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象因子变化对红地球葡萄花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名福 邱泉成 +1 位作者 廖炜原 吴联生 《东南园艺》 2013年第3期37-39,共3页
1 少花现象的发生 顺昌县属高湿高温南方气候区,位于北纬26°39′~27°12′,东经117°30′~118°14′.年降雨量1 724 mm,年日照时数1 790 h.红地球葡萄大棚避雨引种栽培在顺昌县已有9年的历史,挂果情况良好.然而,201... 1 少花现象的发生 顺昌县属高湿高温南方气候区,位于北纬26°39′~27°12′,东经117°30′~118°14′.年降雨量1 724 mm,年日照时数1 790 h.红地球葡萄大棚避雨引种栽培在顺昌县已有9年的历史,挂果情况良好.然而,2013年的花穗发生量剧减,即据3月中下旬对红地球葡萄主产区的郑坊、余墩、大布约93 hm2田间调查表明,其花穗发生量仅为常年的10%~30%;每株未疏穗前大多数仅为3~12穗(而常年的为30~50穗).且花(果)穗普遍表现较小、果穗结构松散.这一现象是过去从未发生过的.笔者认为,在全县各地(不论是管理水平高低、上年挂果量多少)均发生这么严重的少花现象,不是人为管理因素造成的,而是气候因素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气象因子变化 花量 管理因素 年降雨量 日照时数 引种栽培 气候因素
下载PDF
气象因子变化对晋中农业的影响──晋中地区气候年代变化特点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雅清 李进华 朱临洪 《山西气象》 2000年第2期29-31,共3页
本文用晋中地区 11个县 40多年的气象资料,对降水、温度、日照、蒸发、无霜期以及≥0℃和≥10℃积温、积降水等气象因子分年、分季、分月进行年代变化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晋中地区40多年的气象因子变化呈现出降水逐渐减少... 本文用晋中地区 11个县 40多年的气象资料,对降水、温度、日照、蒸发、无霜期以及≥0℃和≥10℃积温、积降水等气象因子分年、分季、分月进行年代变化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晋中地区40多年的气象因子变化呈现出降水逐渐减少,温度逐渐升高,其中冬季增温最为明显,2月和12月的中下旬常为异常高温时段。≥0℃、≥10℃积温增加,≥10℃期间的积降水却大幅度减少,蒸发量与无霜期不稳定增加,日照时数逐渐减少等特征。以上各因子尤以1997~1998年变化最为明显,幅度最大。由于上述气象要素的变化导致晋中气候向干暖化转变。据资料统计表明,气温每10年约上升0.12℃,降水每10年减少17mm,日照时数每10年减少41.5小时;蒸发量70年代明显偏大,80~90年代呈偏少趋势,1997~1998年为异常偏大(每年增多100mm)。气象因子的这些变化对晋中地区农业造成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变化 农业 影响 晋中 年代变化
下载PDF
气象因子变化与山西农业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国华 丁娜佳 +1 位作者 钱锦霞 温芝荣 《山西气象》 1996年第1期33-37,57,共6页
本文利用40多年大同、太原、长治、临汾的气象资料,对太阳辐射、温度、降水、蒸发以及风等气象因子分年代、分季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山西40多年气象因子变化呈现出冬、秋、春增高,夏温降低;年代平均降水量逐年代递减,其... 本文利用40多年大同、太原、长治、临汾的气象资料,对太阳辐射、温度、降水、蒸发以及风等气象因子分年代、分季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山西40多年气象因子变化呈现出冬、秋、春增高,夏温降低;年代平均降水量逐年代递减,其中以夏、秋两季中南部减少明显,而春季降水80年代以来略有增加;蒸发量与大风日数随着年代增加大为减少,从而导致山西气候有向干暖化转变的迹象。通过统计分析,如图所示,山西气温每10年约上升0.2℃;降水量每10年下降约2mm;蒸发量每10年下降约30~50mm;日照时数逐年下降,80年代较50年代下降近200h。年≥30℃日数、年≥10℃积温及日数以及大风日数变个也亦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变化 农业影响 农业气候 山西
下载PDF
烟台主要气象因子变化与粮食种植制度变迁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廷利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12期34-37,共4页
气候是一个地区特有的天气特征,它影响和决定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事活动,尤其是对粮食种植制度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搜集整理并系统分析了1961-2010年烟台主要气象因子——日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光照时数等的变化情况和规律,梳理了50... 气候是一个地区特有的天气特征,它影响和决定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事活动,尤其是对粮食种植制度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搜集整理并系统分析了1961-2010年烟台主要气象因子——日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光照时数等的变化情况和规律,梳理了50年来烟台小麦、玉米种植制度变迁情况。发现日平均气温呈现每10年升高0.33℃的逐步上升趋势,年积温、无霜期均不同程度增加,日照时数呈现减少趋势,年降水量总体减少且年度间差异较大。因气候变化影响和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烟台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制度经历了一年一作、两年三作、一年一作的发展历程,冬小麦适宜播种期持续后延,全年粮食产量水平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 气象因子变化 粮食 种植制度变迁
下载PDF
呼伦湖湿地消长对气象水文因子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9
5
作者 高永刚 赵慧颖 +2 位作者 李翀 宋卫士 孟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9-466,共8页
