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经筋的关系 被引量:33
1
作者 董宝强 李曦明 董刚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研究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经筋的关系,丰富经络学说的理论内容。方法:通过整理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经筋理论的相关经典文献,结合临床,分析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经筋的关系,探讨十二经脉气血多少对经筋病的指导作用。结果:十二经气血濡... 目的:研究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经筋的关系,丰富经络学说的理论内容。方法:通过整理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经筋理论的相关经典文献,结合临床,分析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经筋的关系,探讨十二经脉气血多少对经筋病的指导作用。结果:十二经气血濡润、营养着经筋,而经筋也反过来影响着十二经脉气血的盛衰。结论:引入十二经气血多少理论,完善了经筋病的针灸治疗,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学说 十二经脉 气血多少 经筋
下载PDF
试论经脉气血多少规律及其对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尹景春 周国平 +3 位作者 李春 陈影 范洪桥 刘美阳 《中医药通报》 2013年第6期31-33,共3页
十二经脉气血多少有其总的生理规律,气血在循环流注过程中的多少盛衰变化,形成了由气血阴阳最盛的太阴与阳明,依次消长转化递减,经少阴与太阳,至气血阴阳衰少的厥阴与少阳,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终而复始。气血多少生理规律一旦破... 十二经脉气血多少有其总的生理规律,气血在循环流注过程中的多少盛衰变化,形成了由气血阴阳最盛的太阴与阳明,依次消长转化递减,经少阴与太阳,至气血阴阳衰少的厥阴与少阳,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终而复始。气血多少生理规律一旦破坏则则会出现病理状态。明辨经脉的气血多少规律,对针灸治疗中风病、认识中风病机、规范施术方案提高疗效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 气血多少规律 中风病治疗
下载PDF
论太阴经气血多少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栋 崔岚 王永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59-860,共2页
人体太阴经脉气血多少,历来认识不一。正确看待这一问题,应从脏腑功能、病理、治疗、临床表现及经络系统等全方位综合考虑,最终呈现出一个具有一定循环规律的完善整体。
关键词 气血 经络 太阴
下载PDF
“气血多少”理论及其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建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3-44,共2页
本文认为,"气血多少"理论是《内经》对脏腑经脉的功能活动状态的高度概括,是一种病理模型。因此,它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常"量,而是随脏腑经脉的功能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一个"变"量。各经"气血多少"可根据经脉所过部位的毛发... 本文认为,"气血多少"理论是《内经》对脏腑经脉的功能活动状态的高度概括,是一种病理模型。因此,它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常"量,而是随脏腑经脉的功能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一个"变"量。各经"气血多少"可根据经脉所过部位的毛发生长情况,皮肉的色泽、温度及所属脏腑的功能状态来确定。该理论可用以指导针灸临床的补泻、选穴和判断针刺的得气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 针刺疗法 补泻 选穴
下载PDF
从经络气血多少辨治疮疡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42-1343,共2页
从外科疮疡发病部位与所属经络的气血多少,分析其病理变化与治法关系,在辨证论治选法用药方面予以兼顾,往往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疮疡 经络气血多少 辨治用药
下载PDF
脏腑气血多少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6
作者 云刚 杨春梅 李晓光 《内蒙古中医药》 1997年第3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脏腑 气血 中医生理 内经
下载PDF
详多少之宜,定应治之则——谈十二经气血多少在中医疮疡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韩凤芹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3期266-267,共2页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与体表,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由经脉和络脉所组成,经脉是主干,起主导作用,主要有十二经脉,包括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手足阳明经,手足太阴经,手足少阴经,
关键词 十二经脉 疮疡病 治疗中 气血 统编教材 多气多血 《中医外科学》 手足少阳经 足少阳胆经 足阳明胃经
下载PDF
吴作君从气血水火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经验
8
作者 张琼 吴作君 +3 位作者 徐留燕 王春晖 范洪桥 裴晓华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18-422,共5页
吴作君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与气血水火关系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相关,与肾、肝、脾关系密切。治疗上,从肾调水火,育卵促排;从肝脾调气血,养膜助孕。在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症治疗上,以活化清疏为总则,认为活即理血,化即治水,清即平火... 吴作君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与气血水火关系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相关,与肾、肝、脾关系密切。治疗上,从肾调水火,育卵促排;从肝脾调气血,养膜助孕。在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症治疗上,以活化清疏为总则,认为活即理血,化即治水,清即平火,疏即调气,将利湿祛浊、滋阴清热、疏肝行气、益气活血、温阳化痰等治法综合应用于合并症治疗中。并结合临床验案对吴作君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的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气血水火 脏腑功能 吴作君
下载PDF
国医大师郭诚杰以“气血立论”“疏通调补”为法治疗产后缺乳撷英
9
作者 李芳琴 张洲伟 郭新荣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8期1106-1109,共4页
