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5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与碳中和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天军 陈晓龙 +1 位作者 张文霞 张丽霞 《自然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工业化以来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升高,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为有效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国际社会通过《巴黎协定》设定了2℃和1.5℃温控目标,由此提出了碳中和的概念。文章介绍了全球变暖... 工业化以来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升高,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为有效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国际社会通过《巴黎协定》设定了2℃和1.5℃温控目标,由此提出了碳中和的概念。文章介绍了全球变暖的基本事实、人类碳排放对工业化以来全球变暖的作用,归纳了关于未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结果,阐释了1.5/2℃温升阈值与碳中和的关系,概述了国际社会为有效应对全球变暖而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中和 极端气候事件 气候模拟 气候预估
下载PDF
全球气候指标、气候影响驱动因子与全球变暖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宗慈 罗勇 黄建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88,共5页
在地球系统气候变化研究中,经常考虑全球气候指标,在研究气候影响时,经常用到气候影响驱动因子[1-2],本文简述全球气候指标和气候影响驱动因子,并给出它们与全球变暖和人类强迫的关系。1全球气候指标在气候研究中,使用了许多指标来表征... 在地球系统气候变化研究中,经常考虑全球气候指标,在研究气候影响时,经常用到气候影响驱动因子[1-2],本文简述全球气候指标和气候影响驱动因子,并给出它们与全球变暖和人类强迫的关系。1全球气候指标在气候研究中,使用了许多指标来表征和量化由于自然变化或由于系统的长期变化而发生的气候现象的一个或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指标 全球变暖 气候现象 驱动因子 气候变化研究
下载PDF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征稿细则
3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1.《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是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气候变化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本刊设有“气候系统变化”“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适应”“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治理”等栏目,... 1.《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是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气候变化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本刊设有“气候系统变化”“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适应”“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治理”等栏目,并定期就某一专题组稿、约稿,以专栏形式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刊物 国家气候中心 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气象局 气候变化影响 气候变化适应 气候变化研究 温室气体排放
下载PDF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征稿细则
4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1.《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是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气候变化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本刊设有“气候系统变化”“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适应”“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治理”等栏目,... 1.《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是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气候变化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本刊设有“气候系统变化”“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适应”“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治理”等栏目,并定期就某一专题组稿、约稿,以专栏形式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刊物 国家气候中心 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气象局 气候变化影响 气候变化适应 气候变化研究 温室气体排放
下载PDF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征稿细则
5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1.《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是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气候变化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本刊设有“气候系统变化”“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适应”“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治理”等栏目,... 1.《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是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气候变化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本刊设有“气候系统变化”“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适应”“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治理”等栏目,并定期就某一专题组稿、约稿,以专栏形式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刊物 国家气候中心 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气象局 气候变化影响 气候变化适应 气候变化研究 温室气体排放
