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化床锅炉敞开式气螺旋给煤技术
1
作者 史帅军 禹保卫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7年第9期36-37,共2页
敞开式气螺旋给煤技术利用空气动力形成的气螺旋将煤输送进炉膛,可取代目前通用的机械给煤技术,设备结构简单、投资少。气螺旋给煤技术能在落煤口处形成负压,将煤粉吸入炉膛,消除了机械给煤技术无法解决的生产现场扬尘问题。
关键词 流化床锅炉 敞开式 气螺旋 给煤
下载PDF
多孔螺旋碳纤维气凝胶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研究
2
作者 吴智清 文亚东 +4 位作者 曹若昭 刘兴龙 刘浩 陶锋 王志俊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以废弃茶叶中的螺旋导管为原料,成功制备出一种多孔螺旋碳纤维气凝胶(PSCFAs)吸附剂,考察了KOH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对PSCFAs孔结构和吸附亚甲基蓝(MB)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PSCFAs对水中污染物MB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最佳... 以废弃茶叶中的螺旋导管为原料,成功制备出一种多孔螺旋碳纤维气凝胶(PSCFAs)吸附剂,考察了KOH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对PSCFAs孔结构和吸附亚甲基蓝(MB)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PSCFAs对水中污染物MB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最佳吸附浓度和循环稳定性。研究表明,活化剂的浓度为1 M、温度为700℃、活化时间为1 h时获得的PSCFAs样品比表面积最大(约为1469.03 m^(2)/g),孔隙总体积最大(0.594 cm^(3)/g),对水中MB的最大吸附浓度高达476 mg/g。PSCFAs对MB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方程(R^(2)=0.99956-0.99972)和二阶动力学模型(R^(2)=0.9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蓝 多孔螺旋碳纤维凝胶 吸附容量 生物质碳
下载PDF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螺旋流压降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树立 饶永超 +2 位作者 魏鸣姣 张琳 马维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9-663,共5页
在气液两相流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流型和压降的实验。以空气和水为实验介质,对水平管内气液两相螺旋流的流型进行了研究。依次得到螺旋波状分层流、螺旋泡状流、螺旋弥散流三种典型的流型图像。并分析了流型、体积含气率、气液折算流速以... 在气液两相流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流型和压降的实验。以空气和水为实验介质,对水平管内气液两相螺旋流的流型进行了研究。依次得到螺旋波状分层流、螺旋泡状流、螺旋弥散流三种典型的流型图像。并分析了流型、体积含气率、气液折算流速以及叶轮起旋参数等因素对气液两相螺旋流压降的影响。最后实验表明,流型是影响压降规律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对压降的影响亦有影响。螺旋弥散流是压降梯度最小的流型。以上结果对今后相关的研究以及工程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两相螺旋 流型 压降
下载PDF
井下螺旋式气液分离器分离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尊策 崔航 +2 位作者 李森 徐艳 张井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6期1358-1361,1371,共5页
为了实现井下气液高效分离、产出水回注和采气于一体,开展了新型井下螺旋式气液分离器的研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对螺旋式气液分离器的内部流场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螺旋圈数和螺距对螺旋式气液分离器性能的影响。该结果为井下螺... 为了实现井下气液高效分离、产出水回注和采气于一体,开展了新型井下螺旋式气液分离器的研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对螺旋式气液分离器的内部流场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螺旋圈数和螺距对螺旋式气液分离器性能的影响。该结果为井下螺旋式气液分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液分离器 数值模拟 分离性能
下载PDF
