧节票务组和几家剧院售票点了解到,整个售票情况不尽如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戏 话剧 观众 越剧 现代京剧 票房 李龙云 影碟 《正红旗下》
下载PDF
民间戏文
6
《上海戏剧》 1999年第5期4-5,共2页
周令飞,1953年生于北京,少时就读于北京景山中学,后去东北当兵,转业后回京当摄影记者,1981年去日本留学,妻为台富商之女,现往返于大陆、台湾、日本三地,做策划制作人。周令飞从小对京剧称得上有所偏爱。回内地探亲,他看见的却是中国传... 周令飞,1953年生于北京,少时就读于北京景山中学,后去东北当兵,转业后回京当摄影记者,1981年去日本留学,妻为台富商之女,现往返于大陆、台湾、日本三地,做策划制作人。周令飞从小对京剧称得上有所偏爱。回内地探亲,他看见的却是中国传统舞台艺术的凋零。他访问了不少戏曲界的名宿名角,心里想的是能为它做些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戏 舞台艺术 魏明伦 演员 西施 祝英台 剧种 越剧 梁山伯 牟森
下载PDF
民间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曲韵考 被引量:2
7
作者 施发笔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7-91,共5页
由于人们对民间南戏的曲文用韵情况不甚了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它的欣赏。运用数学统计、综合归纳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的唱曲韵脚作穷尽式的考察,以揭示它曲文用韵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关键词 民间 曲韵 通叶 《宦门子弟错立身》
下载PDF
民间戏剧热火,“映山红”又有好戏进京
8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6-16,共1页
报道发源于湖南长沙南区“戏窝子”里的“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自1989年至1993年已经成功举办过三届,今年举办的第四届与已往不同。经文化部批准,第四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成为全国性的戏剧活动,但依然坚持民办特色。这一届... 报道发源于湖南长沙南区“戏窝子”里的“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自1989年至1993年已经成功举办过三届,今年举办的第四届与已往不同。经文化部批准,第四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成为全国性的戏剧活动,但依然坚持民办特色。这一届活动由湖南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组委会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山红 民间戏 剧节 剧热 剧团 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 曲文化 文化内涵 审美心理 民办特色
原文传递
豫西北民间歌舞戏——哼小车发展策略探析
9
作者 宋婉贞 赵娜娜 孙杰 《魅力中国》 2013年第20期111-112,共2页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切实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到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这对于一些以乡村为生存栽体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意义重大。“哼小车”是流行于豫西北(尤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冯丈村等村...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切实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到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这对于一些以乡村为生存栽体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意义重大。“哼小车”是流行于豫西北(尤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冯丈村等村最为典型)的一种极富乡村特色的歌舞小戏,探析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发展策略,不仅有助于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对研究民间戏曲及乡间群众的精神生态等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哼小车 民间歌舞 新农村建设 发展策略
下载PDF
中国传统戏曲——川剧
10
作者 舒芳 《格言(校园版)》 2023年第23期35-35,共1页
小华,你知道融会了高腔、昆腔、胡琴、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是什么吗?让我来想一想,是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川剧吗?