下载PDF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征稿细则
6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1.《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是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气候变化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本刊设有“气候系统变化”“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适应”“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治理”等栏目,... 1.《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是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气候变化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本刊设有“气候系统变化”“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适应”“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治理”等栏目,并定期就某一专题组稿、约稿,以专栏形式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刊物 国家气候中心 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气象局 气候变化影响 气候变化适应 气候变化研究 温室气体排放
下载PDF
论气候法的新兴部门法地位
7
作者 王国飞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3-142,共10页
气候法的法律地位充满争议,学界存在“环境法分支说”“能源法归属说”“国际法从属说”等典型主张,各学说均有一定的支撑理由,但也存在解释力不足的问题。“环境法分支说”因未能识别出气候变化问题比传统环境问题更具复杂性、气候诉... 气候法的法律地位充满争议,学界存在“环境法分支说”“能源法归属说”“国际法从属说”等典型主张,各学说均有一定的支撑理由,但也存在解释力不足的问题。“环境法分支说”因未能识别出气候变化问题比传统环境问题更具复杂性、气候诉讼的请求权基础不同于环境诉讼、气候应对“义务本位”与环境保护“权利本位”差异而面临“危机”;“能源法归属说”因没能正视气候问题不能完全归因于能源活动、气候法并非能源法的专属渊源、气候正义难以归属于能源正义等问题而显得“傲慢”;“国际法从属说”因不能解决国际气候法与内国气候法间的断裂、国际气候法存在的实效性难题以及气候损害难以寻求国际法司法救济等缺陷而出现“偏颇”。气候法宜被定位于一新兴部门法,是由于气候法具有构建自主的气候法学知识体系、气候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和建设气候外交强国等独特价值,且以气候社会关系为特殊调整对象,以减缓和适应型管制为独有调整方法,以气候稳定利益为特有保护利益。未来,气候法应逐步从环境法、能源法等法律的附属地位中抽离出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兴部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气候法学知识体系 气候社会关系 气候管制方法 气候稳定利益
下载PDF
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国际研究述评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小颖 王春辉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8,共12页
当下的气候变化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是人类社会最具紧迫性的挑战。30多年来,“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研究快速增长,成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对“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国际研... 当下的气候变化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是人类社会最具紧迫性的挑战。30多年来,“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研究快速增长,成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对“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国际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可以发现,气候变化与语言迁移和语言遗失、语言可及性、话语权和话语体系构建、词汇问题以及言语治疗等5个话题是主要研究议题。这些研究呈现出4个方面的特点,即气候变化研究的多学科性决定了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的多学科性,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具有全球共性和国家区域差异性,气候正义是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的核心,气候变化争议塑造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研究议题等。语言学界应重视并参与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探索,助力中国更加有效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相关语言问题 语言治理 气候正义 全球气候治理
下载PDF
拜登政府气候政策的内容、特点与前景 被引量:1
9
作者 于宏源 《当代世界》 2024年第2期32-37,共6页
拜登政府上台后,对气候政策进行了大范围、宽领域、多层次的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新措施以增强美国在绿色经济转型中的竞争力和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领导力。具体而言,拜登政府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制定气候政策,将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 拜登政府上台后,对气候政策进行了大范围、宽领域、多层次的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新措施以增强美国在绿色经济转型中的竞争力和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领导力。具体而言,拜登政府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制定气候政策,将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施政重点,侧重从理念塑造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以组建小多边气候俱乐部等方式,重拾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受国内政治极化、气候俱乐部模式固有缺陷等因素制约,拜登政府气候政策的实践前景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政府 美国气候政策 全球气候治理 气候外交
下载PDF
宁波市奉化区气候康养适宜性分析与评价
10
作者 沈艳 丁烨毅 +3 位作者 杨怡曼 朱晓翠 张晟宁 邓琪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27-133,共7页
