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7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有机骨架基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1
作者 牛灿杰 叶素丹 +1 位作者 朱千聪 胡玉霞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29,共8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新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NH_(2),建立基于UiO-66-NH_(2)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水产品中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体积分数1.0%甲酸-乙腈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提取液旋蒸浓缩后,采用pH 8.0的...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新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NH_(2),建立基于UiO-66-NH_(2)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水产品中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体积分数1.0%甲酸-乙腈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提取液旋蒸浓缩后,采用pH 8.0的氨水溶液复溶,经装有30 mg UiO-66-NH_(2)的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6 mL 20%乙酸-甲醇溶液洗脱,氮吹近干复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在建立的实验条件下,5种FQs在0.005~0.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为0.999 9~1.0,回收率为81.4%~104.8%,相对标准偏差为1.29%~4.93%,检出限为0.21~2.05μg/kg。制备的固相萃取柱可重复使用达5次,绿色环保、经济成本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重现性及选择性,适用于水产品中多种痕量氟喹诺酮类药残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水产品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相关肾损害与肾结石形成的关系
2
作者 王帅 郝鹏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252-254,共3页
泌尿系结石以肾结石为多见,其成因机制复杂尚未明确统一,多以钙性结石为基础形成。肾结石常合并尿路感染、肾积水导致复发率较高,给临床诊治工作带来了困扰。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常用于控制尿路感染的抗生素。经查阅国内外最新研究发现... 泌尿系结石以肾结石为多见,其成因机制复杂尚未明确统一,多以钙性结石为基础形成。肾结石常合并尿路感染、肾积水导致复发率较高,给临床诊治工作带来了困扰。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常用于控制尿路感染的抗生素。经查阅国内外最新研究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除了控制尿路感染减少感染性结石的形成外,其本身对肾脏的损害也有可能导致结石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尿路感染 肾损害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雪晴 陈秀金 +5 位作者 李兆周 王耀 安彪 白玉冰 代明慧 陈佳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382,共9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的优点,现已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然而,氟喹诺酮类药物长期大量的滥用,在食品中的残留超标,导致体内耐药病原菌的产生,引起人类的耐药性问题。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的优点,现已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然而,氟喹诺酮类药物长期大量的滥用,在食品中的残留超标,导致体内耐药病原菌的产生,引起人类的耐药性问题。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免疫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和低成本的优势,故受到食品安全领域的广泛关注。因此,该文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体制备、各种免疫分析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层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和免疫传感器)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进行总结,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免疫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酶联免疫吸附法 免疫层析法 荧光免疫分析法 免疫传感器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用于耐多药肺结核病防治的耐药情况分析
4
作者 庄晖 庄瑞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0期171-173,177,共4页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用于耐多药肺结核病(MDR-PTB)防治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6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MDR-PTB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从MDR-PTB患者中分离的结核分杆杆菌对常见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用于耐多药肺结核病(MDR-PTB)防治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3年6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MDR-PTB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从MDR-PTB患者中分离的结核分杆杆菌对常见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将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分为耐药组(n=60)及无耐药组(n=64)。