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1
作者
陈颖华
邹艳
+2 位作者
蒯燕霞
靳留玉
陈玲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7期1070-1076,共7页
目的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经临床应用检验其效果。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构建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初级条目池,经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筛选、修订...
目的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经临床应用检验其效果。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构建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初级条目池,经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筛选、修订指标,最终形成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医院收治的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危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51例为对照组(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前),2021年7月—2022年6月51例为观察组(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后)。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质量。结果第1、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72、0.885,函询意见协调程度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83、0.428,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35个,指标变异系数为0.06~0.16。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5.88%,小于对照组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较完整,且可靠性较强,指标体系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持续改进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护理质量,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儿
气管插管辅助通气
非计划性拔管
评价指标
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与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在院前心搏骤停患者复苏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雷艳青
徐鹏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4期120-121,共2页
目的综合对比分析不同通气方式对院前心搏骤停(CA)患者的复苏效果,为CA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收治的28例CA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方式;选择2013年9月~2014年...
目的综合对比分析不同通气方式对院前心搏骤停(CA)患者的复苏效果,为CA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收治的28例CA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方式;选择2013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28例CA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效果、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血氧饱和度(SaO_2)以及通气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抢救后2 h、20 h、70 h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29.1±5.2)s vs.(61.2±7.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SaO_2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ROS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CA患者的复苏中,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方式和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方式有各自的适应证,临床效果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复苏效果
气管
插管
人工
辅助
通气
心肺复苏球囊人工
通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院前急救采用不同通气方式在心搏骤停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4
3
作者
贾孟娟
《西藏医药》
2019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采用不同通气方式在心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治疗的CA患者86例临床资料,依据人工通气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接...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采用不同通气方式在心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治疗的CA患者86例临床资料,依据人工通气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接受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治疗。观察两组通气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复苏效果及血气指标等。结果通气时间:对照组(62.54±8.97)s,观察组(34.62±6.3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气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OSC及复苏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院前急救采用不同通气方式对心搏骤停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复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插管
人工
辅助
通气
心肺复苏球囊人工
通气
复苏效果
心搏骤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1
作者
陈颖华
邹艳
蒯燕霞
靳留玉
陈玲玲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出处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7期1070-1076,共7页
文摘
目的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经临床应用检验其效果。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构建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初级条目池,经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筛选、修订指标,最终形成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医院收治的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危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51例为对照组(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前),2021年7月—2022年6月51例为观察组(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后)。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质量。结果第1、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72、0.885,函询意见协调程度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83、0.428,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35个,指标变异系数为0.06~0.16。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5.88%,小于对照组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较完整,且可靠性较强,指标体系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持续改进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护理质量,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关键词
危重症患儿
气管插管辅助通气
非计划性拔管
评价指标
应用
Keywords
Critically ill children
Endotracheal intubation-assisted ventilation
Unplanned extubation
Evaluation indicators
Application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与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在院前心搏骤停患者复苏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雷艳青
徐鹏
机构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4期120-121,共2页
文摘
目的综合对比分析不同通气方式对院前心搏骤停(CA)患者的复苏效果,为CA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收治的28例CA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方式;选择2013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28例CA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效果、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血氧饱和度(SaO_2)以及通气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抢救后2 h、20 h、70 h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29.1±5.2)s vs.(61.2±7.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SaO_2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ROS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CA患者的复苏中,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方式和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方式有各自的适应证,临床效果差异不大。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复苏效果
气管
插管
人工
辅助
通气
心肺复苏球囊人工
通气
分类号
R541.78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院前急救采用不同通气方式在心搏骤停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4
3
作者
贾孟娟
机构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
出处
《西藏医药》
2019年第2期34-36,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采用不同通气方式在心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治疗的CA患者86例临床资料,依据人工通气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接受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治疗。观察两组通气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复苏效果及血气指标等。结果通气时间:对照组(62.54±8.97)s,观察组(34.62±6.3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气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OSC及复苏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院前急救采用不同通气方式对心搏骤停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复苏效果。
关键词
气管
插管
人工
辅助
通气
心肺复苏球囊人工
通气
复苏效果
心搏骤停
分类号
R541.78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危重症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患儿非计划性拔管预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陈颖华
邹艳
蒯燕霞
靳留玉
陈玲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与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在院前心搏骤停患者复苏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雷艳青
徐鹏
《中国处方药》
2018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院前急救采用不同通气方式在心搏骤停患者的效果观察
贾孟娟
《西藏医药》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