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平原5~10a的气候影响诊断预测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顾群 顾节经 《辽宁气象》 2000年第4期8-10,共3页
利用沈阳地区 50a资料 ,以旱涝灾害过程为预测对象 ,提出了用气候灾害过程相关的异常现象演变规律 ,进行气候诊断分析 ,可提前预测辽河平原 5~ 1 0a的气候年景和气候灾害年。对 2 0世纪 90年代辽河平原的2次严重灾害过程均提前预测出... 利用沈阳地区 50a资料 ,以旱涝灾害过程为预测对象 ,提出了用气候灾害过程相关的异常现象演变规律 ,进行气候诊断分析 ,可提前预测辽河平原 5~ 1 0a的气候年景和气候灾害年。对 2 0世纪 90年代辽河平原的2次严重灾害过程均提前预测出来 ,并对未来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平原 气候年景 气候灾害 灾害过程 数值模拟预测 物理因子统计预测 异常气候变化诊断预测
下载PDF
春季青藏高原南侧低层垂直环流圈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2
作者 田姗 范广洲 +2 位作者 胡德强 张永莉 赖欣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90-196,共7页
利用1948~2013年NCEP/NCAR的风场、高度场、气温场逐月再分析资料,HADISST海温逐月资料,NO—AA逐月PREC降水资料,为讨论春季青藏高原南侧低层(700~925hPa)垂直环流圈与高原附近地区的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关系,运用合成分析和相关... 利用1948~2013年NCEP/NCAR的风场、高度场、气温场逐月再分析资料,HADISST海温逐月资料,NO—AA逐月PREC降水资料,为讨论春季青藏高原南侧低层(700~925hPa)垂直环流圈与高原附近地区的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关系,运用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定义了(12.5—25、80~90)范围内的垂直环流圈强度指数。得出结论:春季青藏高原低层垂直环流圈偏强(偏弱)年,700hPa高度场上,阿拉伯海地区、印度半岛、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南海地区为偏强的东风(西风)异常;925hPa高度场上,10附近阿拉伯海西南部地区、印度半岛、孟加拉湾为偏强的西风(东风)异常,中南半岛、南海地区为偏强的东风(西风)异常,对应于印度东南部沿海地区是否存在风场辐合。春季青藏高原南侧低层垂直环流圈偏强年,孟加拉湾、中国东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地区受较强烈的西南气流控制,为主要的降水区域,而高原南侧的印度半岛、阿拉伯海为偏北气流,降水偏少;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气候变化诊断 高原南侧 春季 垂直环流圈 印度季风 降水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冬半年云光学特性与积雪的分布及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郭晓宇 程志刚 毕瑞君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302-307,共6页
为研究三江源地区冬半年云光学特性与积雪分布等的关系,选取近20 a MODIS云顶高度、云光学厚度、气溶胶光学厚度、云覆盖及云粒子有效半径等光学特性数据及卫星遥感积雪数据,利用特征向量、相关性分析等气象统计方法,对三江源地区冬半年... 为研究三江源地区冬半年云光学特性与积雪分布等的关系,选取近20 a MODIS云顶高度、云光学厚度、气溶胶光学厚度、云覆盖及云粒子有效半径等光学特性数据及卫星遥感积雪数据,利用特征向量、相关性分析等气象统计方法,对三江源地区冬半年(10月-次年4月)云光学特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积雪面积、雪水当量等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上,云光学厚度、云顶高度呈南高北低分布,其大值区位于杂多中部和治多东部;云粒子有效半径呈北高南低分布,其大值区多分布在曲麻莱县东部及玛多县西侧;气溶胶光学厚度、雪水当量则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云覆盖率和积雪覆盖率则呈现相反的分布特征。时间上,气溶胶光学厚度、云光学厚度与云顶高度呈增加趋势,云粒子有效半径、雪水当量、积雪覆盖率、云覆盖率呈微弱减小趋势。云覆盖率与积雪的覆盖率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达0.7,其次是云光学厚度0.43、雪水当量与积雪覆盖率相关系数为0.43,其他因子与积雪覆盖率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科学 气候变化及其诊断 三江源地区 云光学特性 雪水当量 积雪覆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