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歌唱技术是民族唱法男高音学习的源泉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学军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66-168,共3页
民间唱法以不同的语种及共同语言基础上的不同地域方言为特征,在歌唱时以自身心情的渲泄和情感的表达,产生出不同声乐风格色彩,使歌唱技术成为向人们表达音乐风格和情感歌唱的桥梁,成为民族唱法男高音学习的源泉。
关键词 民间歌唱 情感 发声技术 男高音
下载PDF
作为治理方式的民间歌唱传统——以广西西部德靖一带壮族社会的歌赛为个案
2
作者 陆晓芹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8,共7页
歌赛作为一种由官方主导下的"被发明的传统",是当下广西德靖壮族民间社会聚会对歌传统"吟诗"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壮族"歌圩"的重要表征。通过对其历史和结构的考察可知,它在民间社会仍具有"暖村&quo... 歌赛作为一种由官方主导下的"被发明的传统",是当下广西德靖壮族民间社会聚会对歌传统"吟诗"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壮族"歌圩"的重要表征。通过对其历史和结构的考察可知,它在民间社会仍具有"暖村""暖圩"的意义。但通过对其产生过程和歌台、组织者、评委、命题等的分析,可以看到其中的国家在场,由此亦突显了其作为国家治理方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歌唱传统 壮族对歌 治理方式
下载PDF
明代文人笔记之民间歌唱探微
3
作者 安小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98-104,共7页
中国作为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对于古代史的研究,史料记载尤为重要。小说笔记作为一种特殊的记载方式,为后代对文化历史的探寻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对《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中的13部著作以及《古今风谣》《陶庵梦忆》... 中国作为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对于古代史的研究,史料记载尤为重要。小说笔记作为一种特殊的记载方式,为后代对文化历史的探寻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对《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中的13部著作以及《古今风谣》《陶庵梦忆》《七修类稿》共计16部笔记音乐史料的整理和分析,探寻明代民间歌唱艺术及其音乐活动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笔记小说 民间歌唱 民谣俗曲 戏曲音乐 音乐活动
下载PDF
浙苏地区民间歌唱中的角调式
4
作者 施王伟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7-14,20,共9页
通过分析宁波“马灯调”“杭剧”“高淳阳腔目连戏”“昆剧”等浙苏地区民间歌唱中较有特色的角调式,可以看出:一是角调式在浙苏地区民间歌唱中较多见,可能与吴语方言有一定的联系;二是原生的角调式较少,受其他影响再融合发展的角调式较... 通过分析宁波“马灯调”“杭剧”“高淳阳腔目连戏”“昆剧”等浙苏地区民间歌唱中较有特色的角调式,可以看出:一是角调式在浙苏地区民间歌唱中较多见,可能与吴语方言有一定的联系;二是原生的角调式较少,受其他影响再融合发展的角调式较多;三是音乐中的模进亦是角调式形成的重要因素;四是角调式与宫、商、徵、羽调式一样,有其特殊的韵味和别致的风格。学界应对浙苏地区民间歌唱中的角调式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苏地区 民间歌唱 角调式 马灯调 杭剧
下载PDF
民间歌唱与乡土秩序——壮族传世情歌《嘹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范秀娟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9,共6页
《嘹歌》以歌唱的方式确立的两性秩序、伦理道德秩序,为流行地区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稳定感、秩序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 民间歌唱 乡土秩序 壮族情歌 《嘹歌》
原文传递
民间歌唱传统与中越边境乡村之“魂”的重铸--基于广西龙州壮族歌圩习俗的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陆晓芹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123,共7页
在乡村振兴中.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根基,为乡村铸魂。以“歌圩”为表征的民间歌唱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弘扬这一传统,对于重铸壮族乡村之魂具有重要意义。在中越边境,以民间歌唱... 在乡村振兴中.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根基,为乡村铸魂。以“歌圩”为表征的民间歌唱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弘扬这一传统,对于重铸壮族乡村之魂具有重要意义。在中越边境,以民间歌唱传统铸乡村之魂,不仅关系到区域社会少数民族乡村振兴事业,更是事关国家领土与文化安全的大问题。在“空心化”的广西龙州中越边境壮族乡村,山歌文类“伦”“诗”在“侬峒”“逢伦”等民间节日和网络中的歌唱,可以传正气、聚人气、系人心、促相通,进而促进乡村之魂的重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间歌唱传统 中越边境 壮族歌圩
