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4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哮喘患儿持续性气流受限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牟京辉 刘帅 +3 位作者 陈韦 邵明军 沙莉 刘传合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持续性气流受限(persistent airflow limitation,PAL)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5~17岁PAL哮喘患儿(病例组)和同期就诊的非PAL哮喘患儿(对照组),每组50例。采集两组患...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持续性气流受限(persistent airflow limitation,PAL)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5~17岁PAL哮喘患儿(病例组)和同期就诊的非PAL哮喘患儿(对照组),每组50例。采集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个人史、哮喘发作、过敏状况、呼吸道感染、肺功能水平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PAL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患儿中,男78例、女22例;年龄(9.5±2.2)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肺炎史(OR=5.863,95%CI:2.295~14.975,P<0.01)、哮喘最严重一年发作次数越高(OR=1.599,95%CI:1.079~18.436,P<0.01)的患儿越容易发生PAL。结论哮喘患儿发生PAL起病早,肺炎史、哮喘频繁发作是患儿发生PAL的危险因素。应重视预防感染、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合理用药,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以减少PAL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炎 持续性气流受限 影响因素 儿童
下载PDF
血清lncRNA CASC2、miR-590-5p与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气流受限的关系及其预测效能分析
2
作者 代红 雷建波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癌易感性候选基因2(CASC2)、微小核糖核酸-590-5p(miR-590-5p)与支气管哮喘(BA)患者气道炎症、气流受限的关系及其预测效能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BA患者145例,将其分...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癌易感性候选基因2(CASC2)、微小核糖核酸-590-5p(miR-590-5p)与支气管哮喘(BA)患者气道炎症、气流受限的关系及其预测效能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BA患者145例,将其分为急性发作期组(50例)、慢性持续期组(50例)和临床控制期组(45例),另选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清lncRNA CASC2、miR-590-5p表达及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和肺功能指标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分析血清lncRNA CASC2与miR-590-5p对BA患者气流受限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临床控制期组、慢性持续期组、急性发作期组的lncRNA CASC2与miR-590-5p表达水平和肺功能指标水平依次降低,气道炎症、气道重塑指标水平依次升高(P<0.05)。Pearson分析显示,BA患者的lncRNA CASC2、miR-590-5p表达水平与气道炎症、气道重塑指标呈负相关,与肺功能指标呈正相关(P<0.05)。轻、中、重度气流受限患者的血清lncRNA CASC2与miR-590-5p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ncRNA CASC2与miR-590-5p表达水平联合预测气流受限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两指标单独预测。结论血清lncRNA CASC2、miR-590-5p在BA患者中低表达可导致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及气流受限,联合检测血清lncRNA CASC2、miR-590-5p对气流受限程度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长链非编码RNA-癌易感性候选基因2 微小核糖核酸-590-5p 气流受限 气道炎症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容量和流速变化与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江伟 赵立 +2 位作者 朱丽华 王娜 孙朋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容量和流速变化与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对COPD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进行初步探索。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容量和流速变化与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对COPD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进行初步探索。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肺功能室登记的COPD患者447例,其中男254例,女193例,平均年龄(65±12)岁。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定义为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FEV1差值<200 m L或FEV1改善率<12%,尽量排除气道高反应性对本研究的影响。结果随着COPD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增加,FEV1改变值逐渐变小,FVC改变率越来越大,FEV1改变率和FVC改变值没有呈现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规律变化。结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越高,气流受限越来越不可逆;FEV1改变值可以作为评估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是否合理的依据,分为3组可能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常规通气
下载PDF
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17水平及其与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的关系 被引量:25
4
作者 辛晓峰 赵明 +3 位作者 张方 李子玲 宋勇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31-835,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及其与炎症细胞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分别选择16例慢性持续期重度哮喘患者(哮喘组)、14例稳定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和12例健康对照(健... 目的:探讨重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及其与炎症细胞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分别选择16例慢性持续期重度哮喘患者(哮喘组)、14例稳定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和12例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对其进行肺功能的测定和用诱导痰检查方法对痰炎性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IL-17、IL-6和IL-8的水平。