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春季塑料大棚内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及其对棚内气温的响应 被引量:9
1
作者 林瑞坤 杨开甲 +1 位作者 陈彦 倪智清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利用2014年春季在塑料大棚内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数据,分析了各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结果表明:(1)晴天塑料大棚内气温和土壤温度均呈正弦曲线日变化。10 cm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最大,越往深层,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越小... 利用2014年春季在塑料大棚内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数据,分析了各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结果表明:(1)晴天塑料大棚内气温和土壤温度均呈正弦曲线日变化。10 cm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最大,越往深层,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越小,位相越后,周期越长。(2)阴雨天塑料大棚内气温和10 cm土壤温度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除10 cm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较大外,其余各层土壤温度日变化不明显。(3)不管晴天还是阴雨天,气温日变化幅度均大于土壤各层日变化幅度。晴天塑料大棚内气温及土壤温度的日振幅分别大于阴雨天对应的各层日振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大棚 土壤温度 变化特征 气温 响应
下载PDF
1960-2012年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及不同区间的径流响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谈晓珊 王婕 +4 位作者 唐雄朋 杨娜 罗贤 李杨 王国庆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1-8,共8页
气候变化是河川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流域气候变化及径流响应对有效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普林斯顿全球气象驱动数据集资料和澜沧江-湄公河(简称澜湄流域)干流8个水文站的实测径流资料,分析了澜湄流域不同区间气温、降... 气候变化是河川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流域气候变化及径流响应对有效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普林斯顿全球气象驱动数据集资料和澜沧江-湄公河(简称澜湄流域)干流8个水文站的实测径流资料,分析了澜湄流域不同区间气温、降水的演变趋势以及不同阶段降水-径流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60-2012年期间,澜湄流域不同区间年气温呈现显著性升高趋势,其中,上游区间升温幅度较大,超过0.2℃/10a;同期,澜湄流域的8个区间只有"旧州-允景洪"区间年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其余各区年降水量均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此外,所有区间春季降水量均为增加趋势,冬季降水量大多为减少趋势;8个区间的年径流系数序列突变大多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澜湄流域不同区间降水-径流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阶段降水-径流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相同降水条件下,"琅勃拉邦-穆达汉"区间在2000年以后的产流量大多高于前期,而"旧州-允景洪"区间和"清盛-琅勃拉邦"区间后期径流量大多低于第1阶段径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趋势 径流响应 气温 降水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下载PDF
地-气间碳通量气候响应的模拟研究II.未来气候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昕 王明星 黄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7-821,共5页
利用 GCM模式模拟的未来气候状况 ,结合一个简单计算碳通量的模型 ,对未来地 -气间碳交换通量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做初步模拟分析。结果显示 ,在未来气候变暖情况下 ,要保持陆地生态系统不成为大气碳源 ,降水量需要有很大的增加幅度 (至... 利用 GCM模式模拟的未来气候状况 ,结合一个简单计算碳通量的模型 ,对未来地 -气间碳交换通量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做初步模拟分析。结果显示 ,在未来气候变暖情况下 ,要保持陆地生态系统不成为大气碳源 ,降水量需要有很大的增加幅度 (至少要比 GCM模式模拟的结果要高 )。在不考虑二氧化碳及氮素的“施肥效应”前提下 ,得出要使陆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为零 ,全球平均温度每增加 1℃ ,降水量需要增加 7% (约 5 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间碳通量 气候响应 模拟研究 气候变化 降水 温度 未来气候 GCM模型
