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帐幕熏蒸中溴甲烷气体浓度变化规律及检测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庆林 高崇省 +3 位作者 张家升 刘永胜 王洪宾 郁宝龙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21-325,共5页
采用科学的熏蒸剂检测方法,通过系统的浓度检测和分析,对口岸实际熏蒸中有代表性的3种地面条件熏蒸帐幕的气密性进行了比较,基本摸清了25~32℃温度条件下帐幕熏蒸中溴甲烷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结合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可供熏... 采用科学的熏蒸剂检测方法,通过系统的浓度检测和分析,对口岸实际熏蒸中有代表性的3种地面条件熏蒸帐幕的气密性进行了比较,基本摸清了25~32℃温度条件下帐幕熏蒸中溴甲烷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结合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可供熏蒸现场监管采用的浓度检测标准,并对帐幕熏蒸的部分技术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甲烷 帐幕熏蒸 检测标准 气体浓度变化
下载PDF
矿井密闭空间内气体浓度变化模型及其模拟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关万里 程健维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95,共5页
受外界大气压力变化的影响,矿井密闭空间出现"呼吸冶现象,造成密闭空间内各种气体浓度发生变化。归纳了影响矿井密闭空间内各种气体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相关定性分析;在综合考虑主要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采用理想气体状态方... 受外界大气压力变化的影响,矿井密闭空间出现"呼吸冶现象,造成密闭空间内各种气体浓度发生变化。归纳了影响矿井密闭空间内各种气体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相关定性分析;在综合考虑主要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采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质量守恒关系式,推导了密闭空间内各种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假设的各种不同初始条件的算例,对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及输出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形式简洁,适用性强,求解速度快,计算结果精度高等优点,是辅助考察密闭空间内气体变化规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密闭空间 呼吸效应 气体浓度变化 数学模型
下载PDF
25℃条件下不同水分玉米对储藏环境中气体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芳 李宝玲 +4 位作者 李月 严晓平 张娟 许胜伟 张崇霞 《粮食储藏》 2014年第5期1-7,共7页
通过对3种不同水分(偏低水分11.8%、安全水分13.3%和偏高水分16.3%)的玉米在25℃条件下,储藏密闭环境内N2、O2和CO2浓度变化的测定,研究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玉米粮粒周围环境气体成分浓度的变化规律。20L规模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不同... 通过对3种不同水分(偏低水分11.8%、安全水分13.3%和偏高水分16.3%)的玉米在25℃条件下,储藏密闭环境内N2、O2和CO2浓度变化的测定,研究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玉米粮粒周围环境气体成分浓度的变化规律。20L规模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N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均不大;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负相关,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玉米储藏环境中O2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无差异,偏高水分玉米储藏环境中O2浓度在各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玉米,并且这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C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正相关,其中储藏环境中CO2浓度在各时间段的大小为:偏低水分玉米<安全水分玉米<偏高水分玉米,且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安全水分和偏高水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偏低水分和偏高水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水分玉米密闭储藏环境中CO2的累积量在有氧呼吸阶段随耗O2量增加而增加,在无氧呼吸阶段CO2累积量和耗O2量无关。通过对玉米密闭储藏环境中气体浓度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到25℃条件下不同水分玉米密闭环境中N2、O2和CO2的回归方程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的回归方程,利用相应回归方程,可获得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不同储藏时间段的气体浓度,为气调储藏时玉米粮粒自呼吸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技术参数和数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 不同水分玉米 气体浓度变化
下载PDF
30℃条件下玉米自呼吸对储藏环境中气体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张娟 李浩杰 +2 位作者 吴芳 宫庆 张崇霞 《粮食储藏》 2015年第3期23-28,共6页
通过对3种不同水分(偏低水分11.8%、安全水分13.3%和偏高水分16.3%)的玉米在30℃条件下,密闭储藏环境内N2、O2和CO2百分浓度变化的测定,研究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玉米粮粒周围环境气体成分浓度的变化规律。20L规模的试验室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对3种不同水分(偏低水分11.8%、安全水分13.3%和偏高水分16.3%)的玉米在30℃条件下,密闭储藏环境内N2、O2和CO2百分浓度变化的测定,研究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玉米粮粒周围环境气体成分浓度的变化规律。20L规模的试验室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N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均不大;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负相关;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C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正相关。在气调储藏时,对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的玉米可充分利用粮粒的自呼吸使环境中的O2浓度在21d内迅速下降,后期可通过粮粒的自呼吸使O2浓度维持在5%左右,偏高水分的玉米在11d内即可使O2浓度迅速下降,但后期O2浓度接近0%,无氧呼吸加剧。通过对玉米密闭储藏环境中气体浓度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到30℃条件下不同水分玉米密闭环境中N2、O2和CO2的回归方程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的回归方程,利用相应回归方程,可获得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不同储藏时间段的气体浓度,为气调储藏时玉米粮粒自呼吸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技术参数和数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不同水分玉米 自呼吸气体浓度变化
下载PDF
欧洲地区不同温室气体背景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气候效应 被引量:3
5
作者 胡祖恒 徐忠峰 马柱国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6-184,共9页
通过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显著影响。为了探究在不同温室气体浓度(Greenhouse gas concentration,GHG)背景下,相同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LCC)对于欧洲区域气候的影... 通过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显著影响。为了探究在不同温室气体浓度(Greenhouse gas concentration,GHG)背景下,相同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LCC)对于欧洲区域气候的影响差异,采用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耦合模式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发现,在1850年温室气体浓度背景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导致欧洲中东部地区降水显著增加,而在2000年温室气体浓度背景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导致欧洲中东部地区降水减少。温室气体增加后,LULCC导致该地区对流层低层大气环流由辐合变为辐散,气温以及大气水汽含量降低,这些变化能较大程度的改变LULCC对区域降水的净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浓度变化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区域气候效应
