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都匀七星洞石笋剖面晚更新世高分辨率的气候地层学 被引量:43
1
作者 覃嘉铭 袁道先 +5 位作者 程海 林玉石 张美良 王华 冯玉梅 涂琳玲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8-324,共7页
通过对贵州都匀七星洞 4根石笋 4 2件系统的TIMS2 30 Th测年及 6 94件稳定同位素分析 ,揭示的气候变化记录时限范围连续 1~ 15万年 ,稳定同位素样品平均分辨率晚期达 15 0~ 2 2 0a,早期达 4 4 0~ 5 30a。研究表明 ,石笋δ1 8O曲线 ,... 通过对贵州都匀七星洞 4根石笋 4 2件系统的TIMS2 30 Th测年及 6 94件稳定同位素分析 ,揭示的气候变化记录时限范围连续 1~ 15万年 ,稳定同位素样品平均分辨率晚期达 15 0~ 2 2 0a,早期达 4 4 0~ 5 30a。研究表明 ,石笋δ1 8O曲线 ,相当于海洋记录的终止点Ⅰ及终止点Ⅱ具有特别明显的突变 ,其年龄分别为 11.3kaB .P .及 12 9.3kaB .P .,应为晚更新世顶、底界线的准确年代。晚更新世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MIS2~MIS5e相对应的气候地层单元,其界限年代也分别得到了明确的界定。相当于格陵兰冰芯记录、北大西洋沉积记录的YD事件、Heinrich气候突变事件 ,几个石笋记录取得了一致的准确定位及定年。其中YD事件为 12 .76~ 11.5 2kaB .P .;Heinrich事件的H1~H6分别为 17~ 15kaB .P .,2 4 .6kaB .P .,30 .5kaB .P .,39.3kaB .P .,4 7.8~ 4 6 .8kaB .P .以及 6 0 .4kaB .P .。对其与北大西洋沉积及格陵兰冰芯记录所揭示的短尺度气候突变事件的可比性 ,表明东亚季风气候变化 ,与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化呈遥相关响应 ,对研究东亚季风气候驱动机制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和对晚更新世的地层学研究 ,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占δ^18O气候地层学 晚更新世
下载PDF
苏北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记录与气候地层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萧家仪 王丹 +5 位作者 吕海波 赵志军 舒强 陈晔 张茂恒 郭平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1-598,共8页
苏北盆地是我国西部高原至东部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区,该地区的气候演变史对揭示东亚季风的时空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气候地层学的原理,用孢粉分析的方法,结合14C测年数据,再造了兴化地区自倒数第二次冰期以来的古植被与古环境,其演变... 苏北盆地是我国西部高原至东部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区,该地区的气候演变史对揭示东亚季风的时空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气候地层学的原理,用孢粉分析的方法,结合14C测年数据,再造了兴化地区自倒数第二次冰期以来的古植被与古环境,其演变史能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进行良好的对比,孢粉带Ⅲ、Ⅳ、Ⅴ、Ⅵ、Ⅶ分别对应深海氧同位素阶段5、4、3、2、1,且孢粉带Ⅲ细分的5个亚带与MIS5a-5e也有良好的对应。此外,从该地区末次冰期孢粉记录中检索出6次冷事件,通过与格陵兰冰芯及会宁黄土记录对比,推测这些冷事件可能对应于末次冰期气候变化中的Heinrich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记录 气候地层学 第四纪 兴化孔 苏北盆地 晚更新世 HEINRICH事件 深海氧同位素 ^14C测年 氧同位素记录
下载PDF
鄂尔多斯高原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冰缘现象及其气候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21
3
作者 董光荣 高尚玉 +1 位作者 李保生 吴正 《地理研究》 1985年第1期1-13,109,共14页
本文概述了鄂尔多斯高第三系至全新统地层中融冻(衤习)皱和沙(土)楔两类古冰縁现象的分布与形态特征,探索了它们的成因以及同所在地层和上覆风成沙或黄土的关系,並对古冰縁现象的气候地层学意义作了讨论。
关键词 风成沙 融冻 气候地层学 晚更新世以来 古冰缘 中更新统 鄂尔多斯高原 绿期 河湖 萨拉乌苏河
下载PDF
南京喀斯特溶洞碎屑充填物的沉积特征和气候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陆从伦 周春林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16-119,124,共5页
对南京汤山地区的雷公洞炼灰厂剖面进行了沉积学、气候地层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洞内碎屑充填物记录了2个冷暖、干湿变化旋回,可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的12~15段,由此推测南京猿人生存时代大致在45万年前左右.
