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至波层析反演技术在浅水气云区成像的应用——以渤海湾某油气田为例
1
作者 程耀 张明强 +1 位作者 朱金强 宋鑫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第5期890-897,共8页
深度域速度建模是地震成像的关键环节。当前主流的反射波层析技术在浅水气云区资料应用时,由于受到浅层气强烈的吸收及散射作用影响,难以得到准确的速度模型。利用初至波受气云影响较小、容易识别且易于拾取的特点,将初至波层析反演技... 深度域速度建模是地震成像的关键环节。当前主流的反射波层析技术在浅水气云区资料应用时,由于受到浅层气强烈的吸收及散射作用影响,难以得到准确的速度模型。利用初至波受气云影响较小、容易识别且易于拾取的特点,将初至波层析反演技术成功应用到渤海湾某大型油气田实际资料的速度建模中。结果表明:初至波层析反演可以建立高精度的中浅层速度模型。与常规反射波层析反演速度模型及偏移成果相比,该方法可以准确刻画气云区低速异常,显著提升气云区成像效果,消除由于速度不准导致的同相轴扭曲等构造假象。证明了初至波层析反演技术可以在气云区弱振幅和低信噪比条件下得到可靠的中浅层速度模型,为浅层存在显著速度异常体区域的速度建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云区 速度建模 初至波层析
下载PDF
基于观测系统退化的气云区地震资料采集参数分析与建议
2
作者 丁洪波 徐德奎 +1 位作者 段新意 马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0,共10页
渤海湾浅层气云广泛发育,气云影响区在地震剖面上多表现为模糊带,无法准确描述构造和储层特征,但学术界针对气云区地震资料采集方面的研究较少。文中以渤海湾X油田先后采集的三套关键采集参数存在较大差异的地震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实际... 渤海湾浅层气云广泛发育,气云影响区在地震剖面上多表现为模糊带,无法准确描述构造和储层特征,但学术界针对气云区地震资料采集方面的研究较少。文中以渤海湾X油田先后采集的三套关键采集参数存在较大差异的地震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实际采集观测系统进行退化处理,在保证其他采集参数一致的前提下,分别研究采集方向、面元尺寸、覆盖次数等单一采集参数对气云区地震成像的影响规律。得到能够指导海上气云区地震资料采集设计的三点认识:①采集方向对条带状气云成像影响非常大,沿气云短轴方向采集时气云内部成像品质相对更好,而沿气云长轴方向采集时气云平面影响范围相对更小,对于方向特征比较明显的条带状气云,宜采用双方位采集及融合处理改善气云区成像;②不同面元尺寸气云区成像品质及气云平面影响范围差异均较小,缩小面元尺寸对气云区成像贡献不大,建议气云区地震资料采集时采用常规面元尺寸,不必过分追求小面元;③覆盖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继续增加对非气云影响区成像贡献不大,但对气云区成像仍然很有意义,建议地震资料采集时增加气云区的有效覆盖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云区 观测系统退化 采集方向 面元尺寸 覆盖次数
下载PDF
纵横波联合解释技术在气云区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国文 邓志文 +4 位作者 姜太亮 张军勇 于雪娇 祁成业 郗晓萍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7,共9页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是青海油田天然气主产区,但由于该区第四系生物气气藏具有地层沉积时代新,成岩作用差,岩石结构疏松等地质特征,导致气云区地震构造成像差、低丰度气藏预测精度低等诸多难题。基于"低频+横波"多波二维联合...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是青海油田天然气主产区,但由于该区第四系生物气气藏具有地层沉积时代新,成岩作用差,岩石结构疏松等地质特征,导致气云区地震构造成像差、低丰度气藏预测精度低等诸多难题。基于"低频+横波"多波二维联合激发的油气勘探攻关试验获得的高品质纵波及纯横波资料,采取了纵横波联合标定、联合解释、联合属性分析等技术攻关,结果表明:三湖地区浅层存在微小断裂,发现了多个低幅度构造圈闭及地震异常圈闭,初步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三湖地区浅层生物气的纵横波联合解释配套技术,该技术充分展现了纵横波联合地震勘探技术的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云区 纵横波联合解释技术 低幅度构造 断层识别
下载PDF
渤海湾X油田气云区地震资料关键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夏同星 刘垒 +1 位作者 明君 周学锋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3-291,共9页
