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加湿方式对气调保鲜环境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广海 吕恩利 +2 位作者 陆华忠 许锦锋 周晓龙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7-189,共3页
为掌握不同加湿方式对气调保鲜环境调控的影响,搭建了气调保鲜环境综合调控试验平台,对比超声波和高压雾化2种加湿方式对气调保鲜环境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加湿对厢体内气体成分变化无影响,高压雾化加湿可引起厢体内O2和CO2体积... 为掌握不同加湿方式对气调保鲜环境调控的影响,搭建了气调保鲜环境综合调控试验平台,对比超声波和高压雾化2种加湿方式对气调保鲜环境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加湿对厢体内气体成分变化无影响,高压雾化加湿可引起厢体内O2和CO2体积分数的明显波动;超声波加湿在耗电量和液氮消耗量上比高压雾化加湿分别节能34.9%和5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鲜运输 加湿方式 气调环境 果蔬
下载PDF
微环境气调对蓝莓贮藏期软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鹏 朱文月 +2 位作者 薛友林 贾晓昱 李江阔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9-258,共10页
为探讨微环境气调对蓝莓贮藏期果实软化的影响,采用自发气调(mMAP)、1-甲基环丙烯(1-MCP)、微环境气调(mMAP+1-MCP)处理蓝莓,以未经处理的蓝莓为对照。将处理过的蓝莓置冰温库(-0.5±0.3)℃贮藏,分别于贮藏0,20,40 d和60 d时测定果... 为探讨微环境气调对蓝莓贮藏期果实软化的影响,采用自发气调(mMAP)、1-甲基环丙烯(1-MCP)、微环境气调(mMAP+1-MCP)处理蓝莓,以未经处理的蓝莓为对照。将处理过的蓝莓置冰温库(-0.5±0.3)℃贮藏,分别于贮藏0,20,40 d和60 d时测定果实硬度、细胞壁多糖含量、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和关键降解酶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个处理组均能显著降低果实的软果率(P<0.05),其中mMAP+1-MCP处理效果最佳。贮藏60 d时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维持较高的纤维素和原果胶含量,半纤维素在贮藏前期高于其它处理,而可溶性果胶含量在贮藏中前期保持较低水平。分析细胞壁降解酶,mMAP+1-MCP处理组贮藏40 d时纤维素酶(Cx)、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酯酶(PME)活性最低,贮藏60 d时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Af)活性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表明,mMAP+1-MCP与其它处理组差异性指标为Cx和β-Gal活性。对这两种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mMAP+1-MCP处理可有效延缓蓝莓贮藏过程中Cx和β-Gal基因表达量峰值的出现时间。结论:mMAP+1-MCP形成的微环境气调环境通过延缓Cx和β-Gal基因表达量出峰时间,抑制贮藏后期Cx和β-Gal活性,保持果实的纤维素和原果胶含量,进而减缓果实的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环境 贮藏 软化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微环境气调对蓝莓贮后货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鹏 于弘弢 +3 位作者 李春媛 贾晓昱 薛友林 李江阔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6-194,共9页
为了明确微环境气调处理对冰温贮藏[(-0.5±0.3)℃]后进行的模拟家庭冰箱[(4.0±1.0)℃]贮藏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莱克西蓝莓为试材,研究3种不同的气体微环境(mMAP1、mMAP2、mMAP3)处理对蓝莓果实品质的调控能力,并且比较出不... 为了明确微环境气调处理对冰温贮藏[(-0.5±0.3)℃]后进行的模拟家庭冰箱[(4.0±1.0)℃]贮藏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莱克西蓝莓为试材,研究3种不同的气体微环境(mMAP1、mMAP2、mMAP3)处理对蓝莓果实品质的调控能力,并且比较出不同贮后货架时间蓝莓品质的差异。在贮藏及货架期间,mMAP1、mMAP2和mMAP3组的O;含量变化分别为11.6%~18.2%、8.8%~15.9%和1.5%~13.5%,CO;含量变化分别为2.3%~9.1%、4.5%~14.0%和8.8%~21.2%。与对照组相比,微环境气体调控延缓了蓝莓果实的营养物质(维生素C、花色苷和可滴定酸)损失和硬度下降,保持了较高的好果率和果霜覆盖指数,蓝莓果实品质排名为:mMAP3组>mMAP2组>mMAP1组。根据贮藏的各类品质指标对不同贮藏及货架天数的蓝莓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20、40、(20+7)、(20+14)、60、(40+7)、(60+7)、(40+14)和(60+14)d。进一步分析表明,O;含量维持在1.5%~13.5%,CO;含量维持在8.8%~21.2%的气体微环境对蓝莓贮藏的效果最佳,有利于蓝莓果实的长期贮藏。从主成分分析结果来看,(20+7)d与40 d、(60+7)d与(40+14)d的分值差距较小,说明(20+7)d与40 d、(60+7)d与(40+14)d的蓝莓品质相似。该研究可为蓝莓贮后货架保鲜方法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环境 货架期 品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微环境气调包装对兰州百合采后衰老与防御酶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张鹏 康丹丹 +3 位作者 魏宝东 贾晓昱 李春媛 李江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317-323,共7页