关键词 溶洞 碎屑充填物 南京市 沉积特征 气候地层学
下载PDF
东欧黄土-古土壤剖面的孢粉和气候地层学记录及其与ESR测年的海相地层对比(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N.S.Bolikhovskaya A.N.Molodkov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7-507,共11页
记述东欧平原黄土-古土壤剖面多重年代地层的划分结果,评估黄土地区更新世主要的古地理事件的对比,建立东欧平原黄土-古土壤发育时期的17个期—9个间冰期和8个冰期。间冰期内次一级单元是吸热凉温阶(endothermal coolings)(冷时段,cold ... 记述东欧平原黄土-古土壤剖面多重年代地层的划分结果,评估黄土地区更新世主要的古地理事件的对比,建立东欧平原黄土-古土壤发育时期的17个期—9个间冰期和8个冰期。间冰期内次一级单元是吸热凉温阶(endothermal coolings)(冷时段,cold spells),干热阶、湿热阶(thermoxerotic and thermohygrotic stages)和间冰期中次级气候韵律,以及冰期内的冰阶(stadials),间冰阶(interstadials),中间阶(interphasials),湿冷阶(cryohygrotic),干冷阶(cryoxerotic stages)和冰期中的次级气候韵律。其中吸热凉温阶占据了间冰期的大部分。 东欧平原黄土-古土壤形成时期的环境和植被演化由以下剖面的孢粉资料构成:上Oka(Likhvin-Chekalin section),上Don(Strelitsa section),中Kuma(Otkaznoe section),中Dniester(Molodova section,Ketrosy section)和中Desna(Arapovichi section)。 根据孢粉-气候地层研究获得的原始资料,本文重建了欧亚大陆北部60万年以来的古气候事件、古基岩沉积、冰川、冰缘、外冰缘带沉积,并进行了周期的确定和远距离对比。在综合年代地层柱上的古环境事件及其相应的带和年代地层的对比,是依据亚化石化的软体动物外壳的电子自旋共振分析结果。已知的间冰期集中在58万年,40万年,31万年,22万年及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 黄土-古土壤剖面 孢粉 气候地层学记录 ESR测年 海相地层 对比 气候-古植被序列 中晚更新世 电子自旋共振测年
下载PDF
北京怀柔地区上新世──第四纪气候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常英 《北京地质》 1992年第4期1-22,共22页
关键词 第四纪 气候地层学 怀柔地区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茫崖凹陷井下下第三系的年代地层学与气候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泽纯 王建 +9 位作者 汪永进 孙世英 陈延安 张建新 姜文英 范连顺 李建青 杨藩 屈平彦 陈怀录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根据裂变径迹测年及氧同位素序列与深海记录的对比,对茫崖凹陷(尤其是狮子沟构造)井下下第三系以前的地层划分方案及时代进行了修正:路乐河组形成于 67—59Ma B.P.,应归属于早古新世及其以前,下干柴沟组形成于59—43Ma B.P.,应归属于晚... 根据裂变径迹测年及氧同位素序列与深海记录的对比,对茫崖凹陷(尤其是狮子沟构造)井下下第三系以前的地层划分方案及时代进行了修正:路乐河组形成于 67—59Ma B.P.,应归属于早古新世及其以前,下干柴沟组形成于59—43Ma B.P.,应归属于晚古新世及早、中始新世,上干柴沟组形成于43—24Ma B.P.,应归属于晚始新世及渐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第三系 年代地层学 气候地层学
原文传递
北京猿人洞穴堆积反映的古气候变化及气候地层上的对比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泽纯 《人类学学报》 1983年第2期172-183,共12页
周口店第一地点洞穴堆积厚达40余米,可划分为17层。它们分别由角砾层与非角砾层(灰烬层、泥砂层以及钟乳石层)等组成。其中角砾层代表冰期、寒冷期或氧同位素的偶数阶段;非角砾层则代表间冰期、温暖期或氧同位素的奇数阶段。它们表明:... 周口店第一地点洞穴堆积厚达40余米,可划分为17层。它们分别由角砾层与非角砾层(灰烬层、泥砂层以及钟乳石层)等组成。其中角砾层代表冰期、寒冷期或氧同位素的偶数阶段;非角砾层则代表间冰期、温暖期或氧同位素的奇数阶段。它们表明:在中更新世时,周口店地区气候的冷暖变化是明显的,而且气候的大陆性程度有逐渐加强的趋势。第一地点、新洞以及山顶洞等地的沉积物与洞外堆积、陕西洛川的黄土以及深海沉积物等均可进行气候地层学上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北京猿人洞 气候地层学
下载PDF
新疆车尔臣河平原深部第四系划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史华安 秦江红 +1 位作者 陈玉华 张金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9-245,共7页