利用1961—2005年呼伦湖湿地的气象及水文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Mann-Kendall检验及小波分析、回归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湿地消长对气象水文因子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年与夏季气候在湿地消长中起主导作用。区域年降水量每增加10 ... 利用1961—2005年呼伦湖湿地的气象及水文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Mann-Kendall检验及小波分析、回归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湿地消长对气象水文因子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年与夏季气候在湿地消长中起主导作用。区域年降水量每增加10 mm,年降水量的直接作用是使湿地水域面积和水位深度分别增加2.6 km^2和1.6 cm;年径流量每增加1×10~8m^3,湿地水域面积和水位深度分别增加4.8 km^2和3.0 cm。45年来,湿地消长对影响因子连续变化过程的响应特征具有一致性,特别在20世纪90年代后响应更显著,湿地萎缩加快;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在湿地水域面积、水位深度消长中的贡献率分别为33.1%与66.9%,22.5%与77.5%,降水量变化起主导作用。湿地消长对影响因子的多时间尺度周期性具有很好的响应。在27年的年代际尺度主周期与11~16年次周期、2~10年年际尺度准周期的叠加作用下,45年来,湿地消长出现了2次减少、1次增加的周期过程,并呈现短周期波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湖湿地 消长 气象水文因子变化 响应
下载PDF
五十年辽河三角洲湿地气候变化对植物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董艳 姜彬慧 +1 位作者 于梅 孙丽娜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9-34,共6页
利用1957~2006年辽河三角洲湿地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的监测资料,通过气候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气候变化对辽河三角洲湿地植物种群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辽河三角洲地区增暖高达1.8℃·(50a)^-1,明显高出全国增... 利用1957~2006年辽河三角洲湿地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的监测资料,通过气候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气候变化对辽河三角洲湿地植物种群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辽河三角洲地区增暖高达1.8℃·(50a)^-1,明显高出全国增暖的速率0.84℃·(50a)^-1;降水日数50a减少了13d.此外,蒸发量呈略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和平均相对湿度减少趋势更为明显.受气候变化影响,辽河三角洲湿地水稻发育期明显缩短,芦苇的萌发特征呈提前趋势,翅碱蓬自2000年开始显著退化;小叶杨的芽开放期逐渐提前,落叶期逐渐偏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变化 辽河三角洲 湿地 植物种群
下载PDF
关于汶川地震前都江堰气压及温度变化的研究
7
作者 杨星 《国际地震动态》 2018年第8期136-137,共2页
诸多的气象因子在大震之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一结果已被许多研究所证明。但由于气象数据难以被获得,或所获得的气象数据不完整等原因,震前气象因子变化的研究虽有但并未深入。都江堰地处汶川东南部,距离汶川地震震中映秀26 km,位... 诸多的气象因子在大震之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一结果已被许多研究所证明。但由于气象数据难以被获得,或所获得的气象数据不完整等原因,震前气象因子变化的研究虽有但并未深入。都江堰地处汶川东南部,距离汶川地震震中映秀26 km,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前山断裂和中央断裂之间,在汶川地震时,都江堰遭受了巨大灾害。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汶川震前,都江堰是否存在气象因子的变化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江堰 地震前 汶川 温度变化 气象因子变化 龙门山断裂带 气压 气象数据
下载PDF
全球尺度上土壤^(15)N自然丰度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昝麒麟 赖晓明 +3 位作者 朱青 王卫光 李柳阳 刘亚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0-927,共8页
目前土壤^(15)N自然丰度(δ^(15)N)空间变化影响机制的研究多聚焦于区域尺度,对全球尺度的探索存在不足。本文采用全球812个样点处的土壤δ^(15)N值与土壤含水量、气象、土壤性质因子数据,构建各因子与土壤δ^(15)N值的相关关系,并结合... 目前土壤^(15)N自然丰度(δ^(15)N)空间变化影响机制的研究多聚焦于区域尺度,对全球尺度的探索存在不足。本文采用全球812个样点处的土壤δ^(15)N值与土壤含水量、气象、土壤性质因子数据,构建各因子与土壤δ^(15)N值的相关关系,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以揭示全球尺度土壤δ^(15)N值空间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气象、土壤性质因子与土壤δ^(15)N值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相较于均值,气象的时间变化特征因子(平均气温日较差和降雨季节变率)与土壤δ^(15)N值和土壤含水量的相关程度更高。土壤性质因子对土壤δ^(15)N值的总效应最高(–0.41);气象和土壤性质因子可通过土壤含水量间接影响土壤δ^(15)N值。当排除气象和土壤性质的影响后,土壤含水量对土壤δ^(15)N值的效应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稳定同位素 空间变异 影响机制 土壤含水量 气象时间变化特征因子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西部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曹静 阿拉木萨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8-424,共7页