以"兰州百合"为试材,探究不同包装方式对百合采后衰老进程及酶促防御体系的影响。设置无气调元件的气调箱为CK处理,真空包装处理及带有气调元件的气调箱为微环境气调包装(mMAP)处理,检测了百合的感官品质、生理、衰老及防御... 以"兰州百合"为试材,探究不同包装方式对百合采后衰老进程及酶促防御体系的影响。设置无气调元件的气调箱为CK处理,真空包装处理及带有气调元件的气调箱为微环境气调包装(mMAP)处理,检测了百合的感官品质、生理、衰老及防御酶的指标。结果表明,贮藏前期真空包装的百合还原糖含量高、硬度大,较CK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而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感官评分迅速下降,乙烯生成速率增加,膜质氧化程度加剧,酶促防御能力降低,品质逐渐劣变;mMAP处理的百合在贮藏期间的感官评分最高,可溶性蛋白处于较高水平,贮藏后期还原糖得到累积,较真空包装的呼吸强度与乙烯生成速率低,抑制MDA增加(P<0.05)及POD活性增强,同时提高SOD、APX与CAT活性,相比真空包装促进了机体防御能力。综合可得,mMAP感官表现与生理品质最佳,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百合衰老进程,提高百合的酶促防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环境包装 衰老 防御酶
下载PDF
微环境气调对冰温贮藏下蓝莓果实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薛友林 于弘弢 +2 位作者 张鹏 贾晓昱 李江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34-341,共8页
为了明确不同气体微环境对冰温贮藏蓝莓品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以‘莱克西’蓝莓为试材,研究不同的气体微环境在冰温贮藏(-0.5±0.3℃)0~80 d期间果实品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3种不同的气调环节中,O_(2)变化... 为了明确不同气体微环境对冰温贮藏蓝莓品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以‘莱克西’蓝莓为试材,研究不同的气体微环境在冰温贮藏(-0.5±0.3℃)0~80 d期间果实品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3种不同的气调环节中,O_(2)变化范围分别为15.4%~18.2%、13.1%~15.9%和6.1%~13.4%,CO_(2)变化范围分别为2.2%~4.5%、4.5%~8.8%和8.8%~14.8%。与对照相比,微环境气体调控延缓了蓝莓果实的营养物质(VC、花色苷和可滴定酸)和硬度的下降,保持了较低的腐烂率和较高的果霜覆盖指数,还能够抑制醛类物质生成,促进萜类物质的生成。其中,O_(2)含量维持在6.1%~13.4%,CO_(2)含量维持在8.8%~14.8%的气体微环境对蓝莓贮藏的效果最佳,有利于蓝莓果实的长期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环境 果实品质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微环境气调对冰温贮藏蓝莓货架期果实软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鹏 朱文月 +3 位作者 薛友林 李春媛 贾晓昱 李江阔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7-166,共10页
为了探究微环境气调对冰温贮藏后货架期间蓝莓果实软化的调控作用,以莱克西蓝莓为实验材料,采后将其装入微环境气调箱中,并放入1-甲基环丙烯保鲜包,冷链物流车运至冰温库(-0.5℃±0.3℃)贮藏30 d后进行商品化分装,置于冰箱(7℃... 为了探究微环境气调对冰温贮藏后货架期间蓝莓果实软化的调控作用,以莱克西蓝莓为实验材料,采后将其装入微环境气调箱中,并放入1-甲基环丙烯保鲜包,冷链物流车运至冰温库(-0.5℃±0.3℃)贮藏30 d后进行商品化分装,置于冰箱(7℃±1℃)中存放,定期测定果实的硬度、细胞壁多糖含量、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并研究蓝莓硬度与细胞壁代谢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微环境气调处理使蓝莓在货架后期维持着较高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原果胶含量,延缓了可溶性果胶含量的上升,同时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延迟β-半乳糖苷酶活性峰出现时间,进而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聚类和相关性分析表明:纤维素、半纤维素、原果胶聚为Ⅰ簇,与蓝莓硬度相关系数为0.580、0.663、0.645,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可溶性果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纤维素酶和β-半乳糖苷酶聚为Ⅱ簇,与蓝莓硬度呈负相关。微环境气调结合冰温贮藏能够延缓蓝莓货架期间果实的软化,研究旨在为蓝莓货架期间硬度保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环境 硬度 细胞壁代谢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微环境气调结合相温贮藏对兰州百合采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魏宝东 康丹丹 +1 位作者 张鹏 李江阔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1-249,共9页