受郯庐断裂带活动影响,渤海湾盆地X油田气云区广泛发育。地震资料受气云影响严重,在油田主体区地震成像效果较差,无法准确描述构造和储层特征。在现有纵波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气云区关键处理技术研究,包括Q值层析反演气云区能量吸收衰... 受郯庐断裂带活动影响,渤海湾盆地X油田气云区广泛发育。地震资料受气云影响严重,在油田主体区地震成像效果较差,无法准确描述构造和储层特征。在现有纵波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气云区关键处理技术研究,包括Q值层析反演气云区能量吸收衰减补偿技术、潜波层析反演浅层速度建模技术等,有效解决了气云区地震能量吸收衰减严重和浅层难以实现高精度速度建模的问题,同时结合其它配套处理技术,如匹配追踪插值数据规则化技术、水层多次波压制+广义地表多次波压制技术,形成有针对性的有效处理技术流程。本工区处理结果表明,该处理流程明显提高了气云区地震资料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云区 匹配追踪插值 多次波压制 吸收衰减补偿 潜波层析成
下载PDF
大规模气云区成因分析——以渤海湾A油田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明君 邹振 +2 位作者 夏同星 曹盛 刘垒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2-319,I0006-I0007,共9页
渤海湾A油田气云模糊区规模大,气云影响范围内纵波地震资料品质差,构造形态难以确定。通过分析地震、VSP、地质等多种资料,建立了多个二维、三维模型并完成声波方程正演模拟与数据评价。研究认为浅层大范围非均质地层(浅层气)引起的地... 渤海湾A油田气云模糊区规模大,气云影响范围内纵波地震资料品质差,构造形态难以确定。通过分析地震、VSP、地质等多种资料,建立了多个二维、三维模型并完成声波方程正演模拟与数据评价。研究认为浅层大范围非均质地层(浅层气)引起的地震波散射屏蔽效应是造成气云区成像模糊的重要原因,垂直浅层气长轴方向的洼陷构造进一步增加了现有三维地震数据(沿浅层气长轴方向采集)成像难度。实际数据处理表明,回转波层析反演浅层速度以及考虑多波至的波动方程类叠前深度偏移等技术能够改善气云区纵波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云区 散射体 模拟 回转波层析 波动方程深度偏移
下载PDF
墨西哥湾中部气云区4分量地震数据的解释 被引量:1
6
作者 Thomas Englehart 吴官生 张国钦 《石油物探译丛》 2001年第4期47-54,共8页
尽管墨西哥湾是一个成熟的油气开发盆地,但通过应用新的地球物理技术仍在不断发现新增储量.目前影响成功率的因素有3D地震数据、大型解释工作站、直接油气显示、AVO和叠前深度偏移.最近,能够同时记录纵波(P波)和转换横波(C波)的海上4分... 尽管墨西哥湾是一个成熟的油气开发盆地,但通过应用新的地球物理技术仍在不断发现新增储量.目前影响成功率的因素有3D地震数据、大型解释工作站、直接油气显示、AVO和叠前深度偏移.最近,能够同时记录纵波(P波)和转换横波(C波)的海上4分量(4C)方法已开始得到认可(参阅TLE1999年10月专辑).虽然4C技术已大量应用,但最著名的是在这样的场合,即从油气聚集区向上渗漏的天然气形成气云吸收了P波能量,并引起明显的与速度有关的畸变.气云和其它负效应使地下深部成像模糊,给传统解释造成困难. 本文着重于墨西哥湾近海陆架中南部某一个存在气云问题的油田.下面的讨论包括该油田的地质构造并介绍了1998年及1999年初钻探的3口关键井(2口生产井和1口干井)的结果.接着叙述的是,4分量采集的联合纵横波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并以这类技术在墨西哥湾的应用前景的评述结束全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气云区 油田 墨西哥湾 地震数据解释
下载PDF
方差技术在“气云区”深度预测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传奇 明君 +3 位作者 马奎前 张建民 揣媛媛 李宾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3,共3页
由于"气云区"逸散气体分布的不均衡,造成了平面范围内地震资料受浅层气影响的程度存在很大差异,使得"气云区"的时间构造图不能精确地转换为深度构造图,进而增大了构造误差带来的油气藏开发风险。通过把受浅层气影... 由于"气云区"逸散气体分布的不均衡,造成了平面范围内地震资料受浅层气影响的程度存在很大差异,使得"气云区"的时间构造图不能精确地转换为深度构造图,进而增大了构造误差带来的油气藏开发风险。通过把受浅层气影响程度与地震方差数据体的平面属性结合起来,运用实际油田资料建立了目的层之上方差体振幅之和属性与"气云区"浅层气的总体影响程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渤中29-4油气田应用效果表明,运用该数学关系式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砂体深度构造图,为油气田开发提供可信的构造信息,从而成功规避因构造误差而带来的开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云区 浅层影响程度 方差体振幅之和 深度预测 渤中29-4油
