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辅助介入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斌 孙继红 +2 位作者 宋春莉 张基昌 王笑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27-162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 I)合并泵功能衰竭的高龄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62例高龄AM I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分为IABP组(28例)及对照组(34例),IABP组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 I)合并泵功能衰竭的高龄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62例高龄AM I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分为IABP组(28例)及对照组(34例),IABP组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对梗死相关血管(IRA)直接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对照组单纯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治疗前及3个月后行心脏超声检查及心功能测定。结果两组心功能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但IABP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IABP组完成梗死相关血管再通,没有血管再闭塞事件发生,无术中死亡,院内死亡率28.6%;对照组患者院内死亡率64.7%,其中4例发生血管再闭塞事件,8例术中死亡。结论AM I合并泵功能衰竭高龄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可增加冠脉介入治疗安全性,降低病死率,减少血管再闭塞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介入治疗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下载PDF
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的护理 被引量:9
2
作者 任玉娇 朱丽萍 +1 位作者 周焕芳 常芸 《现代临床护理》 2016年第2期80-82,共3页
泵衰竭是心肌梗死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机制为梗死后心肌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可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出现,发生率高达32%~48%[1]。其临床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 泵衰竭是心肌梗死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机制为梗死后心肌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可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出现,发生率高达32%~48%[1]。其临床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和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将一特定的球囊装置置入降主动脉内,在心电图触发下,经充气装置使其与心脏本身的收缩及舒张呈反向搏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护理
下载PDF
重症体外循环中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的临床估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新根 殷凤珍 +3 位作者 顾伟礼 刁文瑜 钱金兰 邱兆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1999年第1期39-43,共5页
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7年8月施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救治心脏直视手术泵衰病人共67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16~73岁.心功能(NYHA)Ⅲ级25例,Ⅳ级42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手术泵衰42例,冠心病搭桥手术后泵衰为22例,先天... 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7年8月施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救治心脏直视手术泵衰病人共67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16~73岁.心功能(NYHA)Ⅲ级25例,Ⅳ级42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手术泵衰42例,冠心病搭桥手术后泵衰为22例,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纠治术后心脏低排量者为3例.方法:采用Datascope球囊反搏导管,其中17例采用切开皮肤暴露方法,50例采用经皮肤穿刺导管插入股动脉至降主动脉处;以Datascope-83型、95型和97型为驱动装置,严密监测动脉压、左房压或肺毛细血管楔入压,并观察尿排量和血液气体分析情况.结果:经抢救后存活38例,救治成功率为56.7%.在死亡的29例中严重的心律紊乱和顽固性低排量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全组中发生并发症共7例,其中4例为插管例下肢有轻度缺血,2例插管处出现血肿,余下1例为右股动脉血栓形成,经施行取栓术后痊愈.根据应用IABP成功的38例经验,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当心脏手术后出现:(1)低心排量综合征时,心脏指数<1.8~2.0/L(min·m^3);(2)术中不能脱离体外循环人工心肺机时,或者停机后心脏收缩无力;(3)使用两种以上的大剂量升压药后,循环系统仍不稳定者;(4)心脏发生严重心律紊乱者,应及时地果断地使用IABP,只有这样才能挽救重症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急性心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急性心功能衰竭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下载PDF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的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3
4
作者 盛博 颜红兵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0年第6期351-354,共4页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临床应用 AORTIC 气囊导管 心脏辅助装置 IABP 心源性休克 临床治疗
下载PDF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抢救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6
5
作者 邢启香 贾艳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心源性休克 护理 抢救 主动脉内球囊 医疗技术 IABP 医学科学
下载PDF
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患者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玲玲 张秀华 田静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6Z期1585-1586,共2页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自20世纪60年代使用以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临时性辅助循环方法,对治疗心脏低心排征的疗效优于目前应用的任何药物。工作机理是在心脏舒张末期,迅速充盈气囊,主动脉舒张压...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自20世纪60年代使用以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临时性辅助循环方法,对治疗心脏低心排征的疗效优于目前应用的任何药物。工作机理是在心脏舒张末期,迅速充盈气囊,主动脉舒张压升高,冠状动脉流量增加,心肌供血增加。心脏收缩前,气囊排气,主动脉压力下降,心脏后负荷下降,心脏射血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心脏低心排征 护理 AORTIC 冠状动脉流量 舒张压升高
下载PDF
主动脉气囊反搏术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围手术期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颜红兵 李洪 +3 位作者 柯元南 王勇 曾玉杰 叶小钧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2年第5期260-262,共3页
