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流量氧疗在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重症康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张伟伟 程会兰 +1 位作者 丰金香 李琪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3期64-66,78,共4页
目的探讨高流量氧疗(HFNC)在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重症康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12月昆山市康复医院收治6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重症康复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 目的探讨高流量氧疗(HFNC)在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重症康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12月昆山市康复医院收治6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重症康复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湿化氧疗治疗,观察组采用HFNC治疗。比较两组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情况、痰痂形成情况、气道湿化满意度、平均吸痰次数及气管套管成功拔除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痰痂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道湿化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吸痰次数为(5.49±1.02)次,低于对照组的(8.56±1.1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套管成功拔除率为50.00%,高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可降低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重症康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痰痂形成风险,提高气道湿化满意度,减少平均吸痰次数,便于气管套管成功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重症康复患者 高流量湿化氧疗 医院获得性肺炎 平均吸痰次数
下载PDF
ICU护士对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知识及实践现状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旋 米洁 +3 位作者 姚娟 简福霞 袁智慧 杨雪莲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9期859-863,共5页
目的探讨ICU护士对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的知识掌握程度与实践情况,并分析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21年8-9月通过便利抽样选取重庆市60家医院的1194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 目的探讨ICU护士对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的知识掌握程度与实践情况,并分析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21年8-9月通过便利抽样选取重庆市60家医院的1194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知识与实践情况。结果1194名ICU护士气道湿化知识得分为(13.12±2.69)分。湿化液和人工鼻禁忌证问题,正确率均低于40%。不同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医院等级、是否有专科护士证及是否接受过气道湿化培训的ICU护士气道湿化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ICU护士气道湿化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ICU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护理需要进一步规范,可以通过分层次培训及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ICU护士气道湿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 气道湿化 知识 现况调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机械通气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对患者康复、用药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飞 王婷 +1 位作者 李峰 康海波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7期160-162,共3页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对于患者康复、用药、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重症脑血管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气管切开时间将其分为早切开组6...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对于患者康复、用药、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重症脑血管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气管切开时间将其分为早切开组62例,晚切开组46例,对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用药时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肺炎发生率、病死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早切组患者气管切开后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晚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切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抗生素与镇痛类药剂使用时间均短于晚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ICU时及出院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采用机械通气后,早切气管可减少患者肺炎发生率,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减少镇静、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时间,且对临床中因切开气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重症脑血管病 气管切开 康复 神经功能恢复
下载PDF
不同气道管理方法在非机械通气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毕春霞 李红玉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040-1042,共3页
气管切开术是建立应急呼吸道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方法[1]。但是对于非机械通气的患者.气管切开后.患者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加温、加湿、滤过的功能,导致分泌物黏稠干燥,痰液不易咳出.出现肺部感染[2]。气管切开患者气囊上带菌的... 气管切开术是建立应急呼吸道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方法[1]。但是对于非机械通气的患者.气管切开后.患者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加温、加湿、滤过的功能,导致分泌物黏稠干燥,痰液不易咳出.出现肺部感染[2]。气管切开患者气囊上带菌的滞留物不断流入下呼吸道。也是肺部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患者 机械通气 气管切开 气道管理 呼吸道梗阻 气管切开患者 气管切开 吸入气体
下载PDF
机械通气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对患者康复、用药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5
作者 祝经韬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058-2059,共2页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对患者康复、用药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7例机械通气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时间分为早切组(入院至气管切开时间<7 d,34例)、晚切组...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对患者康复、用药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7例机械通气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时间分为早切组(入院至气管切开时间<7 d,34例)、晚切组(入院至气管切开时间≥7 d,33例)。结果:早切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晚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切组镇静药应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短于晚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切组入院时、机械通气后、离开ICU时、出院时NIHSS评分与晚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切组肺炎发生率低于晚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切组病死率与晚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切开气管进行机械通气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滞留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减少镇静药物与抗生素的应用时间,但对神经功能恢复及病死率的影响相似,临床应用时宜根据患者综合情况酌情决定气管切开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时机 康复 机械通气 神经功能恢复 重症脑血管病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破伤风气管切开患者5例
