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味厚薄理论探析黄连减轻神经炎症的中医机制
1
作者 李宇翔 王彪 +2 位作者 刘侃 陈亚 胡国恒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99-503,共5页
神经炎症几乎发生在所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过程中,随着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的深入,发现黄连及以黄连为主要组成的中药复方对减轻神经炎症、改善疾病预后均有较好效果。基于对“气味厚薄”理论内容的梳理,阐明黄连具有“大苦大寒,味... 神经炎症几乎发生在所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过程中,随着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的深入,发现黄连及以黄连为主要组成的中药复方对减轻神经炎症、改善疾病预后均有较好效果。基于对“气味厚薄”理论内容的梳理,阐明黄连具有“大苦大寒,味厚气薄”的作用特点,并论述黄连功效与神经炎症中医病机之间的关联,以及黄连通过清心、厚肠、坚肾阴3个方面起到减轻神经炎症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炎症 黄连 气味厚薄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心脑同治 肠脑同治 肾脑同治
下载PDF
张元素“气味厚薄阴阳升降”与“药类法象”理论探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金萍 王振国 陈花英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8-339,共2页
张元素指出气与味之厚薄,法天地气交而各有升降法则,从而创立"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理论;进而创见性地运用取象比类推理方式,以此理论与运气结合,建立"药类法象"之说。弟子李东垣继承其思想,对"风升生"药的... 张元素指出气与味之厚薄,法天地气交而各有升降法则,从而创立"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理论;进而创见性地运用取象比类推理方式,以此理论与运气结合,建立"药类法象"之说。弟子李东垣继承其思想,对"风升生"药的灵活运用,则是张元素"法象"理论的进一步发挥与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味厚薄阴阳升降 药类法象 张元素
下载PDF
试论药性气味厚薄 被引量:8
3
作者 吴燕芳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中药药性 气味厚薄 中药药理学
下载PDF
张元素药物气味厚薄理论浅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建新 《山西中医》 1993年第1期41-42,共2页
金代张元素创易水学派,他撰著的《医学启源》中关于药物应用不仅继承了前贤四气五味等理论,而且以药物的气味厚薄、阴阳、升降浮沉,归径等分类阐述其功效,对后世药物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药学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
关键词 中草药 气味厚薄理论 四气 五味
下载PDF
从“药类法象”角度解读气机的升降浮沉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洁茹 张效科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18-322,共5页
“药类法象”之理由张元素首次提出,是根据每种药物气味各异而升降、功用不同,法象于自然,将药物分为五大类,即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而人与天地相参,人药相关,人体及药物皆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是以人体脏腑气机升... “药类法象”之理由张元素首次提出,是根据每种药物气味各异而升降、功用不同,法象于自然,将药物分为五大类,即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而人与天地相参,人药相关,人体及药物皆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是以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及药性升降应遵循自然规律,即顺应“神机气立”而得以正常运行。因此“药类法象”是药性升降浮沉的理论基础,可应人体脏腑气机升降,促进对脏腑生理病理的认识,引出对临证用药的启发,为理解气机升降理论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类法象 升降浮沉 脏腑气机 气味厚薄阴阳 神机气立
下载PDF
张元素运用天人相应理论用药法象 被引量:25
6
作者 高雅 安宏 +1 位作者 孙晨耀 王彤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984-986,共3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与味之厚薄法天地气交而各有升降法则,为"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理论的滥觞。张元素发扬此理论并创造性地运用取象比类的推理方式,将药物理论与运气相结合,创立了"药类法象"之说。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与味之厚薄法天地气交而各有升降法则,为"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理论的滥觞。张元素发扬此理论并创造性地运用取象比类的推理方式,将药物理论与运气相结合,创立了"药类法象"之说。将药物按照气味之厚薄分为"风生升""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类,本文简单介绍这一理论,并用辩证的态度加以评注。药类法象以其独特的思辨方式将药物进行架构,体现中医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辩证地了解其对药物性味的归纳,取其精华,以资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中药 气味厚薄阴阳升降 药类法象 张元素
下载PDF
河图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广仁 刘瀚阳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6期600-603,619,共5页
河图医学是依据阴阳二分和河图图式而建立的一种自然环境的四时、四方与人体五脏之间相通应的医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1)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及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2)脏气升降运动体系;(3)四象体质理论体系;(4)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四时用... 河图医学是依据阴阳二分和河图图式而建立的一种自然环境的四时、四方与人体五脏之间相通应的医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1)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及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2)脏气升降运动体系;(3)四象体质理论体系;(4)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四时用药理论;(5)药物的气味厚薄及四时应用理论;(6)四象二旦方调四脏体系。以此理论体系为指导,可调养五脏精气神及偏颇体质,治疗与五脏相关的内伤性及外感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图医学 四时五脏阴阳 五脏精气阴阳 脏气升降 四象体质 四气五味 气味厚薄 四时用药 四象二旦方
