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联用技术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玮轩 解东超 +5 位作者 邵晨阳 张悦 吕海鹏 林智 杜琪珍 朱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8,共12页
通过优化茶叶用量、捕集温度、孵化温度、吹扫总流量、吹扫速率以及干燥速率等动态顶空(dynamic headspace,DHS)提取参数,建立了基于DHS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的烘青绿茶挥发性成分的最优提取及分析方法,并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 通过优化茶叶用量、捕集温度、孵化温度、吹扫总流量、吹扫速率以及干燥速率等动态顶空(dynamic headspace,DHS)提取参数,建立了基于DHS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的烘青绿茶挥发性成分的最优提取及分析方法,并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GC-O-MS)联用技术系统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关键嗅感物质。结果表明,当茶叶用量为200 mg、捕集温度为70℃、孵化温度为70℃、吹扫总流量为350 mL、吹扫速率为10 mL/min、干燥速率为10 mL/min时,萃取效果最佳。继而对3个代表性品种制备的烘青绿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析,共鉴定出74种挥发性成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香气化学物质基础差别迥异,共18种化合物被鉴定为关键差异性挥发性成分,其中异亚丙基丙酮及芳樟醇在龙井43烘青绿茶中含量最高,6-甲基-5-庚烯-2-酮、辛醛、环己酮、苯乙酮、古巴烯、表荜澄茄油烯醇等在福鼎大白茶中含量最高。进一步的GC-O-MS分析共识别出烘青绿茶中的28种嗅感物质,它们主要呈现青香、清新、花果香、草本香、木香、甜香等气味属性,其中花果香属性的香气强度总和最高,青香、清新属性次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芳樟醇、菖蒲烯、δ-杜松烯、6-甲基-5-庚烯-2-酮和辛醛是3个不同品种烘青绿茶间的关键差异性嗅感物质,芳樟醇在龙井43烘青绿茶中贡献显著,而后四者对福鼎大白茶烘青绿茶的香气品质形成贡献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青绿茶 茶树品种 挥发性成分 动态顶空萃取联合热脱附/相色谱-质谱 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 关键嗅感物质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同时分析蔬菜或水果中189种农药残留化合物 被引量:21
2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7-520,共4页
农产品的全球化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普遍关注,促进了相关部门加快进行旨在加强对农药残留物分析方法专属性和增加测试样品数量方面的计划.这些需求使得我们必须开发可以从一次萃取的样品中,分析多种农药化合物的可靠而快速的分析方法.许... 农产品的全球化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普遍关注,促进了相关部门加快进行旨在加强对农药残留物分析方法专属性和增加测试样品数量方面的计划.这些需求使得我们必须开发可以从一次萃取的样品中,分析多种农药化合物的可靠而快速的分析方法.许多已经开发的分析方法只是适合于有限的农药残留化合物,例如用ECD,NPD等检测器,结果需要多次进样,而且需双柱进行分析确认. 多种农药残留的GC/MSD分析方法,由于其具有可以同时测定多种食品中的多种农药残留及代谢物的优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此种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快速及相对成本较低.本文着重介绍了GC/MSD技术及其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联合技术 蔬菜 水果 农药残留化合物
下载PDF
对疏毛吴茱萸果实挥发油的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的结果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钟颖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3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对疏毛吴茱萸果实挥发油中的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的结果。方法:将2014年11月份采自广西的白色疏毛吴茱萸果实作为研究对象,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Xcalibur软件的数据处理系统对其挥发油的成分进行测定,并计算其挥发油... 目的:探讨对疏毛吴茱萸果实挥发油中的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的结果。方法:将2014年11月份采自广西的白色疏毛吴茱萸果实作为研究对象,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Xcalibur软件的数据处理系统对其挥发油的成分进行测定,并计算其挥发油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结果与结论:本实验对疏毛吴茱萸果实挥发油中的化合物共认定41种。在疏毛吴茱萸果实的挥发油中,这些化合物所占的比例约为72.02%。在疏毛吴茱萸果实的挥发油中占比最多的五种化合物分别为β-榄香烯、石竹烯氧化物、α-杜松油醇、地匙菌烯醇及芳樟醇,其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3%、8.07%、7.13%、4.66%、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毛吴茱萸 干燥果实 挥发油 相色谱-质谱联合分析
下载PDF
