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钡双重造影与CT仿真内镜技术对结直肠肿瘤诊断价值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姜军 李颖 +1 位作者 蒋力明 周纯武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4期76-79,共4页
目的:通过气钡双重造影( double-contrast barium enema,DCBE)与CT仿真内镜( CT colonography, CTC)在结直肠肿瘤的检出效能比较,明确两种检查方法的作用。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计入组患者648例,均在同1天先后完成CTC和DCB... 目的:通过气钡双重造影( double-contrast barium enema,DCBE)与CT仿真内镜( CT colonography, CTC)在结直肠肿瘤的检出效能比较,明确两种检查方法的作用。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计入组患者648例,均在同1天先后完成CTC和DCBE检查并记录每个检出病灶的大小和部位。以结肠镜及手术作为金标准,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共检出1180处病灶,CTC和DCBE分别检出1127处和942处病灶,两组检出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中〈0.5cm、0.5cm ~〈1cm、1cm ~〈2cm、2cm ~〈3cm、≧3cm的病灶数分别检出为53处、151处、152处、71处、753处。 CTC与DCBE对〈0.5cm、0.5cm~〈1cm、1cm~〈2cm、2cm~〈3cm、≧3cm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61.2%、84.2%、93.4%、100.0%、100.0%和9.4%、30.9%、47.0%、93.0%、100.0%。对于〈2cm的病灶,CTC检出率明显优于DCBE,而对≧2cm病灶检出方面,两种检查方法没有差别。结论在结直肠肿瘤检查效能方面,CTC明显优于DCBE,尤其是对〈2cm的病灶,CTC检查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CT仿真内镜 灌肠气钡双重造影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气钡双重造影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2
作者 何进 胡汉金 陈伟 《安徽医学》 2016年第6期714-716,717,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多层螺旋CT(MSCT)与气钡双重造影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GI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47例GIST患者中,食道病变1例,胃腔的病变36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7例,小肠和结肠病变2例...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多层螺旋CT(MSCT)与气钡双重造影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GI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47例GIST患者中,食道病变1例,胃腔的病变36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7例,小肠和结肠病变2例。气钡双重造影定位准确率为91.67%,定性准确率为54.17%;MSCT定位准确率为87.80%,定性准确率为70.73%;气钡双重造影及MSCT检查的联合应用定位准确率为100.00%,定性准确率为94.44%。联合应用较单独检查定性准确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ST的MSCT与气钡双重造影的影像学表现均有一定特征性,2种检查技术有效结合对提高GIST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气钡双重造影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和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辉 哈热勒哈什 +2 位作者 巴图尔 刘荣 赫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708-709,共2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和胃镜检查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手术后诊断为食管裂孔疝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均行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镜检查,在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和胃镜检查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手术后诊断为食管裂孔疝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均行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镜检查,在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出食管裂孔疝96例,未发现食管裂孔疝4例,胃镜检查出食管裂孔疝38例,未发现62例,胃镜检查出反流性食管炎61例。结论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优于胃镜,可作为临床首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气钡双重造影 胃镜
下载PDF
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德秀 付汉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对比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120例与胃炎患者120例,均进行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CT检查与诊断,观察影像学特征与诊断效果。结果气钡双重造影诊断胃癌符合114例,胃炎符合... 目的对比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120例与胃炎患者120例,均进行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CT检查与诊断,观察影像学特征与诊断效果。结果气钡双重造影诊断胃癌符合114例,胃炎符合108例,诊断符合率为92.5%;而256排CT诊断胃癌符合119例,胃炎符合118例,诊断符合率为98.8%;256排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气钡双重造影(P<0.05)。气钡双重造影均能清楚显示胃癌大小、形态与病变范围;胃炎患者多表现为病灶部位息肉状,圆形或椭圆形。CT表现为胃壁均质不规则增厚,强化后扫描病灶呈均质或者层状强;而胃炎患者表现为胃腔与胃壁正常,胃体不明显隆起。胃胃癌患者的血流量和血容量明显高于胃炎患者,而达峰时间明显低于胃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CT对胃癌的诊断均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其中256排CT的诊断符合率更高,而CT灌注的应用能通过血供状况判定胃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气钡双重造影 256排CT 影像学特征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小儿大肠息肉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韩燕乔 王舒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 总结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在小儿大肠息肉中的应用方法并评价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84例疑诊大肠息肉便血患儿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且对其中 46例作纤维肠镜诊治对照。结果  84例中因粪便、气泡影响出现 6例假阳性 ,3例假阴性 ,检... 目的 总结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在小儿大肠息肉中的应用方法并评价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84例疑诊大肠息肉便血患儿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且对其中 46例作纤维肠镜诊治对照。结果  84例中因粪便、气泡影响出现 6例假阳性 ,3例假阴性 ,检出率达 89%。结论 结肠双重气钡造影对儿童完全适用 ,且对大肠息肉的检出具有操作简单、X线投照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钡双重造影 大肠息肉 结肠造影 诊断 儿童