下载PDF
浅析张元素遣药论
8
作者 张友和 张晓莉 郭淑芬 《内蒙古中医药》 1997年第S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张元素 药物归经 升降浮沉 气味厚薄 《本草纲目》 引经药 《医学启源》 脏腑辨证 药物气味 临床经验
下载PDF
论中药剂量对药物升降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时浩洋 马铭泽 +2 位作者 孙肇阳 吕桂娇 孟静岩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01-304,共4页
药性升降源于自然现象升降,基于人体气机升降,本质与两者相通,其本身阴与阳的比例决定了药物的升降作用。气味厚薄是古人通过口尝鼻嗅总结出的气或味中浓厚或淡薄的偏性,是气味对药性升降影响的间接归纳,气厚者具有升的趋势,气薄者升的... 药性升降源于自然现象升降,基于人体气机升降,本质与两者相通,其本身阴与阳的比例决定了药物的升降作用。气味厚薄是古人通过口尝鼻嗅总结出的气或味中浓厚或淡薄的偏性,是气味对药性升降影响的间接归纳,气厚者具有升的趋势,气薄者升的趋势较弱,味厚者具有降的趋势,味薄者降的趋势较弱。据此,在运用时加大用量提高其药剂的浓度,虽天然药物本身味薄,但在形成方剂时已被转化成了味厚之品,则可能具有更强的降的趋势。气之厚薄也是同理,加大剂量会使本身气薄的药物转化为气厚之品,加强其升的性质。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可以客观化不同剂量药物的气味属性,分析与其升降作用的关联性,验证基于《黄帝内经》理论提出的剂量对药物升降作用影响原理的可靠与否及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性理论 气味厚薄 气机升降
下载PDF
李东垣应用风药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绍林 马成双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3期223-223,共1页
风药是一类具有祛风通络、疏散外邪作用的药物。金代张元素根据药的气味厚薄、升降补泻不同,将防风、羌活、独活、葛根、威灵仙、白芷、桔梗、藁本、细辛、薄荷等归为“风升生”类。李东垣秉承其学术思想,阐发升降浮沉之理,倡甘温益... 风药是一类具有祛风通络、疏散外邪作用的药物。金代张元素根据药的气味厚薄、升降补泻不同,将防风、羌活、独活、葛根、威灵仙、白芷、桔梗、藁本、细辛、薄荷等归为“风升生”类。李东垣秉承其学术思想,阐发升降浮沉之理,倡甘温益气、升阳散火之术,开风药应用之滥觞。兹就风药应用之剂量和配伍特点分析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风药 应用 升降浮沉 祛风通络 气味厚薄 学术思想 甘温益气
下载PDF
基于“阳为气、阴为味”探讨左归丸、右归丸的组方特点 被引量:19
11
作者 秦臻 任艳玲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45-547,551,共4页
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气味阴阳的记载,结合左归丸、右归丸中药物气味厚薄与功效的相互联系,着眼于人体肾之阴阳与肾精,探讨左归丸味厚气薄、从阳引阴和右归丸味厚气厚、味稍厚于气、从阴引阳的组方特点,分析左归丸、右归丸... 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气味阴阳的记载,结合左归丸、右归丸中药物气味厚薄与功效的相互联系,着眼于人体肾之阴阳与肾精,探讨左归丸味厚气薄、从阳引阴和右归丸味厚气厚、味稍厚于气、从阴引阳的组方特点,分析左归丸、右归丸进入人体之后气味精形的转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气味厚薄 气味精形 左归丸 右归丸
原文传递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附子应用特色 被引量:10
12
作者 肖勇洪 张志娇 +9 位作者 彭江云 吴洋 李兆福 陈艳林 狄朋桃 吴晶金 刘维超 周唯践 顾玲丽 粟荣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19-3422,共4页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是滇南医学极具特色的中医流派之一,以重视阳气、推崇扶阳为核心思想,精研《伤寒杂病论》及郑钦安学说,善用、重用辛温之品为特色。历代传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附子应用理论指导体系,并积累了...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是滇南医学极具特色的中医流派之一,以重视阳气、推崇扶阳为核心思想,精研《伤寒杂病论》及郑钦安学说,善用、重用辛温之品为特色。历代传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附子应用理论指导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附子应用经验;归纳附子主要功效为祛邪解表、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回阳救逆四大类,以气味厚薄论指导其临床用量,以性味两用论指导其煎煮时间,为附子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 附子 剂量 煎煮时间 气味厚薄论 性味两用论
原文传递
从《黄帝内经》气机升降出入学说谈升降沉浮药性理论之渊薮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杨曙光 王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8-701,共4页
文章从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生理、病理和治疗用药上的影响,人体与自然界气机运动的协调统一,药物气味厚薄与阴阳升降的联系等方面,对《黄帝内经》中关于升降沉浮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认为《黄帝内经》奠定了气机升降理论的基本原... 文章从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生理、病理和治疗用药上的影响,人体与自然界气机运动的协调统一,药物气味厚薄与阴阳升降的联系等方面,对《黄帝内经》中关于升降沉浮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认为《黄帝内经》奠定了气机升降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表现形式,气机失调则会导致相应的病理病势趋向,提出了治疗用药时遵循平衡升降的原则,初步体现了药物气味厚薄与升降沉浮药性的密切联系。《黄帝内经》中的升降理论正是中药升降沉浮药性理论的根本起源,后世医家和学者研究发展升降沉浮药性理论,必先追本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气机 升降沉浮 药性 气味厚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