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百戏刍议——以甘肃省民间表演艺术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金寿 王诗如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4-24,共11页
本文在对唐诗中有关西部民间祭祀乐舞、军中宴乐等伎艺表演诗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西部百戏的概念;以今天甘肃民间丰富的伎艺表演为对象,考察、寻绎西部百戏遥远的身姿,认识其文化形态与价值,比较系统地梳理了西部百戏的种类、特征,介绍... 本文在对唐诗中有关西部民间祭祀乐舞、军中宴乐等伎艺表演诗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西部百戏的概念;以今天甘肃民间丰富的伎艺表演为对象,考察、寻绎西部百戏遥远的身姿,认识其文化形态与价值,比较系统地梳理了西部百戏的种类、特征,介绍了西部百戏情况。认为西部百戏具有百戏之"祖"的性质,西部百戏之研究具有百戏艺术原型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百戏 甘肃民间 表演
下载PDF
日本民间艺能简史——日本民间艺能的演变与传播
2
作者 西川立幸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09年第1期48-73,共26页
很久以来,日本学术界认为民间艺能与宗教文化的关系极其密切。本文以山上伊豆母的看法为依据,主要考察和分析原始日本的信仰习俗。然后,对于《记纪》的天岩屋户神话和天孙降临神话中的歌舞和信仰的相似性进行讨论,并且就其与古代艺能和... 很久以来,日本学术界认为民间艺能与宗教文化的关系极其密切。本文以山上伊豆母的看法为依据,主要考察和分析原始日本的信仰习俗。然后,对于《记纪》的天岩屋户神话和天孙降临神话中的歌舞和信仰的相似性进行讨论,并且就其与古代艺能和中世艺能的关系进行探讨。本文在推测山上伊豆母的宗教观的同时,认为也可以把两篇神话说成是记纪神话的图像化,并且可以把艺能发展过程跟宗教思想的演变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艺能 宗教文化 歌舞 猿女君氏 巫觋 游方巫女
原文传递
浅谈元代民间艺女的服饰形象 被引量:1
3
作者 车玲 《美术教育研究》 2011年第9期166-167,共2页
在元代,艺女是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一个群体。统治者推行"民分四等"的等级政策,从事演艺活动的女子属于最下等的人群,因此统治者制定了很多法规来限制她们的权利,服色法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笔者试将元代艺女在服饰上的... 在元代,艺女是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一个群体。统治者推行"民分四等"的等级政策,从事演艺活动的女子属于最下等的人群,因此统治者制定了很多法规来限制她们的权利,服色法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笔者试将元代艺女在服饰上的禁例和元代文学作品中对艺女服饰形象的描述进行梳理,并对元代艺女的服饰形象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民间 服饰形象
下载PDF
浅谈恭城瑶族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4
作者 莫绍儒 《神州》 2014年第8期32-32,34,共2页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关系密切,本文从瑶族的《梅山图》、《吹笙瑶族挞鼓舞》等几个民间艺术进行分析,理清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 恭城 瑶族 民间 术民俗文化 关系
下载PDF
儿童本位民间纸艺的开展
5
作者 徐巧玲 《读与写(中旬)》 2021年第12期361-361,共1页
儿童本位就是将儿童作为主体,在民间纸艺的开展中,可以遵循儿童本位理念,突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以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在儿童本位理念下,对民间纸艺的教学实践展开探究,以期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艺术能力... 儿童本位就是将儿童作为主体,在民间纸艺的开展中,可以遵循儿童本位理念,突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以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在儿童本位理念下,对民间纸艺的教学实践展开探究,以期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艺术能力,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儿童本位 幼儿教学
下载PDF
民间纸艺在幼儿园的课程生成
6