脾虚证大鼠肝组织中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联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光 闫淑莲 +1 位作者 刘永利 曲瑞瑶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脾虚证的发病机制以及加味四君子汤对脾虚的治疗作用,寻求可能治疗脾虚证有效的方法。[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脂肪酸组成,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脾虚大鼠肝组织中脂肪酸中的花生四烯... [目的]探讨实验性脾虚证的发病机制以及加味四君子汤对脾虚的治疗作用,寻求可能治疗脾虚证有效的方法。[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脂肪酸组成,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脾虚大鼠肝组织中脂肪酸中的花生四烯酸(A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后AA可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实验性脾虚大鼠可引起肝组织中脂肪酸的异常改变,加味四君子汤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实验性 脂肪酸 花生四烯酸 相色谱-质谱联合分析
原文传递
动物实验筛选与GC/MS法快速诊断毒鼠强中毒 被引量:1
5
作者 克明 李跃芳 +3 位作者 王永青 尉志文 陈跃华 吴燕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6期508-510,共3页
目的建立中毒检材的毒鼠强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和毒鼠强GC/MS法快速检验方法快速诊断毒鼠强中毒.方法中毒检材大鼠或小白鼠灌胃,观察反应.固体检材匀浆或液体检材,加入内标SKF525或地芬尼多(眩晕停),硼砂缓冲液碱化(pH=9.18),苯萃取2次... 目的建立中毒检材的毒鼠强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和毒鼠强GC/MS法快速检验方法快速诊断毒鼠强中毒.方法中毒检材大鼠或小白鼠灌胃,观察反应.固体检材匀浆或液体检材,加入内标SKF525或地芬尼多(眩晕停),硼砂缓冲液碱化(pH=9.18),苯萃取2次,氮气挥干,无水乙醇定容, GC/MS检测,质谱特征碎片定性分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校正曲线法定量分析.结果毒鼠强灌胃后大鼠出现特有强直性抽搐.毒鼠强的质谱特征碎片为:212和240. GC/MS检测毒鼠强的线性范围为(0.05~4) 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μg/mL.2002年-2005年检测的74例毒鼠强中毒死亡案件中,56例可疑毒鼠强中毒者中18例检出毒鼠强,其中31例可进行大鼠毒性实验者中10例大鼠毒鼠强毒性实验阳性,185例可疑毒鼠强中毒死亡者中,74例检出毒鼠强,其中30例可进行大鼠毒性实验者中15例大鼠毒鼠强毒性实验阳性.结论动物实验筛选、GC/MS法快速诊断毒鼠强中毒,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应用于毒鼠强中毒的诊断和毒鼠强中毒死亡的法医学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鼠强 中毒 快速诊断 相色谱质谱联合分析
下载PDF
GC-MS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原料药中水合肼的含量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伟民 黄伟静 陈伟翰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1期202-205,共4页
目的:建立苯磺酸氨氯地平原料药中基因毒性杂质水合肼含量的GC-MS方法。方法:采用DB-35MS(30 m×0.25 mm,0.25μm)分析柱,程序升温:65℃保持3 min,以25℃·min^(-1)升温至250℃,保持3 min,进样口温度为250℃;载气(氦气)流速为1.... 目的:建立苯磺酸氨氯地平原料药中基因毒性杂质水合肼含量的GC-MS方法。方法:采用DB-35MS(30 m×0.25 mm,0.25μm)分析柱,程序升温:65℃保持3 min,以25℃·min^(-1)升温至250℃,保持3 min,进样口温度为250℃;载气(氦气)流速为1.3 ml·min^(-1),以25∶1的分流比进样,进样体积为1μl。水合肼在丙酮-冰醋酸条件下进行衍生化反应,在SIM的扫描模式下对水合肼衍生物进行分析,其定量离子为m/z 112。结果:所测的水合肼衍生物在0.03~1.5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7 2),检测限为0.006 7μg·ml^(-1),定量限为0.02μg·ml^(-1),分析方法的专属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准确度、溶液稳定性、耐用性等验证参数均在指导原则的规定范围内。结论:该GC-MS定量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耐用性强,可用于苯磺酸氨氯地平原料药中水合肼的杂质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氨氯地平 水合肼 衍生化 基因毒性杂质 气相色谱联合质谱
下载PDF
Leaf Volatiles Induced by Mechanical Damage from Diverse Taxonomic Tree Species 被引量:2
7
作者 平立岩 沈应柏 +1 位作者 金幼菊 郝建华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3期261-266,共6页
Plant volatiles induced by wounding play key roles in plant-insect and plant-plant interactions.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their induction by wounding and their functions in interplant communications, four... Plant volatiles induced by wounding play key roles in plant-insect and plant-plant interactions.