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胸部CT表现,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DR-PTB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按照耐药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MDR-PTB患者对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及加替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8.39%、48.39%、47.58%、41.13%、8.87%。耐药组体质指数(BMI)<18.5 kg/m^(2)、复治、二线药物使用时间≥30 d、合并肺部基础疾病患者占比与无耐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其他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组胸部CT表现为毁损肺患者占比高于无耐药组(38.33%vs.17.19%,χ^(2)=6.958,P=0.008)。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18.5 kg/m^(2)、复治、二线药物使用时间≥30 d、合并肺部基础疾病及胸部CT表现为毁损肺是MDR-PTB患者发生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MDR-PTB患者对多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BMI<18.5 kg/m^(2)、复治、二线药物使用时间≥30 d、合并肺部基础疾病及胸部CT表现为毁损肺均会增加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发生风险,应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病 氟喹诺酮类药物 耐药情况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前置审方在耐药结核病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中对效果以及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
5
作者 黄玉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98-101,共4页
前置审方在耐药结核病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中对效果以及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影响。方法 整理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接受常规审方时收治的接受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耐药结核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另整理2023... 前置审方在耐药结核病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中对效果以及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影响。方法 整理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接受常规审方时收治的接受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耐药结核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另整理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接受前置审方时收治的受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耐药结核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空洞闭合率、治愈率、病灶吸收率比较(P>0.05)。两组耐多药肺结核转阴时间、结核空洞闭合时间、ADR发生情况比较(P<0.05)。结论 前置审方可保证DR-TB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效果,缩短康复周期,且能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ADR风险,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审方 耐药结核 氟喹诺酮类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养殖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方法验证
6
作者 郭兰 刘鑫 +3 位作者 邬杰 吕婷 王建军 白志荣 《实验室检测》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目的验证实验室是否能够依据标准方法准确开展养殖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工作。方法本文按照《水产品中17种磺胺类及15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业部1077号公告—1—2008)和《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 目的验证实验室是否能够依据标准方法准确开展养殖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工作。方法本文按照《水产品中17种磺胺类及15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业部1077号公告—1—2008)和《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GB/T 27404—2008)中的方法要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养殖水产品中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进行方法验证,验证参数包括线性范围、方法灵敏度、正确度、精密度。结果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达氟沙星、沙拉沙星添加含量为0.5~100μg/kg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在93.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方法灵敏度(最低检出含量为0.940μg/kg,定量限为2μg/kg)满足检测方法中检出限、定量限要求。结论表明该实验室现有检测条件符合标准方法的技术能力要求,能够正确运用标准方法开展养殖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养殖水产品 氟喹诺酮类药物 方法验证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合理用药研究
7