作者 马璇 杨国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2期8-8,共1页
民间纸艺可以通过折纸、撕纸、剪纸、卷纸等多种方式,将纸创造为多种生动有趣的艺术品。幼儿在进行纸艺创造时,不仅能锻炼手部小肌肉、刺激大脑发育,还能提升幼儿对传统美的理解与创造。
关键词 民间 幼儿园 课程生成
下载PDF
幼儿民间纸艺活动的教育实践研究
7
作者 陈秀兰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年第36期0062-0062,共1页
民间纸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达千年的传承已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并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和各个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传统工艺和审美和现代、后现代美术创作思想有机结合,进而形成具备丰厚历史底蕴的民间... 民间纸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达千年的传承已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并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和各个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传统工艺和审美和现代、后现代美术创作思想有机结合,进而形成具备丰厚历史底蕴的民间剪纸艺术,具备极高艺术价值。将民间纸艺渗透到幼儿教学中,能够极大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吸收现代化思潮,发散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火花,对于实现幼儿的全方位成长及优秀文化传承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民间活动 教育实践策略
下载PDF
艺术“商品化”与戏曲的形成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建民 《学术研究》 1985年第2期95-101,共7页
一、艺术“商品化”的出现在今天的社会中,人们到剧院中看一场电影、歌舞,听一场音乐会,则必须诉诸经济手段——花钱买票。现在看来,这是顺理成章的事,谁也不会引以为怪。但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生的,怎样发生的,而达一情形的发生... 一、艺术“商品化”的出现在今天的社会中,人们到剧院中看一场电影、歌舞,听一场音乐会,则必须诉诸经济手段——花钱买票。现在看来,这是顺理成章的事,谁也不会引以为怪。但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生的,怎样发生的,而达一情形的发生又在整个艺术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的问题,便很少人去追溯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化 民间 术表演 精神产品 戏曲 宋代 瓦子 杂剧 交换形式 演出
下载PDF
上古时代的游吟诗人——先秦瞽艺人考
9
作者 蔺文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7-39,共3页
说唱艺人多为瞽人,瞽艺人起源于先秦的瞽乐官。先秦之"瞽"由"巫"而来,呈现出职业化、伎艺化和程式化的特点。他们擅长讽诵,名列"王官",是礼乐文化重要的传播者。"瞽"主要活动在宫廷之中,礼乐... 说唱艺人多为瞽人,瞽艺人起源于先秦的瞽乐官。先秦之"瞽"由"巫"而来,呈现出职业化、伎艺化和程式化的特点。他们擅长讽诵,名列"王官",是礼乐文化重要的传播者。"瞽"主要活动在宫廷之中,礼乐文化的繁荣使其"说唱"伎艺得以提高与完善。奢华的宫廷文化使得"说唱"伎艺日益由仪式趋向娱乐化。"礼坏乐崩"后,"瞽"逐渐被"优"取代而失去宫廷音乐主角的地位。上古文明的终结最终裹挟"王官"逐渐淡出朝堂,泯入民间,汇为民间的"说唱"洪流,成为以说唱谋生的瞽艺人。"瞽"可以说是上古时期的说唱艺人,他们代表我国说唱伎艺的萌芽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唱 民间 先秦时期 上古时代 职业化 程式化
下载PDF
民俗审美视野下的粤东客家民间纸艺
10
作者 梁嘉 《美术文献》 2018年第4期144-145,共2页
民俗活动中粤东客家民俗纸艺所蕴涵的独特文化艺术是客家民系的文化符号和艺术审美发展的源泉,凝聚着千百年来客家人的情感和智慧,具有很高的研究和鉴赏价值。对粤东客家民间纸艺加以总结、研究,把客家工艺品融入到现代生活实用品的... 民俗活动中粤东客家民俗纸艺所蕴涵的独特文化艺术是客家民系的文化符号和艺术审美发展的源泉,凝聚着千百年来客家人的情感和智慧,具有很高的研究和鉴赏价值。对粤东客家民间纸艺加以总结、研究,把客家工艺品融入到现代生活实用品的设计中,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客家 粤东客家民间
原文传递
