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京市气溶胶PM_(2.5)一次来源解析
被引量:
43
1
作者
樊曙先
徐建强
+1 位作者
郑有飞
谢学俭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7-593,共7页
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市区)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郊区)校园,分季采集PM2.5及其主要排放源的颗粒样品,在南京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用X-荧光分析法分析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应用化学元素平衡法(CMB)计算了各主要源对PM2.5的贡献。结果表明对市...
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市区)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郊区)校园,分季采集PM2.5及其主要排放源的颗粒样品,在南京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用X-荧光分析法分析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应用化学元素平衡法(CMB)计算了各主要源对PM2.5的贡献。结果表明对市区扬尘和建筑尘是PM2.5最主要的贡献源,贡献率合计约70%;燃煤尘和冶炼尘仅为约15%。对郊区扬尘和煤烟尘是PM2.5的最主要贡献源,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0%和22.4%,建筑尘的平均贡献率为8.3%,冶炼尘的贡献小于8%。这些结果可为治理气溶胶细颗粒源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pm2.5
化学元素平衡法
源解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京市PM2.5物理化学特性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
93
2
作者
黄辉军
刘红年
+2 位作者
蒋维楣
黄世鸿
张予燕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3-722,共10页
在夏、冬两季,分别在南京市4个站点进行为期7天的气溶胶PM2.5采样,同步采集并分离主要排放源的PM2.5样品,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得到气样及源样中PM2.5的化学成分,对南京市PM2.5的物理化学特性、富集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化学质...
在夏、冬两季,分别在南京市4个站点进行为期7天的气溶胶PM2.5采样,同步采集并分离主要排放源的PM2.5样品,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得到气样及源样中PM2.5的化学成分,对南京市PM2.5的物理化学特性、富集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法(CMB)计算各类源对气溶胶PM2.5的贡献。结果表明,南京市PM2.5的夏、冬平均值分别为69.1、139.5μg.m-3,PM2.5/PM10的全年平均值为63.9%;富集成分中,S、As、Zn、Pb等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源,Na则主要来源于海洋。来源解析的结果表明,各类污染源对南京市气溶胶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扬尘37.28%、煤烟尘30.34%、硫酸盐9.87%、建筑尘7.95%、汽车尘2.98%、冶炼尘2.57%、其他源9.01%。作者还对扬尘中的PM2.5进行了来源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pm2.5
源解
析化学质量平衡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原冬季PM_(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37
3
作者
孟昭阳
张怀德
+5 位作者
蒋晓明
颜鹏
王雁
林伟立
张养梅
王淑凤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4-531,共8页
2005年12月-2006年2月在太原市区持续观测了气溶胶细粒子PM2.5,并应用Sunset碳分析仪进行了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的测定。结果表明:太原冬季PM2.5,OC和EC浓度均较高,其中PM2.5日平均浓度变...