6
作者 张秀清 丁燕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8期66-66,共1页
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重症破伤风23例,均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7.80岁,5例均治愈且无后遗症发生。
关键词 重症破伤风 气管切开患者 机械通气治疗 呼吸机辅助通气 2003年 2001年 80岁 后遗症
下载PDF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护理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燕华 贺艳 周伯军 《全科护理》 2017年第16期1972-1973,共2页
[目的]总结5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护理。[方法]对5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给予监护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病人无气道堵塞、再次使用呼吸机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气... [目的]总结5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护理。[方法]对5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给予监护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病人无气道堵塞、再次使用呼吸机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护理可以降低再次使用呼吸机的概率,减少长期使用呼吸机引起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 呼吸湿化治疗仪 重症监护室 护理
下载PDF
机械通气下重症肥胖患者气管切开时机
8
作者 方晓君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5年第2期47-47,共1页
背景:气管切开术对行机械通气的重症肥胖患者的最佳时机仍然存在争议。方法:我们对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之间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气管切开术重症肥胖患者[BMI兰40kg/m^2和(或)BMI≥35kg/m^2]进行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肥胖患者 机械通气 气管切开时机 气管切开
下载PDF
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崔晶 叶翠英 杨福玲 《中国伤残医学》 2009年第6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ICU危重患者 护理管理 机械通气 气管切开 急危重症患者 诊疗技术 有效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与机械通气患者非语言交流的技巧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惠 侯桂红 +2 位作者 霍建丽 李建华 陈建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31-331,共1页
人际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而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情感沟通的基本方式是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而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通... 人际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而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情感沟通的基本方式是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而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是以人的体态、仪表为载体的无声信息传递,情感沟通,即通过人的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交流 机械通气患者 信息传递 语言沟通障碍 人际交流 情感沟通 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
下载PDF
非语言交流对机械通气患者身心感受的影响
11
作者 闫春玲 张慧 王蕊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5期2342-2343,共2页
在机械通气期间,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暂时性失语,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和需求,使护患沟通产生障碍,患者因此出现焦虑、恐惧、躁动,甚至自行拔管。在工作中通过使用一些非语言交流的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促进了... 在机械通气期间,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暂时性失语,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和需求,使护患沟通产生障碍,患者因此出现焦虑、恐惧、躁动,甚至自行拔管。在工作中通过使用一些非语言交流的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促进了患者康复,减轻了心理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患者 语言交流 身心感受 心理不适 暂时性失语 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 语言表达
下载PDF
两种高流量氧气治疗系统在神经重症气管切开脱机患者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顾银萍 黄赣英 朱丹玲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8期13-15,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高流量氧气治疗(简称氧疗)系统对神经重症气管切开(简称气切)脱机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该院收治并行气切神经重症患者66例,气切前均无肺部感染,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试验组29例。对照组采用Mindray SV300高流... 目的比较两种高流量氧气治疗(简称氧疗)系统对神经重症气管切开(简称气切)脱机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该院收治并行气切神经重症患者66例,气切前均无肺部感染,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试验组29例。对照组采用Mindray SV300高流量氧疗系统,试验组采用文丘里联合MR 850加热加湿器。比较两组使用高流量氧疗期间费用、氧疗3天后痰液黏稠度,以及氧疗24小时后呼吸功能指标、7天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氧疗费用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干预24小时后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痰液黏稠度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气道采用新型Mindray SV300高流量氧疗系统与文丘里联合MR 850加热加湿高流量氧疗对气切患者效果接近,但后者氧疗费用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 神经重症患者 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急危重症患者病理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志 张国强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45-247,共3页