作者 张慢慢 周元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35-0138,共4页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症状以及临床用药情况。方法 选取80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病患作为调查主体,选取时间段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统计分析病患性别、年龄特点、给药路径、给药方法、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恢复时间、累及系统...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症状以及临床用药情况。方法 选取80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病患作为调查主体,选取时间段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统计分析病患性别、年龄特点、给药路径、给药方法、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恢复时间、累及系统器官、症状表现、转归情况。结果 80例病患中,与女性相比,男性人数偏多,各个年龄层男女比重幅度变动达到1.25-1.5:1,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最高的年龄段为31岁-40岁,60岁以上群体次之;在80例病患中,给药路径主要以静脉注射(60.00%)为主,口服给药(25.00%)、外用给药(15.00%)次之,给药方式常见于单一用药,占比达到67.50%;在用药初期、用药中期、用药后期皆可引发不良反应,用药后1小时-24小时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最高,用药后10-30分钟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次之;相较于年龄>60岁、41-60岁之间,年龄处于18-40岁病患出现不良反应时间较晚,这一年龄段的不良反应恢复时间最短,差异对比P<0.05;氟喹诺酮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容易影响人体多个器官系统,常见于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次之,症状表现相对多元化;80例病患中,23例为治愈,占比达到28.75%,54例为好转,占比达到67.50%,3例为未好转或者不详,占比达到3.75%,0例为死亡。结论 全面知晓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适用症状与禁忌说明,有效选择给药方式,避免出现不规范的联合用药行为,注重不良反应的观察,才能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现状分析
8
作者 陈乙实 史艳艳 +2 位作者 刘晓莹 刘校 王雪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5期35-38,共4页
文章综述了2021—2023年动物源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现状,包括不合格批次情况、不同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超标情况,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原因和危害。统计结果显示,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不合格药物主要包括恩诺沙星、环丙沙... 文章综述了2021—2023年动物源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现状,包括不合格批次情况、不同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超标情况,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原因和危害。统计结果显示,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不合格药物主要包括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沙拉沙星等;兽药残留超标在不同种类的动物源性食品中存在显著差异,以鸡蛋的检出率最高。造成兽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包括兽药产品质量和使用存在问题、动物体种类之间存在差异、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固有特性等。兽药残留不仅会导致消费者面临健康风险,还可能促进细菌耐药性的增加,间接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食品 氟喹诺酮类药物 残留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鸡蛋中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103
9
作者 刘媛 谢孟峡 +3 位作者 丁岚 单吉浩 杨清峰 刘素英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2-355,共4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分析鸡蛋样品中 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方法。对鸡蛋样品的提取及其在C18固相萃取柱上的净化条件进行了研究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荧光检测器检测 (λex=2 80nm ,λem=4 5 0nm) ,外标法定量... 建立了固相萃取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分析鸡蛋样品中 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方法。对鸡蛋样品的提取及其在C18固相萃取柱上的净化条件进行了研究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荧光检测器检测 (λex=2 80nm ,λem=4 5 0nm) ,外标法定量。 4种沙星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系数均在 0 .9999以上 ,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的线性范围为 2 .5~ 5 0 0 μg/L ;达诺沙星为 0 .5~ 10 0 μg/L。鸡蛋样品中 4种沙星的加标回收率为 78.1%~ 95 .7% ;相对标准偏差为 4 .1%~ 16 .2 %。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的最低检出限为 10μg/kg ;达诺沙星的最低检出限为 2 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残留量 高效液相色谱 同时测定 鸡蛋 固相萃取
下载PDF
鸡源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多重耐药性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杨汉春 陈声 +3 位作者 Jianghong Meng 吴清明 查振林 郭鑫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8-404,共7页
利用药敏试验监测系统分析了 71株鸡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对 9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结果表明临床分离菌株对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二氯沙星、单诺沙星、奥比沙星和萘定酸呈现很高的耐药性 ,耐药率分别为 6 9%、6 9%、5... 利用药敏试验监测系统分析了 71株鸡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对 9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结果表明临床分离菌株对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二氯沙星、单诺沙星、奥比沙星和萘定酸呈现很高的耐药性 ,耐药率分别为 6 9%、6 9%、5 5 %、76 %、6 9%、76 %和 99% ;对盖特沙星和左氟沙星有轻度的耐药性 ,耐药率分别为11%和 13%。