原文传递
春秋战国的民间歌唱活动及声乐理论
7
作者 程亚旭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1-232,共2页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民间歌手受到上层贵族的欢迎,演唱活动深入到了宫廷音乐活动之中,士大夫阶层开始对民间歌唱的表现技巧、歌唱教学、美学特征等进行初步的思考与总结,并记入典籍之中。
关键词 春秋战国 民间歌唱 声乐理论
原文传递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歌唱表演的认知模式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腾蛟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3-162,共10页
在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歌唱的理论研究中,如何捕捉、描写与分析各民族民间歌唱方法之特点,并对其背后的深刻内涵进行文化阐释,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而少数民族歌唱主体(即民间歌手)自身对于歌唱的理解与认知则较少被涉及。民间歌唱主体对于... 在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歌唱的理论研究中,如何捕捉、描写与分析各民族民间歌唱方法之特点,并对其背后的深刻内涵进行文化阐释,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而少数民族歌唱主体(即民间歌手)自身对于歌唱的理解与认知则较少被涉及。民间歌唱主体对于民歌风格的认知以“体验”为基础,歌唱实践中的“唱”“听”“搭”“对”构成了少数民族民间歌唱的认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 民间歌唱 认识模式 语境 表演研究
原文传递
“花儿”歌唱与乡土秩序的建构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云 《文学与文化》 2012年第4期101-106,共6页
"花儿"是中国民歌的一支,是西北高原乡土社会中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依据安东尼.西格尔教授的民间歌唱对社会秩序的建构理论,便知"花儿"以歌唱的方式建立了劳动协作秩序、农事活动秩序、伦理道德秩序等,积极参与着... "花儿"是中国民歌的一支,是西北高原乡土社会中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依据安东尼.西格尔教授的民间歌唱对社会秩序的建构理论,便知"花儿"以歌唱的方式建立了劳动协作秩序、农事活动秩序、伦理道德秩序等,积极参与着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秩序的建构与维护,为其流布地的民众提供了生活的稳定感、舒适感、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歌唱 “花儿” 乡土秩序 建构
下载PDF
重庆川江号子
10
作者 李灵彧 黄忠雪(指导)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 2024年第2期69-69,共1页
川江号子是起源于四川、重庆一带的传统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是船工们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是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在重庆... 川江号子是起源于四川、重庆一带的传统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是船工们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是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在重庆武隆,我们仍可聆听到这几近消逝的歌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江号子 生命之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歌唱 合唱 重庆
下载PDF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声乐理论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萧梅 魏育鲲 《艺术学研究》 2023年第3期5-16,共12页
“民族声乐”涵盖的唱法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所谓“西洋唱法”(或称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之后逐渐从“中国的民族乐派的声乐艺术”建设中发展出来的唱法;另一个是中国传统暨民间唱法。“一方水土,一方歌”,在不同空间、信仰和社会习俗中形... “民族声乐”涵盖的唱法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所谓“西洋唱法”(或称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之后逐渐从“中国的民族乐派的声乐艺术”建设中发展出来的唱法;另一个是中国传统暨民间唱法。“一方水土,一方歌”,在不同空间、信仰和社会习俗中形成的风格迥异的歌唱技巧与方法,承载着不同文化的知识脉络与传统。在当代民族声乐语境下,要从多样性的民间歌唱资源中汲取建构“民族声乐”乃至“中国声乐”体系的资源。我国目前关于歌唱的文献资料构成了数量庞大的文献库,要以文献库的使用和研究为抓手,进行深度文化解析,有助于促使研究、实践和对外交流“活”起来,重新获得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 中国声乐艺术 传统暨民族民间歌唱方法 多样性 歌唱数据库
