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自适应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欧阳丽 戴慎志 +1 位作者 包存宽 王晓明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B10期58-62,共5页
探讨了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如何进行气候适应性考量,提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适应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策略应全面渗透到城市总体规划的关键规划要素,尤其是土地使用规划和各专业系统规划中,而不应仅仅提出一些传统、孤立的应对措施。气候变... 探讨了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如何进行气候适应性考量,提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适应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策略应全面渗透到城市总体规划的关键规划要素,尤其是土地使用规划和各专业系统规划中,而不应仅仅提出一些传统、孤立的应对措施。气候变化会导致潜在不适宜开发建设的用地范围大幅增加,加强论证气候变化对用地适宜性的影响,适度扩大禁建区和限建区的范围,是有效预防各类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前提。各专业系统规划技术规范需加紧修订,突破传统思维,不能完全孤立地考虑单一的规划目标,进行气候适应性调整,并要积极预防不适应气候变化的已建人工构筑物成为事故灾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气候适应规划
下载PDF
德国适应气候变化与保护气候的城市规划发展实践 被引量:7
2
作者 魏薇 秦洛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3-127,共5页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成为当前世界最紧迫的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对减弱气候变化影响和保护气候具有决定意义。德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从构建气候变化区域模型入手,探讨了一系列气候适应性发展策略,开展了气候适应性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实践,如减...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成为当前世界最紧迫的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对减弱气候变化影响和保护气候具有决定意义。德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从构建气候变化区域模型入手,探讨了一系列气候适应性发展策略,开展了气候适应性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实践,如减少交通出行,鼓励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倡导节约用地的居住区结构及有利于气候保护的功能布局和建设用地选址,为我国气候适应性规划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适应规划 区域规划 城市规划
下载PDF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城市屋顶绿化系统规划研究 以成都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董靓 黄瑞 《风景园林》 2014年第5期103-106,共4页
城市屋顶绿地应是以本地地域气候特征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适应气候为评价标准的屋顶绿地系统规划则应在规划布局上疏导城市通风;并利用热岛环流造风;利用屋顶绿化分散污染高浓度区域。以成都为例,从改善城市风环境的角度,探讨城市... 城市屋顶绿地应是以本地地域气候特征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适应气候为评价标准的屋顶绿地系统规划则应在规划布局上疏导城市通风;并利用热岛环流造风;利用屋顶绿化分散污染高浓度区域。以成都为例,从改善城市风环境的角度,探讨城市尺度的屋顶绿化系统的气候适应性规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屋顶绿化系统 气候适应规划 成都
下载PDF
提升城市韧性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技术探索 被引量:21
4
作者 蔡云楠 温钊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24,共7页
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是目前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在总结城市韧性理论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行动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规划控制要素、城市气候与城市韧性的关系,提出了气候适应性规划的目标、原则及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规... 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是目前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在总结城市韧性理论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行动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规划控制要素、城市气候与城市韧性的关系,提出了气候适应性规划的目标、原则及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关键技术框架,包括减缓气候变化的绿色碳汇网络技术、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技术、基于步行友好的街区尺度控制技术和公共服务设施多元分布技术,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多尺度城市气候监测技术、模拟技术、调控技术和城市热环境效应评估技术等,以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气候适应规划 减缓 适应 关键技术
下载PDF
超大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技术体系及应用——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石晓冬 黄晓春 +1 位作者 高雅 张佳怡 《城市学报》 2023年第5期105-113,共9页
本文依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提出的以“风险”为核心的决策理论基础,辨析了国际前沿适应理论,总结了国际机构适应性规划框架,分析了主要国际大城市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案例,明确了适应性规划的五项重要内... 本文依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提出的以“风险”为核心的决策理论基础,辨析了国际前沿适应理论,总结了国际机构适应性规划框架,分析了主要国际大城市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案例,明确了适应性规划的五项重要内容。这五项内容包括:气候变化趋势分析与预测、风险与脆弱性评估、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适应性规划策略和适应性规划实施。提出了“预测-评估-规划-实施”的“四部曲”式气候适应性规划技术路线,构建了系统完整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技术体系。在具体应用上,首先以北京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市域范围内气候风险区划及适应能力进行全面扫描,进而构建全方位、多险种的策略体系;然后进一步将视角从市域深入社区,并在社区尺度探索人与建成环境并重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方法;最后在首都核心区进行具体实践。基于以上探索性研究,提出北京在城乡规划体系中体现气候适应性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适应规划 风险脆弱性评估 实施 经济测算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气候适应性城市规划
6
作者 党冰 杜吴鹏 +4 位作者 房小怡 刘燕 轩春怡 邢佩 杨若子 《地理科学研究》 2021年第1期27-32,共6页