目的 :小结主动脉气囊反搏术 (IABP)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围手术期合并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结果。方法 :14例心肌梗死患者 (平均年龄 62 .3岁 )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围手术期发生心源性休克而经股动脉行IABP。监测平均动脉压 (MBP)、心... 目的 :小结主动脉气囊反搏术 (IABP)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围手术期合并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结果。方法 :14例心肌梗死患者 (平均年龄 62 .3岁 )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围手术期发生心源性休克而经股动脉行IABP。监测平均动脉压 (MBP)、心脏指数 (CI) ,同时在IABP前后测量肱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力 ,并进行院内和出院后心功能以及股动脉并发症随访。结果 :8例在IABP支持下行直接或补救性冠状动脉支架术 ,3例在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3例在术中发生心源性休克而行IABP。 11例患者心功能得到迅速改善 ,在术后 8周内出院 ;3例患者术中死亡。门诊随访 6个月以上 ,3例心功能 (NYHA)Ⅱ级 ,6例心功能Ⅰ级。结论 :IABP通过增加冠状动脉舒张期灌注和降低左心室收缩期后负荷而使心源性休克患者受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源性休克 冠状动脉动架术 主动脉气囊反搏术
下载PDF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置入时机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段荷 孙玮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1期3873-3875,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置入时机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IABP置入时机分为对照组(瓣膜置换... 目的比较不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置入时机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IABP置入时机分为对照组(瓣膜置换术后置入)和观察组(瓣膜置换术中置入),每组2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术中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a,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转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炎发生率(17.39%)略高于对照组(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置入IABP可缩短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ICU住院时间,并可改善患者远期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病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心功能
下载PDF
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成功救治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报告
9
作者 李丹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4期71-72,共2页
冠心病是目前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心肌缺血、心肌氧供与氧需失去平衡,IABP能有效地增加心肌血供,减少耗氧量,使冠心病患者受益。我科使用主动脉反搏气囊术成功救治了一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脉支... 冠心病是目前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心肌缺血、心肌氧供与氧需失去平衡,IABP能有效地增加心肌血供,减少耗氧量,使冠心病患者受益。我科使用主动脉反搏气囊术成功救治了一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心肌梗死
下载PDF
经皮式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的护理
10
作者 张兆香 孙佩珍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3-114,共2页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器是一种有利于心脏功能的辅助装置。它利用反搏的原理,将带有气囊的特制导管放置在主动脉弓的降部,并与心电图同步,装置在心脏舒张期(T波后)。使气囊充气扩大,增加升主动脉的舒张期血压,提高冠状动脉内的灌注压,借以...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器是一种有利于心脏功能的辅助装置。它利用反搏的原理,将带有气囊的特制导管放置在主动脉弓的降部,并与心电图同步,装置在心脏舒张期(T波后)。使气囊充气扩大,增加升主动脉的舒张期血压,提高冠状动脉内的灌注压,借以改善心肌供血。在收缩期(R波开始),使气囊放气,回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反搏术 护理
原文传递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廖波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9期1510-1511,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其中观察组辅助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治... 目的通过观察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其中观察组辅助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同时对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尿量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标进行观察与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d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及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容积和左室舒张末容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心肌梗死 泵衰竭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东亚 李小鹰 +3 位作者 史扬 朱平 叶平 盖鲁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39-240,共2页
目的 观察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救治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 8F、9F容量 40ml的反搏导管紧急经皮穿刺 ,治疗 5例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结果  4例有效 ,1例好转。结论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通... 目的 观察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救治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 8F、9F容量 40ml的反搏导管紧急经皮穿刺 ,治疗 5例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结果  4例有效 ,1例好转。结论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通过有效的心脏辅助作用 ,对老年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有迅速提高血压、消除肺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急性左心衰竭 心源性休克 老年人 IABP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雪梅 辛彩凤 +4 位作者 荆丽敏 牛莎莎 韩晶茹 何平 李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年第8期510-511,共2页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作为改善左心功能的重要辅助方式,在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方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武警总医院心内科CCU病房在抢救患者的同时,合理应用IABP...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作为改善左心功能的重要辅助方式,在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方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武警总医院心内科CCU病房在抢救患者的同时,合理应用IABP,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将配合IABP植入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源性休克 休克患者 护理 抢救成功率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和双水平气道正压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机械并发症心衰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祁娜 李转珍 尚喜艳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1期255-256,共2页