产后缺乳是产妇乳汁分泌不足之病症,其病机关键在于乳汁无源以化和乳络壅滞不通两个方面。国医大师郭诚杰认为乳汁为冲任气血所化,根于先天肾气,为后天脾胃生化之气血所充养,赖于肝的疏泄。在临床中本病有虚、有实,更多见于虚实夹杂之证... 产后缺乳是产妇乳汁分泌不足之病症,其病机关键在于乳汁无源以化和乳络壅滞不通两个方面。国医大师郭诚杰认为乳汁为冲任气血所化,根于先天肾气,为后天脾胃生化之气血所充养,赖于肝的疏泄。在临床中本病有虚、有实,更多见于虚实夹杂之证,治当首辨虚实,以气血为要,提出“疏、通、调、补”为法,以脾、胃、心、肝、肾诸脏腑为主调治,通过补脾胃、养心血、疏肝郁、益肾气,使气血调和、乳络通畅,最终达到乳汁多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缺乳 郭诚杰 气血立论 疏通调补 针药治疗 名医经验
下载PDF
益气血补肝肾方对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10
作者 苏宁 欧彩珍 +3 位作者 李海霞 王维 彭娅娅 夏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1期1817-1821,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血补肝肾方对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科行FET的120例RIF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月经周期规律,年龄25~35岁... 目的探讨益气血补肝肾方对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科行FET的120例RIF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月经周期规律,年龄25~35岁,按照FET前是否接受益气血补肝肾方治疗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另选取同时期57例既往无胚胎移植史的FET患者作为正常组。3组均采用激素替代(HRT)方案准备内膜。研究组在准备内膜前先给予益气血补肝肾方3个月经周期(经后增殖方:煎成20 ml,制成颗粒剂10 g,1包/d,早晚分2次服用,月经干净后开始服用至排卵期;促黄体方:煎成20 ml,制成颗粒剂10 g,1包/d,早晚分2次服用,自排卵后开始服用至月经第1~3天停药)。比较3组患者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血流搏动指数(PI)、动脉阻力指数(RI)、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正常组和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I、RI均低于对照组,3组子宫内膜厚度、PI、RI比较[(10.33±2.27)mm比(10.24±1.81)mm比(9.03±1.41)mm、(1.86±0.52)比(1.96±0.21)比(1.97±0.20)、(0.56±0.10)比(0.58±0.90)比(0.62±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0、6.08、6.89,均P<0.05)。正常组和研究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3.9%(43/98)比38.8%(40/103)比25.2%(26/103)、57.9%(33/57)比55.0%(33/60)比35.0%(21/60);χ^(2)=8.18、7.37,均P<0.05]。结论益气血补肝肾方可通过降低子宫内膜血流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改善RIF患者FET周期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补肝肾方 反复种植失败 冻融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气血通化方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Bil、LSM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11
作者 徐如龙 江一平 邱宽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目的:探讨并验证在学术传承观点指导下的气血通化方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南昌市第九医院就诊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联合... 目的:探讨并验证在学术传承观点指导下的气血通化方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南昌市第九医院就诊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气血通化方治疗,治疗2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TBil、LSM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肝脏硬度值(LSM)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35%(3/69),对照组7.25%(5/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血通化”学术观点指导下,恩替卡韦联合气血通化方治疗更有助于肝纤维化、总胆红素及症状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通化方 名中医 学术传承 肝纤维化
下载PDF
从气血神论治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
12
作者 张楠 董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535-1536,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常伴发焦虑、抑郁,董波教授认为其病位在心,气血神失和是病机关键。本研究总结董波教授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的病机认识以及临床用药经验,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气血神论治 焦虑、抑郁 董波
下载PDF
国医大师丁樱“四期分论,气血同调”辨治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13
作者 范淑华 丁樱 陈文霞 《中医研究》 2024年第2期12-17,共6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程可长达1年以上。因该病导致的反复出血、活动受限及激素副作用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辨证论治的整体调控作用能显著促进疗效并有效平衡西药...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程可长达1年以上。因该病导致的反复出血、活动受限及激素副作用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辨证论治的整体调控作用能显著促进疗效并有效平衡西药的副作用,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丁樱教授系全国第四届国医大师,行医50余载,擅长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儿科各种疑难病,尤其对儿童ITP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丁樱教授将ITP病机概括为“毒、虚、瘀”,提出了“扶正、祛毒、化瘀”的核心治疗原则。针对该病病机转化特点,又将其分为发作期和稳定期分别论治,提出了“四期分论,气血同调”的分期论治原则。主张发作期分早发、持续、慢性和难治4个阶段。早期以攻邪为主,持续期攻补兼施,慢性期养阴清热,难治期补虚为要。稳定期根据气血失调的情况,或益气养血,或行气活血,或补肺固表,或健脾温阳,或散瘀通络,灵活变通,守证而治,效如桴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樱 国医大师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 分期论治 气血同调 伏毒
下载PDF
从气血津液探析代谢组学在中医辨证中的应用
14
作者 梁国英 吉万理 李庆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7-220,共4页
