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一代中国民间文化学的开拓者——徐华龙
1
作者 蔡丰明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4-67,共4页
中国民间文化学是一门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人文学科 ,徐华龙是其学者群体中的一位佼佼者。徐先生研究的民间文化学领域 ,主要表现在民间歌谣、神话与鬼话、民俗学三个方面。在徐先生身上有着敢于开拓、善于思考、注重实证等体现着新时代... 中国民间文化学是一门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人文学科 ,徐华龙是其学者群体中的一位佼佼者。徐先生研究的民间文化学领域 ,主要表现在民间歌谣、神话与鬼话、民俗学三个方面。在徐先生身上有着敢于开拓、善于思考、注重实证等体现着新时代特点和人文精神的鲜明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文化学 徐华龙 歌谣 鬼话 民俗学 出版事业 神话 学术成就
下载PDF
叩开祭坛古歌的神秘之门——读顾希佳近作《祭坛古歌与中国文化》
2
作者 蔡丰明 《民间文化论坛》 2000年第Z2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古歌 祭坛 文化现象 原始宗教文化 中国古代社会 人类社会 中国民间文化学 研究体系 文化心理素质
下载PDF
关于建构“田野中国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谭必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田野中国学"并不是提出新的学问,而是对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地方史志、考古学等学科数十年来对中国"民间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成果的一项总结性提升。这些研究成果无论从学术抱负还是理... "田野中国学"并不是提出新的学问,而是对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地方史志、考古学等学科数十年来对中国"民间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成果的一项总结性提升。这些研究成果无论从学术抱负还是理论与方法,都已经具备了中国特色,彰显了中国精神,而且正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必将带来一个中国文化的新时期。为呼应这个新兴学术时期的到来,我们适时提出一个新的学科名词"田野中国学",为这个学术思潮提供更理想的名称、更规范的理论与方法、更明确的研究目标与意义,为深入开展中国文化研究奠定更加坚实的学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中国学 国学 民间文化学 民族学
下载PDF
文化分层论与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纪念钟敬文先生诞生110周年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宁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2-5,208,共5页
在'五四'民主精神的影响下,钟敬文以典籍文献、口传资料为依据,提出了'文化分层论',认为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在上世纪末,文化分层论进一步发展为'民间传承文化学'。文化分层论是... 在'五四'民主精神的影响下,钟敬文以典籍文献、口传资料为依据,提出了'文化分层论',认为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在上世纪末,文化分层论进一步发展为'民间传承文化学'。文化分层论是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的理论和思想基础,对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分层论 民间传承文化学 现代 文化建设
原文传递
"Thematic archetypes" and new era fiction
5
作者 Wang Guangdo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8年第4期113-127,共15页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Chinese culture, this paper offers a localized explanation of the Western concept of "archetypal criticism." It proposes that four "thematic archetypes" can be observed in the relations b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Chinese culture, this paper offers a localized explanation of the Western concept of "archetypal criticism." It proposes that four "thematic archetypes" can be observed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folklore, legends and the novel in the new era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The first is the coexistence of man and nature; the second, enduring suffering and realizing one's poterltial; the third, discontent with reality expressed in writing about imaginary worlds; and the last, criticism of the materialistic personality which places material gain above justice and lusts after gain. The presentation, dynamics of change, practical and cultural meanings and aesthetic values of these "thematic archetypes" in the novels of the new era reveal writers' reflections on "modernity" and the awakening of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n relation to their own land. This paper also argues that the world outlook that pursues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view of life that prefers justice to material gain, and the values that affirm morality, life and human dignity contain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culture and literature may supply us with important spiritual resources for responding to contemporary life, rebuilding the poetry of life and raising the quality of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matic archetype new era fiction folk culture aesthetic valu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