基于与气候康养关联较为密切的气象要素、环境要素以及部分自然人文资源,构建6个准则层,21个指标层的递阶层次评价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计分法对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气候康养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气候康养适宜性等级全年从高到低依... 基于与气候康养关联较为密切的气象要素、环境要素以及部分自然人文资源,构建6个准则层,21个指标层的递阶层次评价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计分法对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气候康养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气候康养适宜性等级全年从高到低依次为山地气候、森林气候、平原气候、滨海气候,且山地气候、森林气候康养适宜性等级全年均在Ⅱ级及以上,其中山地气候有8个月(4—11月)、森林气候有2个月(5月、10月)康养适宜性等级达到Ⅰ级,而平原气候、滨海气候全年分别有11个月、9个月康养适宜性等级Ⅱ级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康养 适宜性分析与评价 山地气候 平原气候 森林气候 滨海气候 宁波市奉化区
下载PDF
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康养气候宜居资源分析评价
11
作者 林绍伍 张明洁 +3 位作者 张京红 张亚杰 杨静 陈璇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88-93,共6页
为摸清和利用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简称保亭县)优质气候宜居资源,依据气象行业标准《气候资源评价气候宜居城镇》从气候宜居的气候宜居禀赋、气候不利条件、气候生态环境、气候舒适性和气候景观5个方面选取指标,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评... 为摸清和利用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简称保亭县)优质气候宜居资源,依据气象行业标准《气候资源评价气候宜居城镇》从气候宜居的气候宜居禀赋、气候不利条件、气候生态环境、气候舒适性和气候景观5个方面选取指标,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保亭县全年温暖,气候舒适度评价适宜等级日数超过235 d,大气含氧量高,气候舒适宜人。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2%;负氧离子浓度为1 508~2 553个/cm^(3),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4.9%及以上;地表水水质状况优良率达97.1%,气候生态环境优良。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拥有云雾、日出、彩虹等多种气象景观以及山地、热带雨林、温泉、湖泊、瀑布等地形地貌景观。无低温、霾和沙尘天气,强风日数少;易出现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干旱风险低;台风影响有利有弊,存在一定的气候风险,但影响总体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宜居 气候风险 气候生态环境 气候景观 保亭县
下载PDF
基于价值观的气候传播:中国Z世代价值观念与气候叙事探究
12
作者 曾繁旭 张智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44,共18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正式迈入“双碳”时代,Z世代因其特殊的世代坐标,是决定未来“双碳”目标顺利实现与否的关键群体。文章以中国Z世代公众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价值观念作为气候传播中叙事设计的主要依据。研究中招募54名中国Z...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正式迈入“双碳”时代,Z世代因其特殊的世代坐标,是决定未来“双碳”目标顺利实现与否的关键群体。文章以中国Z世代公众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价值观念作为气候传播中叙事设计的主要依据。研究中招募54名中国Z世代志愿者,共计开展12次焦点小组访谈,探讨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气候态度,随后邀请他们进行叙事语料测试,语料的不同段落和表述暗含了对应的价值观念假设。通过对焦点小组和语料测试的质性材料分析,发现Z世代群体普遍体现出自我提升和“躺平”期待的并存、强烈的国族认同感以及平等主义倾向,同时既自我关注又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文章尝试建立起价值取向与气候认知和态度之间的可靠关联,并总结了Z世代价值偏向对气候叙事实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 Z世代 气候传播 气候认知与态度 气候叙事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当代中国气候外交及其战略选择
13
作者 张丽华 高晗 《长白学刊》 2024年第6期26-37,共12页
科技的进步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让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同时人类社会面临以气候变化为典型代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气候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影响范围最大、影响程度最深远的全球性问题,亟待治理。全球气候治理离不开大国的气... 科技的进步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让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同时人类社会面临以气候变化为典型代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气候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影响范围最大、影响程度最深远的全球性问题,亟待治理。全球气候治理离不开大国的气候外交活动。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气候外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影响下经历了外交目标与外交方式的调整,并始终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多边主义原则与合作共赢原则,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推动了全球气候善治。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着气候问题的特点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观念分歧与共有观念缺失导致的各国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差异以及气候问题本身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复杂性等挑战。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必须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坚持合作共赢与真正的多边主义原则,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共同展现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责任与担当,积极推动完善全球气候治理的顶层设计,弥合气候机制间的分歧,推动气候机制间协同治理,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中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气候外交 全球气候治理 合作共赢 多边主义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
