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氟迁移与茶叶氟富集的关系 被引量:50
1
作者 高绪评 王萍 +1 位作者 王之让 潘孝永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7年第2期43-47,共5页
选择3种类型茶场进行大气氟污染与茶叶氟富集的现场监测与研究,对苏南茶区11个茶场的土壤总氟、水溶性氟和茶叶氟富集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茶叶氟富集量与来自砖瓦窑厂的大气氟污染浓度呈现高度的正相关,与土壤含氟量不呈现相... 选择3种类型茶场进行大气氟污染与茶叶氟富集的现场监测与研究,对苏南茶区11个茶场的土壤总氟、水溶性氟和茶叶氟富集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茶叶氟富集量与来自砖瓦窑厂的大气氟污染浓度呈现高度的正相关,与土壤含氟量不呈现相关;茶树是高富集氟的植物,富集能力远高于一般植物,氟富集量可达每千克数十至数百毫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氟富集 污染
下载PDF
茶叶氟富集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勇 徐平 王岳飞 《中国茶叶加工》 2014年第1期40-45,共6页
我国个别茶类氟含量较高,已成为影响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有关茶树品种、土壤、大气、水源、肥料等因素对茶树氟富集影响,以及对不同茶叶中氟含量和浸出规律已展开研究。降低人体对茶叶摄入氟含量的措施主要有选育低氟茶树品... 我国个别茶类氟含量较高,已成为影响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有关茶树品种、土壤、大气、水源、肥料等因素对茶树氟富集影响,以及对不同茶叶中氟含量和浸出规律已展开研究。降低人体对茶叶摄入氟含量的措施主要有选育低氟茶树品种、改善栽培环境、增加采摘鲜叶嫩度,以及改变加工技术、饮茶方式等。各种降氟措施各有利弊,采用单一的降氟措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茶叶氟富集与控制研究的梳理,以期为茶叶降氟措施的深入研究和低氟茶的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氟富集
下载PDF
豫东平原扶沟等地高氟地下水成因和富集条件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海风 邓斌 古艳艳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7-31 66,66,共6页
针对研究区211眼机井地下水水质调查结果,分析研究区高氟水分布特征、演化规律、水化学特征、高氟水形成的主导条件、影响氟富集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域浅层地下水中F-质量浓度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 针对研究区211眼机井地下水水质调查结果,分析研究区高氟水分布特征、演化规律、水化学特征、高氟水形成的主导条件、影响氟富集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域浅层地下水中F-质量浓度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Na·Mg和HCO3-Na型碱性水为主;主导氟富集的环境条件是强碱化水化学环境,地下水中F-质量浓度与Na+质量浓度呈正相关,F-质量浓度与Ca2+质量浓度和HCO-3质量浓度分别呈负相关关系;除自然因素外,人类频繁活动也影响着水体中氟化物质量浓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东平原 地下水 化物 分布特征 氟富集
下载PDF
南大洋磷虾富氟机制Ⅰ.氟的化学赋存形态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潘建明 张海生 刘小涯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8-64,共7页
通过对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进行活体生长培养,对其不同部位及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样品进行了氟的形态赋存分析,研究表明磷虾中90%的氟集中在甲壳中,在其生长脱壳周期中,甲壳和肌肉中的氟含量呈相对... 通过对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进行活体生长培养,对其不同部位及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样品进行了氟的形态赋存分析,研究表明磷虾中90%的氟集中在甲壳中,在其生长脱壳周期中,甲壳和肌肉中的氟含量呈相对应的周期性变化,在脱壳后最初新甲壳和肌肉中氟含量较低,通过生物主动吸收,海水中氟迅速被有效吸收和转化,而磷虾所吸收的氟最终又以存在于旧甲壳中随磷虾脱壳而丢失.在磷虾的生长周期中甲壳和肌肉中的不同化学形态氟赋存变化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最后提出了磷虾富氟机制的一个过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氟富集 赋存形态 磷虾
下载PDF
温泉型氟中毒地区环境本底高氟对农作物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青龄 兰德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8年第3期215-219,共5页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危害最广、患者最多的地方性流行病。改水降氟政策的施行虽然有效地遏制了该地方病的肆虐,但是改水并不能杜绝氟中毒的流行,病区高氟的环境背景仍然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的健康,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本文...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危害最广、患者最多的地方性流行病。改水降氟政策的施行虽然有效地遏制了该地方病的肆虐,但是改水并不能杜绝氟中毒的流行,病区高氟的环境背景仍然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的健康,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选择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相近的非病区为对照,系统采集水、稻田土、大米、整株蔬菜及其根周土,以研究温泉型氟中毒病区高氟环境背景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蔬菜能够富集土壤的水溶性氟和灌溉水中的氟,不同品种的作物氟富集能力不同。将病区和非病区蔬菜不同部位的含氟量进行归类统计,结果表明氟在病区蔬菜根、茎、叶和花中的含量分别为3.56、1.17、3.07和3.23 mg/kg;在非病区蔬菜这些部位中的含量分别为2.17、0.70、1.91和2.52 mg/kg。农作物不同部分的氟富集能力不同,新陈代谢旺盛的部分氟含量较高,根、叶、花的含氟量明显高于茎,籽粒对氟的富集能力很弱。为降低人体氟暴露风险,要将温泉水对农作物富集氟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因此要尽量避免用温泉水灌溉农作物、在受温泉影响较大的地方种植氟富集能力较低的作物品种、选择种植以籽粒和茎干为主要食用部位的农作物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溶性 氟富集能力 农作物 温泉型中毒
下载PDF
河西走廊平原区地下水中氟的富集规律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巴建文 闫成云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7,共5页
河西走廊平原区北部及部分山前地段浅层地下水氟含量高,以该水为饮用水源的当地居民氟中毒病较为严重。平原区地下水氟含量在平面上由南到北呈现出从低氟水到高氟水的区域性水平分带规律;在垂向上,细土平原高氟水带浅层水氟含量较高,下... 河西走廊平原区北部及部分山前地段浅层地下水氟含量高,以该水为饮用水源的当地居民氟中毒病较为严重。平原区地下水氟含量在平面上由南到北呈现出从低氟水到高氟水的区域性水平分带规律;在垂向上,细土平原高氟水带浅层水氟含量较高,下部分布质与量均佳的中低氟承压水,呈现为上高下低的规律。平原区周围含氟矿物与氟矿物及深层循环地下水为氟的主要物质来源,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干旱气候,封闭的北部低洼地形及水化学环境等综合因素促成了氟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病 氟富集 地下水 河西走廊平原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