关键词 声腔艺术 民间 川剧 中国传统 高腔 西南地区 剧种
下载PDF
南戏流变考述——兼谈南戏与传奇的界限 被引量:23
11
作者 俞为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53,43,共11页
本文认为 ,南戏与传奇是同一种戏曲形式 ,南戏发展到明代 ,分化为民间南戏与文人南戏两大类 ,由于创作目的的不同 ,两者在题材、人物形象、语言、音律等方面都出现了差异 ,但这种差异尚不影响两者在文体与乐体上的不同 .到了清代中叶 ,... 本文认为 ,南戏与传奇是同一种戏曲形式 ,南戏发展到明代 ,分化为民间南戏与文人南戏两大类 ,由于创作目的的不同 ,两者在题材、人物形象、语言、音律等方面都出现了差异 ,但这种差异尚不影响两者在文体与乐体上的不同 .到了清代中叶 ,民间南戏也出现了分化 ,一路仍以原有的形式流传 ,一路则在文体与乐体上皆出现了变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奇 分流 变异 民间 文人南
下载PDF
明初南戏考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俞为民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1-21,共11页
明初是南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明初南戏剧目现有42种全本流存,34种尚有散出或零曲流存,29种全本已佚。明初南戏有文人南戏与民间南戏之分,文人南戏在思想内容上具有重理化的倾向,语言典雅文采;民间南戏体现了下层百姓的爱憎观与审美观... 明初是南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明初南戏剧目现有42种全本流存,34种尚有散出或零曲流存,29种全本已佚。明初南戏有文人南戏与民间南戏之分,文人南戏在思想内容上具有重理化的倾向,语言典雅文采;民间南戏体现了下层百姓的爱憎观与审美观,语言本色,形式朴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南 剧目存佚 文人南 民间
下载PDF
马鸣阳戏
13
作者 《四川党的建设》 2021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马鸣阳戏属四川傩戏家族中的一支,被称为中国民间戏剧的“活化石”,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马鸣阳戏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既有傩仪戏剧表演,又插演娱乐性强的民间灯戏;既有造型各异的“提线木偶”表演,又有面具扮演和涂面表演... 马鸣阳戏属四川傩戏家族中的一支,被称为中国民间戏剧的“活化石”,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马鸣阳戏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既有傩仪戏剧表演,又插演娱乐性强的民间灯戏;既有造型各异的“提线木偶”表演,又有面具扮演和涂面表演。别具一格的表演形态,饶有趣味的演出习俗,多元的剧目组合,让马鸣阳戏成为令人珍视的民间戏剧遗产。2009年3月,马鸣阳戏被列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鸣阳 演出习俗 剧表演 提线木偶 民间 民间戏 民族色彩
下载PDF
清宫戏衣上的吉祥图案
14
作者 卫崧 《紫禁城》 1999年第4期38-42,共5页
清宫戏曲活动十分盛行,几乎所有皇帝都乐于此道,那里舞台规模宏伟,服装道具考究,演出场面浩大,为戏剧表演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并由此极大地推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故宫博物院现存清宫戏衣8000余件,其中大多质地精良,做工细致,色泽艳丽... 清宫戏曲活动十分盛行,几乎所有皇帝都乐于此道,那里舞台规模宏伟,服装道具考究,演出场面浩大,为戏剧表演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并由此极大地推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故宫博物院现存清宫戏衣8000余件,其中大多质地精良,做工细致,色泽艳丽,纹饰华美,为民间戏班所无法企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祥图案 清宫 牡丹 装饰图案 龙纹图案 故宫博物院 纹样 民间戏 《尚书·洪范》
下载PDF
宋代戏剧精神浅析
15
作者 罗毅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3-55,共3页
作为形成初期的中国戏剧,宋代戏剧呈现出了令人惊喜的精神气质。无论是文人记载中宋金杂剧所体现的入世的讽刺批判精神,还是民间杂剧艺人对民主平等理想的追求,或是节日民俗活动下的民间戏剧文化都丰富了这一时期戏剧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 宋金杂剧 民间 剧精神
下载PDF
论《琵琶记》在南戏传奇中的地位与影响
16
作者 李中耀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7-75,共9页