结果: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IL-17水平与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IL-17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和IL-8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和0.71,P<0.05),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呈负相关(r=-0.65,P<0.05)。哮喘组和COPD组患者诱导痰中IL-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和COPD组患者诱导痰中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0.64,P<0.05),与FEV1%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3、-0.58,P<0.05)。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IL-6水平与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持续期重度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增高的IL-17水平与其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有关,且可能是通过IL-8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炎症 气流受限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益气固本方剂联合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对患儿免疫功能和气流受限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邱立志 蒲海波 杨传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益气固本方剂联合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和气流受限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固本方剂联合激素治疗,分析两组... 目的分析益气固本方剂联合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和气流受限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固本方剂联合激素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为80.95%(34/4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气流受限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阻力、中远端阻力、远端阻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F-κB、Ang-Ⅱ、NGF、TAC、免疫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AC、免疫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NF-κB、Ang-Ⅱ、N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固本方剂联合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气流受限情况,提高免疫功能,降低NF-κB、Ang-Ⅱ、N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固本方剂 激素 支气管哮喘 免疫功能 气流受限
下载PDF
可逆性气流受限支气管扩张患者对支气管舒张药和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 被引量:8
6
作者 丁会 王建国 +1 位作者 孙晓艳 许力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72-875,共4页
目的:明确支气管扩张患者并发可逆性气流受限的比例及对支气管舒张药和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方法:对48例经HRCT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行基础肺功能测定、支气管舒张实验及PEF变异率测定,将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和(或)PEF变异率测定阳性... 目的:明确支气管扩张患者并发可逆性气流受限的比例及对支气管舒张药和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方法:对48例经HRCT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行基础肺功能测定、支气管舒张实验及PEF变异率测定,将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和(或)PEF变异率测定阳性者34例按住院先后顺序依次分为3个治疗组。A组,常规治疗组(n=11);B组,常规治疗+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组(n=11);C组,常规治疗+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皮质激素吸入组(n=12)。结果:48例患者中,31例(66·83%)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26例(54·16%)PEF变异率>20%,并发可逆性气流受限的患者34例,阳性率为70·83%。分组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B组8例(72·73%)患者PEF变异率<20%,A组只有5例(45·45%)患者<20%,B组和A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B组住院天数[(12·18±1·94)d]比A组[(15·58±2·64)d]缩短(P<0·01);C组患者治疗1周后10例(83·33)%PEF变异率<20%,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C组排痰量比B组明显减少、住院天数(9·23±1·12)dB组缩短(P<0·01)。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并发可逆性气流受限患者应当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以阻断气流受限,明显减少痰量,利于感染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可逆性气流受限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糖皮质激素类
下载PDF
振动反应成像肺部定量数据在诊断气流受限疾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俊 蔡柏蔷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应用振动反应成像(VRI)技术探讨肺部定量数据(QLD)在诊断气流受限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07年7月~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接受VRI检查的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58例哮喘患者和64例健康志愿者的QLD,采用公式将其转换... 目的应用振动反应成像(VRI)技术探讨肺部定量数据(QLD)在诊断气流受限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07年7月~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接受VRI检查的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58例哮喘患者和64例健康志愿者的QLD,采用公式将其转换为异常度和波动度两项指标进一步比较分析。结果健康志愿者肺部6个部位QLD均值分别为8.4、14.5、22.0、11.1、18.5及25.5,异常度均值为10.0,波动度均值为2.0。COPD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后QLD均值分别为11.6、16.7、21.9、12.6、17.2及20.1,异常度均值为47.1,波动度均值为10.9。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前QLD均值分别为12.8、17.2、19.9、13.3、17.5及19.3,异常度均值为58.1,波动度均值为12.2。COPD和哮喘患者的异常度及波动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如果以异常度≥20.0或波动度≥5.0为异常标准,诊断特异度87.5%,COPD诊断灵敏度82.0%,哮喘诊断灵敏度82.8%。结论通过公式将QLD转换为异常度和波动度两项指标后,可以较好地区分正常人和气流受限疾病患者,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受限疾病 振动反应成像 肺部定量数据
下载PDF
