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澜湄流域气象水文干旱时空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昱 席佳 +5 位作者 张弛 王国庆 黄强 关铁生 卢吉 周惠成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8-519,共12页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气象水文干旱发生了较大变化,预测未来流域干旱的时空变化与传播特征是应对气候变化、开展澜湄水资源合作的基础。利用SWAT模型通过气陆耦合方式模拟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历史(1960—2005年)和未来...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气象水文干旱发生了较大变化,预测未来流域干旱的时空变化与传播特征是应对气候变化、开展澜湄水资源合作的基础。利用SWAT模型通过气陆耦合方式模拟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历史(1960—2005年)和未来时期(2022—2050年,2051—2080年)的水文过程,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预估并分析了流域未来气象水文干旱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未来降水呈增长趋势,气象干旱将有所缓解,但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与流域蒸发的增加,将导致水文干旱更为严峻,干旱从气象到水文的传播过程加剧;②水文干旱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允景洪和清盛站的水文干旱最为严重,琅勃拉邦、穆达汉和巴色站次之,万象站最弱;③未来流域水文干旱事件发生频次略有减少,但其中重旱、特旱事件占比增加,极端干旱将趋多趋强,且空间变化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象水文干旱 GCM偏差校正 SWAT模型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的鄱阳湖流域水文气象干旱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鹏 张强 +1 位作者 涂新军 江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7-1186,共10页
基于气象和水文干旱的二维变量干旱状态基础上,通过一阶马尔科夫链模型对二维变量干旱状态进行频率、重现期和历时分析,建立水文气象干旱指数,从干旱灾害形成、演变和持续3方面对干旱灾害进行研究,同时预测未来6个月非水文干旱到水文干... 基于气象和水文干旱的二维变量干旱状态基础上,通过一阶马尔科夫链模型对二维变量干旱状态进行频率、重现期和历时分析,建立水文气象干旱指数,从干旱灾害形成、演变和持续3方面对干旱灾害进行研究,同时预测未来6个月非水文干旱到水文干旱的概率.结果表明:(1)修河流域在干旱形成中危害大,抚河流域和修河流域在干旱演变中危害大,赣江流域和饶河流域在干旱持续中危害大;(2)鄱阳湖流域状态4(气象、水文干旱)发生的频率最高,为0.30,连续湿润或者干旱的概率最大,湿润状态(状态2)与水文干旱(状态4、状态5(气象湿润、水文干旱))的相互转移概率最低;(3)在长期干旱预测中,鄱阳湖流域从状态2转到状态4和状态5的平均概率为0.11,属最低,而状态1(气象、水文无旱)和状态3(气象干旱、水文湿润)到达状态4的概率为0.23,发生概率最大.修河流域在非水文干旱状态下未来发生气象、水文干旱状态的平均概率为0.28,是"五河"中最高的,而赣江流域在正常或者湿润状态下未来发生气象、水文干旱的概率最低,为0.18,该研究对于鄱阳湖流域水文气象干旱的抗旱减灾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气象干旱指数 干旱状态转移 干旱预测 马尔科夫链模型 鄱阳湖流域
下载PDF
气象、水文和社会经济干旱的特征与响应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周佳伟 陈晓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22,共5页
为研究社会经济干旱发生规律以及与气象水文干旱的关系,提出了一种识别社会经济干旱事件的新方法—标准化供需水指数(SSDWI),以鉴江流域为例,利用1960—2016年逐月降水、气温以及径流数据,使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径流干旱指数(S... 为研究社会经济干旱发生规律以及与气象水文干旱的关系,提出了一种识别社会经济干旱事件的新方法—标准化供需水指数(SSDWI),以鉴江流域为例,利用1960—2016年逐月降水、气温以及径流数据,使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径流干旱指数(SDI)表征气象水文干旱事件,探讨三种干旱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SSDWI能较好地表征社会经济干旱事件,社会经济干旱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干旱历时较长;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主要发生在秋季与冬季,干旱历时较短;(2)水文干旱与社会经济干旱具有紧密的相关性,水文干旱滞后于气象干旱1个月;社会经济干旱滞后于水文干旱1个月,滞后于气象干旱2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标准化供需水指数 社会经济干旱 干旱响应关系
下载PDF
西江流域水文气象综合干旱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毓灵 刘丙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21,共5页
综合分析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事件,可同时解析大规模干旱和供水风险,为综合识别旱情和早期干旱预警提供支持。利用1981~2013年西江流域集水区域逐月降水与流量资料,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流量指数构建水文气象干旱综合指标及其状态... 综合分析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事件,可同时解析大规模干旱和供水风险,为综合识别旱情和早期干旱预警提供支持。利用1981~2013年西江流域集水区域逐月降水与流量资料,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流量指数构建水文气象干旱综合指标及其状态转移参量,并结合马尔科夫链模型研究流域水文气象综合干旱。结果表明,研究区水文干旱与气象干旱存在较好关联性,且一般滞后气象干旱1个月左右。气象、水文呈现同一状态的频率相对高、持续时间长,气象、水文干湿差异大的状态发生频率低;干旱更倾向于在相同的状态间转移,其中持续湿润或干旱的概率最高,而湿润状态与水文干旱状态之间的一步转移概率极低。南北盘江子流域在干旱灾害形成阶段危害较小,而在干旱灾害持续阶段危害较大,西江子流域在干旱灾害形成阶段危害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水文综合干旱 马尔科夫链模型 干旱指数 西江流域
下载PDF
马尔科夫链模型下鞍山市辽河流域水文气象干旱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邸爱民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年第8期20-23,共4页
文章以辽宁省鞍山市辽河流域为例,基于水文干旱与气象干旱两大变量,采用马儿科夫链模型对研究区二维变量(干旱与湿润)状态进行频率、重现期和历史演变情况进行分析,以此结合研究区水文气象干旱指数,分别从干旱灾害形成、演变和持续三个... 文章以辽宁省鞍山市辽河流域为例,基于水文干旱与气象干旱两大变量,采用马儿科夫链模型对研究区二维变量(干旱与湿润)状态进行频率、重现期和历史演变情况进行分析,以此结合研究区水文气象干旱指数,分别从干旱灾害形成、演变和持续三个层面,对该流域干旱灾害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鞍山市辽河流域未来6个月内非水文干旱向水文干旱过渡概率进行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夫链模型 鞍山市 辽河流域 水文气象干旱