2005年12月-2006年2月在太原市区持续观测了气溶胶细粒子PM2.5,并应用Sunset碳分析仪进行了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的测定。结果表明:太原冬季PM2.5,OC和EC浓度均较高,其中PM2.5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25.4~419.0μg/m^3,日平均浓度为193.4±102.3μg/m^3,OC平均浓度为28.9±14.8μg/m^3,EC平均浓度为4.8±2.2μg/m^3,OC/EC平均比值是7.0±3.9,即太原市冬季PM2.5和碳气溶胶污染严重。OC在PM2.5中占18.6%,EC占2.9%,这表明碳气溶胶是太原大气细粒子污染控制的关键组分。在太原市冬季,采暖燃烧的煤是OC和EC的主要贡献源,造成OC大大高于EC,从而使OC/EC比值增大。各种气象条件对PM2.5,OC,EC和OC/EC比值的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大雾天气、相对湿度、风速和降雪是影响碳气溶胶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
溶胶
细粒子(
pm
2.5
)
有机碳(OC)
元素碳(EC)
太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京市气溶胶PM_(2.5)一次来源解析
被引量:
43
1
作者
樊曙先
徐建强
郑有飞
谢学俭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与环境变化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出处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7-593,共7页
基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编号:QD08)
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文摘
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市区)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郊区)校园,分季采集PM2.5及其主要排放源的颗粒样品,在南京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用X-荧光分析法分析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应用化学元素平衡法(CMB)计算了各主要源对PM2.5的贡献。结果表明对市区扬尘和建筑尘是PM2.5最主要的贡献源,贡献率合计约70%;燃煤尘和冶炼尘仅为约15%。对郊区扬尘和煤烟尘是PM2.5的最主要贡献源,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0%和22.4%,建筑尘的平均贡献率为8.3%,冶炼尘的贡献小于8%。这些结果可为治理气溶胶细颗粒源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气溶胶pm2.5
化学元素平衡法
源解析
Keywords
Aerosol
pm
2.5
Chemical Balance Method (CBM) Sources apportionment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京市PM2.5物理化学特性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
93
2
作者
黄辉军
刘红年
蒋维楣
黄世鸿
张予燕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3-722,共10页
基金
江苏省环保厅环保科技项目2004008
文摘
在夏、冬两季,分别在南京市4个站点进行为期7天的气溶胶PM2.5采样,同步采集并分离主要排放源的PM2.5样品,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得到气样及源样中PM2.5的化学成分,对南京市PM2.5的物理化学特性、富集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法(CMB)计算各类源对气溶胶PM2.5的贡献。结果表明,南京市PM2.5的夏、冬平均值分别为69.1、139.5μg.m-3,PM2.5/PM10的全年平均值为63.9%;富集成分中,S、As、Zn、Pb等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源,Na则主要来源于海洋。来源解析的结果表明,各类污染源对南京市气溶胶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扬尘37.28%、煤烟尘30.34%、硫酸盐9.87%、建筑尘7.95%、汽车尘2.98%、冶炼尘2.57%、其他源9.01%。作者还对扬尘中的PM2.5进行了来源解析。
关键词
气溶胶pm2.5
源解
析化学质量平衡法
Keywords
aerosol
pm
2.5
, source apportionment, chemical mass balance (CMB)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原冬季PM_(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37
3
作者
孟昭阳
张怀德
蒋晓明
颜鹏
王雁
林伟立
张养梅
王淑凤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
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4-531,共8页
基金
山西省气象局开放式研究基金项目(SX054001)资助。
文摘
2005年12月-2006年2月在太原市区持续观测了气溶胶细粒子PM2.5,并应用Sunset碳分析仪进行了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的测定。结果表明:太原冬季PM2.5,OC和EC浓度均较高,其中PM2.5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25.4~419.0μg/m^3,日平均浓度为193.4±102.3μg/m^3,OC平均浓度为28.9±14.8μg/m^3,EC平均浓度为4.8±2.2μg/m^3,OC/EC平均比值是7.0±3.9,即太原市冬季PM2.5和碳气溶胶污染严重。OC在PM2.5中占18.6%,EC占2.9%,这表明碳气溶胶是太原大气细粒子污染控制的关键组分。在太原市冬季,采暖燃烧的煤是OC和EC的主要贡献源,造成OC大大高于EC,从而使OC/EC比值增大。各种气象条件对PM2.5,OC,EC和OC/EC比值的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大雾天气、相对湿度、风速和降雪是影响碳气溶胶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气
溶胶
细粒子(
pm
2.5
)
有机碳(OC)
元素碳(EC)
太原
Keywords
fine particle (
pm
2.5
)
organic carbon (OC)
element carbon (EC)
Taiyuan city
分类号
P402 [天文地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京市气溶胶PM_(2.5)一次来源解析
樊曙先
徐建强
郑有飞
谢学俭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京市PM2.5物理化学特性及来源解析
黄辉军
刘红年
蒋维楣
黄世鸿
张予燕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
9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太原冬季PM_(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变化特征
孟昭阳
张怀德
蒋晓明
颜鹏
王雁
林伟立
张养梅
王淑凤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