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2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合成氨变换反应汽气比的再认知
1
作者 赵沁乐 田宏伟 王靖 《纯碱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3-5,共3页
根据合成氨变换反应中对汽气比的要求,讨论分析工业条件下变换反应及其副反应的进行程度,从热力学、动力学和催化过程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了在合理范围内,加大汽气比,对促进变换反应、抑制F-T反应的正向作用,加深了对汽气比这一概... 根据合成氨变换反应中对汽气比的要求,讨论分析工业条件下变换反应及其副反应的进行程度,从热力学、动力学和催化过程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了在合理范围内,加大汽气比,对促进变换反应、抑制F-T反应的正向作用,加深了对汽气比这一概念的丰富内涵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 变换反应 气比 F-T反应
下载PDF
不同等离子气比例对PS-PVD射流及涂层结构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云杰 邹晗 +2 位作者 由晓明 何箐 赵乾 《热喷涂技术》 2024年第2期55-64,共10页
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PS-PVD)一般采用高氦气流量和高喷枪输入功率的工艺,获得具备优异性能的柱状/准柱状结构热障涂层。研究了低氦气流量和低喷枪输入功率条件下,沉积位置对应等离子射流中心的能量变化规律,及对涂层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PS-PVD)一般采用高氦气流量和高喷枪输入功率的工艺,获得具备优异性能的柱状/准柱状结构热障涂层。研究了低氦气流量和低喷枪输入功率条件下,沉积位置对应等离子射流中心的能量变化规律,及对涂层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配工艺优化的氧化锆粉体材料,在90 L/min等离子气总流量条件下,Ar/He体积比从1∶2调整至2∶1,氦气流量降低,均能获得准柱状结构涂层。Ar/He体积比1∶1条件下射流能量最高,此时He对等离子射流收束作用减弱,制备涂层的柱状晶厚度降低、柱状晶间冷凝颗粒增多,涂层沉积效率明显降低;总气流量120 L/min,Ar/He体积比2∶1,可获得液相沉积为主的致密涂层结构。结合各元素特征峰的光谱分析结果,ZrⅠ特征峰强度在Ar/He体积比1∶1条件下最高,之后随着Ar/He体积比降低,He对等离子射流气相的约束及对等离子射流的能量场的综合影响决定了涂层微结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物理相沉积 等离子射流特性 光学发射光谱 体比例 微结构
下载PDF
LNG接收站再冷凝器液气比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贾保印 刘以荣 《能源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30-34,共5页
针对目前LNG接收站运维过程中再冷凝器抗干扰能力差、波动性大、自动化率低的现状。分析出影响再冷凝器的主要工艺参数为LNG操作温度、BOG操作温度、再冷凝器操作压力、原料组分。根据热力学计算LNG和BOG的物料平衡、热量平衡,并进行数... 针对目前LNG接收站运维过程中再冷凝器抗干扰能力差、波动性大、自动化率低的现状。分析出影响再冷凝器的主要工艺参数为LNG操作温度、BOG操作温度、再冷凝器操作压力、原料组分。根据热力学计算LNG和BOG的物料平衡、热量平衡,并进行数值拟合回归,结果表明,BOG操作温度对液气比的影响趋势曲线可拟合为线性方程,LNG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对液气比的影响趋势曲线均可拟合为一元二次抛物线。该结果提高了再冷凝器液气比及所需液化天然气能量的准确度,提升了再冷凝器的自动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再冷凝器 操作温度 操作压力 拟合回归 气比
下载PDF
液滴粒径和水气比对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性能影响
4
作者 王逊 肖威 《暖通空调》 2023年第S01期20-23,共4页
水滴粒径、水气比对烟气与水的热质交换具有较大影响,有必要对喷淋塔液滴雾化粒径、水气比等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余热回收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能。本文结合某锅炉烟气余热回收项目,建立了系统关键部件单元模型。分析了喷淋塔... 水滴粒径、水气比对烟气与水的热质交换具有较大影响,有必要对喷淋塔液滴雾化粒径、水气比等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余热回收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能。本文结合某锅炉烟气余热回收项目,建立了系统关键部件单元模型。分析了喷淋塔液滴雾化粒径和水气比对排烟温度、全热效率、余热回收率、供能成本变化等参数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天然气价、电价下余热回收系统的经济可行性。提出该项目喷淋塔适宜的液滴雾化粒径、水气比等工艺参数。分析得到:减小雾化粒径、提高喷淋塔水气比,有利于提高全热效率和余热回收率、降低喷淋塔排烟温度。对每一水气比,存在最佳液滴粒径,使供能成本减少幅度最大。根据余热回收率、全塔热效率、供能成本减少幅度等参数综合评价,该项目适宜的水气比为8,雾化粒径为0.50~0.57 mm,即可保证排烟温度足够低,也有利于降低喷嘴雾化压力,减少水泵耗电;在天然气价1.8~3.0元/m3、电价0.3~1.0元/(kW·h)范围内,系统具备一定承受气、电价格波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回收 喷淋塔 节能 雾化粒径 气比