探究微环境气调(mMAP)结合相温贮藏对百合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兰州百合为试材,将百合装入微环境气调箱中,分别置于冷库和相温库存放。设计为3个处理,分别为CK(无气调)+相温、mMAP+冷藏、mMAP+相温,每15 d记录箱体内气体成分含量变化... 探究微环境气调(mMAP)结合相温贮藏对百合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兰州百合为试材,将百合装入微环境气调箱中,分别置于冷库和相温库存放。设计为3个处理,分别为CK(无气调)+相温、mMAP+冷藏、mMAP+相温,每15 d记录箱体内气体成分含量变化,检测百合硬度、感官品质、营养物质含量、生理指标及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百合在O_(2)含量9.4%~15.6%,CO_(2)含量4.7%~10.8%的贮藏环境内可有效控制腐烂程度,维持硬度在较高水平。与mMAP+冷藏相比,mMAP+相温中CO_(2)含量较高,O_(2)含量较低,抑制了贮藏后期营养物质的流失,降低了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抑制了醇类、酯类及烯烃类物质的挥发,促进了十二醛、己烯醛、(Z)-庚烯醛、(E)-2-辛烯醛等百合特征性醛类香气物质的释放。综合比较,微环境气调结合相温贮藏下百合的贮藏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环境 相温贮藏 品质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贮藏微环境气体调控对精准相温贮藏后阳丰甜柿货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鹏 李天元 +1 位作者 李江阔 李春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6-123,共8页
以阳丰甜柿为研究对象,将甜柿放入便携式气体调控保鲜箱中,然后加入1-MCP药包(浓度为1μL/L)后置于精准相温库贮藏,于贮藏30 d和60 d后做常温货架试验,分析贮藏微环境气调对甜柿品质、生理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箱式气调(TCK... 以阳丰甜柿为研究对象,将甜柿放入便携式气体调控保鲜箱中,然后加入1-MCP药包(浓度为1μL/L)后置于精准相温库贮藏,于贮藏30 d和60 d后做常温货架试验,分析贮藏微环境气调对甜柿品质、生理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箱式气调(TCK)相比,1-MCP处理结合箱式气调(TS)的贮藏微环境气体调控对不同贮藏期后甜柿货架品质调控效果相似,能够有效维持甜柿果皮的亮度和颜色饱和度,减缓果肉硬度、凝聚性、回复性和咀嚼性的下降,延缓货架后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电子鼻分析显示,甜柿挥发性成分以萜烯类为主,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挥发性成分中氮氧化物含量有所增加;TCK贮藏30 d货架3 d椭圆距离与TS贮藏30 d货架12 d相近,TCK贮藏60 d货架6、9 d椭圆距离与TS贮藏60 d货架9d重叠,表明了加入1-MCP的贮藏微环境气体调控有利于甜柿贮后货架期挥发性成分的维持,分析结果与生理品质指标相吻合。因此,加入1-MCP的贮藏微环境气体调控更有利于甜柿的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相温 贮藏微环境 1-MCP 甜柿 品质
下载PDF
微环境气调对蓝果忍冬贮藏品质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江阔 高静 +1 位作者 张鹏 霍俊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159,共8页
该文以蓝果忍冬品种“蓝精灵”为试材,研究微环境气调对蓝果忍冬在低温贮藏期间果实感官品质、生理指标、营养成分、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mMA能够有效维持蓝果忍冬果实自身的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到贮藏期末期(6... 该文以蓝果忍冬品种“蓝精灵”为试材,研究微环境气调对蓝果忍冬在低温贮藏期间果实感官品质、生理指标、营养成分、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mMA能够有效维持蓝果忍冬果实自身的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到贮藏期末期(60 d)时,mMA处理后果实中的抗坏血酸、花色苷,黄酮、总酚含量分别为123.09 mg/100g、203.77 mg/100g、69.57 mg/100g和18.45 mg/g,分别为对照组的1.64、1.61、2.43和2.51倍。此外,mMA还能显著抑制果实自身呼吸强度的增强,维持果实的硬度水平。在抗氧化活性方面,mMA可以有效地延缓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及总谷胱甘肽(glutathione,T-GSH)含量的降低,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力的增加,并抑制丙二醛的产生。结果显示,mMA对蓝果忍冬果实在贮藏期的各项生理、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延长蓝果忍冬贮藏保鲜时间15~2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果忍冬 环境 采后生理 贮藏品质 抗氧化酶
下载PDF
微环境气体调控对磨盘柿冰温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颜碧 张鹏 +2 位作者 贾晓昱 段玉权 李江阔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0-207,共8页