下载PDF
气云区全波形反演约束Q场建模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薛志刚 轩义华 +3 位作者 刘铮 但志伟 史文英 秦宏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13-623,共11页
复杂的浅层气云使地下波场严重扭曲,地震剖面呈现模糊带,影响工区的构造认识和储层描述.品质因子Q是地震波在地层中的衰减属性,Q深度偏移是考虑了地层吸收衰减的偏移成像技术,是提高气云区成像质量的有效方法;但是当浅层气云和深层底辟... 复杂的浅层气云使地下波场严重扭曲,地震剖面呈现模糊带,影响工区的构造认识和储层描述.品质因子Q是地震波在地层中的衰减属性,Q深度偏移是考虑了地层吸收衰减的偏移成像技术,是提高气云区成像质量的有效方法;但是当浅层气云和深层底辟构造复杂发育时,常规Q场建模的精度往往不能满足Q偏移精细建模的需求.为解决以上难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全波形反演(full wave inversion,FWI)约束Q场建模技术思路:基于常规网格层析建立初始速度模型,利用FWI技术精细刻画速度异常进而约束Q模型的建立.这一“常规层析FWI Q反演”迭代的技术思路在白云凹陷Q深度偏移成像中得到成功应用,不仅提高了气云模糊区的成像质量,而且避免了油气勘探认识的多解性,证明了FWI约束Q场建模和Q深度偏移技术方法对改善复杂气云发育区的成像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波形反演 Q深度偏移 气云区 底辟模糊带 凹陷
下载PDF
基于渤中A区块气云区目标体的采集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尧 周滨 +2 位作者 张建峰 李江 王志亮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19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在气云区由于地震波能量被吸收造成地震资料品质极差,受影响地震剖面会出现弱振幅、弱连续性特征和杂乱反射的模糊带,严重影响构造的落实以及进一步的钻探评价。目标采集设计技术是以地质目的为导向,对目标体在地震和地质充分分析的基... 在气云区由于地震波能量被吸收造成地震资料品质极差,受影响地震剖面会出现弱振幅、弱连续性特征和杂乱反射的模糊带,严重影响构造的落实以及进一步的钻探评价。目标采集设计技术是以地质目的为导向,对目标体在地震和地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论证的综合方法,包括基于地球物理模型的观测系统参数分析设计技术和基于地下模型的正演模拟照明技术。这里以渤海A区块气云区为实例,通过目标体采集优化设计,得到的地震资料信噪比高、波组特征丰富、成像清晰,地震资料品质大幅提升。应用效果分析表明,目标采集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复杂气云区的成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云区 海底电缆 观测系统 地震采集
下载PDF
基于广义S变换的气云区地震振幅补偿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军 肖广锐 徐德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2-68,共7页
地震波能量被吸收造成地震资料中气云区形成大片的反射"空白区",导致气云区实际地层的Q值难以准确估算,影响了通过Q值反演对气云区衰减能量进行补偿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S变换的时频域气云区地震补偿方法,首先通过广义... 地震波能量被吸收造成地震资料中气云区形成大片的反射"空白区",导致气云区实际地层的Q值难以准确估算,影响了通过Q值反演对气云区衰减能量进行补偿的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S变换的时频域气云区地震补偿方法,首先通过广义S变换对地震数据进行分频处理,然后拟合各频段地震资料的衰减函数,最后分别在时间域、频率域对各频段地震资料进行补偿。该方法避免了对实际地层Q值的估算,克服了实际地层Q值求不准的难点。同时,通过引入广义S变换作为分频函数,有效避免了常规分频函数对地震数据分频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方法能够有效补偿由于气云吸收衰减作用造成的能量衰减。实际气云区地震资料处理振幅补偿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云区 广义S变换 Q值 地震振幅补偿