通过对TK17孔采用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气候地层学多项测试研究 ,对新疆车尔臣河流域进行第四纪划分。根据《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及古地磁年龄测定结果表明 :孔深 0~ 7.0 0m为全新统 ,底界时限 0 .0 11Ma ;孔深 7~ 4... 通过对TK17孔采用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气候地层学多项测试研究 ,对新疆车尔臣河流域进行第四纪划分。根据《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及古地磁年龄测定结果表明 :孔深 0~ 7.0 0m为全新统 ,底界时限 0 .0 11Ma ;孔深 7~ 4 6 .6m为上更新统 ,底界时限 0 .12 8Ma;孔深 4 6 .6~ 12 4 .1m为中更新统 ,底界时限 0 .78Ma ;孔深 12 4 .1~ 36 8.7m为下更新统 ,底界时限 2 .6Ma;孔深 36 8.7~ 4 0 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尔臣河平原 新疆 车尔臣河流域 第四纪划分 岩石地层学 磁性地层学 气候地层学
下载PDF
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被引量:38
10
作者 邓成龙 郝青振 +1 位作者 郭正堂 朱日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0-352,共23页
中国第四纪地层以陆相为主,沉积类型多样,北方以风成沉积、河湖相沉积为主,南方以受风化作用影响较强的网纹红土以及河湖相沉积和洞穴/裂隙沉积为特征,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及山麓沉积.海相第四系主要沉积类型有碎屑沉积和生物... 中国第四纪地层以陆相为主,沉积类型多样,北方以风成沉积、河湖相沉积为主,南方以受风化作用影响较强的网纹红土以及河湖相沉积和洞穴/裂隙沉积为特征,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及山麓沉积.海相第四系主要沉积类型有碎屑沉积和生物礁沉积.综合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气候地层学研究和轨道调谐定年,已建立海相第四系和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的高精度气候地层年代学标尺.通过^(230)Th定年,已建立64万年来石笋记录的高精度绝对年代标尺及轨道-亚轨道尺度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氧同位素时间序列.对于其他第四纪陆相地层,目前已建立地磁极性倒转控制下的第四纪年代地层学框架.中国陆相更新统自下而上包括下更新统泥河湾阶、中更新统周口店阶和上更新统萨拉乌苏阶,全新统待建阶.本文在总结中国代表性第四纪地层单元年代学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第四纪综合年代地层框架和中国各大区第四系对比格架.综合多学科的年代地层学研究,将来有望建立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上的中国陆相第四系气候地层学年表以及综合考虑海陆相地层的、统一的中国第四纪年代地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系 年代地层学 磁性地层学 生物地层学 气候地层学 中国
原文传递
表土颜色和气候定性至半定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86
11
作者 杨胜利 方小敏 +3 位作者 李吉均 安芷生 陈诗越 福泽仁之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2期175-181,共7页
通过中国现代土壤的颜色测定,发现土壤颜色与成土过程和现代气候因子之间有良好的函数关系,土壤红度和黄度主要与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含量密切相关,与气候的关系在热带-暖温带湿润区表现最好,而明度与有机质积累、腐殖质过程和碳酸盐化过... 通过中国现代土壤的颜色测定,发现土壤颜色与成土过程和现代气候因子之间有良好的函数关系,土壤红度和黄度主要与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含量密切相关,与气候的关系在热带-暖温带湿润区表现最好,而明度与有机质积累、腐殖质过程和碳酸盐化过程等密切相关,与气候的关系仅存在于温带湿润-干旱区.土壤的湿度和表面糙度对土壤颜色有较大影响,野外土壤颜色的直接测定有较大误差.同时,对经典黄土剖面进行的千年尺度和万年尺度颜色气候记录的分析表明,颜色气候记录在这两个尺度上均可很好地再现亚洲季风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并表现出了磁化率在相对湿度较高的地区所不能指示出的成土过程和气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颜色 黄土-古土壤 气候变化 定性关系 定半性关系 磁化率 土壤气候地层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