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的民间说唱研究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杨增宏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37-146,共10页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时代大背景下,我国民间说唱取得了长足可持续发展。通过对1998至2023年相关论文的发文数量、作者、研究机构与关键词进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梳理出25年来民间说唱研究主题聚焦于说唱文学、说唱音乐、少数民族说...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时代大背景下,我国民间说唱取得了长足可持续发展。通过对1998至2023年相关论文的发文数量、作者、研究机构与关键词进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梳理出25年来民间说唱研究主题聚焦于说唱文学、说唱音乐、少数民族说唱及其传承发展,研究经历发展期和繁荣期后进入调整期,图谱也显示近年来研究关注热点是“红楼梦”“文化”“冯梦龙”“地方曲艺”和“集体记忆”。根据可视化图谱数据,本研究进一步剖析了民间说唱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说唱 主题热点 演进路线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传统民间说唱语篇的建构机制——以皖北中原官话莲花落为例
2
作者 杨增宏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1-5,66,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大背景下,传统民间说唱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其理论探赜也进一步深化。通过皖北中原官话莲花落研究发现,传统民间说唱语篇建构机制主要为:语篇在区域性原材料使用上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大背景下,传统民间说唱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其理论探赜也进一步深化。通过皖北中原官话莲花落研究发现,传统民间说唱语篇建构机制主要为:语篇在区域性原材料使用上恪守饱含语言情感的土味方言;语篇在互文性加工过程中传承民间说唱好的样本;语篇在耦合性成品作用下能够达意传情适切语境。因此,传统民间说唱衍生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特征和寓教于乐的社会功效,成为留住乡愁乡韵“诗意的栖居”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间说唱 语篇建构 皖北中原官话 莲花落
下载PDF
“吐蕃乐舞”中的民间说唱及杂艺百技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向东 王丹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1期183-186,共4页
藏族历史上的吐蕃乐舞,由于其独具特色的舞赋与音律以及门类齐全的综合性艺术体系,在藏族乐舞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吐蕃乐舞,不仅仅是歌、舞、乐的组合,其中也包含了民间说唱及杂艺百技,从而构成了其综合性艺术特点。民间说唱及杂... 藏族历史上的吐蕃乐舞,由于其独具特色的舞赋与音律以及门类齐全的综合性艺术体系,在藏族乐舞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吐蕃乐舞,不仅仅是歌、舞、乐的组合,其中也包含了民间说唱及杂艺百技,从而构成了其综合性艺术特点。民间说唱及杂艺百技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基础,其浓郁的本土文化色彩和通俗易懂的表现方式,不仅成为吐蕃乐舞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广大民众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本文从吐蕃乐舞综合性艺术特点的角度出发,对吐蕃乐舞的体系结构与艺术风格、说唱艺术和杂艺百技的艺术特点、说唱艺术和杂艺百技在吐蕃乐舞中的重要意义、说唱艺术和杂艺百技与吐蕃乐舞的构成关系,以及在吐蕃时期发展状况等展开探讨,以阐明吐蕃乐舞所具有的多类型、多品种、多形式的综合性艺术特点,使我们对历史上的吐蕃乐舞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乐舞 民间说唱 杂艺百技 综合性艺术
下载PDF
从书场走向舞台——民间说唱与戏曲口头剧本的形成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劭荣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2,共6页
从书场走向舞台,从即兴说唱到即兴演剧,是戏曲口头剧本生成的主要路径。考察我国剧种发展史,幕表制戏剧的前身往往为说唱伎艺。伶人沿袭说书人的编创手法,以"梗概式"文本为依据,营造剧目,演述剧情。戏词的创作方法亦与说唱同... 从书场走向舞台,从即兴说唱到即兴演剧,是戏曲口头剧本生成的主要路径。考察我国剧种发展史,幕表制戏剧的前身往往为说唱伎艺。伶人沿袭说书人的编创手法,以"梗概式"文本为依据,营造剧目,演述剧情。戏词的创作方法亦与说唱同出一辙,运用诗词赋赞这一程式化工具,进行灵活套用、转化,在表演中即兴编词。伶人改编小说的技法亦源自说唱,遵循可演性原则,凸显主要情节和人物,保留并突出小说中的重要科白与诗词韵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说唱 口头剧本 即兴创编 曲艺 戏曲
下载PDF
试论维吾尔民间说唱“达斯坦”的社会文化功能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建朝 《民族音乐》 2012年第5期29-31,共3页
“达斯坦”系波斯语,意即“叙事长诗”或“叙事歌”。在维吾尔语中,“达斯坦”一词有3种不同的指认:(1)叙事长诗,属于一种文学体裁;(2)由民间“达斯坦奇”(意即擅长演唱达斯坦者)在各种场合以说唱相间的形式表现的说唱艺术... “达斯坦”系波斯语,意即“叙事长诗”或“叙事歌”。在维吾尔语中,“达斯坦”一词有3种不同的指认:(1)叙事长诗,属于一种文学体裁;(2)由民间“达斯坦奇”(意即擅长演唱达斯坦者)在各种场合以说唱相间的形式表现的说唱艺术品种;(3)大型古典套曲《十二木卡姆》中每套木卡姆的第二大部分——达斯坦部分,即由若干首叙事歌曲和其后的“迈尔乎里”(器乐变奏曲)共同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说唱 维吾尔语 社会文化功能 《十二木卡姆》 叙事长诗 叙事歌曲 文学体裁 艺术品种