下载PDF
电-气比例/伺服技术现状及其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彭太江 杨志刚 +1 位作者 阚君武 程光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6-130,共5页
随着气动技术的发展,电气比例/伺服技术在伺服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现有电气比例/伺服控制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作了简单的叙述,结合新型驱动方法阐述了未来电气比例/伺服控制元件的发展。
关键词 动元件 电-气比例/伺服技术 压电驱动 超磁致伸缩 结构 工作原理 电-气比例/伺服控制阀
下载PDF
双系列高固气比预热系统热力学理论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胡亚茹 陈延信 +1 位作者 徐德龙 赵峰 《水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1,共4页
利用悬浮预热系统中质量和热量平衡的关系,从理论上推算出双系列高固气比五级悬浮预热系统热效率表达式,并利用Matlab编程计算,分析了固气比、各级预热器单体分离效率和预热器级数对悬浮预热系统热效率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设计参数。结... 利用悬浮预热系统中质量和热量平衡的关系,从理论上推算出双系列高固气比五级悬浮预热系统热效率表达式,并利用Matlab编程计算,分析了固气比、各级预热器单体分离效率和预热器级数对悬浮预热系统热效率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设计参数。结果表明:随固气比的增大,系统热效率出现峰值;热效率随各级旋风筒分离效率的增大而增大,C1分离效率对热效率的影响最明显;系统级数越多,越有利于提高热效率,但随级数的增多,提高幅度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气比预热系统 气比 热效率 分离效率 级数
下载PDF
热源塔液气比优化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文先太 梁彩华 +2 位作者 张小松 周晓林 张跃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7-771,共5页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对冬夏两季双高效供冷/供热空调设备的需求,提出了采用热源塔热泵达到夏季高效供冷而冬季高效供热效果的解决方法.对热源塔热泵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及其与冷水机组和空气源热泵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叉流式热源塔装置...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对冬夏两季双高效供冷/供热空调设备的需求,提出了采用热源塔热泵达到夏季高效供冷而冬季高效供热效果的解决方法.对热源塔热泵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及其与冷水机组和空气源热泵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叉流式热源塔装置,并在不同室外空气参数情况下,以水和溶液(乙二醇水溶液)作为介质且在不同液气比时,对热源塔换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调节室外空气温度从5.5℃升高到18.5℃,分别运行乙二醇水溶液和水,热源塔液气比优化值基本保持在0.25~0.4,而热源塔作为冷却塔使用时液气比优化值为1.33~1.67左右.冷却塔/热源塔的液气比优化值在冬季时小于夏季,此结果将为热源塔的设计及其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源塔 优化液气比 供热效率 冷水机组
下载PDF
制作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的最佳液-气比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龙 张迪 +2 位作者 曾欣巧 曾庆乐 陈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目的观察以不同液-气比制作1%聚桂醇泡沫的稳定性,明确最佳液-气比。方法根据Tessari法,采用1%聚桂醇注射液、室内空气、2个10 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1个医用硅胶三通旋塞阀分别以1∶1、1∶2、1∶3、1∶4、1∶5、1∶6、1∶7、1∶8、1∶9... 目的观察以不同液-气比制作1%聚桂醇泡沫的稳定性,明确最佳液-气比。方法根据Tessari法,采用1%聚桂醇注射液、室内空气、2个10 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1个医用硅胶三通旋塞阀分别以1∶1、1∶2、1∶3、1∶4、1∶5、1∶6、1∶7、1∶8、1∶9液-气比制作泡沫硬化剂。每种液-气比分别制作泡沫5次,记录泡沫半衰期(FHT)、泡沫析水时间(FDT)和泡沫融合时间(FCT)并计算其均值。最佳液-气比定义为上述所有测量指标的中间值。结果液-气比为1∶1、1∶2、1∶3、1∶4、1∶5、1∶6、1∶7、1∶8、1∶9时,1%聚桂醇泡沫的FHT分别为184.8、169.3、135.9、110.8、111.5、92.6、76.3、74.7、49.9 s,FDT分别为10.6、17.8、14.6、13.7、13.0、12.3、10.7、11.5、12.6 s,FCT分别为108.4、79.8、41.8、20.3、10.4、0、0、0、0 s。结论采用室内空气、10 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医用硅胶三通旋塞阀、以Tessari法制作1%聚桂醇泡沫时的最佳液-气比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硬化剂 泡沫稳定性 液-气比 聚桂醇