气血津液辨证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之一,是中医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活动中,气血津液辨证因其辨证范围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代谢组学可以从“微观辨证”的角度拓宽气血津液辨证的应用范围,提高临... 气血津液辨证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之一,是中医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活动中,气血津液辨证因其辨证范围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代谢组学可以从“微观辨证”的角度拓宽气血津液辨证的应用范围,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提高中医辨证体系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为了实现中医证型的标准化,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气血津液辨证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对近年来代谢组学在气血津液证型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辨证提供新思路及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津液 中医辨证 代谢组学 代谢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气血通化探讨外敷膝骨关节炎用药规律
15
作者 徐如龙 李晓玲 +1 位作者 江一平 邱宽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1期2125-2128,共4页
目的在气血通化观点指导下,对膝骨关节炎外敷中药处方进行挖掘研究,探讨其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2020年—2022年院内治疗膝骨关节炎外敷用药处方并建立电子数据库,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和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关联分析... 目的在气血通化观点指导下,对膝骨关节炎外敷中药处方进行挖掘研究,探讨其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2020年—2022年院内治疗膝骨关节炎外敷用药处方并建立电子数据库,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和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膝骨关节炎的外敷用药规律。结果本研究收集2020年—2022年治疗膝骨关节炎处方418首,运用关联分析得出强关联对药有川芎-当归、透骨草-川芎、透骨草-伸筋草等共13组,聚类分析产生3个聚类方,高频药物前5为透骨草、川芎、当归、伸筋草、牛膝。结论治疗膝骨关节炎418首处方中常用祛风除湿药、活血化瘀药,涉及脏腑主要为肝、肾、脾,与肝脾气血密切相关,关联规则配伍原则大体从气血、风湿方面论治,以疏通气血、舒解经络为法,故可从疏通气血入手,旨在达到气血通化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膝骨关节炎 气血通化 中药外敷疗法
下载PDF
从气血同治探讨慢性气道疾病的异病同治
16
作者 赵卫华 刘南飞 +1 位作者 李尤佳 邵良碧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3-1296,共4页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同属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在病机和治法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其都可通过调节气血以恢复肺气宣肃,行使正常生理功能。针对肺的生理功能和气血的关系,探讨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的共同病机:支气管哮喘的...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同属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在病机和治法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其都可通过调节气血以恢复肺气宣肃,行使正常生理功能。针对肺的生理功能和气血的关系,探讨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的共同病机: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病机是痰伏于肺,外邪引动,痰气互结,肺失宣降,并可兼有瘀血阻络之象;慢阻肺的病机以久病肺虚为本,加之痰浊、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使得肺失宣降,本虚标实的病机随病程持续进展;进而从气血同治角度探讨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2种慢性气道疾病的异病同治,得出“气血同治,畅通气道”的治疗理念。结合成药的应用,分析以此病机为指导的丹龙口服液组方特点和功效主治,为丹龙口服液异病同治2种气道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治 慢性气道疾病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血同治 丹龙口服液 肺朝百脉 瘀血
下载PDF
孙光荣“气血为先,杂合以治”学术经验管窥
17
作者 徐建龙 《山西中医》 2024年第7期3-5,共3页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曾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学家、文献学家和教育家,至今执业中医临床60余年。孙老融合丹溪、东垣两家之长,旁参百家,强调“调气血、平升降、...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曾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学家、文献学家和教育家,至今执业中医临床60余年。孙老融合丹溪、东垣两家之长,旁参百家,强调“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首倡“中和”学术思想。“中和”贯穿于孙老的临证观、未病观与养生观。孙老常以调气血为先导,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配合外治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笔者作为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学员,拜师学习,兹总结孙老“气血为先,杂合以治”学术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光荣 调和气血 杂合以治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从气血阴阳理论探讨偎脓长肉法治疗慢性疮面过程中“药”与“疮”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梦舸 郭晶 +4 位作者 朱朝军 闫晶鑫 郭宇晴 王一鸣 张朝晖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中医的基础理论,强调人整体平衡调和的状态。慢性疮面微环境也存在气血阴阳的局部调和,明辨气血盛衰、阴阳转化尤为重要,外用中药通过升降出入模式以“脓”为媒介促进药疮交互环节的完成。本文旨在通过疮面局部的... 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中医的基础理论,强调人整体平衡调和的状态。慢性疮面微环境也存在气血阴阳的局部调和,明辨气血盛衰、阴阳转化尤为重要,外用中药通过升降出入模式以“脓”为媒介促进药疮交互环节的完成。本文旨在通过疮面局部的气血阴阳动态变化过程探讨偎脓长肉法治疗慢性疮面愈合过程中“药”和“疮”的相互作用,以期为偎脓长肉提供新的理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 阴阳 升降出入 偎脓长肉 药疮交互