在 71株分离菌株中 ,只有 1株没有耐药性 ,对 3种以上药物有耐药性的菌株占 74 % (5 2 / 70 ) ,对 6种以上药物有耐药性的菌株占 70 % (49/ 70 ) ,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对耐药菌株GyrA基因QRDR氨基酸变异分析表明 70株耐药菌株的第 83位氨基酸均发生了变异 ,由丝氨酸 (Serine)变为亮氨酸 (Leucine)。对 6种以上氟喹诺酮类药物有耐药性的 4 9株分离株除了 83位氨基酸发生变异外 ,其 87位氨基酸也发生了变异 ,4 1株 87位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 (D)变为天冬酰胺 (N) ,6株 87位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 (D)变为酪氨酸 (Y) ,由天冬氨酸 (D)变为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各 1株 ;对 3种以下氟喹诺酮类药物有耐药性的 2 1株 87位的氨基酸没有发生变异。由此表明鸡源大肠杆菌GyrA基因QRDR区的变异与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程度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氟喹诺酮类药物 多重耐药性 GYRA基因
下载PDF
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固定相分离和测定氟喹诺酮类药物 被引量:19
11
作者 孙慧 董襄朝 +2 位作者 吕宪禹 王海波 韩建仿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3-238,共6页
以氧氟沙星作为模板分子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识别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特定的选择性。作为色谱固定相,氧氟沙星印迹聚合物和目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除... 以氧氟沙星作为模板分子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识别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特定的选择性。作为色谱固定相,氧氟沙星印迹聚合物和目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除了印迹部分的离子和氢键作用外,也存在非印迹部分的疏水作用。同时研究了色谱条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分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固定相 分离 测定 氟喹诺酮类药物 沙星 药物分析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李新朋 姜金庆 +5 位作者 钱爱东 王自良 范国英 单晓峰 康元环 李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4726-4735,共10页
【目的】氟喹诺酮类药物(FQs)在畜牧业中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疾病,不合理使用导致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其检测受到世界各国重视。制备抗多种FQs单克隆抗体(m Abs),建立间接竞争ELISA(ic ELISA)检测方法,为动物... 【目的】氟喹诺酮类药物(FQs)在畜牧业中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疾病,不合理使用导致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其检测受到世界各国重视。制备抗多种FQs单克隆抗体(m Abs),建立间接竞争ELISA(ic ELISA)检测方法,为动物性食品中FQs多残留检测奠定基础。【方法】环丙沙星(CPFX)羧基上引入氨基丁酸后为半抗原(CPFX-A),质谱鉴定;分别用碳二亚胺法(DDC)和混合酸干法将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免疫原(CPFX-A-BSA)和包被原(CPFX-A-OVA),紫外和红外光谱鉴定是否偶联成功;CPFX-A-BSA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和ic ELISA方法测定多抗血清效价和敏感性,选取抗血清效价高和敏感性好的鼠用于细胞融合;NS0细胞和脾细胞按1﹕5比例在PEG-1500作用下融合,筛选抗FQs杂交瘤细胞株,并进行效价、亚型、敏感性和交叉反应率鉴定;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m Ab,液体石蜡作为诱导剂,每只鼠注射108个杂交瘤细胞;选敏感性和广谱特异性好的腹水m Ab,建立ic ELISA标准曲线,对ic ELISA检测方法优化,在鸡肉中添加10种FQs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与HPLC法比较,用SPSS 17.0软件进行显著差异性分析。【结果】半抗原改造和人工抗原合成成功;3只鼠血清效价均达到1﹕1.28×104以上,2号鼠血清效价最高(1﹕2.56×104),且IC50值最低(12.92 ng·m L-1),选择2号鼠作为细胞融合用鼠;4次亚克隆筛选并鉴定后获得3株敏感广谱特异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2H5、3D11、4F4,细胞上清效价分别为1﹕1 600、1﹕1 600和1﹕800,腹水效价分别为1﹕1.6×106、1﹕8.2×105和1﹕8.2×105;ic ELISA方法的包被原浓度为1μg·m L-1,5%猪阴性血清4℃包被过夜,单抗1﹕40 000稀释,山羊抗鼠酶标二抗(Ga MIg G-HRP)1﹕8 000稀释;反应温度均为37℃,标准品与单抗同时加入反应15 min,洗板后加二抗反应25 min;显色10 min,2H5细胞株腹水敏感性和广谱特异性最好,2H5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8.022x+56.219,R2=0.9 782,对10种FQs的IC50值分别为环丙沙星(CPFX)1.67ng·m L-1、诺氟沙星(NOR)1.82 ng·m L-1、培氟沙星(PEF)1.97 ng·m L-1、恩诺沙星(ENR)1.54 ng·m L-1、单诺沙星(DAN)2.79 ng·m L-1、洛美沙星(LOM)3.38 ng·m L-1、氧氟沙星(OFL)5.50 ng·m L-1、麻保沙星(MAR)4.40 ng·m L-1、沙拉沙星(SAR)11.76 ng·m L-1、二氟沙星(DIF)13.60 ng·m L-1,与10种FQs的交叉反应率为12.3%—108.4%,与非FQs交叉反应率均低于0.01%,对10种FQs的检测限(LODs)为0.09 ng·m L-1—0.64 ng·m L-1。ic ELISA法鸡肉中10种FQs的回收率为80.5%—91.8%,HPLC法的回收率为85.1%—95.7%,二者变异系数均低于10.0%;两种检测方法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该试验获得了高效价、敏感、广谱特异性的m Abs,建立的ic ELISA方法可用于同时检测鸡肉中10种FQ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 杂交瘤细胞株 广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ELISA
下载PDF
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大肠埃希菌防耐药变异选择浓度测定 被引量:29
13
作者 梁蓓蓓 王睿 +2 位作者 崔俊昌 郑专杰 裴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325-1328,共4页