冠心病发病率日益升高,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AeHte myocardial infarotion,AMI)的危害性最大。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oua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做为一种有效的AMI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但PCI治疗不能解决围手术期的心衰,... 冠心病发病率日益升高,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AeHte myocardial infarotion,AMI)的危害性最大。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oua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做为一种有效的AMI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但PCI治疗不能解决围手术期的心衰,尤其对于合并室间隔穿孔和二尖瓣大量反流重症心衰患者,死亡率极高,临床预后差。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ntra—aorticballoonpump,IAB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f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是有效的治疗手段_】。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双水平气道正压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衰患者 联合治疗 机械并发症 护理 冠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IABP治疗AMI合并心源性休克12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英俊 王冬梅 曹丽 《社区医学杂志》 2006年第03S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护理体会 治疗 IABP AMI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急性心肌梗塞 aortic 休克患者 综合护理
下载PDF
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
16
作者 李国标 陈竹君 《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8期708-709,共2页
目的观察紧急介入治疗结合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紧急介入治疗结合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介入治疗结合主动脉... 目的观察紧急介入治疗结合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紧急介入治疗结合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介入治疗结合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紧急介入治疗结合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是治疗AMI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的较好方法,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介入治疗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下载PDF
IABP治疗心脏低心排征的监测与护理 被引量:38
17
作者 黄晓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3-303,共1页
关键词 IABP 治疗 心脏低心排征 监测 护理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处理
18
作者 Mckendall R 邱毓骦 《临床荟萃》 CAS 1989年第9期403-403,共1页
不稳定型心绞痛,曾称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梗塞前心绞痛和中间型冠状动脉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为①新近(几个月内)发生的非劳力性心绞痛;②原有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逐渐加重;③休息时或轻微活动诱发的心绞痛。心绞痛发作伴或不伴有心电图改... 不稳定型心绞痛,曾称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梗塞前心绞痛和中间型冠状动脉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为①新近(几个月内)发生的非劳力性心绞痛;②原有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逐渐加重;③休息时或轻微活动诱发的心绞痛。心绞痛发作伴或不伴有心电图改变。其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高,Mulcahy等(1981年)报告,在心绞痛出现后28天内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发病率为9%,此期间内病死率为4%,1年内病死率为10%。Luchi等(1987年)报告住院患者发生心肌梗塞率为12~17%。其病理生理学改变在多数病例中为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伴血栓形成致冠状血流减少,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能参与此过程。对冠状动脉行血管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药物治疗 气囊反搏术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PCI治疗心梗的临床疗效观察
19
作者 王晓东 王普 +2 位作者 荀姗妹 刘丰 赵沙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25-0028,共4页
对心功能不全的 AMI病人进行冠脉介入手术前后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从2020年1月到2022年6月,选取了50例在本院 CCU病房中使用 IABP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将其分成两组, A组是手术前, B组是手术后... 对心功能不全的 AMI病人进行冠脉介入手术前后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从2020年1月到2022年6月,选取了50例在本院 CCU病房中使用 IABP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将其分成两组, A组是手术前, B组是手术后,每组都有25例,对两组的即刻病情改善率、住院期间并发症和术后30天心功能、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进行了观察和对比。结果: A组比 B组明显提高(36%对12%, P<0.05);结果 两组患者在医院内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的比例无明显差别, P>0。治疗30 d时, A组的 LVEF较治疗前明显降低(40.2±7%),而 B组的 LVEF为35.6±5%(P<0.05);在 MACE事件方面, A组的非致命性心梗、二次 PCI/CABG和死亡比 B组少,且 A组的病死率较 B组明显降低(58%对32%, P<0.05)。结论 在 PCI之前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比在 PCI之后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更有效,并且不会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冠脉介入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行IABP患者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彩凤 俞菊萍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03年第8期37-38,共2页
通过总结6例使用主动脉内气囊泵反搏术的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体会,提出规范各项操作和加强监护指标观察,加强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强化基础护理及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 IABP 护理 注意事项 主动脉内气囊搏术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 营养支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