以科尔沁沙地西部为研究区域,利用其1981—2016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Sen坡度估计法,对蒸发皿蒸发量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运用偏相关、主成分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蒸发皿... 以科尔沁沙地西部为研究区域,利用其1981—2016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Sen坡度估计法,对蒸发皿蒸发量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运用偏相关、主成分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在过去的36 a,蒸发皿蒸发量和风速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P〈0.001),总云量与低云量则显著增加(P〈0.001)。不同季节蒸发皿蒸发量及风速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01),而低云量呈显著增加趋势(P〈0.001),蒸发皿蒸发量春季、夏季的下降速率较秋季、冬季大。风速下降及云量的增加是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皿蒸发量 气象因子变化 偏相关分析 科尔沁沙地
原文传递
营养液膜栽培和深水培对樱桃番茄叶水势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海生 崔绍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59,共3页
比较分析了DFT和NFT条件下樱桃番茄叶水势变化特征及其水培系统中营养液液温的日变化。结果表明,DFT条件下樱桃番茄叶水势相对较高,且日变化平缓。在早春气候条件下,DFT系统中营养液液温昼夜大部分时间高于NFT系统,对环境中气象因子变... 比较分析了DFT和NFT条件下樱桃番茄叶水势变化特征及其水培系统中营养液液温的日变化。结果表明,DFT条件下樱桃番茄叶水势相对较高,且日变化平缓。在早春气候条件下,DFT系统中营养液液温昼夜大部分时间高于NFT系统,对环境中气象因子变化的响应程度较弱。因此,在栽培樱桃番茄时,DFT水培方式要优于N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叶水势 营养液膜栽培 水培 气象因子变化 NFT系统 DFT 变化特征 比较分析 气候条件 变化 液温 早春 昼夜
下载PDF
郑州市作物需水量影响因素主成分回归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闫苗祥 杨军耀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24,共3页
采用郑州市近40年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了郑州市主要作物需水量以及各作物生育期内气象因子(降雨、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日最高气温、平均气压、平均水气压)变化趋势,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确定影响各作物的主要气象... 采用郑州市近40年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了郑州市主要作物需水量以及各作物生育期内气象因子(降雨、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日最高气温、平均气压、平均水气压)变化趋势,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确定影响各作物的主要气象因子,并探讨了主要气象因子与相应作物需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水稻、棉花的作物需水量有减少趋势,小麦、花生、油菜作物需水量有增加趋势;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得出影响水稻、玉米、棉花、花生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日照时间,影响小麦、油菜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平均相对湿度;经计算得到日照时间每减少1%,水稻、玉米、棉花和花生作物需水量分别减少2.45、2.25、2.55和1.71mm;平均相对湿度每减少1%,小麦和油菜的作物需水量分别增加1.81和1.4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市 作物需水量 气象因子变化 主成分回归
下载PDF
当前植保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家刚 李春清 郑厚国 《湖北植保》 2011年第3期7-8,共2页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气象因子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病虫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老、妇、弱"成了农业生产主力军,"防病治虫难"是新时期植保工作面临的主要课题,是植物保护活动的...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气象因子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病虫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老、妇、弱"成了农业生产主力军,"防病治虫难"是新时期植保工作面临的主要课题,是植物保护活动的出发点和着落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工作 种植结构调整 气象因子变化 农作物病虫害 生产方式 农业生产 防病治虫 植物保护
下载PDF
