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民间狂欢节关系研究
1
作者 关屹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6期34-37,共4页
巴赫金《拉伯雷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一书是其代表作,在对拉伯雷创作的分析中他提出了“狂欢化”的诗学模式,并在西方文学史上对这种诗学进行社会历史的阐释。民间狂欢节是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盛行于欧洲的节日,在官... 巴赫金《拉伯雷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一书是其代表作,在对拉伯雷创作的分析中他提出了“狂欢化”的诗学模式,并在西方文学史上对这种诗学进行社会历史的阐释。民间狂欢节是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盛行于欧洲的节日,在官方节日的末尾,群众以自发的热情进行非官方的、颠倒的、自由平等的狂欢,表达自己对于世界与生命的看法。巴赫金从民间狂欢节的形式中探索其精神内核,挖掘出狂欢化的世界观念。本文将依据《拉伯雷研究》一书,对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形成过程进行探索,并结合其本人的哲学思想,指出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补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狂欢 拉伯雷 民间狂欢 复调
下载PDF
《他们眼望上苍》的民间狂欢节因素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广兴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8,共7页
虽然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对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以及种族内部的不平等有深刻的揭露,但小说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作品通过民间狂欢的形式表达了对等级森严的官方世界的反抗和对众生平等的乌托邦世界的向往。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这部... 虽然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对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以及种族内部的不平等有深刻的揭露,但小说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作品通过民间狂欢的形式表达了对等级森严的官方世界的反抗和对众生平等的乌托邦世界的向往。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这部小说中的民间狂欢节因素:全民平等的狂欢广场、加冕脱冕的狂欢节主题和狂欢节上死亡的双重意义;进而显示了作者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关照和对生死大事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们眼望上苍》 赫斯顿 种族歧视 性别歧视 民间狂欢 小说 主题 美国 文学研究
下载PDF
政治复调与民间狂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农民文学理论的历史症候 被引量:3
3
作者 冯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4-94,共11页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不同党派、个人围绕"农民文学"的讨论,实则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中小资产阶级问题的延续。因为在国共分裂后,唯有将小资产阶级与农民分割,无产阶级政党才能重申自身的政治主体性,而非党派的知识分子也需...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不同党派、个人围绕"农民文学"的讨论,实则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中小资产阶级问题的延续。因为在国共分裂后,唯有将小资产阶级与农民分割,无产阶级政党才能重申自身的政治主体性,而非党派的知识分子也需要强化农民有别于小资产阶级(某种程度上更多指向智识阶层)的、基于民间的独特启蒙意义。然而假道苏俄、日本的理论资源难免因国际共运及其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内部矛盾而形成错位的、差异性的接受,因此对"农民文学"的理论阐释也成了赓续矛盾与解决矛盾的政治实践。比较这些带有左翼色彩的、并不成熟的"农民文学"理论可知,其关于阶级、革命与大众化的主张,或是不同党派为实现特定政治目标与功能的艺术化体现,或为对抗主流权威话语,实现自我启蒙与民族自决的乡土民间想象。这使得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农民文学"理论探讨成为政治的复调与民间的狂欢,它充分彰显了政治与文学以及文学内部不同审美倾向彼此激发、相互生成的复杂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文学理论 政治复调 民间狂欢 历史症候
下载PDF
“现代”进程中的民间狂欢——沈从文《长河》中的民间诙谐式叙事
4
作者 陈婵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80-83,共4页