下载PDF
粉煤浓相气力输送中的固气比 被引量:17
9
作者 赵艳艳 陈峰 +1 位作者 龚欣 于遵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研究了室温下浓相输送粉煤的规律 ,固气比 (固体与气体的质量流量之比 )最高可达5 1 2 .2 kg/kg。通过大量实验 ,得出固气比与总压降的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 ,对 5 2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 ,得到了固气比与气体 Froude数、固体质量流量之... :研究了室温下浓相输送粉煤的规律 ,固气比 (固体与气体的质量流量之比 )最高可达5 1 2 .2 kg/kg。通过大量实验 ,得出固气比与总压降的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 ,对 5 2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 ,得到了固气比与气体 Froude数、固体质量流量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 浓相力输送 气比 固体质量流量 表观速率
下载PDF
液气比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杜谦 马春元 +2 位作者 董勇 吴少华 秦裕琨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2-426,共5页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液气比是影响系统脱硫性能及经济性的重要参数。利用所建立的并流有序降膜式湿法脱硫装置,进行了液气比对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硫率随液气比增加而增加;当液气比小于8 L/m...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液气比是影响系统脱硫性能及经济性的重要参数。利用所建立的并流有序降膜式湿法脱硫装置,进行了液气比对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硫率随液气比增加而增加;当液气比小于8 L/m3时,增加液气比能更有效地提高脱硫率;液气比增加,吸收塔吸收段出入口的浆液中石灰石浓度差降低,吸收段内浆液中石灰石溶解量增加,浆液中石灰石浓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湿法烟脱硫 气比 脱硫率 石灰石
下载PDF
低液气比混合润滑下的动压密封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小芬 蔡纪宁 +1 位作者 张秋翔 李双喜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44,81,共6页
针对小液滴均匀分布在气相中的两相润滑状态下的密封工况,建立气液混合物理模型,推导气液两相混合流体的等效黏度,建立气液混合润滑动压密封端面间的气液混合润滑Reynolds方程。利用MATLAB软件编写有限元程序求解气液混合润滑Reynolds方... 针对小液滴均匀分布在气相中的两相润滑状态下的密封工况,建立气液混合物理模型,推导气液两相混合流体的等效黏度,建立气液混合润滑动压密封端面间的气液混合润滑Reynolds方程。利用MATLAB软件编写有限元程序求解气液混合润滑Reynolds方程,得到动压密封端面间气液混合流体的压力分布及密封性能参数,并分析在操作工况一定时,液气比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膜厚下,液滴增强了端面流体动压效应;动压密封在运转过程中,端面密封间隙、摩擦功耗和质量泄漏率随液气比的增加而增加,体积泄漏率随液气比的增加而减少,而刚度随液气比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存在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比 混合润滑 等效黏度 动压密封性能
下载PDF
充气比率对罗非鱼片冰温气调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杉 岑剑伟 +3 位作者 李来好 马海霞 杨贤庆 刁石强 《南方水产》 CAS 2010年第1期42-48,共7页
采用不同的充气体积(V)与鱼片质量(m)比率包装鲜罗非鱼片,在冰温下贮藏,通过微生物、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脂质氧化(TBA)等指标考察充气比率对鱼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气比率≥3:1能抑制产品微生物的增长(P<0.05),贮藏第25天微... 采用不同的充气体积(V)与鱼片质量(m)比率包装鲜罗非鱼片,在冰温下贮藏,通过微生物、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脂质氧化(TBA)等指标考察充气比率对鱼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气比率≥3:1能抑制产品微生物的增长(P<0.05),贮藏第25天微生物数量仍小于可接受的限(106cfu.g-1);气调包装样品的肉汁渗出率均高于对照产品,充气比率越大对肉汁渗出率影响越明显;贮藏期间,对照组的TVB-N第4天开始明显高于充气比率≥3:1的样品,第19天时充气比率≥3:1的TVB-N仍在安全限内,约19.30mg.100g-1;充气比率对产品pH的影响不明显;贮藏期间TBA缓慢上升,气调包装样品之间差异不明显,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总而言之,充气比率为3:1~4:1的气调包装样品在贮藏期间品质差异不明显,能明显延长鲜罗非鱼片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温贮藏 调包装 气比 罗非鱼片 品质 货架期