自1966年池田茂人第一次引入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以来,纤支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除去常规肺部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外,急诊及危重症医生还将其适应症扩大到诸如指导机械通气患者撤机[2]、引导经皮气管切开[3]、行床旁胸腔镜检查[4... 自1966年池田茂人第一次引入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以来,纤支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除去常规肺部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外,急诊及危重症医生还将其适应症扩大到诸如指导机械通气患者撤机[2]、引导经皮气管切开[3]、行床旁胸腔镜检查[4]等方面。对于清醒的、自主呼吸的患者来说,纤支镜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尤其是致死性并发症极其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患者 经皮气管切开 致死性并发症 PEEP expiratory 呼气末正压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纤支镜检查 病理生理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迎晓 刘喜平 《基层医学论坛》 2012年第9期1187-1188,共2页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有效引流及机械通气提供条件,目前最常用的人工气道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的建立和使用,使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笔者在ICU病房从事...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有效引流及机械通气提供条件,目前最常用的人工气道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的建立和使用,使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笔者在ICU病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多年,现将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患者 临床护理工作 人工气道 ICU病房 气管切开 急危重症患者 抢救成功率 上呼吸道
下载PDF
3例高龄气管切开并发气管肉芽肿患者的护理
15
作者 张莉 甘旭菲 唐军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16-316,319,共2页
气管切开术在抢救需要呼吸支持、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影响,常引起出血、脱管、气管食管瘘等常见的并发症,并发气管内肉芽肿报道较为少见。气管内肉芽肿,尤其是较大和质脆的肉芽肿.若不及时... 气管切开术在抢救需要呼吸支持、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影响,常引起出血、脱管、气管食管瘘等常见的并发症,并发气管内肉芽肿报道较为少见。气管内肉芽肿,尤其是较大和质脆的肉芽肿.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我科收治的高龄患者中有3例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内肉芽肿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内肉芽肿 气管切开 重症患者 并发症 护理 气管食管瘘 呼吸支持 机械通气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建义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6期651-652,共2页
呼吸机辅助呼吸是临床上利用机械辅助通气的方式,以达到维持和改善并纠正患者诸多因素所致的急慢性呼吸衰竭的一种治疗措施,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由于经口或经鼻或气管切开,患者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不适和想法。常导致患者出现... 呼吸机辅助呼吸是临床上利用机械辅助通气的方式,以达到维持和改善并纠正患者诸多因素所致的急慢性呼吸衰竭的一种治疗措施,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由于经口或经鼻或气管切开,患者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不适和想法。常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紧张和孤独,不利于患者康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插管患者 气管切开 影响因素 机械辅助通气 呼吸机辅助呼吸 急慢性呼吸衰竭 言语表达
下载PDF
微量泵气道湿化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盛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4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究微量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卧床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行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间断性气道湿化护... 目的探究微量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卧床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行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间断性气道湿化护理,观察组给予微量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护理,比较两组吸痰次数、吸痰后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吸痰次数、发生刺激性干咳和气道黏膜出血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吸痰后氧饱和度、气道湿化理想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能有效减少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卧床患者的吸痰次数,提高患者的氧饱和度,促进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泵 持续恒温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 卧床患者
下载PDF
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华建荣 何群 徐少毅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5年第1期70-72,共3页
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最常用的支持手段。对于需要长期机械通气或短期内无法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气管切开能给患者建立安全、有效的人工气道,方便气道管理,可较长时间使用,从而避免了因长期气管插管导致的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 气管切开患者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纤支镜引导 临床应用 长期机械通气 重症监护病房 严重并发症 插管患者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发音重建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予涵 陈丽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22期22-24,共3页
发音重建(speech reconstruction,SR)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气流重新通过患者喉部,震动其声带,从而使患者实现发音的方法总称。机械通气作为抢救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所必须进行的一项治疗手段[1],通常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这阻止... 发音重建(speech reconstruction,SR)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气流重新通过患者喉部,震动其声带,从而使患者实现发音的方法总称。机械通气作为抢救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所必须进行的一项治疗手段[1],通常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这阻止了气体流经患者喉部声带,使其丧失发声能力。发声功能丧失导致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出现沟通障碍,此时患者易产生消极情绪,如焦虑、恐惧、愤怒、挫折感,严重者甚至出现自伤行为[2-4]。成功的沟通方案不仅可以缓解患者消极情绪,还可以提高医疗保健质量[5]。制订成功的沟通方案往往因对机械通气发生、发展认识不足而受到很大限制。目前多采用非语言沟通方法解决该问题,如点头、摇头、手势语、摇铃、触摸、写字板、卡片等[6-8]。但由于非语言沟通没有统一标准且受患者文化程度、沟通工具的影响,医务人员时常不能理解患者所表达的意思,费时费力且有效性不高[9]。国内外学者积极探索机械通气发音重建的方式,努力寻找一种新的更经济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患者沟通障碍问题。本研究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发音重建的研究进展,为我国机械通气患者发音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患者 语言沟通 发音重建 气管切开 发声功能 写字板 沟通障碍 呼吸衰竭
下载PDF
面罩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
20
作者 杨瑞兰 余峰 《基层医学论坛(B版)》 2006年第11期1043-1044,共2页
关键词 面罩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治疗 重症哮喘 护理 通气技术 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 哮喘患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