下载PDF
2022年洞庭湖区干旱特征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葛国华 熊元基 黎振兴 《湖南水利水电》 2023年第2期54-59,共6页
2022年湖南省遭遇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水文气象干旱,洞庭湖区也遭受了极端旱情影响。基于观测资料,文章分析了洞庭湖水雨情及主要特征,剖析了洞庭湖区旱情阶段情况及应对措施,科学总结了抗旱经验启示,提出了科学抗旱... 2022年湖南省遭遇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水文气象干旱,洞庭湖区也遭受了极端旱情影响。基于观测资料,文章分析了洞庭湖水雨情及主要特征,剖析了洞庭湖区旱情阶段情况及应对措施,科学总结了抗旱经验启示,提出了科学抗旱减灾及综合施策预防干旱的措施。同时也提到未来洞庭湖区抗旱减灾的重点,科学认识干旱的自然规律属性,统筹谋划提升抗旱能力的水利建设,科学调配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增强洞庭湖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水文气象干旱 水资源调度 抗旱能力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新疆水文气象干旱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孙鹏 张强 +3 位作者 白云岗 张江辉 邓晓宇 刘剑宇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47-1657,共11页
在气象干旱SPI和水文干旱SRI的二维变量干旱状态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一阶马尔科夫链模型对二维变量干旱状态进行频率、重现期和历时分析,并预测未来非水文干旱到水文干旱的概率,研究表明:1开都河、和田河在干旱形成中危害大,阿克苏河在干... 在气象干旱SPI和水文干旱SRI的二维变量干旱状态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一阶马尔科夫链模型对二维变量干旱状态进行频率、重现期和历时分析,并预测未来非水文干旱到水文干旱的概率,研究表明:1开都河、和田河在干旱形成中危害大,阿克苏河在干旱演变中危害大,开都河和叶尔羌河在干旱持续中危害大。开都河和叶尔羌河主要以气象水文干旱为主,和田河和阿克苏河以水文干旱为主。2开都河连续湿润或者干旱的概率最大,状态2(气象、水文湿润)与状态4(气象、水文干旱)、状态5(气象湿润、水文干旱)的相互转移概率低,和田河和开都河状态4不能一步转移到状态2。3在长期干旱预测中,塔河流域从状态2达到状态4或者状态5的概率最低,开都河(或和田河)从非水文干旱状态到状态4的概率最大(或最小),从非水文干旱状态到状态5的概率最小(或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水文干旱状态 干旱预测 马尔科夫模型 塔里木河流域
原文传递
Assessment of global meteorological,hydr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drought under future warming based on CMIP6 被引量:2
8
作者 Jianxin Zeng Jiaxian Li +5 位作者 Xingjie Lu Zhongwang Wei Wei Shangguan Shupeng Zhang Yongjiu Dai Shulei Zha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2年第1期49-55,共7页
Quantifying the changes and propagation of drough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regional eco-environmental safety and water-related disaster management under global warming.In this study,phase 6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 Quantifying the changes and propagation of drough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regional eco-environmental safety and water-related disaster management under global warming.In this study,phase 6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was employed to examine future meteorological(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and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hydrological(Standardized Runoff Index,SRI),and agricultural(Standardized Soil moisture Index,SSI) drought under two warming scenarios(SSP2-4.5 and SSP5-8.5).The results show that,across the globe,different types of drought events generally exhibit a larger spatial extent,longer duration,and greater severity from 1901 to 2100,with SPEI drought experiencing the greatest increases.Although SRI and SSI drought are expected to be more intensifying than SPI drought,the models show higher consistency in projections of SPI changes.Regions with robust drying trends include the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Amazon Basin,Mediterranean,southern Africa,southern Asia,and Australia.It is also found that meteorological drought shows a higher correlation with hydrological drought than with agricultural drought,especially in warm and humid regions.Additionally,the maximum correlation between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drought tends to be achieved at a short time scale.Thes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drought monitoring and policy interventions for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under a changing clim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Meteorological drought Hydrological drought Agricultural drought Drought propagation CMIP6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