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有机物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翟宇虹 黄晓锋 +5 位作者 张丽 李慧颖 曹礼明 戴静 杜博涵 何凌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11-3216,共6页
建立了雾化器-气溶胶化学组分检测仪(ACSM)联用的分析方法,实现了对2013年春季深圳MOUDI多级采样膜(0.056~18μm)中WSOM与无机离子组分的同时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得的水溶性颗粒物总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17.4±2.1)μg/m^3,其... 建立了雾化器-气溶胶化学组分检测仪(ACSM)联用的分析方法,实现了对2013年春季深圳MOUDI多级采样膜(0.056~18μm)中WSOM与无机离子组分的同时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得的水溶性颗粒物总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17.4±2.1)μg/m^3,其中有机物和硫酸盐是最主要的两种化学组分;粗、细粒子中的WSOM主要以二次来源为主,且大部分粗粒子中的WSOM可能来源于非均相反应;不同粒径范围WSOM的氧化态(以O/C计)估计值在0.46~1.4范围内,平均为0.96,对应的有机物/有机碳比(OM/OC)估计值在1.8~2.9范围内,平均为2.4,粗粒子中WSOM的O/C比细粒子更高,暗示粗粒子中WSOM可能经历了更多的老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分布 水溶性有机物(WSOM) 气溶胶化学组分检测仪(ACSM) 氧化态
下载PDF
秸秆燃烧对北京秋季气溶胶浓度和短波辐射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何一滢 韩志伟 +1 位作者 刘瑞婷 李嘉伟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9-382,共14页
利用地面细颗粒物(PM2.5)浓度和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地基 AERONET观测资料、GFED生物质燃烧排放清单和大气化学-天气耦合模式WRF-Chem,模拟研究了华北地区2014年10月气象要素和大气污染物的时空演变,重点关注北京10月7~11日的一次重霾事... 利用地面细颗粒物(PM2.5)浓度和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地基 AERONET观测资料、GFED生物质燃烧排放清单和大气化学-天气耦合模式WRF-Chem,模拟研究了华北地区2014年10月气象要素和大气污染物的时空演变,重点关注北京10月7~11日的一次重霾事件及其天气形势、边界层气象特征、输送路径、PM2.5及其化学成分浓度变化等特征,以及秸秆燃烧对华北和北京地区细颗粒物浓度和地面短波辐射的影响。与观测资料的对比结果显示,模式可以很好地模拟北京地区地面气象要素和PM2.5质量浓度,考虑秸秆燃烧排放源可以明显改进北京PM2.5浓度模拟的准确性,但在重度污染情况下,模式总体上低估气溶胶光学厚度和高估地面短波辐射。10月7~11日北京地区重霾事件主要是不利气象条件下人为污染物累积和区域输送造成,也受到华北地区南部秸秆燃烧的影响。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和山东西部大面积秸秆燃烧释放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在南风的作用下输送至北京,秸秆燃烧对北京地区地面PM2.5、有机碳(OC)、硝酸盐、铵盐、硫酸盐和黑碳(BC)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4.6%、36.8%、23.2%、22.6%、7.1%和19.8%,秸秆燃烧产生的气溶胶可以导致北京地面平均短波辐射最大减小超过20 W m^-2,约占总气溶胶导致地表短波辐射变化的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燃烧 GFED生物质燃烧排放清单 WRF-Chem模式 细颗粒物(PM2.5) 气溶胶化学组分 短波辐射
下载PDF
西安夏季大气亚微米颗粒物化学组成与来源的在线观测研究
3
作者 李致宇 张新 +3 位作者 王启元 AndréS.H.Prévôt 曹军骥 韩月梅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1年第2期170-182,共13页
西安作为汾渭平原地区最大的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形势严峻。2017年夏季期间,在西安市浐灞生态园区运用气溶胶化学组分监测仪,对大气亚微米颗粒物中的非难挥发性组分(NR-PM_(1))进行了在线监测。观测期间NR-PM_(1)的平均质量浓度为(30.1&... 西安作为汾渭平原地区最大的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形势严峻。2017年夏季期间,在西安市浐灞生态园区运用气溶胶化学组分监测仪,对大气亚微米颗粒物中的非难挥发性组分(NR-PM_(1))进行了在线监测。观测期间NR-PM_(1)的平均质量浓度为(30.1±15.4)μg∙m^(−3)。其中有机物含量最高,占NR-PM_(1)总质量浓度的63%,其次为硫酸盐(18%)、铵盐(10%)和硝酸盐(9%)。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共解析出两个主要因子,包括烃类有机组分(HOA)和含氧有机组分(OOA),分别占有机物总质量浓度的43%和55%。HOA主要由机动车排放贡献,而OOA主要由气态污染物的二次反应生成。气象因素对NR-PM_(1)的浓度与化学组分的影响较为显著。高硝酸盐阶段发生在高湿、低温条件,可能是由氮氧化物的液相反应产生的。高硫酸盐阶段发生在低湿、高温条件,主要来自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贡献。该研究结果为西安及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治理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颗粒物 化学组成 来源 过程 气溶胶化学组分监测仪
下载PDF
深圳市冬季PM2.5中水溶性有机物的来源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高茂尚 李慧颖 +4 位作者 李嫣婷 魏静 孙逸飞 何凌燕 黄晓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017-4022,共6页
利用连续液化采样器(PILS)-超声雾化器-气溶胶化学组分检测仪(ACSM)联用系统,对深圳市冬季PM_(2.5)中水溶性组分进行在线连续观测,获取高时间分辨率的水溶性有机物(WSOM),SO_4^(2-),NO_3^-,NH_4^+和Cl^-浓度信息以及WSOM的质谱结构信息... 利用连续液化采样器(PILS)-超声雾化器-气溶胶化学组分检测仪(ACSM)联用系统,对深圳市冬季PM_(2.5)中水溶性组分进行在线连续观测,获取高时间分辨率的水溶性有机物(WSOM),SO_4^(2-),NO_3^-,NH_4^+和Cl^-浓度信息以及WSOM的质谱结构信息.分析结果表明:PM_(2.5)中水溶性组分的总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4.0~117μg/m^3,平均浓度为20.1μg/m^3,其中WSOM(25.2%)和SO_4^(2-)(22.4%)是最主要的贡献组分.ACSM质谱显示WSOM具有氧化态有机气溶胶(OOA)的质谱特征,其氧碳比(O/C)的平均值达到(0.60±0.09),且WSOM与二次无机离子(SO_4^(2-)+NO_3^-)和钾(K)有强相关性,与黑碳(BC)的相关性较弱,表明了观测期间WSOM主要来源于二次反应产生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和生物质燃烧,与机动车等一次排放没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有机物(WSOM) 连续液化采样器(PILS) 气溶胶化学组分检测仪(ACSM) 在线分析 二次有机溶胶