水傀儡戏重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玉祥 《民间文学论坛》 1998年第2期70-75,共6页
有关水傀儡戏的文献记载始见于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这门独特的民间艺术从宋元开始逐步被统治者摄取,至明代后期变成了皇家垄断的宫廷艺术,到清代又从宫廷回到了民间。清朝亡后,这一傀儡戏艺术奇芭虽在中国大地上消声匿迹,却远播到... 有关水傀儡戏的文献记载始见于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这门独特的民间艺术从宋元开始逐步被统治者摄取,至明代后期变成了皇家垄断的宫廷艺术,到清代又从宫廷回到了民间。清朝亡后,这一傀儡戏艺术奇芭虽在中国大地上消声匿迹,却远播到了越南,至今仍活跃于广大乡村城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傀儡戏 民间 宫廷表演
下载PDF
缠令与唱赚考论 被引量:5
12
作者 廖美英 龙建国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61-62,共2页
本文广泛钩稽有关缠令与唱赚的资料,分析了缠令、缠达和唱赚的艺术特征,纠正了前人—些错误和不实的说法。
关键词 缠令 缠达 唱赚 民间
下载PDF
试论南戏与民间文艺
13
作者 胡雪冈 徐顺平 《戏剧艺术》 1982年第3期76-88,共13页
鲁迅曾说:“歌、诗、词、曲,我以为都是民间物。”这一论断是从总结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和规律中得出的。从中国戏曲史的发展来考察,南戏最初就是植根于民间文学的土壤之上,流行浙江温州沿海一带的民间土戏,绝大多数出之于无名氏之手,或者... 鲁迅曾说:“歌、诗、词、曲,我以为都是民间物。”这一论断是从总结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和规律中得出的。从中国戏曲史的发展来考察,南戏最初就是植根于民间文学的土壤之上,流行浙江温州沿海一带的民间土戏,绝大多数出之于无名氏之手,或者为书会才人所作,它经常在农村的集场和城市的瓦子勾栏演出,因而所反映的题材,现实性较强,生活气息浓厚,如视为南戏之首的《赵贞女蔡二郎》,写的是“蔡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王魁》则写王魁考中状元后负心,桂英死后化作厉鬼把他活捉去。由于题材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以致遭到统治者的“榜禁”。周密在《癸辛杂识》中曾记载了发生在温州乐清县的一个恶霸和尚祖杰,其人与官府相勾结,奸淫凶杀无恶不作,甚至“刳妇人之孕,以观男女”,群众“旁观不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南戏 张协状元 诸宫调 民间文学 宋杂剧 百戏伎 表演 民间 舞蹈表演 傀儡戏
原文传递
说书小史
14
作者 马零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97-97,共1页
说书这种民间伎艺,在我国已有久远的历史。现今有关可凭的说书资料,只能上溯到唐代。敦煌大批写本变文的发现,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的和尚不单会唱佛曲、演说佛教故事,也喜欢说历史故事和民间时事故事。到了宋代,由于市民阶层的日渐壮大,说... 说书这种民间伎艺,在我国已有久远的历史。现今有关可凭的说书资料,只能上溯到唐代。敦煌大批写本变文的发现,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的和尚不单会唱佛曲、演说佛教故事,也喜欢说历史故事和民间时事故事。到了宋代,由于市民阶层的日渐壮大,说书也已有了固定的场所,不仅艺人们传留下他们许多专业性的话本,而且有些话本还经过文士们的润饰和加工。这是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阶层 广大人民 民间 话本 历史故事 民间说唱 专业性 群众基础 文士
下载PDF
从民间游戏到民间艺阵——台湾传统表演艺术“车鼓”的起源与演变
15
作者 谢贵文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第6期22-28,M0003,M0004,共9页
流行于台湾地区民间的“车鼓”,是一种载歌载舞、轻松逗趣的传统表演艺术,它源于闽南的民间游戏,其中歌唱部分来自男女对唱的“褒歌”,舞蹈部分则模拟先民的生产活动,借此自娱娱人,也展现地方的生活智慧。后来“车鼓”演变为民间艺阵,... 流行于台湾地区民间的“车鼓”,是一种载歌载舞、轻松逗趣的传统表演艺术,它源于闽南的民间游戏,其中歌唱部分来自男女对唱的“褒歌”,舞蹈部分则模拟先民的生产活动,借此自娱娱人,也展现地方的生活智慧。后来“车鼓”演变为民间艺阵,每逢地方庙宇有重大庆典,居民即会自发性地组织、练习及演出,演员的装扮、阵容及演出方式也都更加讲究。近年来,开始出现活泼创新的营利性车鼓阵,也有以运动休闲为主的娱乐性车鼓阵,开启“车鼓”向文化产业与民间体育发展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鼓 民间游戏 民间 传统表演
原文传递
试论说唱艺术对宋元南戏的影响
16
作者 任孝温 《中华戏曲》 2004年第31期205-217,共13页
