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0 Hz短纯音与气导ABR在婴幼儿听力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光照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第7期40-42,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听力诊断当中500 Hz短纯音和气道ABR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月该院病理学诊断存在听力障碍的患者60例,按照筛查方法不同把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联合诊断)与对照组(30例,单独的500 Hz短纯音诊断),对比... 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听力诊断当中500 Hz短纯音和气道ABR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月该院病理学诊断存在听力障碍的患者60例,按照筛查方法不同把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联合诊断)与对照组(30例,单独的500 Hz短纯音诊断),对比两组的准确率、听力损失程度、500 Hz短纯音与气导ABR关系。结果观察组的筛查准确性(96.7%)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观察组听力损失轻度50.0%、中度30.0%、重度6.7%、极重度13.3%与对照组的43.3%、30.0%、13.3%、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55,P>0.05);500 Hz tb-ABR与40HzAERP相关性系数为0.811,amtb-ABR与40Hz AERP系数为0.883,bmtb-ABR和40HzAERP的相关系数为0.891,相关性显著。结论婴幼儿听力诊断当中采用500 Hz短纯音和气导ABR方法的联合价值显著,可以帮助提高筛查诊断有效率,也可以对听力障碍的程度进行判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听力诊断 500 Hz短纯音 气导abr 联合应用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听力学检测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佳星 黄丽辉 +4 位作者 傅新星 刘辉 杨亚利 程晓华 倪婷婷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702-1705,1709,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听力学检测结果,探讨其听力学检测"异常征兆",提示检测人员及临床医生及时排查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为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124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通过颞骨CT或内耳MRI及声导...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听力学检测结果,探讨其听力学检测"异常征兆",提示检测人员及临床医生及时排查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为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124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通过颞骨CT或内耳MRI及声导抗测试排除中耳异常,入组248耳,对患儿行听性脑干反应、小儿行为测听和(或)听性稳态反应测试,分析其听力曲线类型、听力损失程度、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和ABR骨导与气导反应阈差值。结果:(1)248耳听力曲线类型分布:高频下降型44.8%(111/248),平坦型19.0%(47/248),上升型13.7%(34/248),U型3.6%(9/248)和无法判别19.0%(47/248);(2)听力损失程度分布:极重度73.4%(182/248),重度16.9%(42/248),中度6.9%(17/248)和轻度2.8%(7/248);(3)ABR测试中出现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占27.4%(68/248);(4)出现ABR骨导与气导反应阈差值占24.6%(61/248),平均差值为(19.3±14.2)dB nHL。结论:听力学检测中出现高频下降型听力损失、ABR测试中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和骨导及气导反应阈差值等"异常征兆"时,检测人员与临床医生应及时排查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听力损失 听力曲线 气导abr反应阈值
原文传递
听性脑干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用于婴儿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巍巍 林伟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观察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用于婴儿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婴儿65例(120耳),均采取ABR波检测和DPOAE测试机器的方式... 目的观察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用于婴儿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婴儿65例(120耳),均采取ABR波检测和DPOAE测试机器的方式进行病情诊断,观察并比较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在65例(120耳)患儿中,气导ABR波V反应阈轻度异常60耳(50.00%),中度异常43耳(35.83%),正常17耳(14.17%);气导ABR波V反应阈中的轻度异常组与正常组Ⅰ~Ⅴ波间期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反应阈中度异常组的Ⅰ~Ⅴ波的间期与其他两组相比显著缩短[中度异常组为(4.27±0.27)ms,正常组为(4.75±0.31)ms,轻度异常组为(4.73±0.21)ms],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相比较,t=5.949,P<0.05;与轻度异常组相比较,t=9.722,P<0.05)。骨导ABR波V反应阈正常108耳,占90.00%(108/120),其骨导波V潜伏期为(8.16±0.22)ms;异常12耳,占10.00%(12/120);气导反应阈的升高的同时骨导ABR反应阈也随之上升,但明显程度不如气导。且骨导正常组的波V潜伏期与异常组相比较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轻度异常组相比,t=17.400,P<0.05;与中度异常组相比,t=130.015,P<0.05)。DPOAE测试未通过86耳(71.67%,86/120),通过34耳(28.33%,34/120)。结论ABR波I潜伏期对婴儿的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较为敏感,DPOAE和ABR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且ABR和DPOAE测试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气导abr abr 波I潜伏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