下载PDF
民族唱法应走向多元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胡晔 《音乐探索》 2003年第2期80-82,共3页
民族唱法在继承、融合、借鉴、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本文就我国民族唱法的多元性问题,从我国传统民族唱法的传承性、与民族民间歌唱艺术的融合、对西洋美声的借鉴等三方面论述了民族唱法的多元化现象。
关键词 民族唱法 多元化 声乐艺术 传统 民间歌唱艺术 西洋美声
下载PDF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被引量:1
13
作者 萧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0年第3期4-6,共3页
关键词 民间音乐 民族 权利主体 歌唱风格 歪梳苗 民间歌唱 布农人 音乐感觉 长调 女歌手 田野工作 音乐学院 亚洲 奏法 泛音
下载PDF
劳动号子:江河流域珍贵的民间音乐
14
作者 环英 《中外文摘》 2020年第11期48-48,共1页
劳动号子是江河流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传统民间歌唱形式。在船的左前方,几名纤夫前倾身子埋头拉船,他们的脖子上青筋直暴,纤绳将他们古铜色的肩背勒出一道很深的血痕。每个人都咬紧牙关,船底不... 劳动号子是江河流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传统民间歌唱形式。在船的左前方,几名纤夫前倾身子埋头拉船,他们的脖子上青筋直暴,纤绳将他们古铜色的肩背勒出一道很深的血痕。每个人都咬紧牙关,船底不时传来硌在鹅卵石上的摩挲声,眼看木船“卡”在险滩再也上不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号子 民间音乐 江河流域 民间歌唱 合唱 左前方 鹅卵石
原文传递
对中国民族声乐唱法之“法”的多重感悟——写在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成立60年之际 被引量:3
15
作者 方琼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20,共3页
上世纪50年代起至80年代末,在几代歌唱家努力下及各种因素聚力下,中国民族声乐歌唱方法逐渐形成,这一新兴民族演唱艺术被冠以'民族唱法'而火热一时,随时代发展这一名称也注入了多重文化内涵。今天,民族文化热潮不断兴起,民族声... 上世纪50年代起至80年代末,在几代歌唱家努力下及各种因素聚力下,中国民族声乐歌唱方法逐渐形成,这一新兴民族演唱艺术被冠以'民族唱法'而火热一时,随时代发展这一名称也注入了多重文化内涵。今天,民族文化热潮不断兴起,民族声乐更是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若想进一步推动民族声乐发展,就有必要从学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剖析,深入研究歌唱与民族文化内在关联,总结既往经验得失,完善教学与歌唱体系,才能开创中国民族声乐唱法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唱法 民间歌唱 声乐专业 上海音乐学院 中国民族声乐 科学发声方法 歌唱方法 歌唱艺术 声乐教学 声乐演唱者
原文传递
学术史视角下歌谣与生活的关系
16
作者 廖元新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3期153-153,共1页
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研究起始于歌谣学运动。歌谣学的滥觞期,学术工作是将民间歌唱活动文本化,即把歌唱活动从生活中脱离出来,抽提出唱词编辑成歌谣记录文本。早期的歌谣研究以记录文本为中心,发掘歌谣蕴含的文化要素和历史积淀。20世纪50... 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研究起始于歌谣学运动。歌谣学的滥觞期,学术工作是将民间歌唱活动文本化,即把歌唱活动从生活中脱离出来,抽提出唱词编辑成歌谣记录文本。早期的歌谣研究以记录文本为中心,发掘歌谣蕴含的文化要素和历史积淀。20世纪50年代后,歌谣学的视野有所拓展,歌谣传唱的生存环境得到关注,但并没有从文本中心主义的窠臼中摆脱出来,仍注重对文本的历史、文化、思想、艺术元素加以静态把握,忽略了艺术的主体——歌手及其主体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谣研究 文本化 主体性作用 歌谣学 艺术元素 学术史 歌唱活动 民间歌唱
原文传递
声乐教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思考
17
作者 孙丽娟 《音乐大观》 2012年第4期67-68,共2页
本文基于长期从事的教学工作经验,从歌唱的本质(即传情达意)出发,分析唯技术技巧至上的狭隘歌唱意识及其后果,并借鉴民间歌唱的有益元素,探讨声乐教学实践中歌唱的真谛以及科学歌唱的共同特点。最后,从声乐文化的多样性和平等性的角度,... 本文基于长期从事的教学工作经验,从歌唱的本质(即传情达意)出发,分析唯技术技巧至上的狭隘歌唱意识及其后果,并借鉴民间歌唱的有益元素,探讨声乐教学实践中歌唱的真谛以及科学歌唱的共同特点。最后,从声乐文化的多样性和平等性的角度,对蕴藏于我国民间丰富的声乐艺术宝藏予以重视,进行抢救挖掘进而理论化、系统化,使异彩纷呈的多元声乐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教学实践 多元文化 民间歌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