下载PDF
墨西哥湾中部气云区四分量地震数据的解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Thomas Englehart 石天 《石油勘探开发情报》 2001年第6期33-43,共11页
关键词 墨西哥湾 气云区 四分量地震数据解释 勘探
下载PDF
相干属性在PL9-1油田气云区构造校正中的应用
12
作者 陈华靖 周东红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53-259,共7页
PL9-1油田是近年来渤海海域发现的储量规模最大的整装油气田。该油田位于庙西北凸起之上,油气运移活跃。但沿边界断层构造较高部位发育大范围的气云区,难以准确落实构造形态,严重制约了油藏整体评价。针对该亿吨级油田勘探评价中面临的... PL9-1油田是近年来渤海海域发现的储量规模最大的整装油气田。该油田位于庙西北凸起之上,油气运移活跃。但沿边界断层构造较高部位发育大范围的气云区,难以准确落实构造形态,严重制约了油藏整体评价。针对该亿吨级油田勘探评价中面临的气云区构造校正问题,以地质规律为指导,深入分析了相干属性应用于气云区构造校正的可行性,建立了气云区构造校正的研究思路,精细提取并分析了目的层之上相干属性异常与已钻井深度预测误差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干属性与井点深度误差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干属性对气云区构造形态进行定量校正的方法。根据以上研究成果部署钻探的评价井成功地验证了上述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属性 气云区 定量 构造校正
下载PDF
L油田1N区块气云区内潜在断层地质识别方法探讨
13
作者 王海更 刘洪杰 +3 位作者 陈楠 张博文 李国良 郭培培 《海洋石油》 CAS 2020年第1期24-28,35,共6页
渤海海域L油田是存在气云区的典型油田,气云区占其圈闭面积的30%左右,气云区范围内地震资料品质较低,在地震剖面上整体表现为弱振幅、弱连续性的特点,断层解释的难度大。为进一步认识油田气云区内1N区块的断层分布,提高区块的开发效果,... 渤海海域L油田是存在气云区的典型油田,气云区占其圈闭面积的30%左右,气云区范围内地震资料品质较低,在地震剖面上整体表现为弱振幅、弱连续性的特点,断层解释的难度大。为进一步认识油田气云区内1N区块的断层分布,提高区块的开发效果,该文通过分析1N区块潜在断层的地质油藏响应,利用精细地层对比、注采井相关性分析等手段识别出了气云区内两条潜在断层的位置和延伸方向,降低了该区块地质不确定性,有效指导油田完善注采井网,确保注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云区 地质油藏资料 断层识别 注采井网 注水安全
下载PDF
Q偏移技术在陵水凹陷气云模糊区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亚洲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3年第5期645-651,共7页
深水石油勘探要求更高品质的地震成像数据作为基础,然而气云区、气烟囱及其他速度异常体等高吸收异常构造的存在,造成深层地震波振幅变弱,频率降低,严重影响目标构造成像精度。本文以陵水凹陷气云模糊区为目标靶区,系统分析工区地震资... 深水石油勘探要求更高品质的地震成像数据作为基础,然而气云区、气烟囱及其他速度异常体等高吸收异常构造的存在,造成深层地震波振幅变弱,频率降低,严重影响目标构造成像精度。本文以陵水凹陷气云模糊区为目标靶区,系统分析工区地震资料品质特点,针对性地采用Q(Geological Quality Factor,地质品质因子)偏移技术补偿浅层气云造成的吸收衰减。首先采用谱比法建立初始的等效Q场;然后基于等效Q场进行Q层析反演建立准确的异常Q场模型;最后基于高精度Q场进行克希霍夫Q叠前深度偏移。实际资料表明,重处理后浅层气云低速异常造成的能量吸收、频率衰减现象得到解决,目的砂体横向连续性更好,有效频带拓宽30%,气云下方模糊区的成像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为工区砂体展布落实及后续圈闭目标研究提供了高品质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勘探 陵水凹陷 模糊 Q偏移 Q层析 谱比法
下载PDF
气云区地震成像关键处理技术——以渤海湾某油田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东红 夏同星 +1 位作者 曹盛 周学锋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13-2618,共6页
