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气候地图的绘制及其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伟 张崇 王朝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由于气象统计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规划设计师和决策者缺乏相关的气象知识和气象信息,目前部分城市的规划设计中缺乏对气象因素的考虑.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益严重.而城市气候地图,作为气候学科和建筑设计学科的交... 由于气象统计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规划设计师和决策者缺乏相关的气象知识和气象信息,目前部分城市的规划设计中缺乏对气象因素的考虑.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益严重.而城市气候地图,作为气候学科和建筑设计学科的交叉地带,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帮助.以收集的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气候、土地利用、地形、绿化和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分图层绘制城市气候地图,并以数据分析和专业分析为基础进行评价和建议.以北京主城区为例,首先综述了北京的气候特点和近些年来的气候变化,细致阐述了北京主城区城市气候地图的绘制原理和过程,并针对北京的相关特点,提出了规划建议.最终以北京大兴区为例,探讨了城市气候地图在规划设计当中的应用,并阐述了城市气候地图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城市气候地图 城市规划建议
下载PDF
基于气候承载力评估的城市气候地图方法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宋代风 刘姝宇 +1 位作者 余波 董华 《城市建筑》 2017年第1期33-38,共6页
作为城市气候学与城市建设的桥梁,城市气候地图是科学引导城市设计与发展决策的重要工具。从下垫面形态与城市气候的相关性切入,以问题解决与成本控制为导向,提出基于气候承载力评估的城市气候地图研究方法,实现了由传统的优化城市气候... 作为城市气候学与城市建设的桥梁,城市气候地图是科学引导城市设计与发展决策的重要工具。从下垫面形态与城市气候的相关性切入,以问题解决与成本控制为导向,提出基于气候承载力评估的城市气候地图研究方法,实现了由传统的优化城市气候现状向管控城市建设负面气候效应的思路进化,从而为复杂条件下的气候适应性城市设计策略获取提供框架。厦门的实证研究证明,由该方法编制的城市气候地图能够实现城市气候研究对城市设计的量化引导,有助于城市设计策略获取的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气候问题 气候承载力 城市气候地图 城市设计 厦门
下载PDF
城市气候地图在东北严寒地区应用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静薇 郭其锦 薛婷 《城市建筑》 2019年第31期23-27,共5页
为改善城市气候环境,提高人居生活舒适度,自德国研究者首次提出城市气候地图概念以来,城市气候地图的编制日趋完善和精确,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城市气候地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本文首先对已进行城市气候地图相关研究的城市和地区... 为改善城市气候环境,提高人居生活舒适度,自德国研究者首次提出城市气候地图概念以来,城市气候地图的编制日趋完善和精确,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城市气候地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本文首先对已进行城市气候地图相关研究的城市和地区,按气候区域不同进行分类分析;其次,总结出目前城市气候地图在城市规划方面的研究、应用的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城市气候地图在我国东北严寒地区的研究与应用,使得城市气候地图在我国城市规划设计方面有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市气候地图 气候区域 东北严寒地区
下载PDF
德国气候地图的绘制和使用——多尺度的气候变化应对 被引量:1
4
作者 唐燕 周桐 +1 位作者 张昊天 李天颖 《住区》 2015年第1期18-27,共10页
德国是最早探索推行气候地图绘制的国家之一。气候图集通过对温度、湿度、风场、空气污染物等各种气候要素的图像表达和叠加分析,旨在共享气候数据信息并获得指导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气候应对策略。本文立基于案例分析,在总结德国气候... 德国是最早探索推行气候地图绘制的国家之一。气候图集通过对温度、湿度、风场、空气污染物等各种气候要素的图像表达和叠加分析,旨在共享气候数据信息并获得指导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气候应对策略。本文立基于案例分析,在总结德国气候地图研究进程的基础上,从国家、州、城市三个层面介绍了德国气候地图的绘制、分析和使用方法,以期对我国的城市建设提供基于"低碳"和"可持续"路径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地图 气候变化 德国 多尺度 应对
下载PDF
德国城市气候地图发展及其规划引导作用衍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姝宇 宋代风 王绍森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90,共7页
作为气候分析的核心成果,城市气候地图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二维图纸展示指定范围内各类城市气候问题的现状与发展预期,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提出建议,是科学引导城市规划与发展决策的辅助工具。基于气候分析普及程度与技术水平,梳理了德... 作为气候分析的核心成果,城市气候地图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二维图纸展示指定范围内各类城市气候问题的现状与发展预期,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提出建议,是科学引导城市规划与发展决策的辅助工具。基于气候分析普及程度与技术水平,梳理了德国城市气候地图的发展历程,归纳其规划引导作用的衍变趋势。研究表明,高时空分辨率城市气候地图对于城市规划实施系统化、精确化、强制化的引导是有效缓解城市气候问题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气候 城市气候地图 城市规划 引导 德国
原文传递
城市气候地图概述及其作为热环境评估工具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频 孟庆林 +1 位作者 张宇峰 罗瑜斌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7-53,共7页
在规划设计阶段对方案热环境进行评估,有利于形成舒适节能的城市气候环境。选择合理准确的热环境评估工具是建立规划设计与热环境评价之间联系的关键。城市气候地图能够直观地表达实际建成环境或拟建成环境的风、热等气候要素分布。通... 在规划设计阶段对方案热环境进行评估,有利于形成舒适节能的城市气候环境。选择合理准确的热环境评估工具是建立规划设计与热环境评价之间联系的关键。城市气候地图能够直观地表达实际建成环境或拟建成环境的风、热等气候要素分布。通过对城市气候地图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分类进行阐述,以广州市金融城规划设计案例为例,介绍按区域和按网格2种地图分区方式生成城市气候地图的过程,探索城市气候地图作为热环境评估工具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气候地图 分类 热环境 规划设计 评估工具
原文传递
超大城市行政区气候环境敏感性多尺度影响机制可视化与对策研究——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鑫 高雯雯 +1 位作者 傅凡 李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56,共6页