下载PDF
气候变化投资框架在低碳转型金融效果评估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国家、行业和企业视角
14
作者 李研妮 覃巧玲 《当代金融研究》 2024年第7期44-52,共9页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气候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国际化标准不断更新统一,但各国以及各行业和公司在低碳转型方面所做的努力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对各主体的低碳转型行动效果进行评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东方汇理银行(Amundi)在2020...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气候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国际化标准不断更新统一,但各国以及各行业和公司在低碳转型方面所做的努力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对各主体的低碳转型行动效果进行评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东方汇理银行(Amundi)在2020年共同设计了气候变化投资框架(CCIF),通过CCIF框架对国家、行业和公司的低碳转型行动与《巴黎协定》目标的一致性进行评估。惠誉咨询公司(BMI)和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针对亚太地区的国家、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应用CCIF设定了三个目标支柱(即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和对转型的贡献)来评估资金流动与实现低温室气体(GHG)排放和气候适应力发展的途径保持一致性的程度。对CCIF的三大支柱内涵及其在国家、行业和企业低碳转型行动表现评估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并为我国在低碳转型金融效果评估方面的实践以及行业转型政策制定给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投资框架 减缓气候变化 适应气候变化 低碳转型金融
下载PDF
三大“涛动”与“世界天气”: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思考
15
作者 李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共2页
在全球尺度上,无论是研究历史上的气候变迁还是当下气候事件的形成与演进,有一个大气运动现象被经常提及,并被认为是一些气候事件的推动者或参与者,这就是“涛动”。“涛动”是大气环流在海平面气压图上的表现。19世纪后期以前,对气候... 在全球尺度上,无论是研究历史上的气候变迁还是当下气候事件的形成与演进,有一个大气运动现象被经常提及,并被认为是一些气候事件的推动者或参与者,这就是“涛动”。“涛动”是大气环流在海平面气压图上的表现。19世纪后期以前,对气候现象的研究多数着眼在局部和区域范围。20世纪20年代,英国气象学家、统计学家沃克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大气“涛动”现象,创造性地提出“世界天气”的概念^([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气压 气象学家 大气运动 气候事件 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迁 气候现象 涛动
下载PDF
2023年中国气候异常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被引量:1
16
作者 竺夏英 孙林海 +17 位作者 钟海玲 支蓉 艾婉秀 姜允迪 李威 陈鲜艳 邹旭恺 王凌 赵珊珊 曾红玲 王有民 冯爱青 朱晓金 代潭龙 郭艳君 张颖娴 李想 龚振淞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6,共11页
2023年,我国气候主要表现为暖干的特征,全国平均气温10.71℃,较1991—2020年气候平均偏高0.82℃,为1951年以来最暖;全国平均降水量615.0 mm,较常年偏少3.9%,为2012年以来第二少。四季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夏、秋季分别为历史同期... 2023年,我国气候主要表现为暖干的特征,全国平均气温10.71℃,较1991—2020年气候平均偏高0.82℃,为1951年以来最暖;全国平均降水量615.0 mm,较常年偏少3.9%,为2012年以来第二少。四季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夏、秋季分别为历史同期次高和最高;除秋季降水偏多外,其余三季降水均偏少。汛期(5—9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3%,为2012年以来第二少,我国中东部降水总体呈“中间多南北少”的分布。2023年,我国区域性气象干旱多发,西南地区遭遇冬春连旱;春季北方沙尘天气过程偏多;夏季前期,华北和黄淮遭受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7月底至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发生历史罕见极端强降水过程,华北地区出现“旱涝急转”;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多;1月中旬发生年内最强寒潮过程;秋末冬初冷空气频繁入侵,12月华北和黄淮等地降雪日数偏多、积雪偏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异常特征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气象灾害
下载PDF
关于“气候智慧林业”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教君 王高峰 +1 位作者 张怀清 高添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气候智慧林业于2020年之后兴起,是集智慧林业、气候林业和生态林业于一体的协同发展新组合。气候智慧林业是利用智能化和数字驱动的新一代信息与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改变传统的林业科学科研与管理范式,更好地理解森林生态系统与气候... 气候智慧林业于2020年之后兴起,是集智慧林业、气候林业和生态林业于一体的协同发展新组合。气候智慧林业是利用智能化和数字驱动的新一代信息与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改变传统的林业科学科研与管理范式,更好地理解森林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高效、稳定、可持续目标,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传统林业和生态林业相似,气候智慧林业也需要强大的科学研究基础。气候智慧林业研究需要回答的核心科学问题是森林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的机制,其研究方向包括:1)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的监测、计量与核算,以及碳汇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时间效应;2)森林生态系统韧性(抵抗力、恢复力、适应力)的形成及其对气候变化和自然干扰的响应机制;3)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的形成、维持与提升机制,包括管理措施和木材生产利用对碳汇的影响、碳汇与其他功能之间的平衡;4)人工智能和多源遥感驱动的森林智能数据采集系统;5)基于信息化+AI和专家决策的气候智慧林业管理系统。加强上述研究,有利于增强森林生态系统韧性,以更好适应气候变化或减缓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提升森林缓解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增强森林的多种生态功能与林产品供给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智慧林业 气候变化 碳汇 人工智能 数字孪生 森林经营