海上油田在世界原油产量中占有很大比重,但广泛分布的气云区成为制约海上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难题,传统地震资料处理及偏移成像采用振幅一致性补偿对地震资料能量进行恢复,采用反射波走时层析方法进行层速度场建立,采用基于射线理论的Kir... 海上油田在世界原油产量中占有很大比重,但广泛分布的气云区成为制约海上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难题,传统地震资料处理及偏移成像采用振幅一致性补偿对地震资料能量进行恢复,采用反射波走时层析方法进行层速度场建立,采用基于射线理论的Kirchhoff方法进行偏移成像.本文以渤海湾某大型油气田为例,通过对大范围气云区三维拖缆地震资料分析研究,结合正演模拟结果证实气云区含气非均质体散射效应造成的复杂波场畸变是地震波难以成像的主要原因,利用传统方法对气云区地震资料偏移成像误差较大.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对气云区地震资料处理及偏移成像传统流程进行了创新性改进,分别利用时频域气云衰减补偿技术、浅层潜波+深层反射波层析速度建模技术和FFD(傅里叶有限差分)叠前深度Q偏移技术对传统流程进行改进.通过实际数据应用证明,本文提出的新流程进行气云区偏移成像是有效可行的,该流程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偏移成像质量,为后续的勘探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补偿 气云区速度建模 傅里叶有限差分 层析成像
原文传递
海上气云影响区复杂断块油田河道刻画思路与挖潜——以渤中Y油田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建敏 宋俊亭 +2 位作者 张占华 李扬 张俊廷 《复杂油气藏》 2018年第2期13-17,共5页
渤海南部海域渤中Y油田为复杂断块油田,主力含油层位为明化镇组下段,储层为分支状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储层横向变化快。由于受浅层气云影响,部分断块地震反射杂乱,成像模糊,储层预测困难。气云区外,在区域沉积背景约束下,利用测井相、地... 渤海南部海域渤中Y油田为复杂断块油田,主力含油层位为明化镇组下段,储层为分支状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储层横向变化快。由于受浅层气云影响,部分断块地震反射杂乱,成像模糊,储层预测困难。气云区外,在区域沉积背景约束下,利用测井相、地震相及小层地震属性,井震一体化完成河道刻画;气云区内,充分利用井眼资料识别河道边界,结合动态储量认识及油田整体沉积模式,参考气云区外河道走向趋势及河道间湾展布特征,由外向内完成了气云区内的河道刻画。利用研究成果在气云区内部署调整方案,开发井实钻油层厚度8 m,有效增加了储量动用程度,提高了油气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气云区 河道刻画 渤中Y油田 渤海南部
下载PDF
转换波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及其在气云区构造研究中的应用——以渤海F油田为例
17
作者 张正龙 夏同星 +1 位作者 刘垒 龚敏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52-1359,共8页
由于气云区内逸散气体的存在,纵波地震资料出现构造畸变、储层成像不准等一系列问题,而转换波资料受气云影响小,成像效果较好,为在气云区内部开展构造、储层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资料基础.对于转换波资料的应用,其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及其与... 由于气云区内逸散气体的存在,纵波地震资料出现构造畸变、储层成像不准等一系列问题,而转换波资料受气云影响小,成像效果较好,为在气云区内部开展构造、储层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资料基础.对于转换波资料的应用,其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及其与纵波资料进行层位对比标定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文根据前人研究思路,在Aki-Richards近似公式的基础上,细致梳理出“可操作性”更强的转换波反射系数简化公式,并对其进行了精度和适应条件的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利用纵波解释模块完成转换波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和标定的工作流程,使得该项工作在缺少多波解释工具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快速开展.最终,将该方法应用在渤海F油田气云区构造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气云区 反射系数 合成地震记录 构造
原文传递