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可逆性气流受限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姜明明 迟玉敏 +2 位作者 邸庆国 买智涛 孙宝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5期136-139,共4页
目的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可逆性气流受限的临床疗效,为该方案的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48例支气管扩张症合并可逆性气流受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 目的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可逆性气流受限的临床疗效,为该方案的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48例支气管扩张症合并可逆性气流受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扩张支气管、止咳化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呼吸困难评分及肺功能变化,记录患者治疗6个月内急性发作次数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呼吸困难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及呼气流量峰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患者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889,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能够在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前提下,促进支气管扩张症合并可逆性气流受限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改善,降低其急性发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美特罗替卡松 支气管扩张症 可逆性气流受限 临床疗效
下载PDF
MMP-1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气流受限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曾春芳 李勇谦 秦碧媛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2144-2146,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气流受限的关系。方法收集因肺部肿瘤行肺叶切除手术患者肺组织60例,其中非慢阻肺患者(A组)30例,慢阻肺患者(B组)30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肺功能指标(...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气流受限的关系。方法收集因肺部肿瘤行肺叶切除手术患者肺组织60例,其中非慢阻肺患者(A组)30例,慢阻肺患者(B组)30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肺功能指标(FEV_1%,FEV_1/FVC%)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12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B组肺组织中MMP-12的蛋白表达较A组明显增强(P<0.05),且与肺功能指标(FEV_1%,FEV_1/FVC%)呈负相关。结论 MMP-12在慢阻肺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并与肺功能指标相关,MMP-12可能参与了慢阻肺的气道炎症过程,也是引起气流阻塞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12 气流受限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气流受限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春芳 王笑 何清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109-1111,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气流受限的关系。方法收集因肺部肿瘤行肺叶切除手术患者肺组织60例,其中非COPD患者(A组)30例,COPD者(B组)30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肺功...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气流受限的关系。方法收集因肺部肿瘤行肺叶切除手术患者肺组织60例,其中非COPD患者(A组)30例,COPD者(B组)30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E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B组肺组织中NE的蛋白表达较A组明显增强(P<0.05),且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呈负相关。结论 NE在COPD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并与肺功能指标相关,NE可能参与了COPD的气道炎症过程,也是引起气流阻塞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气流受限
下载PDF
以支气管舒张试验了解哮喘患儿可逆性气流受限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向莉 李珍 任亦欣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730-734,共5页
目的采用支气管舒张试验比较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儿气流受限及其可逆性分布特征。方法对161例哮喘患儿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雾化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6岁以上患儿89例(发作期59例,缓解期30例),6岁以下患儿72例(发作期52例,... 目的采用支气管舒张试验比较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儿气流受限及其可逆性分布特征。方法对161例哮喘患儿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雾化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6岁以上患儿89例(发作期59例,缓解期30例),6岁以下患儿72例(发作期52例,缓解期20例)。采用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方法(MEFV)测定6岁以上患儿肺功能,脉冲振荡法(IOS)测定6岁以下患儿肺功能。比较发作期和缓解期患儿气流受限及其可逆性分布特征。结果依据患儿吸入沙丁胺醇后肺功能参数,分为4种反应类型:可逆性气流受限(基础肺功能异常,舒张试验阳性),不可逆性气流受限(基础肺功能异常,舒张试验阴性),β2受体激动剂高反应(基础肺功能正常,吸入沙丁胺醇后肺功能变化达到舒张试验阳性标准),β2受体激动剂低反应(基础肺功能正常,吸入沙丁胺醇后肺功能变化不符合舒张试验阳性标准)。发作期哮喘患儿以上4种类型的分布比率分别为36.9%、13.5%、21.6%、27.9%,缓解期患儿4种类型的分布比率分别为22%、12%、16%、50%,两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2%缓解期患儿仍表现为可逆性气流受限特征,提示对这类患儿联合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可能是必要且有益的。发作期和缓解期患儿在无明显气流受限前提下表现对速效β2受体激动剂高反应性的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可逆性气流受限 支气管舒张试验
下载PDF