南戏作为曾经风靡一时的艺术形式,其产生之初便带有浓郁的民间俗文化色彩,没有文人雅文化的诸多规范,是当时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它又受到其他民间伎艺,如当时娱乐场所勾栏、瓦肆中演出的宋杂剧、金... 南戏作为曾经风靡一时的艺术形式,其产生之初便带有浓郁的民间俗文化色彩,没有文人雅文化的诸多规范,是当时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它又受到其他民间伎艺,如当时娱乐场所勾栏、瓦肆中演出的宋杂剧、金院本以及唱赚、诸宫调、话本等诸多说唱伎艺的影响,从中吸收了一些成分,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说唱艺术中的某些因素或隐或显地渗透于南戏当中,对南戏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具体又表现在题材来源、形式体制、曲调来源和唱曲方式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唱 南戏 宋元 民间 术形式 文化色彩 娱乐形式 普通百姓 娱乐场所
原文传递
剧影双楫 泛舟艺海——粤剧大师红线女在香港的日子(1946—1955)
17
作者 毛小雨 《山东艺术》 2020年第2期30-43,共14页
粤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因使用粤方言,而得名。据考证,粤剧已经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吸收了各种民间伎艺的养分,以唱、做、念、打手段,来表现戏剧内容。近百年来,粤剧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舞台表演的手段方面吸收电影、话剧等姊妹艺... 粤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因使用粤方言,而得名。据考证,粤剧已经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吸收了各种民间伎艺的养分,以唱、做、念、打手段,来表现戏剧内容。近百年来,粤剧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舞台表演的手段方面吸收电影、话剧等姊妹艺术的成分,使粤剧形成了既能保持中国优秀的演剧传统,又能自我更新的特点。由于粤剧流行的两广地区移民海外的华人特别多,因此有"世界上有讲粤语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之说,是中国在海外影响最大的剧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姊妹 舞台表演 民间 中国传统戏曲 粤剧 红线女 两广地区 戏剧内容
原文传递
关于宋代的话本小说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千帆 吴新雷 《社会科学战线》 1981年第3期281-290,共10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反映城市平民各阶层生活、意识的文学,当然并不是从宋代才开始的。如果追溯其起源,早在中晚唐时期就萌芽了。但到宋代,由于各种民间伎艺的蓬勃繁兴,市民文学才得以成长和发展。特别是说话艺人创造的话本小说,在市民文学... 在中国文学史上,反映城市平民各阶层生活、意识的文学,当然并不是从宋代才开始的。如果追溯其起源,早在中晚唐时期就萌芽了。但到宋代,由于各种民间伎艺的蓬勃繁兴,市民文学才得以成长和发展。特别是说话艺人创造的话本小说,在市民文学中有着非常突出的地位。这种新体裁的产生,不仅写出了诗、文、词、赋所不曾表达过的社会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本小说 宋代 中国文学史 市民文学 宋人话本 银字儿 民间 中国小说史略 市民阶层 文学语言
原文传递
群众文化 重在人人参与共享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晓云 《才智》 2010年第13期173-173,共1页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日益迫切,其需求面之广、量之大、质之高是前所未有的。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随着设施的完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已经不满足喂食式的"送文化",更需要的是能...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日益迫切,其需求面之广、量之大、质之高是前所未有的。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随着设施的完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已经不满足喂食式的"送文化",更需要的是能自给自足的"种文化"。在群众文化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文化 文化经营 演出 农村文化生活 人民群众 业余文化 自我开发 城乡文化 雨花台区 民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