气液两相螺旋流超声脉冲传播模拟及液膜厚度测量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婧 许克军 +2 位作者 刘小锋 孟佳 梁法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127,133,共7页
气液螺旋流具有强化气液分离、提高换热效率等独特优势,在工业上应用广泛。液膜厚度是气液螺旋流关键参数,是研究环状流演化的基础,但传统的测量方法难以实现环状液膜厚度的非介入测量。基于超声脉冲界面反射原理,提出通过界面回波实现... 气液螺旋流具有强化气液分离、提高换热效率等独特优势,在工业上应用广泛。液膜厚度是气液螺旋流关键参数,是研究环状流演化的基础,但传统的测量方法难以实现环状液膜厚度的非介入测量。基于超声脉冲界面反射原理,提出通过界面回波实现液膜厚度非介入测量的新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波动方程进行求解,模拟了高斯脉冲激励下超声波在气液螺旋环状流中的传播特性,获得了声压场以及脉冲回波随时间变化特征,并在气液两相流环道上开展了实验测量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气液界面回波幅值明显大于固液界面,液膜厚度取决于气液界面和固液界面脉冲传播时间差。液膜厚度超声回波测量结果与介入式探针测量值吻合良好,最大测量误差小于3.0%。超声回波测量液膜厚度方法具有非介入、响应性快的优点,不受管壁材质的限制,为研究螺旋流液膜演化规律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 超声回波 液膜厚度 数值模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螺旋罩式多功能沉砂气锚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峰 程海霞 +2 位作者 鲁青玲 秦桂云 薄其利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7-78,共2页
为了解决气、液、砂一级分离的不足及多级分离串联结构总体尺寸偏大,易在油流通道内形成砂桥等问题,研制了新型螺旋罩式多功能沉砂气锚。该气锚主要由上接头、上筛管、分流管、钢球、转换接头、中心管、螺旋片、下筛管、分离伞、下堵头... 为了解决气、液、砂一级分离的不足及多级分离串联结构总体尺寸偏大,易在油流通道内形成砂桥等问题,研制了新型螺旋罩式多功能沉砂气锚。该气锚主要由上接头、上筛管、分流管、钢球、转换接头、中心管、螺旋片、下筛管、分离伞、下堵头、下接头等组成,综合应用离心分离和重力滑脱罩式分离及单向皮碗密封结构,实现了气体、液体和砂粒的三次分离。现场应用表明,该气锚可使平均单井泵效由38.2%提高到52%,目前已累计增产原油9 570 t,获经济效益500余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罩式沉砂 离心分离 三次分离
下载PDF
螺旋曝气特性与流场分析
7
作者 周涛 孙建红 +1 位作者 孙智 刘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38-1044,共7页
为了提高曝气效率,提出了一种具有螺旋流场特性的新型曝气方式.通过对螺旋曝气进行理论分析发现,该方法可以提高气液两相的总接触面积,进而增强曝气效率.同时采用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对螺旋曝气池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传统曝气方式... 为了提高曝气效率,提出了一种具有螺旋流场特性的新型曝气方式.通过对螺旋曝气进行理论分析发现,该方法可以提高气液两相的总接触面积,进而增强曝气效率.同时采用EulerEuler双流体模型对螺旋曝气池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传统曝气方式(垂直曝气和水平曝气)进行对比分析.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当曝气总流量为7.48 kg/s时,螺旋曝气池全流域平均混合效率约为垂直曝气池的23倍,且为水平曝气池的10倍.此外,对螺旋曝气池中涡运动和湍流脉动等流动机理进行分析以及对气含率分布的考察发现,螺旋曝气中的气羽柱前行路径成螺旋状,涡运动和湍流脉动增强,使得气液总接触面积增大,流场更均匀,曝气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 螺旋 混合效率 含率
下载PDF
螺旋气锚螺杆结构优化的PIV(粒子图像测速)试验研究
8
作者 王小兵 刘扬 +1 位作者 崔海清 韩洪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53-157,10,共5页
为了优化螺旋气锚螺杆的结构,提高螺旋气锚的气液分离效率,利用PIV(粒子图像测速)对不同结构螺杆螺旋气锚顶部螺旋流场进行了测试,提取了同一位置处螺旋气锚顶部螺旋流场中的旋流速度,并进行比较。建立室内螺旋气锚气液分离效率评价装置... 为了优化螺旋气锚螺杆的结构,提高螺旋气锚的气液分离效率,利用PIV(粒子图像测速)对不同结构螺杆螺旋气锚顶部螺旋流场进行了测试,提取了同一位置处螺旋气锚顶部螺旋流场中的旋流速度,并进行比较。建立室内螺旋气锚气液分离效率评价装置,对不同气液比条件下,不同结构螺杆螺旋气锚的气液分离效率进行测试。将所测试的螺旋气锚顶部的旋流速度与气液分离效率进行对比分析,优化螺旋气锚的螺杆结构。结果显示,等双螺距和变螺距螺杆螺旋气锚顶部轴向旋转速度分布曲线形状基本相似,总体上变螺距螺杆螺旋气锚顶部旋转速度比等螺距的大,变螺距螺杆螺旋气锚顶部轴向旋转速度梯度比等螺距的大。等双螺距螺杆螺旋气锚顶部旋转速度比单螺纹螺杆螺旋气锚的大。在相同流量及气液比条件下,变螺距金属螺杆气锚气液分离效率总体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 螺杆结构 旋流速度 液分离效率 PIV(粒子图像测速)