为了探讨冰温下微环境气体调控(micro-environment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1-methylcyclopropene,mMAP+1-MCP)对磨盘柿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对照、微环境自发气调(micro-environment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mMAP)、1-甲基环... 为了探讨冰温下微环境气体调控(micro-environment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1-methylcyclopropene,mMAP+1-MCP)对磨盘柿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对照、微环境自发气调(micro-environment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mMAP)、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poenc,1-MCP)、微环境气体调控4种方式,在冰温(-0.5±0.3)℃下贮藏磨盘柿,研究不同处理对磨盘柿感官指标、营养品质、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对照和其他2种处理相比,mMAP+1-MCP处理可较好地维持果实原有色泽,减缓果皮强度的下降、延缓果实贮藏期间V c、总酚、可溶性单宁含量的降低,减缓箱体O 2消耗,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抑制果实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以及箱体内CO 2上升。mMAP+1-MCP处理组综合得分最高,果实品质最优。mMAP+1-MCP处理方式与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的相关性较低,说明mMAP+1-MCP处理可较好地维持果实的膜透性。磨盘柿mMAP+1-MCP处理与其他3组的差异指标为V c、呼吸强度和相对电导率。mMAP+1-MCP结合冰温贮藏可较好地维持磨盘柿品质,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盘柿 环境自发 1-甲基环丙烯 环境 冰温
下载PDF
基于PLC的多厢体气调试验平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广海 吕恩利 +2 位作者 陆华忠 岑康华 胡宗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结合果蔬实际运输保鲜环境需求,搭建由5个运输厢体组成的气调试验平台,以SIMENS S7-300为主控制器,HMI为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多厢体气调试验平台控制系统,实现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分析计算、自动控制、实时反馈... 结合果蔬实际运输保鲜环境需求,搭建由5个运输厢体组成的气调试验平台,以SIMENS S7-300为主控制器,HMI为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多厢体气调试验平台控制系统,实现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分析计算、自动控制、实时反馈和人机对话等功能,该系统还可根据试验需要实现运输厢体保鲜环境自动控制、半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的实时切换。经过长时间试验验证,该系统工作稳定,响应时间短,人机交互界面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控制器(PLC) 多箱体气调环境 试验平台 控制系统 果蔬保鲜 保鲜
下载PDF
蓄冷剂在葡萄模拟物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鹏 袁兴铃 +4 位作者 张鹤 谈应勇 赵紫君 马丽红 李江阔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75-84,共10页
目的以微环境气调箱为载体,将蓄冷剂应用于葡萄模拟物流中,研究其作用效果。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为实验材料,于冷库中气调保存,分别在预冷24 h(记为0 d)和30 d时取出放入蓄冷剂,记为微环境气调箱(Microenvironment modified atmosphe... 目的以微环境气调箱为载体,将蓄冷剂应用于葡萄模拟物流中,研究其作用效果。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为实验材料,于冷库中气调保存,分别在预冷24 h(记为0 d)和30 d时取出放入蓄冷剂,记为微环境气调箱(Microenvironment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MAP)+蓄冷剂组,不加入蓄冷剂的记为mMAP组作为对照,研究在3 d常温((25±1)℃)模拟物流过程中蓄冷剂的加入对微环境气调箱内温度及葡萄果实感官品质、营养品质、色泽、硬度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得分分析对2组葡萄状态进行打分,再以生理指标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分析蓄冷剂的加入对模拟物流过程中葡萄的影响。结果mMAP+蓄冷剂组箱内温度可低于mMAP组1~2℃,且mMAP+蓄冷剂组果实感官品质更佳,腐烂率、脱粒率及果梗褐变率更低,好果率更高,(30+3)d时可高于mMAP组12.61%,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叶绿素等营养物质流失速度更慢,色泽变化更小,硬度较高,主成分得分分析结果为mMAP+蓄冷剂组>mMAP组,且加入蓄冷剂后物流的果实相对电导率更低,呼吸作用及乙烯释放速率更弱,过氧化物酶活性更高,多酚氧化酶活性更低。结论蓄冷剂的加入可有效维持葡萄模拟物流过程中的品质,并可使0 d常温采后物流时长延至3 d,30 d常温采后物流时长延至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蓄冷剂 模拟物流 环境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1-MCP处理对枸杞鲜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江阔 何宇光 +3 位作者 刘玲 贾晓昱 李春媛 张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0-18,共9页