血清炎性指标在慢性气流受限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强 魏丽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7期174-175,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炎性指标在慢性气流受限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0月北京市第六医院收治的慢性气道疾病患者79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哮喘组3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20例和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 目的分析血清炎性指标在慢性气流受限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0月北京市第六医院收治的慢性气道疾病患者79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哮喘组3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20例和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组28例。通过测定患者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中性粒细胞(NE)、嗜酸粒细胞(EOS)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探讨血清炎性因子及炎性细胞、hs-CRP、IgE在3种疾病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 ACO组与COPD组NE、hs-CRP水平高于哮喘组(P<0.05);ACO组与COPD组NE、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O组与哮喘组EOS、IgE水平高于COPD组(P<0.05);ACO组与哮喘组EOS、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O组与哮喘组IL-4水平高于COPD组(P<0.05);ACO组与哮喘组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O组与COPD组IL-6、IL-8水平高于哮喘组(P<0.05);ACO组与COPD组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OS、IL-4、IgE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炎性指标,NE、hs-CRP、IL-6、IL-8及TNF-α为COPD的主要炎性指标,ACO同时具备哮喘和COPD的炎性指标的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受限性疾病 血清炎性指标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成人起病哮喘并气流受限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培芬 邱智辉 +3 位作者 张香梅 雷琳 孙秀才 黄静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4期25-26,共2页
目的:分析成人起病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的成人起病哮喘患者的资料。结果共58例成人起病哮喘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女38例(65.52%),平均年龄(60±15)岁。起病高峰年龄段... 目的:分析成人起病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的成人起病哮喘患者的资料。结果共58例成人起病哮喘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女38例(65.52%),平均年龄(60±15)岁。起病高峰年龄段为41~49岁(36.90%)。男与pFEV 1/FVC(舒张剂后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正相关(r=0.53,P〈0.01),吸烟与pFEV 1/FVC负相关(r=-0.33,P〈0.05)。男性pFEV 1/FVC〈0.7的风险是女性的6.64倍(95%CI:1.97~22.36),吸烟患者pFEV 1/FVC〈0.7的风险是无吸烟患者的8.73倍(95%CI:1.97~38.68)。结论住院的成人起病哮喘患者起病高发年龄为41~49岁,男性及吸烟患者更易出现持续性气流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哮喘 气流受限
下载PDF
舒利迭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顺莹 李莉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3期2782-2782,共1页
目的:探讨舒利迭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有改善,BODE指数及FENO指标明显对比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舒利... 目的:探讨舒利迭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有改善,BODE指数及FENO指标明显对比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舒利迭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肺功能,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利迭 支气管扩张 气流受限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肺部定量数据异常度和波动度对气流受限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长波 熊丽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探讨肺部振动反应成像(VRI)肺部定量数据(QLD)的异常度和波动度在气流受限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8例因肺部疾病导致气流受限的住院患者和116例健康志愿者行VRI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哮喘... 目的探讨肺部振动反应成像(VRI)肺部定量数据(QLD)的异常度和波动度在气流受限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8例因肺部疾病导致气流受限的住院患者和116例健康志愿者行VRI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哮喘患者的异常度及波动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若以异常度≥20.0或波动度≥5.0为正常界值,则健康志愿者检出率为85.90%,COPD患者检出率为83.95%,哮喘患者检出率为82.76%。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COPD患者的QLD异常度和波动度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舒张试验后哮喘患者QLD异常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波动度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RI作为一种新的检查手段在气流受限疾病中有特异性表现,通过公式将QLD转换为异常度和波动度两项指标后,可有助于气流受限性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反应成像 气流受限疾病 肺部定量数据
下载PDF
COPD患者经过噻托溴铵治疗后急性加重和气流受限症状的改善效果研究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志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7期482-483,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经过噻托溴铵的治疗后,对于气流受限及呼吸困难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使用传统的常规治疗和使用噻托溴铵的加强治疗组,观察其对于各...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经过噻托溴铵的治疗后,对于气流受限及呼吸困难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使用传统的常规治疗和使用噻托溴铵的加强治疗组,观察其对于各项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为(2.16±1.43)次,晨间呼气峰流速(PEF)的周均值为(217.9±92.7)L/min,平均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为(1.28±0.73)L。噻托溴铵将首次出现急性加重的时间显著延迟了约89d,将急性加重超过一次以上的患者比例减少了16%;与安慰剂组相比,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了32%,天数减少了37%。结论噻托溴铵能够有效减少了COPD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明显改善了气流受限的症状,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 急性加重 气流受限 治疗效果 分析
下载PDF