下载PDF
补连塔矿22310工作面低氧产生原因探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叶庆树 李鹏 +1 位作者 宋小林 赵罗飞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年第20期4-5,9,共3页
文章以补连塔煤矿22310工作面为背景,通过采空区气体浓度变化模拟实验,对低氧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根据模拟实验中O2、 N2、 CO2及CO的浓度变化结果,可以看出导致低氧的原因,目前来看可能为N2的涌出稀释或O2被煤体物理吸附。
关键词 低氧 气体浓度变化 吸附 稀释
下载PDF
四川省凉山州森林火灾NO2、CO和SO2释放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7
作者 谭子旋 《区域治理》 2023年第9期128-132,共5页
火灾是对森林危害最严重的灾害之一,森林火灾在破坏林区生态的同时,也会释放大量的污染物气体(CO2、CO、NOX、CXHY、SO2等),对当地空气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加重气候变化程度、危及人类健康。四川省是我国林业资源丰富、易发森林火灾... 火灾是对森林危害最严重的灾害之一,森林火灾在破坏林区生态的同时,也会释放大量的污染物气体(CO2、CO、NOX、CXHY、SO2等),对当地空气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加重气候变化程度、危及人类健康。四川省是我国林业资源丰富、易发森林火灾的省份,近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已发生多起森林火灾事件。本文以凉山州为例,基于 NASA 的 FIRMS 近实时活跃火数据和 Sentinel 5P 卫星的近实时 NO2、CO 和 SO2对流层柱浓度数据进行火灾情况分析和气体浓度变化分析,主要探究 2020 年西昌市和木里县森林大火与这三种有害气体释放的时空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NO2和 CO 的浓度在火灾发生后 14 天内有明显的上升且高浓度聚集区与发生火灾的山脉重合,但 SO2的浓度变化与山火的关联性不大,说明此次大火的硫化气体产物较少。研究结果也可为火灾后的空气质量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MS SENTINEL-5P 火灾情况分析 NO2、CO和SO2气体浓度变化分析
下载PDF
翡翠贻贝气调保鲜包装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徐航 程裕东 +1 位作者 雷桥 曹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84-188,共5页
采用涂布聚偏二氯乙烯的聚酯与聚乙烯复合薄膜袋(KPET/PE)气调包装翡翠贻贝,混合气体包括:CO2、O2和N2。选用5组气体配比(A:V(75%O2)/V(25%N2);B:V(50%O2)/V(50%N2);C:V(20%O2)/V(30%CO2)/V(50%N2);D:V(10%O2)/V(50%CO2)/V(40%N2);E:空... 采用涂布聚偏二氯乙烯的聚酯与聚乙烯复合薄膜袋(KPET/PE)气调包装翡翠贻贝,混合气体包括:CO2、O2和N2。选用5组气体配比(A:V(75%O2)/V(25%N2);B:V(50%O2)/V(50%N2);C:V(20%O2)/V(30%CO2)/V(50%N2);D:V(10%O2)/V(50%CO2)/V(40%N2);E:空气)进行包装并贮藏在5℃以下。在贮藏期间测定包装袋内气体浓度变化、需氧菌总数、TVBN和pH值,研究在不同气调比例包装条件下,翡翠贻贝的品质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贮藏温度为5℃条件下采用气调包装的样品,其需氧菌总数和TVBN等指标明显优于空气对照组。在5组气体比例中,以V(O2)∶V(CO2)∶V(N2)=10%∶50%∶40%的配气比例包装的保鲜效果最佳,其贮藏期比对照组空气包装延长3 ̄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贻贝 气调包装 气体浓度变化 需氧菌总数 总样发性盐基氮 PH值
原文传递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of reactive gases and the impacts of long-range transport at the Jinsha regional atmospheric background station 被引量:8
9
作者 LIN WeiLi XU XiaoBin +2 位作者 SUN JunYing LIUXiWen WANG Y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10期1604-1613,共10页
Lorentz curve fittings are applied to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O3, CO, NOx and SO2 recorded at the Jinsha regional atmospheric background station (JSH) from June 2006 to July 2007, and the pe... Lorentz curve fittings are applied to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O3, CO, NOx and SO2 recorded at the Jinsha regional atmospheric background station (JSH) from June 2006 to July 2007, and the peak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species for the different seasons are obtained. The peak concentration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presentativ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levels for certain processes. The peak concentra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mean (median) concentrations, and the suitability and limitations of the mean (median) values as the background levels are discussed. The mean (median) values might represent the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in the region under some circumstances, but in other cases these values often underestimate or overestimate the true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owing to the transport of pollutants and other factors. The effects of air masses transported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n the pollutant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are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72-hour backward trajectories of air masses 100m above the ground at JSH, These trajectories are estimated using the HYSPLIT model and then clustered for the measurement perio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rajector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n concentrations of O3, SO〉 NOx and CO for different clusters are analyzed. After filtering the seasonal changes in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the relative influences of air masse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JSH can be used to obtain the atmospheric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different air masses originating from or passing over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entral South China and the Jianghan Plain. Air masses from Central China, South China, and the western Yangtze River Delta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O3 at JSH. Air masses from the north and northeast of JSH (i.e., the Jianghan Plain, Huang-Huai Plain and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 south (Central South China)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SO2, CO and NOx concentrations. Air masses originating from the ocean often bring clean air. Air masses originating from high altitudes over northwestern regions often have lower CO and NO3 concentrations, lower relative humidity, and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O3 and S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nsha regional atmosphere background station background signal Lorentz curve fitting air transport O3 CO NOx SO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