下载PDF
温度变化对端部激励斜拉索共振响应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赵珧冰 孙测世 《计算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4-649,共6页
基于增量热场理论,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通过引入与张拉力和垂度相关的无量纲参数,建立了考虑温度变化影响下斜拉索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推导其面内/外非线性运动微分方程。考虑斜拉索受端部激励,利用Galerkin法得到离散后的无穷维常微... 基于增量热场理论,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通过引入与张拉力和垂度相关的无量纲参数,建立了考虑温度变化影响下斜拉索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推导其面内/外非线性运动微分方程。考虑斜拉索受端部激励,利用Galerkin法得到离散后的无穷维常微分方程组。面内和面外运动各取前两阶模态,向前和向后扫频,利用龙格-库塔法数值积分求解常微分方程组,得到共振区域的幅频响应曲线。算例分析表明,温度变化和斜拉索固有频率呈反比例关系;温度变化会导致斜拉索共振特性发生定性和定量的改变,如共振区间发生漂移、跳跃点位置发生移动、共振响应幅值发生改变;端部位移激励下,温度变化有可能导致斜拉索更多模态受到激发,从而影响各阶模态的能量以及模态间的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 温度变化 共振响应 龙格-库塔法
下载PDF
宁夏番茄开花-收获期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5
作者 董国庆 朱婷艳 李文琛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20年第4期38-39,37,共3页
根据宁夏2007-2016年25个气象站点6-9月逐日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在分析宁夏番茄开花-收获期平均气温整体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与番茄生长较为密切的8个极端气温指标,系统分析了宁夏番茄开花-收获期内极端... 根据宁夏2007-2016年25个气象站点6-9月逐日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在分析宁夏番茄开花-收获期平均气温整体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与番茄生长较为密切的8个极端气温指标,系统分析了宁夏番茄开花-收获期内极端气温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宁夏2007-2016年番茄开花-收获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均不显著。宁夏番茄开花-收获期内与日最低气温相关的极端气温升温幅度低于与日最高气温相关的极端气温,极端温度指标中LMaxT线性倾向率最大,为6.68℃/10年,且通过了α=0.05的显著性检验,除LMaxT外其他7个指标均未发生显著升高。HMinT在6月、7月和8月基本保持平稳状态,9月明显低于其他3月;LMinT在7月最高,9月最低,整体变化较为平稳;HMaxT在6、7、8、9月四个月的上升趋势都不明显,且波动较小,7月最高,9月最小;LMaxT在6月、7月和8月三个月波动较小,9月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上升速率为6.9℃/10年。(2)极端气温各指标空间变化总体上均表现为从中北部向南递减的趋势。LMinT变化幅度在-1.9~4.2℃之间,在2007-2016年10年中番茄开花-收获期有80%的站点出现过轻霜冻,有20%的站点出现过霜冻。HMaxT变化幅度在29.9~39.5℃之间,在2007-2016年10年中番茄开花-收获期有76%的站点出现大于35.0℃的高温。HMinT变化幅度在18.4~25.9℃之间。LMaxT变化幅度在4.7~12.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花-收获期 平均气温 极端温度指标 时空变化
下载PDF
秦岭地区多点树轮序列记录的春末夏初气温变化与北半球海温关系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田沁花 周秀骥 +1 位作者 刘禹 赵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4-872,共9页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秦岭中、东部5个样点树轮资料的区域主成分年表,其中第一主成分PC1年表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8.37%,能够较好地代表秦岭中东部地区年轮变化的共同特征。对5个站点观测气温平均值和PC1反映的区域尺度气候信息...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秦岭中、东部5个样点树轮资料的区域主成分年表,其中第一主成分PC1年表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8.37%,能够较好地代表秦岭中东部地区年轮变化的共同特征。对5个站点观测气温平均值和PC1反映的区域尺度气候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均与秦岭-黄淮地区5~7月温度场存在大范围一致相关区,相关系数r高于0.5(p<0.01)。表明PC1年表可以反映大区域尺度上过去122年(1885~2006年)春末夏初(5~7月)气温的总体特征。在公共时段内(1951~2006年)PC1和观测资料与北半球海温场的分析显示,两者均与热带西太平洋和30°~50°N附近我国近海至日本暖流区呈显著相关,且与大西洋西印度群岛东部海域呈现一定程度的遥相关,相关型表明当3个相关区海温偏高时,PC1指数偏低,研究区气温偏高;与热带西太平洋的相关区域延伸至西太平洋暖池,反映研究区气温变化与暖池区海温异常也有较密切的联系。在更长时间尺度上对PC1指示的气温变化与北半球海表温的分期研究(1885~1950年和1885~2006年)发现,两个阶段PC1指数与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均显著相关,但与1951~2006相比,后两个阶段与我国近海、日本暖流区和大西洋海域海表温之间的关系减弱,表明热带西太平洋SST对研究区5~7月气温的影响较为稳定,但其他海域SST与研究区气温的遥相关关系存在年代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树木年轮 气温变化 表层海水温度