下载PDF
中国当代民间说唱艺术的生存与经营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建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23-128,共6页
中国民间说唱艺术是中国文学和各类艺术的母体,孕育了小说、戏曲等,并对音乐和舞蹈等有明显影响,研究价值较大。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经济体系,民间说唱艺术原有的市场体系被改造。政府通过"划分经济成分"等行政手段改造了... 中国民间说唱艺术是中国文学和各类艺术的母体,孕育了小说、戏曲等,并对音乐和舞蹈等有明显影响,研究价值较大。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经济体系,民间说唱艺术原有的市场体系被改造。政府通过"划分经济成分"等行政手段改造了说唱艺人,说唱表演场所也被国有化。说唱艺术创作体系被国有化改造,创作者的利益难以保证,生产体系被阻断。改革开放后,说唱艺术的国有经济体系逐步变革,说唱艺术团队多采用双轨制经营。部分民营团队回归传统经营方式,借鉴了现代市场化的经营,生存状况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说唱艺术 生存 经营
下载PDF
维吾尔族民间说唱“达斯坦”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建朝 《歌海》 2013年第6期13-19,共7页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维吾尔族民间说唱"达斯坦"的现存形态和多元价值,结合联合国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理念,借鉴中国其他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对维吾尔族民间说唱音乐"达斯坦"这...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维吾尔族民间说唱"达斯坦"的现存形态和多元价值,结合联合国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理念,借鉴中国其他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对维吾尔族民间说唱音乐"达斯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保护提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民间说唱 达斯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下载PDF
司登得英译民间说唱文学之策略——以夯歌《丁郎寻父》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金倩 《陇东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61-65,共5页
在清末来华的西方汉学家和传教士中,英国汉学家司登得独树一帜,对同辈学人嗤之以鼻的民间说唱文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他先后翻译并出版了弹词、鼓词、山歌、子弟书等多种民间说唱作品,是中国民间说唱文学当之无愧的... 在清末来华的西方汉学家和传教士中,英国汉学家司登得独树一帜,对同辈学人嗤之以鼻的民间说唱文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他先后翻译并出版了弹词、鼓词、山歌、子弟书等多种民间说唱作品,是中国民间说唱文学当之无愧的首席翻译家。因此,司登得翻译时所采用的底本及翻译策略值得研究!文章以司登得英译《丁郎寻父》为例,在考证翻译底本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其采取的翻译策略。通过研究可知:司登得的翻译重在传递中国歌谣的独特性,他在中英歌谣韵律体系和文化差异中辗转腾挪,最终寻觅到了中国歌谣的外译之路。司登得的翻译策略对当今的中国歌谣翻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登得 《丁郎寻父》 民间说唱 翻译策略 影响
下载PDF
新见汉学家龙彼得藏中国民间说唱文本《汉口宣讲》考述——兼论清末民初汉口训俗类善书的刊刻及宣讲
9
作者 施晔 杨蕾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64,共9页
《汉口宣讲》为荷兰籍汉学家龙彼得所藏民国年间刊刻之宣讲集,尘封邺架已久,历来未见于学界著述。作为清末民初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宣讲承载着道德教化、娱乐民众、范世训俗等多重文化功能。《汉口宣讲》内容丰富,既有传承千年的民间传... 《汉口宣讲》为荷兰籍汉学家龙彼得所藏民国年间刊刻之宣讲集,尘封邺架已久,历来未见于学界著述。作为清末民初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宣讲承载着道德教化、娱乐民众、范世训俗等多重文化功能。《汉口宣讲》内容丰富,既有传承千年的民间传说,又有自元至清各种孝悌贞烈、旌善惩恶、因果报应故事,某些哄传一时的新闻也被采用,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震慑力。其韵散结合、文备众体、通俗晓畅的书写风格,展现了这种民间说唱艺术的独特魅力。而书名冠以"汉口",亦绝非偶然,彰显了江汉平原源远流长的善书宣讲传统,以及清末民初商贸重镇汉口繁盛的图书刊刻营销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宣讲 龙彼得 善书 民间说唱
下载PDF
民俗传唱与族群记忆——读《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研究》
10
作者 徐迎新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4-126,共3页
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系统是一个艺术展演流布的体系,也是满族文化历史的象征性意义体系。其作为原生态的民艺样态,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由何晓芳主编的《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研究》(下文简称《说唱研究》)一书是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优秀之作。... 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系统是一个艺术展演流布的体系,也是满族文化历史的象征性意义体系。其作为原生态的民艺样态,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由何晓芳主编的《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研究》(下文简称《说唱研究》)一书是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优秀之作。全书结构简洁明了,内容充实深入,对满族民间说唱艺术作了系统而翔实的阐发,"力求多元、立体、全面地审视满族民间说唱艺术这一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民间说唱 民间文学研究 《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研究》