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their induction by wounding and their functions in interplant communications, four diverse tree species: ashleaf maples ( Acer negundo L.), hankow willow (Salix matsudana Koidz.), Chinese white poplar ( Populus tomentosa Carr.) and poplar opera 8277 (P. simonii x P. pyramibalis cv.), were used as materials. The blends of volatiles collected after damage were detected with GCMS. Most of the induced compounds reach high concentrations in 5 h. They are acyclic monoterpenes, fatty acid derivatives, and aromatic compounds. To authors' knowledge, dimethyl adipate, diisobutyl succinate and benthothiazole have never been reported in previous herbivore insect-plant systems, After being damaged 2 h, green leaf volatiles were released in large amount. The repellents were detected in higher concentration after 24 h. The time of releasing is different within different species, but many kinds of volatiles widely existed in different trees.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 among species. Health ashleaf maple released more terpenoids, but poplars and willow produced more aromatic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ATILES damage GC-MS TERPENOID fatty acid derivative aromatic compound
下载PDF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Rabdosia lophanthoides 被引量:1
8
作者 石浩 邹建凯 潘远江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SCD 2002年第3期283-287,共5页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 MS)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Rabdosia lophanthoides result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108 compounds representing 78.120% of the oil. Hydro distillati...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 MS)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Rabdosia lophanthoides result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108 compounds representing 78.120% of the oil. Hydro distillation of Rabdosia lophanthoides yielded a pale yellow oil. The compounds identified and their relative proportions are listed in Table 1 according to their order of elution on an HP 5MS capillary colum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dosia lophanthoides Composition of essential oil GC MS analysis Ladentification of 108 compounds
下载PDF
波叶银桂不同组织挥发性成分分析
9
作者 卫沈妮 吴辉 +2 位作者 于萍 谭云飞 曾祥玲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37-42,51,共7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仪分析波叶银桂花朵组织和叶片的挥发性成分,以明确挥发性成分释放的关键组织部位,了解不同组织挥发性物质的差异。结果共检测出111种挥发性物质,雄蕊中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有62种,主要是反式-β-紫罗兰酮... 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仪分析波叶银桂花朵组织和叶片的挥发性成分,以明确挥发性成分释放的关键组织部位,了解不同组织挥发性物质的差异。结果共检测出111种挥发性物质,雄蕊中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有62种,主要是反式-β-紫罗兰酮、芳樟醇、二氢-β-紫罗兰酮;花瓣中有45种挥发物,主要是反式-β-紫罗兰酮、γ-癸内酯、二氢-β-紫罗兰酮;花梗和雌蕊中有20种挥发物,主要是反式-β-紫罗兰酮、二氢-β-紫罗兰酮、3-亚甲基-1,1-二甲基-2-乙烯基环己烷;叶片中有47种挥发物,主要是β-石竹烯、乙酸叶醇酯。花瓣、花梗和雌蕊、雄蕊、叶片各有特有成分分别为8、4、22种和34种。花朵中不规则萜类为主要成分,花瓣中不含倍半萜物质;而叶片中倍半萜物质丰富,不含不规则萜类物质。桂花的花朵和叶片中富含β-紫罗兰酮、α-紫罗兰酮和β-石竹烯等功能性成分,是森林康养的潜在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成分 波叶银桂 森林康养 固相微萃取(SPME)联合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下载PDF
β-脲基丙酸酶缺陷症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海泉 张玉琴 朱近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57-958,共2页
1病历资料患儿女,4岁。因“间断呕吐腹泻伴睡眠增多3d,发热1d”于2012年3月收入天津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治疗。患儿入院前3d开始出现间断呕吐腹泻,同时伴有睡眠增多,无抽搐、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无视物及听觉障碍。入院前1d发热... 1病历资料患儿女,4岁。因“间断呕吐腹泻伴睡眠增多3d,发热1d”于2012年3月收入天津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治疗。患儿入院前3d开始出现间断呕吐腹泻,同时伴有睡眠增多,无抽搐、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无视物及听觉障碍。入院前1d发热1次,体温39.5℃,予退热治疗后降至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脲基丙酸酶缺陷症 尿液相色谱质谱联合分析 UPB1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