沈从文的小说《长河》描写了20世纪30、40年代湘西地区受到"现代"意识形态入侵而产生的种种变化。大量民间诙谐语言的运用,反讽叙述手法的使用以及怪诞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使整个小说文本呈现出鲜明的民间狂欢式风格,形成对官... 沈从文的小说《长河》描写了20世纪30、40年代湘西地区受到"现代"意识形态入侵而产生的种种变化。大量民间诙谐语言的运用,反讽叙述手法的使用以及怪诞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使整个小说文本呈现出鲜明的民间狂欢式风格,形成对官方意识形态的颠覆。《长河》中的民间诙谐式叙事表现了作者对平等而自在的人际关系的向往,对自由和淳朴人性美的歌颂,以及与追求秩序、规范、权威和物质的"现代"进程的抗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河》 民间狂欢 民间诙谐语言 反讽叙事 怪诞形象
下载PDF
民间狂欢:东北解放区的秧歌剧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振宇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8-151,共4页
秧歌剧是脱胎于秧歌的一种戏剧形式,它体现了民间的愿望并一度成为教育、启蒙民众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曾演遍大江南北。东北解放区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解放区,在"东北文艺工作团"的推动下,秧歌剧运动也搞得轰轰烈烈,那时的秧歌... 秧歌剧是脱胎于秧歌的一种戏剧形式,它体现了民间的愿望并一度成为教育、启蒙民众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曾演遍大江南北。东北解放区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解放区,在"东北文艺工作团"的推动下,秧歌剧运动也搞得轰轰烈烈,那时的秧歌剧主要特征有:主题内容上的"革命化",创作和演出的"模式化",革命话语与民间话语体系的互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解放区 秧歌剧 革命化 民间狂欢
原文传递
民间狂欢与众神缺席 论金庸小说在大众传媒中的角色扮演 被引量:2
6
作者 汪志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7-20,共4页
本文通过对传媒文化和金庸小说叙事结构的分析,发现金庸小说的民间立场与传媒文化的大 众化模式具有共通之处,并以此为出发点考察了它在大众传媒中所扮演的角色。即:民间狂
关键词 金庸 小说 大众传媒 民间狂欢 叙事结构 民间立场 文化取向 “众神缺席”
原文传递
民间狂欢仪式:黄梅戏的相对原生态 被引量:6
7
作者 汪晓云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54,共6页
由于“删诗”与“禁戏”传统的双重过滤 ,黄梅戏相对原生态的外在状貌和内在功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异。本文旨在通过对黄梅戏早期老艺人口述本与改编本《闹花灯》、《打猪草》的比较 ,对黄梅戏相对原生态进行知识考古式研究 ,揭示黄梅戏相... 由于“删诗”与“禁戏”传统的双重过滤 ,黄梅戏相对原生态的外在状貌和内在功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异。本文旨在通过对黄梅戏早期老艺人口述本与改编本《闹花灯》、《打猪草》的比较 ,对黄梅戏相对原生态进行知识考古式研究 ,揭示黄梅戏相对原生态的民间狂欢仪式本质。与黄梅戏后期成熟的戏曲剧目相比 ,即便是改编的早期乡村小戏也仍然具有民间狂欢仪式的相对原生态特征 ,其核心是民间狂欢化的“笑”和“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民间狂欢仪式 相对原生态
原文传递
巴赫金论民间狂欢节笑文化和拉伯雷的创作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兆林 《俄罗斯文艺》 CSSCI 1998年第4期44-45,共2页
5月11日—5月14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的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上推出一部卷帙浩繁的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巴赫金全集》(中文版)。这部全集的出版发行是我国巴赫金学术研究界的一件大事,将进一步推动巴赫金学术思想的... 5月11日—5月14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的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上推出一部卷帙浩繁的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巴赫金全集》(中文版)。这部全集的出版发行是我国巴赫金学术研究界的一件大事,将进一步推动巴赫金学术思想的研究。《巴赫金全集》的第六卷为《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民间狂欢 拉伯雷 狂欢 怪诞现实主义 民间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 民间笑文化 狂欢化理论 学术思想
原文传递
狂欢节民间游戏的变异——《巴黎圣母院》与文学狂欢化再探
9
作者 杨亦军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7-71,共5页