数据驱动的“气云”区振幅补偿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志军 周东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4-479,505,共7页
在"气云"区由于地震波能量被吸收造成地震资料品质极差,因此在常规条件下很难准确地估计"气云"区地下介质的实际地层品质因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气云"区地震补偿方法,通过对不同时间、不... 在"气云"区由于地震波能量被吸收造成地震资料品质极差,因此在常规条件下很难准确地估计"气云"区地下介质的实际地层品质因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气云"区地震补偿方法,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频率、不同炮点和不同检波点的反射波振幅进行统计,在反射波振幅横向连续的假设条件下,可以求得对应的补偿因子,从而避免了估计地下介质实际品质因子的复杂步骤。实际"气云"区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振幅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品质因子 数据驱动 振幅补偿因子
下载PDF
气云影响下浅水三角洲储层描述关键技术及应用
19
作者 王少鹏 李久 +2 位作者 张岚 秦润森 张正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6-84,共9页
渤海海域南部渤中34地区新近系明下段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储层纵横向变化快,且局部区域受气云影响,地震资料品质低,储层描述难度大。针对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储层发育特征,优化了地震采集参数与震源设计方案,实现了高密度、高覆盖的地震数... 渤海海域南部渤中34地区新近系明下段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储层纵横向变化快,且局部区域受气云影响,地震资料品质低,储层描述难度大。针对研究区浅水三角洲储层发育特征,优化了地震采集参数与震源设计方案,实现了高密度、高覆盖的地震数据采集。引入气云区优势道集模拟技术,依据AVO规律,利用叠前道集中受气云影响小、成像质量高的道集模拟受气云影响大、成像比较差的道集,从而减少了气云对地震资料成像的影响范围;采用潜波层析反演技术,提高速度模型精度,有效改善了气云区内的成像质量。总结了浅水三角洲不同叠置样式砂体的沉积特征,利用等时地层切片、气云区外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参数约束气云区影响下河道展布,实现了储层的精细描述。本文方法在渤中34区域应用效果较好,气云区内部新增探明储量300万方,新增开发井10口,新增可采储量82万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浅水三角洲 气云区 储层描述 高密度采集 潜波层析反演
下载PDF
逆时偏移对复杂构造成像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张明强 程耀 +4 位作者 谢涛 朱金强 王炜 焦叙明 公绪飞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2年第3期316-321,共6页
逆时偏移是公认的复杂构造成像利器,在海外盐下勘探及陆上西部探区逆掩推覆构造及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成像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目前国内海域勘探逐渐面向中深层复杂构造,本文旨在探索逆时偏移相应的应用潜力以及影响其成像效果的关键... 逆时偏移是公认的复杂构造成像利器,在海外盐下勘探及陆上西部探区逆掩推覆构造及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成像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目前国内海域勘探逐渐面向中深层复杂构造,本文旨在探索逆时偏移相应的应用潜力以及影响其成像效果的关键因素。结合某工区实际资料,通过与射线类偏移方法成像效果对比,首先详细分析论证逆时偏移可以充分利用棱柱波对高陡构造进行成像的优势;然后进一步展示配合高精度速度模型,逆时偏移可以对强横向变速现象发育的气云区下伏地层进行更好成像的特点。结果表明,在对棱柱波等逆时偏移可以成像的特殊波型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配合高精度速度模型,该技术在国内海域高陡复杂大断裂、气云区、火成岩及高速灰岩屏蔽区成像等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高陡构造 棱柱波 强横向变速 气云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