目的研究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突变株的选择能力,比较其防耐药变异能力。方法肉汤法富集1010CFU/ml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25株临床分离菌,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帕珠沙星、左氧沙星和环丙沙星对大肠埃... 目的研究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突变株的选择能力,比较其防耐药变异能力。方法肉汤法富集1010CFU/ml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25株临床分离菌,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帕珠沙星、左氧沙星和环丙沙星对大肠埃希菌的MIC99、暂定防变异浓度(MPCpr)及MPC。结果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沙星、帕珠沙星、环丙沙星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的MPC分别为0072、0048、009、009、006μg/ml。细菌耐药选择指数(MPC/MIC99)分别为4、68、69、9、12。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帕珠沙星、莫西沙星对25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菌MPCpr90值分别为2、1、2、1μg/ml,选择指数(MPCpr90/MIC90)分别为16、4、16、2。结论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限制大肠埃希菌耐药突变菌株的选择能力强于环丙沙星和帕珠沙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大肠埃希菌 防耐药变异浓度 测定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杜黎明 卫洪清 +1 位作者 张俊燕 张巧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3-506,共4页
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血浆中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S)的方法。考察了6种FQS的保留值与流动相组成及pH值的关系,优化了色谱条件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确定了以ChiraDex为色谱柱、乙腈 甲醇 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 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血浆中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S)的方法。考察了6种FQS的保留值与流动相组成及pH值的关系,优化了色谱条件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确定了以ChiraDex为色谱柱、乙腈 甲醇 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体积比为73∶7∶20,pH5 7)为流动相的最佳条件。该法用于血浆样品中FQS的测定,其回收率高于99 0%。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同时测定 氟喹诺酮类药物 洛美沙星 罗沙星 沙星 沙星 环丙沙星 沙星 血浆
下载PDF
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杨雨辉 佟恒敏 +3 位作者 卢彤岩 赵吉伟 刘红柏 马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31-435,共5页
采用试管两部稀释法测定了盐酸环丙沙星、乳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单诺沙星、二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和最小杀菌浓度 (MBC) ,MIC分别是 :0 .0 0 6 2 5 ,0 .0 0 6 2 5 ,0 .0 12 5 ,0 .0 5 ,0 .2 0 ︼g.m L- 1 ,MBC... 采用试管两部稀释法测定了盐酸环丙沙星、乳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单诺沙星、二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和最小杀菌浓度 (MBC) ,MIC分别是 :0 .0 0 6 2 5 ,0 .0 0 6 2 5 ,0 .0 12 5 ,0 .0 5 ,0 .2 0 ︼g.m L- 1 ,MBC分别是 0 .0 2 5 ,0 .0 2 5 ,0 .0 5 ,0 .10 ,0 .80 ︼g.m L- 1。同时研究了不同药物浓度 (2 MIC,5 MIC,8MIC)对嗜水气单胞菌杀菌的经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这几种药物从 2 MIC到 5 MIC浓度在 3h内菌数减少的 1g值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从 5 MIC浓度到 8MIC浓度在 3h内菌数减少的 1g值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嗜水气单胞菌 体外药效学 药物浓度 水产业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鸡肉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维铖 姬长云 +5 位作者 张静洁 程汉奎 邓超 钟佳莲 邓衔柏 沈祥广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18,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鸡肉组织中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的提取液由乙腈与三氯乙酸溶液(质量分数2%)按体积比1∶3的比例混合而成,... 【目的】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鸡肉组织中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的提取液由乙腈与三氯乙酸溶液(质量分数2%)按体积比1∶3的比例混合而成,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三乙胺溶液(0.02 mol· L-1),荧光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450 nm.【结果和结论】添加低、中、高浓度水平时,回收率为84.71%~99.66%,变异系数为0.20%~4.34%.该方法检测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残留定量限为10μg · kg-1,达氟沙星的残留定量限为2μg · kg-1,沙拉沙星的残留定量限为20μg · kg-1.此法操作简单、实用,灵敏度高,可以满足鸡肉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氟喹诺酮类药物 鸡肉 药物残留 方法优化
下载PDF
用ELISA方法检测鸡蛋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欢欢 于学辉 +3 位作者 彭莉 岳秀英 杨松沛 刘内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1182-1185,共4页