下载PDF
气相压缩性对气液混输泵设计工况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韩伟 张万宇 +1 位作者 党树娟 王浩杰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3年第6期1-4,10,共5页
为研究气相压缩性对气液混输泵性能的影响规律,以螺旋轴流式气液混输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在20%~80%进口含气率范围内对混输泵设计工况点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气相压缩性对混输泵外特性曲线和内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 为研究气相压缩性对气液混输泵性能的影响规律,以螺旋轴流式气液混输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在20%~80%进口含气率范围内对混输泵设计工况点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气相压缩性对混输泵外特性曲线和内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高含气率下气相可压缩性对混输泵的外特性预测结果影响明显增大;考虑气相压缩性后,混输泵叶轮单个流道内最先出现气堵问题,并且气相压缩性明显影响叶轮叶片上压力载荷分布以及叶轮内的气液两相的相间速度差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压缩性 螺旋轴流式液混输泵 双流体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井下螺旋轴流式气液混抽泵井下生产系统匹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葆 李增亮 +1 位作者 苗长山 赵新学 《石油矿场机械》 2008年第6期9-11,共3页
通过对130型井下螺旋轴流式气液混抽泵室内特性曲线的研究,对其井下生产系统各部分以及试验用井的选择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井下生产系统的匹配方法。
关键词 井下螺旋轴流式液混抽泵 潜油电泵 匹配方法
下载PDF
探究污水处理用螺旋曝气多功能试验装置的设计
11
作者 葛良武 《江西建材》 2013年第3期26-27,共2页
螺旋曝气泵的扬程系数的取值与螺纹的几何、形状参数关系很大,它的取值对螺旋曝气装置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设计螺旋曝气装置,更换转子和定子的尺寸以及不同的螺纹参数,测定螺纹参数和扬程的关系以及不同尺寸的定子和转子对螺旋曝... 螺旋曝气泵的扬程系数的取值与螺纹的几何、形状参数关系很大,它的取值对螺旋曝气装置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设计螺旋曝气装置,更换转子和定子的尺寸以及不同的螺纹参数,测定螺纹参数和扬程的关系以及不同尺寸的定子和转子对螺旋曝气泵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装置 污水处理 螺纹参数 转子 定子
下载PDF
高效螺旋气力清淤实验研究
12
作者 胡东 林安源 +1 位作者 王霞光 林鹏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51,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气力清淤的浓度和效率,提出一种新的轴向螺旋进气方式。以普通河砂模拟淤积固体,采用与工程实际相近的槽底供砂方式,在运动中抽砂,研究螺旋进气对气力清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清淤,气力清淤性能随进气螺旋角的增加... 为了进一步提高气力清淤的浓度和效率,提出一种新的轴向螺旋进气方式。以普通河砂模拟淤积固体,采用与工程实际相近的槽底供砂方式,在运动中抽砂,研究螺旋进气对气力清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清淤,气力清淤性能随进气螺旋角的增加而增加,性能曲线呈驼峰式发展。当螺旋角为10°时系统获得最佳性能,此时系统排砂量和提升效率较常规气力清淤分别提高28%和11.8%。垂直清淤,气力泵吸口埋入砂层,系统排砂量和排砂浓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且二者随气力泵埋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砂层出现明显坍塌和流动,呈以气力泵为中心的倒圆锥砂坑,且砂坑体积与泵的埋入深度成正比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淤 力提升 螺旋 浓度 效率
下载PDF
螺旋进气增强气力清淤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胡东 林安源 +2 位作者 王霞光 何丽晏 庹磊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22,共7页