气候环境研究具有多尺度层级的特征,城市气候环境改善需要从不同尺度关注不同层面问题,已有诸多研究成果表明,城市物理环境对气候改善具有决定性作用。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改造为背景,从“多尺度”视角切入,重点关注城市气候环境改善在... 气候环境研究具有多尺度层级的特征,城市气候环境改善需要从不同尺度关注不同层面问题,已有诸多研究成果表明,城市物理环境对气候改善具有决定性作用。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改造为背景,从“多尺度”视角切入,重点关注城市气候环境改善在不同尺度层级的途径与方法,共同指导城市更新改造的具体操作。以北京市丰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环境气候地图分析城市片区内气候环境敏感性分级。首先,对建成环境影响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丰台区中部气候环境敏感性高的区域,其建筑密度大、建筑高度高、植被覆盖率低、路网密度高。其次,引入网格化分割降级气候环境分析尺度,将敏感单元落在城市街区尺度内,研究得到丰台区5个气候高敏感片区,其中4个为批发市场城市功能,具有典型性。最后,针对典型敏感片区建成环境特征,总结街区改造策略,提出多尺度气候环境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基于微气候改善的精细化途径,这是存量时代城市应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多尺度影响机制 气候环境敏感性 北京市丰台区 城市环境气候地图
下载PDF
台风灾害下城市受损树木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肖毅强 古亚宁 +1 位作者 林瀚坤 黄颂谊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0期112-117,共6页
台风作为一种极端的气候灾害,常年袭击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给园林树木造成严重破坏,并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以台风灾害下广州2016—2018年受损树木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城市气候地图(LCZ),对受损树木分布进行基于城市... 台风作为一种极端的气候灾害,常年袭击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给园林树木造成严重破坏,并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以台风灾害下广州2016—2018年受损树木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城市气候地图(LCZ),对受损树木分布进行基于城市空间特征的分类统计,进而结合树木的受损情况,进行树种、受损原因等问题的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羊蹄甲属、榕树和绿黄葛树等为台风灾害下的易倒伏、易断枝树种;2)受损树木主要分布于建筑密度为30%~50%、容积率在1~4的地区,其LCZ类型多为密集的中层建筑区(LCZ 2);3)台风灾害下受损树木分布主要集中于4种城市空间,即低层多层高密度区、密集-开敞区、高层建筑峡口区、高架桥周边城市空间。希望为台风灾害下的园林树木养护与检测和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从而减弱次生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台风灾害 园林树木 城市空间 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气候地图
下载PDF
利用城市绿化缓解新加坡热岛效应方面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黄玉贤 陈俊良 童杉姗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7,共5页
全面论述了在利用城市绿化缓解新加坡城市热岛效应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新加坡的城市建成区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差,而气温与城市形态因子、绿化覆盖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提出了气温预测的经验模型,该... 全面论述了在利用城市绿化缓解新加坡城市热岛效应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新加坡的城市建成区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差,而气温与城市形态因子、绿化覆盖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提出了气温预测的经验模型,该模型可帮助城市规划部门模拟和修改其设计方案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通过量化植物属性,研究了绿色屋顶和绿墙是如何降低环境温度、减少建筑能耗和提高环境热舒适度的,并提出了安装垂直和屋顶绿化方面的建议。研究表明,植物叶面的反射率和蒸散率对室外气温有显著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评估绿植对建筑热环境影响的方法、工具、框架和流程。在新加坡积极倡导城市绿化的背景下,这些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热岛 城市绿化 城市气候地图 绿墙 绿色屋顶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convective parameterizations in RegCM4 experiments over China with CLM as the land surface model 被引量:36
10
作者 GAO Xue-Jie SHI Ying Filippo GIORG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6年第4期246-254,共9页
in the latest ver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4, CLM was introduced as a new land surface scheme. The performance over China of RegCM4-CLM with different conv... in the latest ver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4, CLM was introduced as a new land surface scheme. The performance over China of RegCM4-CLM with different convection schemes is analyz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a series of short- term experiments.The model is driven by ERA-Interim data at a grid spacing of 25 km.The convection schemes employed are: Emanuel; Grell; Emanuel over land and Grell over ocean; Grell over land and Emanuel over ocean; and Tiedtke. The simulated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December-February-January and June-July-August are compared against observation. In general, better performance of Emanuel is found both fo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nd in both seasons. Thus, the model physics of CLM and Emanuel for the land surface processes and convection, respectively, are recommended for further application of RegCM4 over the China region. The de^ciencies that remain in the model arealso outlin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climate model China RegCM4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China's CO_2 emission peaking target and pathways 被引量:15