狂欢节具有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但它们都相当程度地融于游戏之中,演变为文学语言。《巴黎圣母院》描写的中心情节,甚至包括相当多的次要情节几乎都与狂欢节诸多民间游戏融为一体,并且以诸多游戏特别广场游戏构成其强烈的动态... 狂欢节具有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但它们都相当程度地融于游戏之中,演变为文学语言。《巴黎圣母院》描写的中心情节,甚至包括相当多的次要情节几乎都与狂欢节诸多民间游戏融为一体,并且以诸多游戏特别广场游戏构成其强烈的动态性,又以密室游戏演变为静态性,但无论游戏本身或游戏主体均已发生变异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狂欢民间游戏 动态性和静态性 变异
下载PDF
元宵:中国的民间狂欢
10
作者 赵宁 《乡镇论坛》 2005年第03X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民间狂欢 传统风俗 中国民间 元宵节 狂欢 日子
原文传递
传统活动豪放的民间狂欢
11
作者 莫斯科威 何蓬磊 +1 位作者 刘东君 史卫静 《西藏旅游》 2018年第2期70-75,共6页
过年,无论在哪儿都有一样的情况:城外的年味会比城里浓很多,这也是一年中唯一的乡里比城里热闹的时段,西藏也不例外。
关键词 民间狂欢 豪放 传统
原文传递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读《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淼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0-41,共2页
中国传统历史的视角常常是"自上而下"的,它只注重宏大的历史叙事,注重对重大事件和精英人物的研究,忽视了更为广泛的民间社会和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繁复已逐渐使民俗从历史的深巷中走向了鲜活... 中国传统历史的视角常常是"自上而下"的,它只注重宏大的历史叙事,注重对重大事件和精英人物的研究,忽视了更为广泛的民间社会和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繁复已逐渐使民俗从历史的深巷中走向了鲜活的世俗人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一种新的历史学观念也就应运而生.赵世瑜教授的<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以下简称<狂欢>)一书即是对这种新史学观念所做的一次认真实践,是作者长期关注世俗文化、研究基层社会历史的初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 史学观念 社会史
下载PDF
全球“狂欢”与海派形态
13
作者 李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3-128,共6页
狂欢是一种世界性现象。巴赫金曾对此做过深入研究。它的特点是:1.无等级性;2.宣泄性;3.颠覆性;4.大众性。本文在指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狂欢事实以后,从“世界性因素”的角度,比较分析了西方当代与上海当代的狂欢类型。强调了本土意识的重... 狂欢是一种世界性现象。巴赫金曾对此做过深入研究。它的特点是:1.无等级性;2.宣泄性;3.颠覆性;4.大众性。本文在指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狂欢事实以后,从“世界性因素”的角度,比较分析了西方当代与上海当代的狂欢类型。强调了本土意识的重要性,倡导努力追寻一种狂欢的海派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狂欢 宣泄 巴赫金 海派形态
下载PDF
从狂欢理论的角度解读电影《追影》
14
作者 凌文燕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02-204,共3页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解读电影《追影》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旨在以巴赫金的民间狂欢节的三种主要文化形式为框架解读该影片,分析它所显示出的狂欢化特点。
关键词 狂欢理论 民间狂欢节文化形式 《追影》
下载PDF
满头春色压蚕娘
15
作者 黄慕秋 《小康》 2023年第10期82-82,共1页
清明时节,只要陪同母亲回南浔祭祖,必然会去含山“轧蚕花”。所谓“轧蚕花”,其实就是蚕花庙会,茅盾在他的散文《香市》里所描写的就是这种蚕花庙会,它作为民俗文化,传承的是“祈蚕嬉春”。杭嘉湖地带的蚕农们祈求蚕神保佑蚕花大熟,又... 清明时节,只要陪同母亲回南浔祭祖,必然会去含山“轧蚕花”。所谓“轧蚕花”,其实就是蚕花庙会,茅盾在他的散文《香市》里所描写的就是这种蚕花庙会,它作为民俗文化,传承的是“祈蚕嬉春”。杭嘉湖地带的蚕农们祈求蚕神保佑蚕花大熟,又借神嬉春,进行民间狂欢,已经绵延了千余年。而南浔区善琏镇内的含山,自古以来都被视为杭嘉湖蚕乡的“蚕花圣地”。1993年含山“轧蚕花”活动正式命名为“含山蚕花节”,1996年成功举办了湖州含山蚕花节国际旅游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时节 杭嘉湖 南浔区 民俗文化 民间狂欢 善琏镇
下载PDF
国家仪式的视觉转向及其传播的路径转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汤筠冰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5,共7页