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与其他地区蒸发皿蒸发量趋势相反的原因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司琪 张强 +1 位作者 奚小霞 乔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41-1450,共10页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是天气和气候的敏感区,随着全球和区域的变暖,该区域特殊的气候环境响应引起人们重点关注。以南昌、定西、乌鲁木齐作为夏季风影响区、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以及非夏季风影响区的代表站,通过对比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和其...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是天气和气候的敏感区,随着全球和区域的变暖,该区域特殊的气候环境响应引起人们重点关注。以南昌、定西、乌鲁木齐作为夏季风影响区、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以及非夏季风影响区的代表站,通过对比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和其他地区50年来温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水量、低云量、风速的变化趋势,以及分析各气象因子单独变化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发现在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各个气象因子的变化均使蒸发皿蒸发量增加,而在其他地区,只有温度变化会使蒸发皿蒸发量增加,其他各因子的变化均会造成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贡献度更直观的反映各气象因子对不同地区蒸发皿蒸发的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夏季风影响过渡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48.93%。风速变化对夏季风影响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51.54%。降水变化对非夏季风影响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58.57%。此外,低云量的变化对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夏季风影响区和非夏季风影响区的贡献均达到20%以上。因此,不同地区影响蒸发皿蒸发的最主要的因子是不同的,但低云量对任何地区蒸发皿蒸发的影响都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 蒸发皿蒸发 气象因子独立变化 贡献度
下载PDF
塞罕坝气候因子变化与当地林业发展
14
作者 王雪松 《中国林业》 2015年第11期48-49,共2页
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初步分析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50年来主要气象因子变化趋势,以气象统计学原理,以10年为统计单元进行气候因子变化分析,初步对建场初10年与近10年年均湿度、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无霜期、极端最高气温、... 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初步分析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50年来主要气象因子变化趋势,以气象统计学原理,以10年为统计单元进行气候因子变化分析,初步对建场初10年与近10年年均湿度、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无霜期、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6个气候因子序列的变化进行趋势特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机械林场 气候因子 林业发展 气象因子变化 极端最低气温 统计学原理 线性趋势 变化分析
原文传递
Association Between Himalayan Marmot Density and Climatic Factor 被引量:2
15
作者 WEI Rong-jie HE Jian +7 位作者 JIN Yong ZHENG Yi DAI Rui-xia YANG Yong-hai XIONG Hao-ming TIAN Fu-zhang WANG Zu-yun WANG Hu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14年第2期60-65,共6页
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ensity of Himalayan marmot (Marmota himalayana) and climatic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humidity, vapour pressure, sunshine percentage... 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ensity of Himalayan marmot (Marmota himalayana) and climatic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humidity, vapour pressure, sunshine percentage, wind velocity, which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lagu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We conducted a regression analysis to find the possible climat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nsity of Himalaya marmot, and analyzed the response characters of Himalayan marmot to climate change.Results: Dailyprecipitation days(>=0.1 mm) and sunshine percentag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densityofHimalayan marmot(p<0.01). Conclusion: Climate chang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plague. This phenomenon is valuable for Himalayan marmot and plague prevention. More studies are needed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Himalayan marmot and plag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malayan marmot climatic factor ASSOCIATION PLAGU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