下载PDF
2016年10~11月期间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与传输规律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晗宇 程水源 +2 位作者 姚森 王晓琦 张俊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99-2009,共11页
本研究采用气溶胶化学组分在线监测仪(ACSM)对北京地区2016年10月15日~11月15日期间非难熔性PM_1(NR-PM_1)化学组分进行实时连续在线观测,探讨了NR-PM_1化学组分的演变特征;运用潜在源贡献分析(PSCF)法和气象-空气质量模式(WRFCAMx)识... 本研究采用气溶胶化学组分在线监测仪(ACSM)对北京地区2016年10月15日~11月15日期间非难熔性PM_1(NR-PM_1)化学组分进行实时连续在线观测,探讨了NR-PM_1化学组分的演变特征;运用潜在源贡献分析(PSCF)法和气象-空气质量模式(WRFCAMx)识别了北京PM_(2. 5)潜在污染源区和传输路径,揭示了PM_(2. 5)净传输通量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秋季NR-PM_1和PM_(2. 5)质量浓度分别为(59. 16±57. 05)μg·m^(-3)和(89. 82±66. 66)μg·m^(-3),其中NR-PM_1平均占PM_(2. 5)的(70. 31±22. 28)%.整个观测期间,有机物(Org)、硝酸盐(NO_3^-)、硫酸盐(SO_4^(2-))、铵盐(NH_4^+)和氯化物(Chl)分别占NR-PM_1总质量浓度的(42. 75±11. 35)%、(21. 27±7. 72)%、(19. 11±7. 08)%、(12. 19±2. 64)%和(4. 68±3. 24)%,不同化学组分的日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对北京秋季NR-PM_1污染影响较大的潜在源区主要集中在河北南部、河南东北部及山东西部,重污染期间保定、北京南部及廊坊等城市对NR-PM_1贡献较大. WRF-CAMx模拟结果表明,PM_(2. 5)总的净传输通量呈现出显著的垂直分布特征.整个观测期间,毗邻城市主要向北京输入PM_(2. 5),净通量最大出现在海拔600~1 000 m;而重污染前期外来源输送PM_(2. 5)主要位于高空,直到污染最严重的11月5日,PM_(2. 5)转为近地面传输,说明高空和近地面传输是影响北京秋季PM_(2. 5)重污染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鉴别出了两种传输路径,即西南-东北方向(保定→北京→承德)和西北-东南方向(张家口→北京→廊坊北→天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化学组分在线监测仪(ACSM) 非难熔性PM1(NR-PM1) 化学组分 潜在源贡献分析(PSCF)法 象-空质量模式(WRF-CAMx) PM2. 5传输通量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f multi-chemical-component aerosols on the microphysics of warm clouds in North China 被引量:3
6
作者 YANG SuYing MA JianZhong +3 位作者 HU ZhiJin YAN Peng CHEN Yue WANG We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451-461,共11页
An adiabatic bin-sized cloud parcel model is developed by incorporating the multi-chemical-component (MCC) aerosol effects into the UWyo single-chemical-component (SCC) parcel model. The effects of MCC aerosols on the... An adiabatic bin-sized cloud parcel model is developed by incorporating the multi-chemical-component (MCC) aerosol effects into the UWyo single-chemical-component (SCC) parcel model. The effects of MCC aerosols on the warm cloud microphysics in North China a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model. The simulations are initialized using the data o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 of aerosols measured during the IPAC (Influence of Pollution on Aerosols and Cloud Microphysics in North China) campaign in spring 2006. It is found that the MCC aerosols in North China increase the cloud droplet number concentration (CDNC) and decrease the effective radius more efficiently than pure ammonium-sulfate aerosols.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MCC aerosols in North China can narrow the cloud droplet spectra (CDS) by increasing CDNC in small size and decreasing CDNC in large siz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erosol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their size distributions can influence the microphysics of warm clouds, and thus affect atmospheric radiation and precipitation. This should attract more attentions in weather and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SOLS chemical component CCN cloud microphysics cloud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