下载PDF
中俄原油管道工程(漠河大庆段)沿线气温、地表和浅层地温年际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吕兰芝 金会军 +1 位作者 常晓丽 罗栋梁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4-802,共9页
分析了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沿线自建站至2005年的月平均气温和地温观测资料,并通过插补建立了1961—2005年漠-大沿线各站各季及年平均温度资料完整序列.结果表明:各站年平均气温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近40多年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60年... 分析了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沿线自建站至2005年的月平均气温和地温观测资料,并通过插补建立了1961—2005年漠-大沿线各站各季及年平均温度资料完整序列.结果表明:各站年平均气温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近40多年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60年代最低,70年代略有回升,80年代后气温逐渐升高,进入90年代后期升温有所减缓;沿线各站的年平均地表温度也是20世纪70年代最低,70年代进入80年代升温最明显.气温升温最显著的是冬、春季,升温率分别达到0.71℃.(10a)-1和0.48℃.(10a)-1,夏季升温率只有0.27℃.(10a)-1.年平均气温和地表温度的升温率分别为0.45℃.(10a)-1和0.27℃.(10a)-1,气温的升温比地表温度要快.年平均地表温度要比年平均气温高,深层地温的变化趋势与气温基本一致,在位相上有1~2a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沿线 气温 地表温度 地温 升温率 变化趋势
下载PDF
汾河二库坝前垂向表层水温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常晓敏 姚蓓蓓 +2 位作者 窦银科 马春燕 陈燕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00-104,114,共6页
为探究水库垂向表层水温在年、季、日内的变化特征,给库区水体理化性质分析及养殖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以汾河二库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汾河二库使用10 m长的柔性温度链进行自动化表层水温原型监测,分析了表层水温变化特... 为探究水库垂向表层水温在年、季、日内的变化特征,给库区水体理化性质分析及养殖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以汾河二库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汾河二库使用10 m长的柔性温度链进行自动化表层水温原型监测,分析了表层水温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汾河二库垂向表层水温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符合分层型水库表温层特征;秋冬季表层水体水温均匀分布,春夏季水面下1~2 m层存在水温突然升高的现象;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得知,气温与库面水温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全年整体库面水温最大值出现时间与气温最大值出现时间一致;不同季节气温对表层水温的影响深度不同,气温升高,水温日变幅值越大,影响深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水温 气温 日内变化 日变幅值 柔性温度 汾河二库
下载PDF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海域表层水温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邱云 李燕初 +1 位作者 李立 许德伟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7-554,共8页
利用1951~2003年HadISST资料集的表层海水温度(SST)资料,讨论了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IPWP)海域,尤其是印度尼西亚贯穿流(ITF)及其周边海域SST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研究海域SST的年际变化均与ENSO相关,但... 利用1951~2003年HadISST资料集的表层海水温度(SST)资料,讨论了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IPWP)海域,尤其是印度尼西亚贯穿流(ITF)及其周边海域SST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研究海域SST的年际变化均与ENSO相关,但印度洋与南海的响应特征与西太平洋的相反且不同步.前者海温变化滞后Nio3指数3~6个月,而热带太平洋西边界和ITF流经海域海温则超前1~3个月.沿ITF及其东印度洋出口,SST的年际变化规律不同于热带印度洋而与太平洋的相似,分析表明其在较大程度上受到ITF海洋桥的影响.在季节尺度上,印度洋和太平洋赤道海域SST的波动规律也有明显不同.以巽他岛弧(苏门答腊、爪哇和小巽他群岛)为界,从赤道西太平洋向西沿ITF流径,太平洋一侧SST的季节变化以0.5a周期的波动占主导,印度洋一侧则以1a周期占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海洋学 表层海水温度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印度洋-西太平洋 暖池