目的明确不同温度下1-MCP处理对微环境气调包装枸杞冷藏品质和香气成分的影响。方法以枸杞鲜果为实验对象,分别在0℃和20℃下进行1-MCP处理24 h,然后在−(0.5±0.3)℃环境中进行微环境气调保鲜贮藏,探究不同处理方式(mMAP、常温1-MCP... 目的明确不同温度下1-MCP处理对微环境气调包装枸杞冷藏品质和香气成分的影响。方法以枸杞鲜果为实验对象,分别在0℃和20℃下进行1-MCP处理24 h,然后在−(0.5±0.3)℃环境中进行微环境气调保鲜贮藏,探究不同处理方式(mMAP、常温1-MCP+mMAP、低温1-MCP+mMAP)对贮藏期内枸杞鲜果腐烂率、果皮硬度、呼吸速率、乙烯生成速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色差和整体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低温1-MCP处理结合微环境气调保鲜技术能够减少枸杞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生命活动,与常温处理相比,低温处理能够使果实在贮藏50 d时的腐烂率降低至16.42%,同时降低了呼吸速率降和乙烯生成速率,维持了果实的果皮硬度,延缓了果实相对电导率、维生素C含量的上升和L^(*),a^(*),b^(*)的下降。并发现贮藏期间2个处理组果实的香气成分差异逐渐减小,在贮藏30 d后无明显差异。结论低温1-MCP处理能够保护微环境气调冷藏枸杞的口感、色泽,避免了果实的腐烂衰老,使果实在经过50 d的贮藏期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鲜果 1-甲基环丙烯 环境
下载PDF
精准相温结合mMA对杨梅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依侬 张鹏 +3 位作者 张鹤 李春媛 王毓宁 李江阔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16,共9页
目的研究精准相温结合微环境气调(mMA)贮藏下杨梅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贮藏效果的关系。方法将杨梅果实分别于0℃下预冷24 h后,装在气调箱内,并贮藏于冷藏、冰温库和相温库中,每隔5 d使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2... 目的研究精准相温结合微环境气调(mMA)贮藏下杨梅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贮藏效果的关系。方法将杨梅果实分别于0℃下预冷24 h后,装在气调箱内,并贮藏于冷藏、冰温库和相温库中,每隔5 d使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2种技术对杨梅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从而分析杨梅的主要整体气味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情况,并评判杨梅的贮藏效果。结果电子鼻能够有效区分同一贮藏期不同贮藏方式的杨梅,表明不同贮藏方式下杨梅的整体气味差异明显;GC-MS结果表明,杨梅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是醛类、醇类和烯烃类,这与电子鼻LA分析的结论相类似。杨梅最主要的风味物质醛类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精准相温组中醛类物质损失平均速率相对较慢,且最终相对含量(峰面积百分比)较高,约为最初的53%,可以作为评价杨梅贮藏品质的依据之一。结论精准相温结合微环境气调贮藏杨梅的效果明显优于另外2种方式,且电子鼻和GC-MS相结合能够更准确地分析杨梅贮藏时期的风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相温 环境 杨梅 电子鼻 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Explori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based on climate analysis—A study in Changsha, China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少博 魏春雨 +4 位作者 郭亚琦 曾晓霞 柳肃 尹怡诚 刘云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101-107,共7页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ffects the urban warming.The change of urban warming was investigated by several urbanization factors in Changsha,China.The data of surface temperature(minimum,maximum and mean) of Changsh...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ffects the urban warming.The change of urban warming was investigated by several urbanization factors in Changsha,China.The data of surface temperature(minimum,maximum and mean) of Changsha were analyzed to understand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the climate of this region owing to the population growth,built-up area expans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creases.The weights of these three factor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Then,three weights were simulated with nonlinear method to obtain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rate which was utilized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the urbanization factors on the surface temperature.