为了提高气力清淤浓度和效率,引入轴向螺旋式进气,采用普通河砂模拟淤积层,以池底供砂方式进行试验,以进气螺旋角为变量,研究螺旋气力清淤性能特性。结果显示:引入轴向螺旋式进气,气力清淤性能随之提高,性能曲线呈驼峰式发展;进气螺旋... 为了提高气力清淤浓度和效率,引入轴向螺旋式进气,采用普通河砂模拟淤积层,以池底供砂方式进行试验,以进气螺旋角为变量,研究螺旋气力清淤性能特性。结果显示:引入轴向螺旋式进气,气力清淤性能随之提高,性能曲线呈驼峰式发展;进气螺旋角θ为10°时气力清淤性能最佳,其排固量和提升效率性能峰值比传统气力清淤分别提高28%和14%。此外,气力泵吸口高度(即气力泵吸口至砂层距离)H <0时,系统排固量和排固浓度进一步提高,淤积砂层出现坍塌和流动,形成以气力泵为中心的倒圆锥形砂坑,砂坑体积随气力泵埋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临界试验表明,螺旋气力清淤的液-固起动所需气量值明显小于传统气力清淤,具有高效率、低能耗等明显优势。试验契合工程实际,对清淤工程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淤 力提升 螺旋 排砂量 提升效率
下载PDF
低张碘气双对比造影多层螺旋CT在食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宝平 李志丹 +2 位作者 蒲民哲 翟永亮 赵效杰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10期92-93,共2页
近年来,食管及食管胃交界部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引起研究者的重视,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献指出食管及食管胃交界部(CEG)癌在流行病学、病因学、影像学、病理学、临床治疗及预后等诸多方面具备独立特征和独特的生物学行... 近年来,食管及食管胃交界部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引起研究者的重视,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献指出食管及食管胃交界部(CEG)癌在流行病学、病因学、影像学、病理学、临床治疗及预后等诸多方面具备独立特征和独特的生物学行为。【1】目前影像学检查如X线食管造影及CT平扫是常用的手段。但常规影像学检查弊端较多:X线造影检查仅能显示腔内病变情况,主要表现为管腔局限性或弥漫性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张碘双对比造影螺旋CT 食管疾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井下螺旋式气锚的改进和现场应用
15
作者 张晓明 陈德照 +5 位作者 陈磊 麻宇杰 刘智伟 黄蒙 徐占军 赵军辉 《机械工程师》 2022年第12期95-97,100,共4页
气体在井下抽油泵中脱出是影响抽油泵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井筒中增加气锚可以有效减少气体对抽油泵的影响。螺旋式气锚由于采用了滑脱效应和离心分离原理,相比重力式气锚,分气效率进一步提高,但由于自身结构限制,螺旋式气锚对于油气混... 气体在井下抽油泵中脱出是影响抽油泵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井筒中增加气锚可以有效减少气体对抽油泵的影响。螺旋式气锚由于采用了滑脱效应和离心分离原理,相比重力式气锚,分气效率进一步提高,但由于自身结构限制,螺旋式气锚对于油气混合液中小气泡分气效率较差,对气油比高、小气泡多的油井,不能有效解决气体影响的问题。为了提升螺旋式气锚的分气效果,在气锚下部安装破泡短接,井均泵效提升了9.3%,较好地解决了螺旋式气锚对小气泡分气效率不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 抽油泵 效率 分离系数 破泡短接
下载PDF
螺旋槽气密封失效的原因分析与改造
16
作者 谭伟 郭学立 《中国设备工程》 2004年第6期50-50,共1页
本文分析了螺旋槽气密封在粉料输送系统中频繁损坏的原因。将其改造为环形槽气密封,解决了密封损坏过快的问题。
关键词 螺旋密封 螺旋槽末端 磨损 改造 环形槽
下载PDF
油气混输管道水合物防治动态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建敏 王树立 +2 位作者 饶永超 周诗岽 赵书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共5页
水合物防治动态控制技术在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同时可利用水合物储气密度高的特点来增大管道输送量。但是,管道内水合物生成位置难以预测性,及水合物颗粒运动规律的复杂性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该问题,利用气液两相螺旋管流强化天... 水合物防治动态控制技术在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同时可利用水合物储气密度高的特点来增大管道输送量。但是,管道内水合物生成位置难以预测性,及水合物颗粒运动规律的复杂性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该问题,利用气液两相螺旋管流强化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技术,促使水合物在管道泵站出站处生成;并建立了描述水合物颗粒运动规律的流动体系水合物颗粒宏观运动模型。研究表明,气液两相螺旋管流特有流型螺旋弥散流会促使水合物在管线特定位置生成;而水合物颗粒运动距离小于管道相邻泵站间距。最后,给出管道内水合物生成量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并在水合物颗粒运动终点采取干预措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水合物 动态控制 液两相螺旋管流 模型