下载PDF
高压密相气力输送固气比实验研究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鹿鹏 赵长遂 +3 位作者 陈晓平 梁财 蒲文灏 范春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68-72,共5页
煤粉高压密相气力输送是气流床加压气化的关键技术,其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获得较高的管路固气比。该文在输送压力可达3.7MPa,管路固气比可达660kg·m-3的气力输送中试实验台上进行系统的研究,考察输送压力、输送差压、流化风量、充... 煤粉高压密相气力输送是气流床加压气化的关键技术,其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获得较高的管路固气比。该文在输送压力可达3.7MPa,管路固气比可达660kg·m-3的气力输送中试实验台上进行系统的研究,考察输送压力、输送差压、流化风量、充压风量、补充风量、煤粉含水率等因素对管路固气比的影响,并建立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对其进行了有效模拟。上述工作将为系统的控制和运行提供一定的指导,同时为深化高压密相气力输送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输送 高压 密相 气比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下载PDF
QH-1型扁环填料用于高液气比操作时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兰义 费维扬 郭庆丰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1,共5页
在内径186mm有机玻璃塔中 ,对16和2 5QH 1型扁环填料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计算其压降、液泛气速、泛点填料因子、湿填料因子和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的关联式。并与16鲍尔环填料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QH 1具有优... 在内径186mm有机玻璃塔中 ,对16和2 5QH 1型扁环填料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计算其压降、液泛气速、泛点填料因子、湿填料因子和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的关联式。并与16鲍尔环填料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QH 1具有优良的流体力学和传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环填料 QH-1型 流体力学 传质 高液气比 性能
下载PDF
间歇曝气比在短程硝化中对硝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宏 彭永臻 +3 位作者 卢炯元 南彦斌 曾立云 陈永志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17-1321,共5页
采用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处理生活污水,温度控制在(25.0±0.5)℃,研究好氧曝气与缺氧搅拌时间比(间歇曝气比)分别为30min∶30min(A模式)和40min∶20min(B模式)对亚硝酸盐氮积累、污泥性能参数、反应速率(比氨氮氧化速率、比硝酸... 采用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处理生活污水,温度控制在(25.0±0.5)℃,研究好氧曝气与缺氧搅拌时间比(间歇曝气比)分别为30min∶30min(A模式)和40min∶20min(B模式)对亚硝酸盐氮积累、污泥性能参数、反应速率(比氨氮氧化速率、比硝酸盐氮产生速率、比亚硝酸盐氮产生速率)、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活性的影响。A模式下运行64个周期时,出水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19.04mg/L,亚硝酸盐氮积累率高达99.21%;B模式下运行75个周期时,出水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19.42mg/L,亚硝酸盐氮积累率高达95.47%;研究表明缺氧时间所占比例越大越有利于短程硝化的实现。在实现短程硝化过程中,A模式在38个周期之后AOB活性超过NOB活性;B模式在34个周期之后AOB活性超过NOB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曝气比 短程硝化 AOB和NOB活性 序批式间歇反应器
下载PDF
高压超浓相气力输送固气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鹿鹏 陈晓平 +3 位作者 梁财 蒲文灏 范春雷 赵长遂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3-428,共6页