11
作者 HE Jian-Kun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2014年第4期155-161,共7页
China has set the goal for its CO2 emissions to peak around 2030, which is not only a strategic decision coordinating domest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but also an overarching targe... China has set the goal for its CO2 emissions to peak around 2030, which is not only a strategic decision coordinating domest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but also an overarching target and a key point of action for China's resource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if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CO2 emission reduction to avoid climate change. The development stage where China maps out the CO2 emission peak target is earlier than that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t is a necessity that the non-fossil energy supplies be able to meet all the increased energy demand for achieving CO2 emission peaking. Given that China's potential GDP annual increasing rate will be more than 4%, and China's total energy demand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by approximately 1.0%--1.5% annually around 2030, new and renewable energies will need to increase by 6%-8% annually to meet the desired CO2 emission peak. The share of new and renewable energies in China's total primary energy supply will be approximately 20% by 2030. At that tim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elasticity will decrease to around 0.3, and the annual decrease in the rate of CO2 intensity will also be higher than 4% to ensure the sustained growth of GDE To achieve the CO2 emission peaking target and substantially promote the low-carbon deve!opment transformation, China needs to actively promote an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revolution, the innovation of advanced energy technologies, the reform of the energy regulatory system and pricing mechanism, and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carbon emission cap and trad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emission peak Energy revolution Climate change China's carbon emission mitigation target
下载PDF
The Concept of Using the Strategic Noise Maps inPlanning of Urban Space in Poland
12
作者 Kinga Szopifiska Janusz Kwieciefi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3年第5期601-608,共8页
In the territory of Poland the manner of urban space management is defined by a planning document called LLUP (local land use plan). When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olish cities, an obvious conclusion eme... In the territory of Poland the manner of urban space management is defined by a planning document called LLUP (local land use plan). When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olish cities, an obvious conclusion emerges about the lack of complex studies and researches of the environment concerning the issue of acoustic climate. The procedures of development of local land use plan involve merely a general diagnosis of an environment excluding measured values of pollution, including noise levels. The main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the issue of the influence that acoustic climate has on the urban space planning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SNM (strategic noise mapping). The map enables holistic assessment of the degree to which urban areas are exposed to noise, determines its sources and forecasts variations of its levels. Preliminary research results confirmed the necessity of including noise level influence in the procedures related to urban space planning especially concerning its forecasted levels resulting from estimates of local land use plans. Applying SNM in verification of conceptual space arrangements in terms of protection against noise in the preparation of LLUP as well as their further application in the plan is a considerable advan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planning environmental noise strategic noise ma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