众所周知,气候条件与城市规划建设一直以来都是相辅相成关系。我国古人筑城建屋时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有效融入当地气候因素去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然而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忽略了城市建设布局和局地气候的关系,城市... 众所周知,气候条件与城市规划建设一直以来都是相辅相成关系。我国古人筑城建屋时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有效融入当地气候因素去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然而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忽略了城市建设布局和局地气候的关系,城市建设密集铺张、无序无形,引发了很多气候环境问题,例如城市热岛、城市弱风、城市雨岛等。因此,“城市气候评估创新团队”倡导并宣传以气候适应性和生态环境为先导的城市规划理念,旨在提高城市防灾减灾的韧性、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团队针对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通风廊道、暴雨内涝等形成了科学定量的气候效应评估技术体系,有效推动了我国城市规划技术的革新,并在国内众多城市规划中落地应用,为我国城市规划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创造了新的切入点,有力保障了城市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与城市规划 城市气候问题 气候适应规划 城市通风廊道
下载PDF
城市高温风险评估与气候适应性规划策略——以亚热带高密度城市深圳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郑颖生 王墨 +1 位作者 李建军 夏大为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3-19,共7页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结构与地表材质发生显著变化,城市高温风险上升。如何科学评估高温风险,制定气候适应性规划策略,对人居环境健康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s,即"LCZ&qu...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结构与地表材质发生显著变化,城市高温风险上升。如何科学评估高温风险,制定气候适应性规划策略,对人居环境健康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s,即"LCZ")框架,以亚热带高密度城市深圳为研究区域,对规划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与互联网新兴数据进行整合和量化分析,建立全市范围的LCZ分类地图、LCZ城市形态指标数据集、人群聚集度数据集及地图兴趣点数据集;以LCZ数据集为信息基础,量化高温风险的危险性、暴露度和脆弱性,得出高温风险分析地图,并根据分析地图识别高风险城市区域,在城市尺度与局地尺度探讨高温问题的应对策略,为气候适应性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气候分区 亚热带高密度城市 高温风险 气候适应规划 深圳市
下载PDF
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制度构建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哲 王灿发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99,共8页
"减缓"与"适应"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两项基本策略,但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多集中于"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制度的构建并未得到其应有的重视。气候变化的广泛性、复杂性导致了应对气候变化效果产生的滞后性,因此,... "减缓"与"适应"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两项基本策略,但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多集中于"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制度的构建并未得到其应有的重视。气候变化的广泛性、复杂性导致了应对气候变化效果产生的滞后性,因此,适应气候变化是缓解当前气候不利影响的重要措施。适应气候变化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适应性制度体系的构建应具有宏观性和系统性,其内容应当包括适应气候变化规划制度,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制度,气候变化监测、预测和预警制度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气候变化 适应气候变化规划制度 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制度 信息公开 公众参与
下载PDF
气候连通性:概念辨析、研究方法与提升路径
9
作者 王沛 赵智聪 +1 位作者 王小珊 杨锐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20,共7页
为适应气候变化,大量物种需要转移其活动范围,而物种能否成功转移其活动范围取决于气候连通性是否良好。如何保护并提升连通性以促进物种在气候变化下成功转移其活动范围,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地建设所需应对的重要问题。近年... 为适应气候变化,大量物种需要转移其活动范围,而物种能否成功转移其活动范围取决于气候连通性是否良好。如何保护并提升连通性以促进物种在气候变化下成功转移其活动范围,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地建设所需应对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为针对性地探讨气候变化下的连通性问题,国际学界提出了气候连通性的概念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首先对国际上提出的气候连通性和与之相关的气候速度、气候轨迹和气候梯度廊道等概念的定义和关系进行了梳理;其次从研究现状、数值模拟、指数评价和空间规划4个方面对气候连通性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为实现在气候变化下有效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提出了对中国气候连通性进行研究和提升的5项建议,包括开展气候连通性评估和气候驱动下物种迁移路径监测及模拟研究、探索自然保护地边界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国土尺度气候连通性保护和提升规划、落实大尺度气候连通性保护和生态廊道建设路径,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保障跨国气候连通性。研究结果对明晰气候连通性的概念及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连通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 气候变化 生态廊道 气候适应规划 自然保护地
下载PDF
美国学术机构参与沿海气候适应性规划过程研究
10
作者 刘钊启 宋彦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40,共10页
在全球气候相关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我国沿海气候适应性规划体系初步建立并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社会应急网络建设薄弱、行动逻辑合理性有待提升、精细化管理手段需进一步完善等不足,借鉴具有国际视野的经验有助于我国相关规划克服以上挑... 在全球气候相关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我国沿海气候适应性规划体系初步建立并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社会应急网络建设薄弱、行动逻辑合理性有待提升、精细化管理手段需进一步完善等不足,借鉴具有国际视野的经验有助于我国相关规划克服以上挑战。本文以美国学术机构参与沿海气候适应性规划为介绍对象,总结分析了美国学术机构参与灾害治理的制度背景与技术可行性;并以北卡罗来纳州六个社区的气候适应性规划为例,介绍了相关行动在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的协同内容与效果;最后基于沿海气候适应性规划的共性规律,对我国学术机构进一步灵活、主动参与沿海气候适应性规划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气候适应规划 学术机构 协同规划 灾害治理 美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