下载PDF
江西地区低云辐射气温变化特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喻迎春 王元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2-619,共8页
通过分析近45a江西地区山丘、平地和环湖站点低云、辐射、气温之间的气候变化关系,发现,1959-1971年,江西地区低云量减少时,气温下降;1971~2003年,低云量增加时,气温上升,同时太阳总辐射减少。江西地区低云、辐射、气温三者的... 通过分析近45a江西地区山丘、平地和环湖站点低云、辐射、气温之间的气候变化关系,发现,1959-1971年,江西地区低云量减少时,气温下降;1971~2003年,低云量增加时,气温上升,同时太阳总辐射减少。江西地区低云、辐射、气温三者的统计关系表明,低云-辐射-气温变化的基本特征为三者的净效应使得该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特别是90年代气温明显上升,其中,低云在增温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温室效应增效器的作用,这里的温室效应主要是指温室气体量增加的增胶作用。这种温室效应增效器作用主要体现在低云增加伴随有地面大气能见度降低,将导致太阳总辐射减少,最终引起有效长波逆辐射增加和净增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局地响应 江西地区 低云-辐射-气温关系
下载PDF
考虑附加变形的公路-磁浮合建桥车桥耦合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星宇 徐昕宇 +2 位作者 宋晓东 郑晓龙 周永礼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77,共7页
为了解温度变化和汽车荷载布置引起的附加变形对大跨度公路-磁浮合建桥及磁浮列车动力性能的影响,以某三塔四跨公轨合建大跨度斜拉桥为背景,采用UM及ANSYS软件建立磁浮列车、桥梁、悬浮控制器模型,分析温度、汽车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变形... 为了解温度变化和汽车荷载布置引起的附加变形对大跨度公路-磁浮合建桥及磁浮列车动力性能的影响,以某三塔四跨公轨合建大跨度斜拉桥为背景,采用UM及ANSYS软件建立磁浮列车、桥梁、悬浮控制器模型,分析温度、汽车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变形对车桥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附加变形对桥梁及磁浮列车的动力响应影响较小;汽车偏载作用对桥梁和磁浮车辆的横向动力响应影响较明显,6车道对称布载作用对磁浮列车的加速度和Sperling指标的影响不大,但悬浮间隙波动范围增大了30%;汽车荷载对公轨合建桥梁车桥动力响应的影响较大,需予以重点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磁浮合建桥 斜拉桥 车桥耦合 附加变形 温度变化 移动汽车荷载 动力响应
下载PDF
莆田市南日岛鲍鱼养殖主区表层海温与气温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骏宁 胡兵 《海峡科学》 2021年第11期11-13,共3页
利用莆田市南日岛坑口渔排和码头的水温气象数据,初步分析坑口鲍鱼养殖主区的海水表层温度特征及其与气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海水表层温度和气温月变化趋势一致,但9月至次年3月气温低于海水表层温度,其他月份反之;海水表层温度逐月... 利用莆田市南日岛坑口渔排和码头的水温气象数据,初步分析坑口鲍鱼养殖主区的海水表层温度特征及其与气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海水表层温度和气温月变化趋势一致,但9月至次年3月气温低于海水表层温度,其他月份反之;海水表层温度逐月日较差和气温变化趋势一致,但气温日变化幅度明显高于海水表层温度;海水表层温度日峰值较气温稳定提早2~3个小时,但日谷值表现较不稳定,冬末春初和夏末秋初波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表层温度 气温 变化 月均日变化
下载PDF
气温对祁连山不同植被状况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常宗强 史作民 冯起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5年第2期85-89,共5页
通过对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2 0 0 3年生长季节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日变化及土壤呼吸对气温变化响应的研究发现,指数模型能够较好地揭示不同植被类型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且低温时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各群落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与温度变化不... 通过对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2 0 0 3年生长季节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日变化及土壤呼吸对气温变化响应的研究发现,指数模型能够较好地揭示不同植被类型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且低温时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各群落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与温度变化不完全同步,表明温度并不是影响土壤呼吸的唯一因子,但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不同植被类型的Q10 值介于2 16~4 92之间,青海云杉林(海拔2 75 0m)群落的Q10 值高于其它植被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祁连山 植被状况 植被类型 温度变化 季节动态 2003年 青海云杉林 生长季节 气温变化 指数模型 拟合效果 完全同步 季节变化 敏感程度 植被覆盖 Q10 变化 响应 群落
