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行俯卧位机械通气时氧合、血流动力学及气道引流的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韩炳智 韩韬 吴志峰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重症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血流动力学及气道痰液引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宿迁市钟吾医院ICU收治的28例严重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镇静、肌松、持续俯卧位通气...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重症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血流动力学及气道痰液引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宿迁市钟吾医院ICU收治的28例严重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镇静、肌松、持续俯卧位通气状态下监测初始仰卧位、俯卧位1 h、俯卧位2 h、恢复仰卧位2 h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脉搏血氧饱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痰液引流量等指标。结果与初始仰卧位比较,患者俯卧位1 h、俯卧位2 h时PaO2[(85±12)mm Hg和(97±10)mm Hg比(65±11)mm Hg]、PaO2/FiO2[(150±37)mm Hg和(158±50)mm Hg比(130±28)mm Hg]明显升高(P<0.05),且恢复仰卧位2 h时持续存在[PaO2(87±11)mm Hg,PaO2/FiO2(150±52)mm Hg,P<0.05],MAP、HR、CV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2 h时气道痰液引流量较初始仰卧位明显增加[(15.3±2.0)mL比(8.1±1.1)mL,P<0.05],而俯卧位1 h、恢复仰卧位2 h痰液引流量与初始仰卧位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1.0)mL和(8.3±1.2)mL比(8.1±1.1)mL,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严重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的氧合,且恢复仰卧位后氧合改善持续存在;可改善气道痰液引流,但恢复仰卧位后改善引流作用消失;俯卧位通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俯卧位通气可用于严重吸入性肺炎并ARDS的辅助治疗,需气道充分引流的患者可适当延长俯卧位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俯卧位通气 血流动力学 气道引流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侧卧位通气的疗效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全业 张国培 +3 位作者 向斌 崔华永 仇正锋 裴金胜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侧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血流动力学及痰液引流的影响。方法纳入25例ARDS患者,监测初始仰卧位、侧卧位1小时后、转仰卧位1小时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 目的探讨侧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血流动力学及痰液引流的影响。方法纳入25例ARDS患者,监测初始仰卧位、侧卧位1小时后、转仰卧位1小时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痰液引流量等指标。结果与初始仰卧位比较,患者侧卧位1小时PaO2(75±12)mmHg vs(65±11)mmHg,PaO2/FiO2(280±14)mmHg vs(200±20)mmHg明显升高(P<0.05),SpO2(96.5±2.2)vs(88.5±1.2)明显升高(P<0.05),且转仰卧位1小时仍能保持,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卧位1小时气道痰液引流量较初始仰卧位明显增加(15.2±1.8)ml vs(8.2±2.0)ml(P<0.05)。结论侧卧位通气可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且恢复仰卧位后氧合改善持续存在;可改善气道痰液引流,但对血流动力学、呼吸机力学参数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通气机 机械 体位 血流动力学 气道引流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3
作者 纵鲁沙 尹建祯 刘满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6期354-354,共1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呼吸机治疗过程中一种常见并发症 ,本文对 12例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 ,并总结出一系列预防和治疗、护理措施。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原因分析 护理 气道引流 静脉高营养 脓性痰
下载PDF
重症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应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洋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0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6例重症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动脉血给予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比... 目的观察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6例重症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动脉血给予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氧合改善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气道痰液引流量。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97.0±10.0)mm Hg(1 mm Hg=0.133 kPa)、氧合指数(PaO_(2)/FiO_(2))(258.0±20.3)mm Hg、血氧饱和度(SpO_(2))(98.0±0.5)%高于对照组的(85.0±12.0)mm Hg、(230.0±22.1)mm Hg、(94.0±1.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40.0±5.0)mm Hg低于对照组的(44.0±4.2)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90.0±11.0)次/min低于对照组的(100.0±13.0)次/min,平均动脉压(MAP)(89.0±8.0)mm Hg、中心静脉压(CVP)(10.3±4.0)cm H_(2)O(1 cm H_(2)O=0.098 kPa)高于对照组的(80.0±7.0)mm Hg、(9.0±4.2)cm H_(2)O,痰液引流量(15.3±2.0)ml大于对照组的(8.1±1.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能够明显增加重症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的供氧能力,而且能够显著改善氧合情况、气道痰液引流量和血流动力学,可用于重症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吸入性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机械通气 血流动力学 气道引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