下载PDF
管道流动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建敏 王树立 +3 位作者 饶永超 周诗岽 张琳 李泓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0-74,共5页
天然气水合物浆液管道输送技术可实现水合物防治的动态控制及天然气水合物的管道输送,而流动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研究为水合物浆液管道输送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总结了国内外流动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 天然气水合物浆液管道输送技术可实现水合物防治的动态控制及天然气水合物的管道输送,而流动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研究为水合物浆液管道输送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总结了国内外流动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模型。发现目前适用于流动体系的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还很少,并且多为由静态体系水合物生成模型拓展而来。基于气液两相螺旋管流流动特性及天然气水合物微观结构,建立了螺旋管流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最后,指出了流动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模型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水合物 流动体系 微观动力学模型 宏观动力学模型 液两相螺旋管流
下载PDF
螺旋形纳米碳纤维的电磁波吸收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仁松 何俊发 +2 位作者 汪建科 吴红莉 杨志凌 《上海航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44,共3页
根据手征材料的本构方程,讨论了螺旋形手征纳米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手征参数ξ与电磁参数ε,μ的关系,并分析螺旋形VGCF几何结构产生的手征特性,与电磁波相互作用时产生电磁交叉极化的耦合吸收电磁波的机理,研究了改善手征材料ξ和性... 根据手征材料的本构方程,讨论了螺旋形手征纳米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手征参数ξ与电磁参数ε,μ的关系,并分析螺旋形VGCF几何结构产生的手征特性,与电磁波相互作用时产生电磁交叉极化的耦合吸收电磁波的机理,研究了改善手征材料ξ和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取螺旋形VGCF半径与螺距比为0.23左右,增加手征体含量可改善手征介质的手征参数,手征体的含量适当、螺旋形VGCF的尺寸与电磁波的波长接近能提高材料的吸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形纳米相生长碳纤维 手征材料 电磁损耗 手征参数 交叉极化
下载PDF
螺旋波激发氢等离子体光谱诊断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加扣 吴卫东 +3 位作者 孙卫国 邓红艳 程新路 唐永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13-1517,共5页
利用螺旋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HWP-CVD)技术,以氢气为反应气体产生等离子体。通过采集氢的可见到紫外发射光谱,对等离子体进行了原位诊断,由氢Balm er系分析得到了不同实验参数对激发态氢原子相对密度的影响,通过对Fu lcher带的分析... 利用螺旋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HWP-CVD)技术,以氢气为反应气体产生等离子体。通过采集氢的可见到紫外发射光谱,对等离子体进行了原位诊断,由氢Balm er系分析得到了不同实验参数对激发态氢原子相对密度的影响,通过对Fu lcher带的分析,得到实验参数对氢振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压氢等离子体状态可借用日冕模型来诊断;激发态氢原子密度随入射功率增加而增加,随压强增加而减少,氢分子振动温度随压强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是低压氢等离子体状态变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诊断 螺旋波等离子体化学相沉积 Balmer系 Fulcher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