在输送压力可达3.7 MPa,固气比可达660 kg.m-3的气力输送实验台上进行系统的研究,考察输送压力、输送差压、流化风量、充压风量、补充风量、煤粉含水率等条件对固气比的影响.采用改进学习算法的BP神经网络,对固气比进行有效预测.结果表... 在输送压力可达3.7 MPa,固气比可达660 kg.m-3的气力输送实验台上进行系统的研究,考察输送压力、输送差压、流化风量、充压风量、补充风量、煤粉含水率等条件对固气比的影响.采用改进学习算法的BP神经网络,对固气比进行有效预测.结果表明,固气比随着输送差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流化风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注入风量一定时,充压风量增大固气比先减小后增大;固气比随着补充风量的增大而显著减小;随着煤粉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减小.获得了系统最佳的操作条件.建立的BP网络,最大训练误差为2.7%,最大预测误差为5.8%,具有很好训练结果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输送 高压 超浓相 气比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大斜度高液气比气井连续携液气流速预测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晓旭 李旭 +1 位作者 王磊 谢宝财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69,共7页
南堡油田天然气井液气比高,井型以定向井、大斜度井为主,现有携液液膜模型未充分考虑倾斜角的影响,导致临界携液气流速计算不精确。基于倾斜管环状流液膜厚度分布实验数据,提出了倾斜管底部液膜厚度与垂直管环状流液膜平均厚度之间的关... 南堡油田天然气井液气比高,井型以定向井、大斜度井为主,现有携液液膜模型未充分考虑倾斜角的影响,导致临界携液气流速计算不精确。基于倾斜管环状流液膜厚度分布实验数据,提出了倾斜管底部液膜厚度与垂直管环状流液膜平均厚度之间的关系式,确定了垂直管液膜平均厚度以及界面摩擦因数的经验关系式,建立了大斜度高液气比气井临界携液气流速预测新模型。实验和生产数据表明,模型准确可靠,临界携液气流速平均误差-7.67%。该模型是对现有定向井携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提高气藏大斜度井的管柱设计水平、气井配产水平以及气井投产后的积液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液气比 井筒积液 连续携液流速 液膜模型
下载PDF
零液量气井积液诊断及理论液气比计算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永辉 关志全 +1 位作者 杨建英 高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4-117,167,共4页
针对零液量气井油套压差大可能产生积液这一生产问题,以套压从环空按单相静止气柱计算的井底静压为基准,将油压从油管按单相流动气柱计算的井底流压与之比较,提出了零液量气井井筒积液的压降诊断方法。并对积液气井采用适于凝析气井的G... 针对零液量气井油套压差大可能产生积液这一生产问题,以套压从环空按单相静止气柱计算的井底静压为基准,将油压从油管按单相流动气柱计算的井底流压与之比较,提出了零液量气井井筒积液的压降诊断方法。并对积液气井采用适于凝析气井的Gray模型预测井筒压降,拟合井底静压得到了理论液气比。经四川某气田开采末期实施增压开采气井证实:该方法简单、实用。研究成果为及时发现零液量气井并定量分析井筒积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液量 积液 理论液气比
下载PDF
磨溪气田气水同采井水气比变化特征及机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万钢 吕新东 +2 位作者 衡勇 陈林 冯文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2-94,117,共3页
底水气藏防止底水锥进时通常采用避射水层的生产方式,但四川部分气田的开发则采用射开气、水层且气水同采的生产方式。为进一步了解其生产动态特征与储层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避射水层和气水同采2种模式特征之间的对比,总结出气水同采井... 底水气藏防止底水锥进时通常采用避射水层的生产方式,但四川部分气田的开发则采用射开气、水层且气水同采的生产方式。为进一步了解其生产动态特征与储层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避射水层和气水同采2种模式特征之间的对比,总结出气水同采井的水气比曲线有平稳段、缓慢上升段、快速上升段、下降段和跳跃段5种类型,分析了每种类型对应的储层特征,绘制了水气比曲线变化图版;确定了研究区水气比线性分段函数斜率的取值范围。现场应用证明气水同采的生产动态特征与储层特征基本一致,表明该图版实用性强,有助于正确认识底水气藏地层水活动规律,而储层内部气、水两相渗流变化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 避射水层 水同采 气比 磨溪
下载PDF
双碱法烟气脱硫系统液气比选择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莲芳 徐夕仁 +1 位作者 马春元 周慎杰 《电站系统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8,共2页
双碱法烟气脱硫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烟气脱硫工艺之一。通过对其原理、工艺过程的分析,说明了液气比这一操作参数的重要性,并通过物质平衡分析提出了理论计算液气比的公式,并针对工程实际中正确运用该公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脱硫系统 双碱法 比选 脱硫工艺 工艺过程 操作参数 理论计算 平衡分析 工程实际 气比 公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