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7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郭志清 吴俞虹 +1 位作者 刘萍萍 陈锦红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5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内服外敷法对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7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内服外...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内服外敷法对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7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内服外敷,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乳房胀痛评分。结果:随用药时间的持续,治疗组患者体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乳房胀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组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调节C反应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外吹乳痈初期 气滞热壅证
下载PDF
乳腺消结散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34例
2
作者 黄秀茶 蔡皎皓 《浙江中医杂志》 2025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乳腺消结散外敷对急性乳腺炎(ALM)气滞热壅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LM病例68例,随机分至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注射用头孢唑啉钠治疗;观察组应用乳腺消结散外敷干预。两组予7d观察。比较两组疗效、ALM症状评分、乳房疼痛评... 目的:观察乳腺消结散外敷对急性乳腺炎(ALM)气滞热壅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LM病例68例,随机分至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注射用头孢唑啉钠治疗;观察组应用乳腺消结散外敷干预。两组予7d观察。比较两组疗效、ALM症状评分、乳房疼痛评分、气滞热壅证评分。结果:7d疗程完成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同对照组比较显著提升(P<0.05);7d疗程完成后,两组ALM症状评分显著减少,且观察组减少显著(P<0.05);治疗3d与7d后,两组病例视觉模拟量表(VAS)与气滞热壅证评分均显著减少,且观察组减少更显著(P<0.05)。结论:乳腺消结散外敷对ALM气滞热壅证的临床效果显著,利于ALM相关症状的好转,并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消结散 外敷 急性乳腺炎 气滞热壅证
下载PDF
浅析联合疗法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气滞热壅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沉沉 秦晔 《光明中医》 2022年第9期1573-1575,共3页
此文研究近年来纳入标准为气滞热壅型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类文献,探求联合疗法治疗气滞热壅型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疗效概况。发现叠加应用2种或2种以上治法成为一种趋势,就此做一综述。近年来联合2种或2种以上治法的治疗方式颇受青睐,... 此文研究近年来纳入标准为气滞热壅型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类文献,探求联合疗法治疗气滞热壅型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疗效概况。发现叠加应用2种或2种以上治法成为一种趋势,就此做一综述。近年来联合2种或2种以上治法的治疗方式颇受青睐,其中中药内服外敷及针灸、拔罐等中医治法在提高疗效上功不可没,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 气滞热壅证 外敷中药 手法通乳 针灸疗法 拔罐 耳穴压籽 理疗
下载PDF
输穴极砭微针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胡珊珊 孙赵娜 +1 位作者 刘君 黄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3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输穴极砭微针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74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标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输穴极砭微针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74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标准干预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输穴极砭微针进行干预。干预3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疗效、体温恢复情况、乳房疼痛评分、乳腺通畅程度等结局指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体温在72 h内恢复正常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乳腺通畅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中医症状体症评分、乳房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穴极砭微针的应用有助于改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 气滞热壅证 哺乳期 极砭微针 输穴
下载PDF
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陆宇云 黄梅 吴代陆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979-982,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方法治疗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效果,制定出一套方便有效的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方法】将120例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方法治疗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效果,制定出一套方便有效的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方法】将120例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汤剂瓜蒌牛蒡汤加减内服、双柏油膏外敷及手法通乳等)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5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并于治疗后1个月观察2组的回乳情况。【结果】(1)治疗5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5 d后,治疗组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的回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早期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疗效确切,治疗过程不影响哺乳,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 哺乳期 气滞热壅证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瓜蒌牛蒡汤 双柏油膏 手法通乳
下载PDF
赵飞白经验方外治急性乳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黄羚 秦田雨 时晶 《河南中医》 2016年第1期126-127,共2页
目的:观察赵飞白经验方外治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乳腺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青霉素640万U加入5%葡萄糖500 m L中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验方外敷治疗。结果:治... 目的:观察赵飞白经验方外治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乳腺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青霉素640万U加入5%葡萄糖500 m L中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验方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60%,对照组有效率77.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热毒炽盛证有效率优于气滞热壅证、正虚邪恋证(P<0.05)。结论:赵飞白经验方外治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以热毒炽盛证疗效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 外治法 毒炽盛 气滞热壅证 正虚邪恋 赵飞白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防治奶牛乳房炎 被引量:2
7
作者 霍金林 《今日畜牧兽医》 2015年第5期53-55,共3页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中兽医属于"乳痈"范畴,它是奶牛四大疾病之一,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它不仅降低奶牛产奶量,而且影响乳品质量,甚至使患病乳区丧失泌乳机能,从而危及整个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中兽医属于"乳痈"范畴,它是奶牛四大疾病之一,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它不仅降低奶牛产奶量,而且影响乳品质量,甚至使患病乳区丧失泌乳机能,从而危及整个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乳品质量安全。因此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工作,历来是奶牛饲养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房炎 乳品质量安全 中兽医 气滞热壅证 中西医结合 停乳链球菌 乳头管 干奶期 胎衣不下 产后恶露不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