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 in the urban temperatures of Changsha.The temperature increase seems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between 1993 and 2008,and there is an evidential increase trend of the influence on urban temperature by urbanization during 16 years.It is a quantifiable approach measu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urban eco-environment,and can be applied for the urban sustain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ZATION urban warming eco-environment effects harmonious development Changsha
下载PDF
Ultrasonic frogs call at a higher pitch in noisier ambiance 被引量:4
16
作者 Fang ZHANG Pan CHEN Zhuqing CHEN Juan ZHAO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996-1003,共8页
The ultrasonic communication in Concave-eared torrent flogs Odorrana tormota is believed to be an adaptation to avoid masking by the intense low-frequency noise of the rushing stream in their habitat. The acoustic ada... The ultrasonic communication in Concave-eared torrent flogs Odorrana tormota is believed to be an adaptation to avoid masking by the intense low-frequency noise of the rushing stream in their habitat. The acoustic adaptation hypothesis for ultrasonic origin predicts that some organisms subjecting to persistent acoustic interference from broadband, low-frequency en- vironmental noise, might shift their signal frequency upward into frequency bands with lower noise energy. In other words, low-frequency environmental noise might cause upward shifts of species' vocalization frequencies making their signals more conspicuous. Presently, it is unclear whether male O. tormota adjust their signal features in response to a change in the ambient noise level. We tested the prediction of the acoustic adaptation hypothesis by recording the vocalizations of male O. tormota in- habiting two stream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noise levels in Huangshan in central China and comparing their call features in- cluding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F0).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tr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ocal signals of males in the two habitats were indifferent, except the duration of the call harmonic segments and three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call fun- damental frequency (F0). In terms of the F0, the pooled and individual frog data showed that flogs inhabiting the noisier habitat tended to emit calls having higher F0. The higher F0 increases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thus benefiting the detection of vocaliza- tion. Thus, similar to several anuran species, concave-eared torrent frogs also display noise-dependent adjustment of vocal pitch in their vocalizations for making them more aud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ustic adaptation Ambient noise Odorrana tormota Sound communic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