下载PDF
东蒙古民间说唱——以唐朝故事为例
11
作者 李福清 田艳秋 杨利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是我上次在蒙古史诗研讨会上宣读论文的续篇。尽管最近出版了一些这方面的著作,(例如,法国学者М.Д.伊旺翻译、研究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人物武松的文章)①。尽管本子故事体裁在东蒙古的民间口头创作中是很普及的,但把全蒙古史... 本文是我上次在蒙古史诗研讨会上宣读论文的续篇。尽管最近出版了一些这方面的著作,(例如,法国学者М.Д.伊旺翻译、研究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人物武松的文章)①。尽管本子故事体裁在东蒙古的民间口头创作中是很普及的,但把全蒙古史诗的其他体裁都排除掉,本子故事体裁研究还是不够充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史诗 故事 民间说唱 唐朝 民间口头创作 《水浒》 古典名著 体裁
下载PDF
满族民间说唱艺术传承与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研究
12
作者 阎丽杰 谢忆梅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满族民间说唱艺术在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对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的传承直接构成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有组织的演出满族民间说唱艺术成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有很多满族民... 满族民间说唱艺术在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对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的传承直接构成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有组织的演出满族民间说唱艺术成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有很多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经过改造加工成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民间说唱艺术 传承 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下载PDF
明代文人视野中的民间说唱艺术
13
作者 纪德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3-160,共8页
明代说唱艺术风行于市井闾巷以及殊方异域,甚至进入宫廷、闺阁,因而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广泛关注。不少文人士大夫将欣赏说唱艺术视为日常娱乐的重要方式,对民间说唱另眼相看,持欣赏与肯定态度者不乏其人。当然,也有一些文人对于民间说唱,... 明代说唱艺术风行于市井闾巷以及殊方异域,甚至进入宫廷、闺阁,因而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广泛关注。不少文人士大夫将欣赏说唱艺术视为日常娱乐的重要方式,对民间说唱另眼相看,持欣赏与肯定态度者不乏其人。当然,也有一些文人对于民间说唱,或从道德角度批评其伤风败俗,或从艺术角度贬斥其低俗、村鄙。喜欢民间说唱的文人,还主动搜集、整理、加工其偏爱的民间说唱作品,或亲自改编、拟作说唱文学,或从民间说唱中汲取艺术养料从事小说、戏曲、诗文等创作,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雅俗文学的交融转化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说唱 文人视野 改编 创作 雅俗交融
下载PDF
由二人转到拉场戏——民间说唱向戏曲演变之基本规律探讨
14
作者 李平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80,共2页
拉场戏.又称“拉场玩艺儿”.是流传于东北三省及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的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小戏。从广义上说,它是二人转(旧时称蹦蹦)中初具戏曲形态的演出形式。对于从事艺术演变史研究的专业人员来说,拉场戏的形成及特征,... 拉场戏.又称“拉场玩艺儿”.是流传于东北三省及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的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小戏。从广义上说,它是二人转(旧时称蹦蹦)中初具戏曲形态的演出形式。对于从事艺术演变史研究的专业人员来说,拉场戏的形成及特征,具有探索由民间说唱向戏曲过渡、演变之基本规律的较高价值,使我们能寻觅到两种不同性质、属性的艺术形式在实现演变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形态 民间说唱 演变史 拉场戏 二人转 规律 艺术形式 东北三省
下载PDF
黑龙江地区蒙古族传统民间说唱音乐“胡仁乌力格尔”的艺术特征
15
作者 白晓清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3-115,共3页