经典的政治传播研究往往由两类学科所统摄:政治学和社会学。结合信息社会的背景,前者一般在信息传播的语境下,对政治学的传统问题重新进行梳理和理论考察,提出诸如"数字民主"(布莱恩.罗德,《数字民主》)、"虚拟政治&quo... 经典的政治传播研究往往由两类学科所统摄:政治学和社会学。结合信息社会的背景,前者一般在信息传播的语境下,对政治学的传统问题重新进行梳理和理论考察,提出诸如"数字民主"(布莱恩.罗德,《数字民主》)、"虚拟政治"(马克斯.斯劳卡,《大冲突》)等命题,进而探讨信息时代"政治"的真谛;而后者则关注政治信息的传播效果以及相应的社会影响,典型的如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的崛起》,深入探讨了网络的政治管理和传统线性政治管理之间的不同。用"文化研究"来研究政治传播则不同:一则"文化研究"认为文化是"生活方式",因此政治不仅是政府和政客们的事情,也是引车卖浆之流们的事情;二是文化研究特别关注所谓的表征(repre-sentation),即将政治符号化的力量和路径,以及支配这种力量和路径的意识形态。本组专辑的四篇文章正是从这两个角度切入了政治传播。朱丽丽的《民族话语、视觉奇观与消费主义》以2010年春晚为分析对象,探究了这场晚会中的国家话语和民族话语,进而从社会心理与商业逻辑两个角度对这两种话语的形成路径和社会心理做了细致分析;杨德睿的《认同焦虑与肉体偏执狂:台湾传媒的政治煽色腥的根源探析》以台湾政坛为研究对象,探讨所谓"煽色腥"(sensationalism)的信息传播为何在台湾政坛能大行其道,其根源并非全在于政客的政治目的和媒介的传播目的,而是台湾人"认同焦虑"进而对感性过于偏执的产物;汤筠冰的《国家仪式的视觉转向及其传播的路径转型》敏锐地提出来一个命题,即随着传媒的发展,国家仪式的传播开始视觉化,其发挥政治效应的机制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进而带来了一种政治文化的转型;祁林的《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红段子》用霍尔(Hall)"表征"的研究方法考察了所谓"红段子"在中国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背后的政治机制以及这种机制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四篇文章的研究都立足政治,最终又都游离政治——关注人的感觉和社会变迁,颇具跨学科的意味,而这正是"文化研究"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传播 国家性 仪式 视觉转向 转型 路径 民间狂欢 封建时代
下载PDF
论中国20世纪小说家族主题的流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鸿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9-23,共5页
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 ,“家族叙事”是一个世界性主题 ,中国 2 0世纪小说也不例外。在现代文学时期 ,小说的家族叙事倾向于描述封建大家族的衰落过程 ;在所谓“1 7年”时期 ,小说中的乌托邦冲动仍然潜含着家族制度的文化原型。“新时期... 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 ,“家族叙事”是一个世界性主题 ,中国 2 0世纪小说也不例外。在现代文学时期 ,小说的家族叙事倾向于描述封建大家族的衰落过程 ;在所谓“1 7年”时期 ,小说中的乌托邦冲动仍然潜含着家族制度的文化原型。“新时期”小说的家族主题从文化反思的角度 ,全方位地审视家族和家族制度在中国文化中的角色和意义 ,而到 90年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20世纪 小说 家族主题 流变 家族主题 祖-父-子 出走 审视 民间狂欢 隐含作者
下载PDF
啤酒是一杯温柔的海洋:此岸是青岛,彼岸是慕尼黑
18
作者 露客 肖杰 《半岛新生活》 2004年第13期54-54,共1页
青岛啤酒节刚刚落下帷幕,人们打着酒嗝,无限满足的同时却已在期盼着明年的狂欢此时,在大洋的彼岸,那个叫慕尼黑的城市,正在准备迎接属于它的狂欢——“慕尼黑啤酒节”每年的9月20日至10月6日举行的“慕尼黑啤酒节”,是个著名的世... 青岛啤酒节刚刚落下帷幕,人们打着酒嗝,无限满足的同时却已在期盼着明年的狂欢此时,在大洋的彼岸,那个叫慕尼黑的城市,正在准备迎接属于它的狂欢——“慕尼黑啤酒节”每年的9月20日至10月6日举行的“慕尼黑啤酒节”,是个著名的世界性节日,“嗜啤”的人不妨做好准备,跟随笔者再去慕尼黑醉一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尼黑啤酒节 德国 巴伐利亚 民间狂欢
下载PDF
干脆醉死在慕尼黑
19
作者 霞客 肖杰 《半岛新生活》 2004年第13期55-55,共1页
10年前.我们跟着赵传在收音机里嘶哑地唱:“我很丑,可是我要音乐和啤酒”。显然,唱这首歌最适合的地方就是慕尼黑,我不丑,但是我也要音乐和啤酒,对于一个酒迷或者乐述来讲,到了慕尼黑,简直就不想再走了。
关键词 慕尼黑啤酒节 德国 巴伐利亚 民间狂欢 啤酒馆
下载PDF
非狂欢的庙会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晓春 《民俗研究》 2003年第1期17-23,共7页
1980年代以来的民间庙会的复兴,已经开始引起人类学家、民俗学家的广泛兴趣。作为传统的民间节日,庙会主要是在寺庙或者附近举行的酬神、娱神、求神、娱乐、游冶、集市等群众性集会,人们除了到寺庙进香还愿、祭祀神灵以外,凡农副特... 1980年代以来的民间庙会的复兴,已经开始引起人类学家、民俗学家的广泛兴趣。作为传统的民间节日,庙会主要是在寺庙或者附近举行的酬神、娱神、求神、娱乐、游冶、集市等群众性集会,人们除了到寺庙进香还愿、祭祀神灵以外,凡农副特产、日用杂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庙会 狂欢精神 非理性主义 巴赫金 民间狂欢文化 权力政治 庙会精神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