下载PDF
气血瘀滞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瘀毒”病机临床特征及补肺化瘀汤辅助治疗干预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芳 杨兴嫕 +1 位作者 孙琮 王士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8-77,共10页
【目的】探讨气血瘀滞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瘀毒”病机的临床特征以及补肺化瘀汤辅助治疗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六安市中医院呼吸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8例气血瘀滞型NSCLC患者作为NSCL... 【目的】探讨气血瘀滞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瘀毒”病机的临床特征以及补肺化瘀汤辅助治疗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六安市中医院呼吸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8例气血瘀滞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另选取71例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观察NSCLC组“瘀毒”病机的临床特征,比较2组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NSCLC组患者分为补肺化瘀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补肺化瘀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肺化瘀汤治疗,以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凝血功能、免疫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临床特征方面,NSCLC组患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病理类型为鳞癌、腺癌,KPS评分低于70分患者比例较高,中医证候积分较高,提示NSCLC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SCLC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疗效方面,治疗6周后,补肺化瘀组的总有效率和总稳定率分别为32.50%(13/40)、85.00%(34/40),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的13.16%(5/38)、60.53%(23/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证候积分方面,治疗3周后,补肺化瘀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包括神疲乏力、胸闷气短、胸部刺痛、脉络瘀血等)和常规治疗组的神疲乏力、胸闷气短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6周后,2组NSCLC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改善(P<0.05);组间比较,除治疗3周后的胸闷气短外,补肺化瘀组在治疗3周和6周后对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4)凝血功能方面,治疗6周后,补肺化瘀组的PT、TT、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常规治疗组仅FIB、D-D水平较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补肺化瘀组对PT、FIB、D-D水平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5)血清NO、VEGF水平方面,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血清NO、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补肺化瘀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6)免疫功能方面,治疗6周后,补肺化瘀组的T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常规治疗组的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补肺化瘀组对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的升高作用及对CD8^(+)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7)生活质量方面,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补肺化瘀组的升高作用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8)不良反应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脱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补肺化瘀组的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口腔黏膜毒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表明补肺化瘀汤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化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气血瘀滞型NSCLC患者普遍病情进展程度深,血液凝滞性高,契合中医“瘀毒”病机;针对“瘀毒”病机使用补肺化瘀汤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凝血功能,下调血清NO、VEGF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气血瘀滞 “瘀毒”病机 补肺化瘀汤 凝血功能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气血理论”探析针灸调控线粒体自噬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晶晶 任路 陈海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7-51,共5页
中医学认为气属阳,血属阴,气血阴阳的平衡对于人体的健康极为重要,这与线粒体自噬的生理特点和作用功效颇为相似。缺血性脑卒中的核心病机特点是“气虚血瘀”,而研究发现自噬是机体转化、消除内生痰浊、瘀血的重要机制。针灸作为治疗缺... 中医学认为气属阳,血属阴,气血阴阳的平衡对于人体的健康极为重要,这与线粒体自噬的生理特点和作用功效颇为相似。缺血性脑卒中的核心病机特点是“气虚血瘀”,而研究发现自噬是机体转化、消除内生痰浊、瘀血的重要机制。针灸作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针刺腧穴发挥双向调节气血作用,在恢复自噬平衡,促进缺血半暗带再灌注等方面具有重大潜力。该文就线粒体自噬与气血理论、线粒体自噬与缺血性脑卒中病机相关性、针灸多途径调节自噬等作以综述,探析针灸调控线粒体自噬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机制,以期为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理论 线粒体自噬 针灸 缺血性脑卒中 调控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