针对鸡蛋中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采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建立了检测手段.样品经提取净化后,以氟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试剂盒为基础,建立了鸡蛋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在5~50μg/kg浓度范围内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0%以上,批... 针对鸡蛋中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采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建立了检测手段.样品经提取净化后,以氟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试剂盒为基础,建立了鸡蛋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在5~50μg/kg浓度范围内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0%以上,批内变异系数在10%以内,批间变异系数在15%以内,检测限为5μg/kg,低于国家规定的喹诺酮类药物在鸡蛋中的残留限,建立了一种快速的对鸡蛋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能满足目前基层初筛工作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氟喹诺酮类药物 残留检测 间接ELISA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神经系统和软骨毒性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俞春红 潘任桃 +1 位作者 孙志良 刘兆颖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10-814,共5页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总结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FQs)致中枢神经不良反应和软骨毒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FQs产生的神经毒性与NMDA、GABA受体相关;其软骨毒性与细胞基质、DNA、Mg2+及β1整合素的影响有关。并证明FQs...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总结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FQs)致中枢神经不良反应和软骨毒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FQs产生的神经毒性与NMDA、GABA受体相关;其软骨毒性与细胞基质、DNA、Mg2+及β1整合素的影响有关。并证明FQs的毒性与氧化应激有密切关系,一些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能降低FQs的毒副作用。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氧化应激诱导FQs毒性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对临床合理用药来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软骨毒性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喹诺酮类药物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杜黎明 卫洪清 +1 位作者 张俊燕 张巧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7-637,共1页
1 引言 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FQS)由于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小、组织分布广等特点,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有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QS的方法已有较多文献报道,但由于FQS结构上的相似性,多限于... 1 引言 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FQS)由于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小、组织分布广等特点,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有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QS的方法已有较多文献报道,但由于FQS结构上的相似性,多限于单组分的测定或多组分梯度洗脱分离.而采用同一流动相同时测定多种FQS却少见报道.本文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同时测定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6种FQS的保留值与流动相组成及pH值的关系, 优化了色谱条件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确定了以Chira Dex 为色谱柱,乙腈-甲醇-三酸缓冲液(73∶7∶20, V/V/V,pH 5.7)为流动相的最佳条件,其检出限为0.052~0.125 mg/L.本方法用于血浆样品中FQS的测定.其回收率为99.2%~99.6%,标准偏差为0.6%~2.3%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氟喹诺酮类药物 抗生素 药物分析
下载PDF
薄层色谱法测定牛奶、蜂蜜中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勇 罗奕 +4 位作者 吴琳琳 罗曼 茅向军 杨微微 王俪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80-383,共4页
建立动物源性食品牛奶及蜂蜜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丹诺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双氟沙星等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快速筛查的薄层色谱法。该方法中,样品经5%乙酸乙腈提取,经改进的Qu ECh ERS方法净化,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中6种氟... 建立动物源性食品牛奶及蜂蜜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丹诺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双氟沙星等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快速筛查的薄层色谱法。该方法中,样品经5%乙酸乙腈提取,经改进的Qu ECh ERS方法净化,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中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双氟沙星、丹诺沙星、沙拉沙星的检出限分别为10、10、10、10、2、20μg/kg;经薄层色谱法检测,在15批牛奶样品中检出3批疑似阳性样品,在15批蜂蜜样品中检出7批疑似阳性样品;通过最终质谱确认,15批牛奶样品中检出1批阳性样品,15批蜂蜜样品中检出2批阳性样品。该方法耐受性好,可简单、快速适用于牛奶、蜂蜜中氟喹诺酮类残留的大批量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蜂蜜 氟喹诺酮类药物 残留量 薄层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