元末明初人高明写就的《琵琶记》历来有“南戏中兴之祖”的称誉。谈到高明及《琵琶记》,明人张琦说:“自金、元入中国,……大江南北,渐染胡语;而东南之士,稍稍变体,别为南曲,高则诚氏赤帜一时,以后南词渐广,二家(指北曲、南戏)鼎峙”(... 元末明初人高明写就的《琵琶记》历来有“南戏中兴之祖”的称誉。谈到高明及《琵琶记》,明人张琦说:“自金、元入中国,……大江南北,渐染胡语;而东南之士,稍稍变体,别为南曲,高则诚氏赤帜一时,以后南词渐广,二家(指北曲、南戏)鼎峙”(《衡曲尘谭·作家偶评》);日人青木正儿说:“《琵琶记》实为南戏复兴之第一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发展史 赵贞女 艺术形式 明传奇 刘文龙 南词 作品 赵五娘 剧形式
下载PDF
侗族傩戏“咚咚推”的审美理想与活态传承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雨点 杨旺生 《中国艺术时空》 2019年第2期28-38,共11页
侗族傩戏"咚咚推"是尚未从日常生活中被分化出来的民间表演艺术,它以"生生"之美和尚"乐"之美的审美理想落实于剧目内容与演出形式之中。在民族集体情感表达与文化认同上,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审美... 侗族傩戏"咚咚推"是尚未从日常生活中被分化出来的民间表演艺术,它以"生生"之美和尚"乐"之美的审美理想落实于剧目内容与演出形式之中。在民族集体情感表达与文化认同上,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审美主体的审美态度与方式上,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经验。盲目将"咚咚推"趋同于"美的艺术"进行改进、提升或"语境重置",并不能解决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需求。在审美语境下,要使"咚咚推"真正成为有生命内涵的活态文化建设,更适宜的选择是从内部环境上提升主体的审美认同与文化创造力,从外部环境上争取民间艺术的审美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艺术侗族傩 "咚咚推" "非遗" 保护 审美活态传承
下载PDF
戏曲的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
18
作者 邵艺 《戏剧丛刊》 2003年第2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文化消费 曲文化 中国 审美趣味 曲消费 民间地方
下载PDF
民间“队戏”在《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作用考论
19
作者 冯梓函 《明清小说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50,共8页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我国古代戏曲音乐往往会成为滋育古典小说的一片“沃壤”。目前,学术界对于吴承恩小说《西游记》成书过程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永乐大典》残卷及《朴通事谚解》所引话本《西游记平话》残文上,而本文援引山西地区发现的...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我国古代戏曲音乐往往会成为滋育古典小说的一片“沃壤”。目前,学术界对于吴承恩小说《西游记》成书过程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永乐大典》残卷及《朴通事谚解》所引话本《西游记平话》残文上,而本文援引山西地区发现的明万历二年(1574)写定的节目单《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所载民间“队戏”《唐僧西天取经》,论证其在吴承恩小说《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中,不仅起到了拓展故事内容、奠定情节架构等作用,而且还与话本《西游记平话》构成了元明两代西游故事发展演化的不同生态系统。因此,本文独具创思的总结了吴承恩小说《西游记》成书过程中,戏曲音乐所起到的深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礼节传簿》 民间“队 情节架构 成书过程
原文传递
川西北羌族地区的唱灯跳灯及其多元观照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祥林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0年第6期28-32,55,共6页
羌族民间戏剧遗产,除了释比戏,还有唱灯跳灯的歌舞小戏。川西北羌族民间灯戏集叙事、抒情、音乐、舞蹈于一体,反映着当地人的生活,跟羌民的原始信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堪称地方民俗文化的活态见证。多年来由于种种缘故,羌族释比戏,羌区... 羌族民间戏剧遗产,除了释比戏,还有唱灯跳灯的歌舞小戏。川西北羌族民间灯戏集叙事、抒情、音乐、舞蹈于一体,反映着当地人的生活,跟羌民的原始信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堪称地方民俗文化的活态见证。多年来由于种种缘故,羌族释比戏,羌区灯戏受到学术界关注的程度相当有限,而"5.12"地震又加大了这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濒危度。从民族艺术角度看,载歌载舞的花灯小戏作为羌族民间戏剧的特色值得好好研究;从文化交流角度看,羌族花灯戏跟邻近地区以及兄弟民族同类艺术的关系有待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民间 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