下载PDF
胃气钡双重造影在浸润性胃癌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靳毓波 刘向军 +1 位作者 许海东 罗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2期241-241,共1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肺癌在胃气钡双重造影中的应用。方法对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05年至2010年36例浸润性肺癌影像学回顾性分析。结果胃气钡双重造影对于浸润性肺癌的诊断全面而直观,从黏膜层到胃壁各层都可以有效观察。结论由于... 目的探讨浸润性肺癌在胃气钡双重造影中的应用。方法对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05年至2010年36例浸润性肺癌影像学回顾性分析。结果胃气钡双重造影对于浸润性肺癌的诊断全面而直观,从黏膜层到胃壁各层都可以有效观察。结论由于胃浸润性胃癌的特征性。相对于胃镜、CT,胃气钡双重造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认为胃气钡双重造影仍为胃浸润性胃癌检查诊断的首选。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胃癌 气钡双重造影 胃镜 CT
下载PDF
X线气钡双重造影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顾慷 赵玉年 崔怀萍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年第4期347-348,共2页
食管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1%~2%,因肿瘤死亡的病例中居第6位[1]。食管癌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本文通过气钡双重造影X线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了解早期食管癌X线表现形成的病理学基础,加深对其X线表现的认识,提高早... 食管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1%~2%,因肿瘤死亡的病例中居第6位[1]。食管癌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本文通过气钡双重造影X线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了解早期食管癌X线表现形成的病理学基础,加深对其X线表现的认识,提高早期食管癌的X线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X线 气钡双重造影 诊断
下载PDF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文尚 麦远其 +2 位作者 陈赞雄 崔国儒 王郁豪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3期94-95,共2页
目的:通过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评价该检查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5例溃疡性结肠炎应用日本岛津800mA数字胃肠X线诊断机进行了气钡肠道双重造影及肠镜检查术后病理证实。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为病... 目的:通过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评价该检查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5例溃疡性结肠炎应用日本岛津800mA数字胃肠X线诊断机进行了气钡肠道双重造影及肠镜检查术后病理证实。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为病变自直肠逆行向上呈连续性发展,早期:结肠边缘见针刺状突出(或棘状突起)及正面的"靶样征";急性期:出现"锯齿征"、"纽扣征"和"鹅卵石征";慢性期:局部肠腔呈铅管样狭窄及假息肉形成。结论: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检出和早期诊断都有着重要意义,是结肠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根据病史、进展方式和典型X线征像,本病较易诊断,不难与其他炎性结肠病变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溃疡性结肠炎 X线诊断
下载PDF
经胃镜引导小肠气钡双重造影12例的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培宁 廖加忠 杜洁贞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923-924,共2页
关键词 小肠气钡双重造影 胃镜 导管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向东 薄庭亮 薄菱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16-317,共2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X线表现 UC
下载PDF
食管癌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元芬 段青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5期113-114,共2页
目的通过食管癌X线片与CT的对比研究,探讨诊断食管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50例,其中43例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39例行CT检查。结果食管癌的主要X线表现为管壁僵硬、充盈缺损、龛影及黏膜中断、破坏;主要CT表现为... 目的通过食管癌X线片与CT的对比研究,探讨诊断食管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50例,其中43例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39例行CT检查。结果食管癌的主要X线表现为管壁僵硬、充盈缺损、龛影及黏膜中断、破坏;主要CT表现为管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周围组织器官受累及淋巴结转移。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食管癌的首选方法,CT检查可明确病变侵犯的程度、浸润的方式和部位及纵隔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大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X线气钡双重造影 CT
下载PDF
气钡双重造影在结肠息肉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斌 张云生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结肠息肉 诊断 X线征象 无痛性便血 临床症状 症状隐匿 肠镜检查
下载PDF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应用价值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晓平 吴揭 +1 位作者 陈继贵 程乔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3年第5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在结直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8月我院213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检查结果,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法所检出的病种、结直肠肿瘤和... 目的探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在结直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8月我院213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检查结果,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法所检出的病种、结直肠肿瘤和息肉的大小、部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阑尾炎、憩室等疾病和近端结肠及小病灶的诊断能力优于结肠CT;结肠CT对结直肠肿瘤及远端结肠的诊断能力则优于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结论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各具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应视具体情况加以选择或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CT检查 结直肠疾病
