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PS^(TM)-TEOM^(TM)-MOUDI^(TM)的对比及大气气溶胶密度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高健 周杨 +2 位作者 王进 王韬 王文兴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29-1934,共6页
通过对2005年夏季上海、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观测中3种不同原理气溶胶分析及采样仪的对比,考察了颗粒物个数浓度粒径分布仪(WPSTM)、锥形元件振荡微量天平(TEOMTM)以及微孔颗粒物分级撞击采样器(MOUDITM)在运行中所得数据的可比性.其中TE... 通过对2005年夏季上海、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观测中3种不同原理气溶胶分析及采样仪的对比,考察了颗粒物个数浓度粒径分布仪(WPSTM)、锥形元件振荡微量天平(TEOMTM)以及微孔颗粒物分级撞击采样器(MOUDITM)在运行中所得数据的可比性.其中TEOMTM测量PM2.5质量浓度与WPSTM计算PM2.5质量浓度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和0.79,并发现在粗粒子颗粒物比例较高的时段二者相关性分别提高为0.91和0.84.MOUDITM分级质量浓度与WPSTM计算分级质量浓度数据对比显示,除最小粒径分级外其他分级均有较好相关性(R分布在0.76~0.92).应用2组不同对比数据推测了上海和北京观测点PM2.5颗粒物密度,研究发现上海采样点颗粒物密度约为1.70 g.cm-3,而北京采样点颗粒物密度约为1.50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范围颗粒物分光计(WPS^TM) 锥形元件振荡微量天平(TEOM^TM) 微孔均匀撞击式采样器(MOUDI^TM) 气溶胶密度
下载PDF
大气气溶胶密度观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樊茹霞 孙俊英 +4 位作者 张璐 沈小静 张养梅 车浩驰 夏灿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5-933,共9页
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环境效应、健康效应均与其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其中,密度是大气气溶胶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密度影响着粒子的输送过程和在人体肺部的沉积过程。密度可以分别将电迁移率粒径和空气动力学粒径,数浓度和质量浓度... 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环境效应、健康效应均与其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其中,密度是大气气溶胶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密度影响着粒子的输送过程和在人体肺部的沉积过程。密度可以分别将电迁移率粒径和空气动力学粒径,数浓度和质量浓度联系起来。密度的变化可为气溶胶的形成和老化过程提供信息,细粒子分粒径的密度还可为大气过程和化学组分的演化提供参考依据。因此,研究大气气溶胶密度对了解气溶胶化学组分,评估气溶胶形成过程以及探究气溶胶在人体内的沉积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国内在该领域研究总体较少,对大气气溶胶密度的定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影响因素和变化特征等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对未来开展大气气溶胶密度的观测和研究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密度 研究方法 影响因素 变化特征
下载PDF
质子透射能量损失(PTEL)测量气溶胶样品面密度
3
作者 王广甫 朱光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7,共3页
通过用配有小孔光栏的探测器测量能量为2 MeV、束斑直径为4 mm的质子束透过气溶胶样品的能量损失(proton transmission energy losses,PTEL)谱,然后利用代表性的气溶胶元素组分和C5H9O2N有机物能量损失靶模型计算气溶胶对质子的阻止截面... 通过用配有小孔光栏的探测器测量能量为2 MeV、束斑直径为4 mm的质子束透过气溶胶样品的能量损失(proton transmission energy losses,PTEL)谱,然后利用代表性的气溶胶元素组分和C5H9O2N有机物能量损失靶模型计算气溶胶对质子的阻止截面.在扣除气溶胶样品mylar膜衬底中质子能量损失时,分别采用了质子穿过空白mylar膜能量损失近似法和迭代法.不同模型和近似方法下PTEL测量和称量结果之间的误差大都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密度 质子透射能量损失 能量损失靶模型
下载PDF
大气气溶胶红外散射透过率计算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辉阳 王泽洋 +3 位作者 黄兴军 张艳 石孝楠 张云飞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大气气溶胶散射是能量衰减的原因之一。通过考虑气溶胶密度随高度变化,结合大气能见度参数,建立了红外线在水平均匀传播和斜程传播下的大气气溶胶散射透过率计算方法。水平均匀传输下,在中长波波段对大气气溶胶... 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大气气溶胶散射是能量衰减的原因之一。通过考虑气溶胶密度随高度变化,结合大气能见度参数,建立了红外线在水平均匀传播和斜程传播下的大气气溶胶散射透过率计算方法。水平均匀传输下,在中长波波段对大气气溶胶散射透过率采用常规积分求均值方法计算,与采用波长中值的工程计算公式结果对比,表明工程计算公式具有足够的工程精度;对于斜程传播情况,通过对高度积分得到红外线大气气溶胶散射透过率的斜程工程计算公式。计算分析了探测器高度、波段和大气能见度对大气气溶胶散射透过率的影响。本文对于建立自主的精确大气透过率计算模型、计算机载探测器对红外目标的下视探测性能以及深入了解大气气溶胶散射透过率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 气溶胶密度 散射透过率 能见度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aerosol effective density by single particle mass spectrometry 被引量:2
5
作者 ZHANG GuoHua BI XinHui +5 位作者 HAN BingXue QIU Ning DAI ShouHui WANG XinMing SHENG GuoYing FU JiaM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20-327,共8页
Single particle mass spectrometry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siz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at- mospheric aerosols; however, it is still rarely used for the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measurement. In this ... Single particle mass spectrometry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determine the siz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at- mospheric aerosols; however, it is still rarely used for the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measurement. In this study, two methods were developed for determining aerosol effective density by a single particle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 (SPAMS). Method I retrieved effective density 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measured light scattering intensities and Mie theoretical modelled par- tial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 Method Ⅱ coupled a differential mobility analyzer (DMA) with SPAMS to simultaneously deter- mine the electric mobility and vacuum aerodynamic diameter, and thus the effective density. Polystyrene latex spheres, ammo- nium sulfate and sodium nitrate were tested by these methods to help validate their effectiveness for determining the aerosol effective density. This study effectively extends SPAMS measurements to include particle size, chemical composition, light scattering, and effective density, and thus helps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effects of aeros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ective density Single particle SPAMS Mie theory DM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