蒙古族的音乐文化,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其发展和演化与元朝的建立有着重大的关系,即以蒙古族传统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音乐。元代蒙古乐队所使用的乐器既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良品种,又发扬了蒙古民族的传统乐器。明清时期... 蒙古族的音乐文化,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其发展和演化与元朝的建立有着重大的关系,即以蒙古族传统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音乐。元代蒙古乐队所使用的乐器既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良品种,又发扬了蒙古民族的传统乐器。明清时期,蒙古人的音乐都伴之以歌。清代重大节目所演奏的蒙古乐曲,所使用的歌词多为蒙古林丹汗时原有的。蒙古音乐称为'什榜'。清延中设有什榜处,这是专司蒙古乐的机关。皇帝宴请外藩蒙古请什榜处演奏蒙古乐,蒙古王公贵族在他们的王府里设有专门的乐队和歌曲人员。民间节日、婚礼、宴会等使用的乐器是马头琴,蒙古语'朝尔',演奏马头琴的人叫'朝尔沁'。马头琴起源比较早,起源于东胡的奚,称为奚琴。据史籍的记载马头琴的琴弦由马尾制成,以马腿骨为柱,头骨为筒。重要地是明清时期蒙古民间出现了流行乐器四弦胡琴,蒙古语'胡尔',和用四胡伴奏的蒙语说唱艺人,蒙古语'胡尔沁'。它是由手持马头琴说唱的艺人——'朝尔沁'发展而来的。黑龙江地区的'胡尔沁'开始活动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 黑龙江地区 蒙古族 民间说唱音乐 "胡仁乌力格尔" 艺术特征
下载PDF
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的学理寻踪与话语建构
16
作者 吴玉杰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2,共4页
《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研究》是一部富有学理性与思辨性的学术专著。一方面追溯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的源流,探寻艺术规律,分析综合特征与个体特征;另一方面在开放的视域中,在广阔的满汉蒙文化场域中观照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的融合性与特殊性,稳... 《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研究》是一部富有学理性与思辨性的学术专著。一方面追溯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的源流,探寻艺术规律,分析综合特征与个体特征;另一方面在开放的视域中,在广阔的满汉蒙文化场域中观照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的融合性与特殊性,稳妥而富有逻辑性地求证艺术特质,构筑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学理范式,彰显出平实而思辨的话语特征。它以民族精神、根性特征与审美意识为内核,创构凝练与疏放的文本样态。《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研究》具有重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民间说唱艺术 学理寻踪 话语建构 艺术价值 文化史价值
下载PDF
维吾尔民间说唱的传统类型及文化功能
17
作者 袁志广 《新疆社科论坛》 CSSCI 1998年第3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民间说唱 维吾尔民间 萨巴伊 文化功能 伊斯兰教 伊斯兰圣战 艺人 作品 塔尔琴 喀什噶尔
下载PDF
中国民间说唱文学的流布规则
18
作者 王玉霞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1-154,共4页
民间说唱文学是土生土长的口头传承文学。它的流布规则一是没有文本而依靠严格的师徒间口耳相传的师承规则;二是依循中国民众的思维定式及模式化艺术欣赏规则;三是贴近现实生活和创作因时而变的发展规则。
关键词 民间说唱文学 口耳相传 师承 模式化 因时而变
下载PDF
元代戏曲中的民间说唱遗存及其艺术功能
19
作者 纪德君 《文学研究》 2022年第1期51-64,共14页
元代戏曲的生成颇得力于民间说唱的孕育,其剧本中蕴含丰富的民间说唱元素。考察民间说唱在元代戏曲中的运用,不难发现其艺术功用至少有五:一是描绘艺人说唱,展现市井风情;二是生发故事情节,助推剧情发展;三是烘托环境氛围,抒写人物情思... 元代戏曲的生成颇得力于民间说唱的孕育,其剧本中蕴含丰富的民间说唱元素。考察民间说唱在元代戏曲中的运用,不难发现其艺术功用至少有五:一是描绘艺人说唱,展现市井风情;二是生发故事情节,助推剧情发展;三是烘托环境氛围,抒写人物情思;四是调剂戏剧剧情,制造谐谑效果;五是概括剧情大意,彰显创作主旨。另外,元代戏曲对民间说唱的艺术再现,对于研究宋元时期民间说唱的伎艺形态与演出情况等也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戏曲 民间说唱 艺术功能 认识价值
下载PDF
民间说唱音乐对《西游记》文化传播之考论
20
作者 李传友 宋睿 《黄河之声》 2022年第22期31-33,共3页
民间说唱是珍贵的传统文化形式,在漫长的文化历程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滋养,形成了各种形态的说唱艺术。民间说唱以“说说唱唱”的方式来演绎故事或刻画形象,以更为生动精彩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呈现在舞台之上。四大名... 民间说唱是珍贵的传统文化形式,在漫长的文化历程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滋养,形成了各种形态的说唱艺术。民间说唱以“说说唱唱”的方式来演绎故事或刻画形象,以更为生动精彩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呈现在舞台之上。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也借助民间说唱的形式得到了有益的传播,将其曲折的故事情节,饱满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刻的呈现和塑造。并且成功地将《西游记》的书面文字以口头叙述的方式,灵活便捷、通俗易懂地在民间进行传播,使其获得了更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在本文的研究中,从民间说唱与《西游记》文化传播的关联,以及对《西游记》民间说唱的文化传播形成、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以突出民间说唱艺术对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传播的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说唱 《西游记》 文化传播 艺术形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