下载PDF
早期贲门癌的气钡双重造影数字图像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萍 方华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21期12-13,共2页
目的研究气钡双重造影数字图像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价值,分析漏误诊原因,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证实的早期贲门癌,均采用800 mA遥控透视数字胃肠机,实时采集贲门区多部位图像。结果首次数字化气钡双重造影诊断早期贲... 目的研究气钡双重造影数字图像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价值,分析漏误诊原因,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证实的早期贲门癌,均采用800 mA遥控透视数字胃肠机,实时采集贲门区多部位图像。结果首次数字化气钡双重造影诊断早期贲门癌11例,漏诊2例,误诊2例。结论多体位数字化气钡双重造影图像能提高贲门区病灶的显示率,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成像 贲门癌 气钡双重造影
下载PDF
食管癌的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影像学诊断136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恒顺 许明普 +2 位作者 吴希诗 李勤笃 马效德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5期532-533,共2页
为了探讨食管癌应用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影像学诊断价值 ,回顾性分析我院 1 998年 1月 - 2 0 0 2年 5月经病理证实的 1 36例食管癌患者随访资料。 1 36例食管癌患者均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其中 81例行CT检查。结果 :1 )X线气钡... 为了探讨食管癌应用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影像学诊断价值 ,回顾性分析我院 1 998年 1月 - 2 0 0 2年 5月经病理证实的 1 36例食管癌患者随访资料。 1 36例食管癌患者均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其中 81例行CT检查。结果 :1 )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出食管癌 ,髓质型 67例 ,蕈伞型 1 2例 ,溃疡型 2 3例 ,缩窄型 34例 ;2 )CT显示食管壁增厚 81例 ,食管壁内软组织肿块 65例 ,食管腔闭塞 2 6例 ,周围脂肪间隙消失 34例 ,颈部、锁骨上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2 1例。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X线气钡双重造影不仅能观察管腔内改变 ,而且能显示管壁动力学改变。该检查简便易行 ,是食管癌的首选检查方法。CT检查对管壁和周围组织器官的浸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肿瘤 诊断 X线气钡双重造影 CT检查 影像学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15例早期胃癌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强 张晶 +2 位作者 杨伟振 黄贤淑 于福长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8-28,共1页
我科自1990年~1992年经气钡双重对比检查早期胃癌患者15例,其中溃疡型8例(占53.3%),增生型7例(46.7%)。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早期胃癌 气钡双重造影 检查分析 结果报告 溃疡型 增生 对比
下载PDF
探讨气钡双重造影与多排螺旋CT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华英 武义 +1 位作者 朱玉莉 陈小翠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6期1647-1649,共3页
目的:胃癌应用气钡双重造影与多排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对比分析。方法:本实验共选取胃癌患者共2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n=104),本实验将多排螺旋CT和气钡双重造影分别应用于两组患者临床病症诊断中,对比相关临... 目的:胃癌应用气钡双重造影与多排螺旋CT临床诊断价值对比分析。方法:本实验共选取胃癌患者共2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n=104),本实验将多排螺旋CT和气钡双重造影分别应用于两组患者临床病症诊断中,对比相关临床指标数据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阳性病理符合率和各影像学图像指标检出率均更高(P<0.05),另外多排螺旋CT临床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强。结论:胃癌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能够进一步确定患者实际患病病情、提高确诊率同时参考诊断分析结果可以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预后质量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多排螺旋CT 气钡双重造影 临床诊断
下载PDF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在小儿结肠息肉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龙广 石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8期210-211,共2页
小儿结肠息肉是从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隆起性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是良性肿瘤样病变。以单发多见,是小儿结肠的一种常见病,临床症状主要以无痛性血便为主。本文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10年10月经结肠镜或手术... 小儿结肠息肉是从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隆起性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是良性肿瘤样病变。以单发多见,是小儿结肠的一种常见病,临床症状主要以无痛性血便为主。本文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10年10月经结肠镜或手术病理证实小儿结肠息肉86例气钡双重造影X线变现,旨在提高小儿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现将结果对照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结肠息肉 诊断符合率 小儿 良性肿瘤样病变 价值 隆起性病变 无痛性血便
下载PDF
经内镜导丝引导插管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方法探讨
19
作者 韩玉山 刘洪军 +3 位作者 杨健 黄培 李凤玲 刘艳迪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2-333,共2页
关键词 经内镜导丝引导插管 小肠 气钡双重造影方法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几个技术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龚志刚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08A期2024-2024,共1页
关键词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结肠疾病 诊断 肠道准备 低张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