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不可逆的气流受限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红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不可逆的气流受限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支气管扩张症合并不可逆的气流受限患者以就诊时间先后次序划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 目的:探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不可逆的气流受限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支气管扩张症合并不可逆的气流受限患者以就诊时间先后次序划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症合并不可逆的气流受限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不可逆的气流受限 疗效
下载PDF
百日咳片与上呼吸道的压力和慢性气流受限的相关性
18
作者 李战炜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21期258-258,共1页
目的探讨百日咳片与上呼吸道的压力和慢性气流受限的相关陛。方法4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百目咳片联合阿米三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米三嗪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腭后区及舌后区压... 目的探讨百日咳片与上呼吸道的压力和慢性气流受限的相关陛。方法4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百目咳片联合阿米三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米三嗪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腭后区及舌后区压力分别为(8.39±2.91)hPa、(8.96±2.83)hPa,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8.73±2.31)次,h。研究组上呼吸道压力及慢性气流受限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Et咳片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上呼吸道的压力和慢性气流受限情况,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片 上呼吸道 压力 慢性气流受限
下载PDF
血清CCN1在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和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苑 韩鹏凯 王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50-1955,共6页
目的:检测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CCN1)水平,分析其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和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治疗的COPD患者136例,并根据气流受限严重程... 目的:检测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CCN1)水平,分析其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和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治疗的COPD患者136例,并根据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极重度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ELISA检测血清CCN1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和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CN1水平对COPD患者发展至重度/极重度气流受限的预测价值。结果:气流受限程度随吸烟年限和吸烟量增加而加重。COPD患者血氧分压(PaO_(2))、嗜酸性粒细胞、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免疫球蛋白A(IgA)、IgM及IgG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随气流受限程度加重而降低;COPD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改良英国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CCN1、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mDCs)、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及mDCs/pDCs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气流受限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COPD患者血清CCN1水平分别与FEV_(1)/FVC和FEV_(1)%pred呈显著负相关(均P<0.0001)。COPD患者血清CCN1水平分别与IgA、IgM及IgG呈显著负相关(均P<0.0001),分别与mDCs、pDCs及mDCs/pDCs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UC=0.849(95%CI=0.744~0.955),最佳预测临界值为40.15 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0%和77.8%。结论:吸烟COPD患者血清CCN1水平升高,且随气流受限程度加重而升高,与肺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显著相关,对COPD有较高预测价值,有望成为评估COPD病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富半胱氨酸蛋白61 气流受限严重程度 免疫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稳定期Ⅱ、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气道阻力对呼出气流受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宇清 王铭杰 +2 位作者 朱东 吕城坚 陈萍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4期418-422,共5页
目的:观察稳定期Ⅱ、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与呼出气流受限的关系。方法:将102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订的诊断标准分为Ⅱ级(53... 目的:观察稳定期Ⅱ、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与呼出气流受限的关系。方法:将102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订的诊断标准分为Ⅱ级(53例)和Ⅲ级(49例)2组,2组患者在检测前8 h内均未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并在吸入沙丁胺醇400μg后接受常规肺功能和气道阻力测试。另选择同期的28名成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Ⅲ级COPD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呼气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及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50%forced vital capacity,FEF50)均显著低于Ⅱ级COPD患者,而2组患者的总气道阻力(total airway resistance,Rtot)、有效气道阻力(effective resistance,Reff)、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inspiratory resistance/expiratory resistance,Rinsp/Rexp)均较对照组受试者显著增高。49例Ⅲ级COPD患者中吸气分数[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25%者有7例(14.3%),而53例Ⅱ级COPD患者中仅有1例的IC/TLC≤25%(1.9%)。COPD患者的Rtot明显高于Reff,Rexp与FEV1、PEF、FEF50间的相关性最为密切(r均>0.80,P均<0.01);Rinsp与各项肺功能参数间的相关性稍弱,但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稳定期Ⅱ、Ⅲ级COPD患者已存在较严重的气流受限,Ⅲ级COPD患者呼气阻力明显增高,且以外周气道阻力成分增高为主要因素,并更易出现呼吸困难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流受限 气道阻力 吸气分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