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弃煤矿瓦斯赋存与运移气-水-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潇 周来 +2 位作者 冯启言 朱雪强 高波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共5页
废弃煤矿瓦斯一方面可通过工程抽出而变成宝贵的洁净能源,而另一方面可能集聚突出形成灾害或逸出加剧温室效应,甚至通过气-水-煤相互作用而污染地下水系统。对我国废弃煤矿残余瓦斯及次生灾害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废弃矿井瓦斯-水-煤岩... 废弃煤矿瓦斯一方面可通过工程抽出而变成宝贵的洁净能源,而另一方面可能集聚突出形成灾害或逸出加剧温室效应,甚至通过气-水-煤相互作用而污染地下水系统。对我国废弃煤矿残余瓦斯及次生灾害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废弃矿井瓦斯-水-煤岩反应的水文地球化学及多相流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今后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井 瓦斯 吸附-解吸 瓦斯溶解 气-水-岩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增强地热系统热储层-盐水-CO_2相互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那金 许天福 +3 位作者 魏铭聪 冯波 鲍新华 姜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93-1501,共9页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是采用人工形成地热储层的方法,从低渗透性岩体中经济地采出深层热能的人工地热系统。以CO2为载热流体的增强地热能系统(CO2-EGS)是实现CO2减排和深部地热资源开发的有效手段,系统运行时的水-岩-气相互作用对热储层...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是采用人工形成地热储层的方法,从低渗透性岩体中经济地采出深层热能的人工地热系统。以CO2为载热流体的增强地热能系统(CO2-EGS)是实现CO2减排和深部地热资源开发的有效手段,系统运行时的水-岩-气相互作用对热储层孔渗特征有着重要影响,最终会影响储层的产热能力。笔者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CO2-EGS高温下的热储层-盐水-CO2的相互作用,通过对实验中反应液离子成分变化和岩样扫描电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后的钾长石和方解石出现溶解现象,且方解石溶蚀剧烈;岩样表面出现极少量次生方解石和钠长石,并有新矿物析出,其主要组成元素为C、O、Si、Fe,为菱铁矿的中间产物。通过TOUGHREACT建立反应性溶质运移模型,模拟上述实验的化学反应过程,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拟合较好。该研究可为CO2-EGS的水-岩-气作用机制提供地球化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EGS --相互作用 数值模拟 干热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CO_(2)作垫层气研究现状 被引量:3
3
作者 杜思宇 柏明星 +1 位作者 张志超 刘敬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87-2391,2396,共6页
针对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垫层气的相关研究,从CO_(2)和CH_(4)的热力学性质对比以及相关混气实验,综述了CO_(2)作垫层气的可行性。从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两个方面,详细综述了CO_(2)作垫层气与工作气混合的影响因素,包括储层孔隙度、渗透率、... 针对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垫层气的相关研究,从CO_(2)和CH_(4)的热力学性质对比以及相关混气实验,综述了CO_(2)作垫层气的可行性。从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两个方面,详细综述了CO_(2)作垫层气与工作气混合的影响因素,包括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温度、压力、CO_(2)垫层气比例等。论述了“CO_(2)-地层水-岩石”相互作用对储层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可为CO_(2)作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垫层气的注采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以及提高储气库天然气采收率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地下储 CO_(2)作垫层 CO_(2)地质封存 --相互作用
下载PDF
铅锌矿中锌元素对地质碳汇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吴秉津 《地下水》 2023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明确含硫铅锌矿中锌元素对地质碳汇(HCO_(3)^(-))的影响,以广西灵川县硫铅锌矿场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实验模拟,通过改变水样、岩样和锌化合物含量来监测水中HCO_(3)^(-)的变化,对含硫铅锌矿中锌元素与HCO_(3)^(-)(地质碳汇)之间的变... 为明确含硫铅锌矿中锌元素对地质碳汇(HCO_(3)^(-))的影响,以广西灵川县硫铅锌矿场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实验模拟,通过改变水样、岩样和锌化合物含量来监测水中HCO_(3)^(-)的变化,对含硫铅锌矿中锌元素与HCO_(3)^(-)(地质碳汇)之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铅锌矿中的锌元素会对地质碳汇(HCO_(3)^(-))产生影响,Zn^(2+)会抑制反应的发生,使HCO_(3)^(-)的含量减少;不同岩性对地质碳汇(HCO_(3)^(-))有一定影响,在矿粉中加入灰岩反应生成HCO_(3)^(-)的浓度会大于角岩生成HCO_(3)^(-)的浓度;样品在0.5 mg/L或1 mg/L ZnCl_(2)溶液中生成HCO_(3)^(-)的浓度比在超纯水中生成HCO_(3)^(-)的浓度低,且样品在1 mg/L ZnCl_(2)溶液中生成HCO_(3)^(-)的浓度更低,表明锌元素含量越高,对岩石的溶解抑制作用就越显著。本研究结果对于提高碳汇转化速率,为控制CO_(2)浓度提供了一种方法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碳汇 铅锌矿 --相互作用 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