下载PDF
全球闪电活动对气温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8
14
作者 马明 陶善昌 +2 位作者 祝宝友 吕伟涛 谭涌波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643-1647,共5页
在一个更暖的地球上雷电活动是增多还是减少?这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但还不十分清楚的问题.Reeve和Toumi指出:全球陆地和北半球陆地闪电活动对1000hPa湿球温度增加有灵敏的正响应(简称Reeve99).是不是这种响应仅仅限于陆地或者仅仅对于... 在一个更暖的地球上雷电活动是增多还是减少?这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但还不十分清楚的问题.Reeve和Toumi指出:全球陆地和北半球陆地闪电活动对1000hPa湿球温度增加有灵敏的正响应(简称Reeve99).是不是这种响应仅仅限于陆地或者仅仅对于湿球温度呢?全球(包括陆地和海洋)闪电活动对全球地面气温变化的响应情况如何?基于5年或8年星载OTD/LIS闪电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全球和区域闪电活动对温度改变的响应进行了再分析,结果表明: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全球总闪率对全球地面气温的变化是正响应的,灵敏度为17±7%K?1;全球陆地和北半球陆地季平均的闪电频次对地面气温和湿球温度增加也有灵敏的正响应,灵敏度约为13±5%K?1,响应灵敏度比Reeve99的估计值40%K-1要低;但在南半球、热带等其他区域,季平均的闪电频次与地面温度年际变化之间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D/LIS 雷电活动响应 气候年际变化 响应灵敏度 全球陆地 闪电活动 气温变化 NCEP再分析资料 湿球温度 年际时间尺度
原文传递
大体积混凝土热学参数反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达海 刘广义 刘光廷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4-578,共5页
基于线性传热理论 ,对大体积混凝土“气温变化 -表层温度响应”进行了研究。将单调变化的环境温度以较小的时间步长分段线性化 ,利用叠加原理 ,提出了混凝土热学参数反分析的新方法。利用 40 0 mm× 40 0 mm×2 2 0 mm混凝土块... 基于线性传热理论 ,对大体积混凝土“气温变化 -表层温度响应”进行了研究。将单调变化的环境温度以较小的时间步长分段线性化 ,利用叠加原理 ,提出了混凝土热学参数反分析的新方法。利用 40 0 mm× 40 0 mm×2 2 0 mm混凝土块进行室外模型试验。在给定的临界扰动贡献率下 ,将实测资料区分为有效扰动与无效扰动 ,得到了混凝土的热学参数 ,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具有测点数量少、测量时间短等优点 ,还可以同时得到导温系数与混凝土 -空气热交换系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热学参数 反分析 线性传热 有效扰动 无效扰动 扰动贡献率 施工 气温变化-表层温度响应
下载PDF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形成背景及动态演化趋势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丽萍 张锐波 倪含斌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88-91,110,共5页
在全球气候转暖的大环境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化趋势是目前研究的焦点。文章通过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形成演化的地质及大气环流形势,推得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演化并不是简单的温度变化所致,是在特定的地形格局控制下,气候环流复杂演化的结... 在全球气候转暖的大环境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化趋势是目前研究的焦点。文章通过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形成演化的地质及大气环流形势,推得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演化并不是简单的温度变化所致,是在特定的地形格局控制下,气候环流复杂演化的结果。根据生物群落对气温变化响应的原理,说明气温→降雨→生物群落演替是一个不同时的响应过程。然而,西北地区现实的生态环境又反作用于生态环境的演化,使得该区在全球气候转暖的初期阶段,暖干化现象非常明显。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生态系统仍以草原及荒漠草原为主,维护草原植被是环境建设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西北地区 演化趋势 形成背景 动态 气候转暖 环流形势 形成演化 温度变化 地形格局 气温变化 生物群落 群落演替 荒漠草原 生态系统 环境建设 草原植被 反作用 暖干化 全球 响应 大气 地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