下载PDF
极端气候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帅 阿布都瓦力·艾百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0,共11页
通过采用中国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极端气候灾害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极端气候能够提升区域金融风险水平,且这种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二,极端气候对不同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中西部地... 通过采用中国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极端气候灾害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极端气候能够提升区域金融风险水平,且这种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二,极端气候对不同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中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受极端气候事件的冲击更大;第三,极端气候主要通过居民部门、企业部门两种渠道提升区域金融风险水平,其中中西部地区居民部门中介效应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 气候风险 金融风险
下载PDF
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全球行动——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国际共同倡议会议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弘涛 邱皓 付梓杰 《中国文化遗产》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国际共同倡议研讨会”讨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自然、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经验。本文综合会议议程及形成的三份白皮书,从会议关注的三个关...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国际共同倡议研讨会”讨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自然、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经验。本文综合会议议程及形成的三份白皮书,从会议关注的三个关键方面阐述:其一,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的系统联系。不同主体在气候行动中开展保护文化遗产的实践,形成多元的知识系统,在气候应对行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文化遗产作为连接不同政府间的桥梁,需通过共同的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其二,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国际组织和政府的相关机构已经开展了对气候变化影响下文化遗产的监测工作,通过系统地收集与保护相关的信息进而开展评估和预测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程度,同时影响评估也将逐渐量化。其三,文化遗产保护在应对气候变化时主要体现在适应和缓解两方面。本文基于对上述综述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我国文化遗产应对气候行动建议,旨在完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文化遗产可持续性保护方法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文化遗产 行动议程 气候适应 气候缓解
下载PDF
气候司法本土化的三重逻辑:规范、价值和功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辉 杨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在全球气候治理司法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司法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呈现出全面积极的态度。气候司法作为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新领域,亟须形成体系性的本土化方案。气候司法本土化的核心要义在于彰显主体性,需要将气候司法的概念体系、功能... 在全球气候治理司法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司法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呈现出全面积极的态度。气候司法作为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新领域,亟须形成体系性的本土化方案。气候司法本土化的核心要义在于彰显主体性,需要将气候司法的概念体系、功能定位、审判机制、裁判体系与规则等置于中国法治现代化特定背景和社会结构条件之中予以把握,其内在逻辑是涵括规范体系、价值序列和功能定位的动态体系。当前,中国气候司法规范体系中的多层次立法呈现间接、倡导属性,且多元化司法规范创制不足,体系化任务尚未完成,继而诱导出气候司法规范的周延性困境和融贯性难题。在此情形下,气候司法所保护法益的识别和核心价值尚未被清晰地析出,且科学上的不确定性、政策权衡、经济诱因等诸多外部因素限制着对气候变化案件的价值判断。这些都深刻地影响气候司法作为公益型司法与治理型司法的双重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为此,气候司法本土化的方式与进路需要基于规范、价值和功能三重逻辑及其呈现的问题或要求展开。首先,强化多重规范秩序的塑造,从公私法协同出发推动气候变化立法体系化,通过强化次级气候司法规范凝聚共识,借助多元法律解释方法提升气候司法规范体系的融通性。其次,以利益为核心建构法律论证的权威,通过涉碳利益的衡量强化裁判的实质理由,通过气候环境利益的多维保护强化裁判的开放性,通过外在因素与法律因素的平衡强化裁判的权威理由。最后,精准塑造气候司法的双重功能,以风险预防原则构建预防性公益型气候司法,以政策的司法化构建服务于“双碳”目标的治理型气候司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司法 本土化 司法规范体系 法律论证 气候司法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