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氯甲烷-水振荡萃取法建立药用辅料氢化大豆卵磷脂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雪莉 袁坤 +5 位作者 赵冬 王铁战 崔晓燕 甄晓兰 施麟 李挥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780-783,共4页
目的建立药用辅料氢化大豆卵磷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氢化大豆卵磷脂用三氯甲烷溶解后再用BET水振荡、萃取、稀释,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1143以及美国药典USP42-<85>,建立细菌内毒素方法学。结果上层萃取液稀释至12.5... 目的建立药用辅料氢化大豆卵磷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氢化大豆卵磷脂用三氯甲烷溶解后再用BET水振荡、萃取、稀释,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1143以及美国药典USP42-<85>,建立细菌内毒素方法学。结果上层萃取液稀释至12.5 mg/ml时,对鲎试剂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氢化大豆卵磷脂细菌内毒素检查限值可定为0.006 EU/mg。结论药用辅料氢化大豆卵磷脂可采用三氯甲烷-水振荡萃取法建立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大豆卵磷脂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下载PDF
β-紫罗兰酮温敏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及配方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一涵 徐迎波 +5 位作者 宁敏 周志磊 梁蓉 陈羚 徐菲菲 钟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22-1028,共7页
以合成磷脂DPPC和氢化大豆卵磷脂HSPC为膜材,采用薄膜超声法和乙醇注入法制备β-紫罗兰酮脂质体,并对其超声条件及配方进行优化。优化得到的较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240 W,超声时间4 min。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得到的β-紫罗兰酮脂质体的... 以合成磷脂DPPC和氢化大豆卵磷脂HSPC为膜材,采用薄膜超声法和乙醇注入法制备β-紫罗兰酮脂质体,并对其超声条件及配方进行优化。优化得到的较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240 W,超声时间4 min。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得到的β-紫罗兰酮脂质体的较佳配方为:DPPC与HSPC摩尔比为8∶2,磷脂质量浓度10 mg/m L,β-紫罗兰酮与Tween80、磷脂的质量比为1∶1∶20。该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为(60.62±3.48)%,平均粒径在200 nm左右,在原子力显微镜的观察下为球状或近似球状的小囊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紫罗兰酮 脂质体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 氢化大豆卵磷脂HSPC
下载PDF
拓扑替康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内分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郝艳丽 邓英杰 +2 位作者 陈妍 左玉鹏 张勇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06-609,共4页
目的:制备由不同磷脂组成的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并比较其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行为。方法:采用非饱和的大豆卵磷脂(SPC)与饱和的氢化大豆卵磷脂(HSPC)作为包封材料,利用硫酸铵梯度法分别制备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SPC-L与HSPC-L,静脉注射... 目的:制备由不同磷脂组成的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并比较其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行为。方法:采用非饱和的大豆卵磷脂(SPC)与饱和的氢化大豆卵磷脂(HSPC)作为包封材料,利用硫酸铵梯度法分别制备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SPC-L与HSPC-L,静脉注射后测定荷瘤小鼠血浆及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研究其体内分布过程。结果:与游离药物相比,脂质体包封后拓扑替康的血浆浓度明显增加,SPC-L与HSPC-L组的血浆AUC 0-∞分别是游离药物组的7.0倍和18.8倍,同时其内酯/羧酸盐相对比例增加。肝、脾、肺以及肿瘤组织中药物浓度也明显增加,按每1.0 g组织中药物的量计算,HSPC-L组脾中的药物分布增加最多,是游离药物组的137.5倍;与SPC-L组比较,HSPC-L组肿瘤中的药物分布增加较多,相对于游离药物组的肿瘤摄取率为4.1。结论:脂质体包封改变了拓扑替康在体内的分布行为,与SPC-L比较,HSPC-L更为有效地提高了拓扑替康的体内稳定性,增加了其在血浆及各组织中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拓扑替康 大豆卵磷脂 氢化大豆卵磷脂 脂质体 体内分布
下载PDF
磷脂种类对吲哚菁绿脂质体制剂学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廉唱唱 周梅 +3 位作者 彭成军 汪永忠 桂双英 李真宝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524-530,共7页
目的探究磷脂种类对吲哚菁绿(ICG)脂质体制剂学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挤出法分别制备以氢化大豆卵磷脂(HSPC)、蛋黄卵磷脂为脂质成分的脂质体(ICG-H-Lipo、ICG-E-Lipo)。采用Zetasizer3000HS粒径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聚合物分散... 目的探究磷脂种类对吲哚菁绿(ICG)脂质体制剂学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挤出法分别制备以氢化大豆卵磷脂(HSPC)、蛋黄卵磷脂为脂质成分的脂质体(ICG-H-Lipo、ICG-E-Lipo)。采用Zetasizer3000HS粒径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和Zeta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脂质体形态;超滤离心法分别测定ICG-H-Lipo和ICG-E-Lipo的包封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ICG-E-Lipo、ICG-H-Lipo及游离ICG在400~1000 nm的紫外吸收光谱。以粒径变化为指标,考察脂质体用纯水稀释10倍、4℃条件下储存1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考察脂质体在模拟血浆(pH 7.4大鼠血浆)中的稳定性,考察脂质体用纯水稀释10倍后给予808 nm激光辐照(1 w·cm^(−2)、5 min)7 d内稳定性;将ICG-HLipo、ICG-E-Lipo和游离ICG 4℃避光保存,分别于0、1、3、5、7 d检测ICG在780 nm处的吸光度(A)值。将ICG-ELipo、ICG-H-Lipo和游离ICG配制成ICG质量浓度为25μg·mL^(−1)的溶液,给予1 w·cm^(−2)、808 nm激光辐照5 min,用红外热像仪记录温度变化;给予5个808 nm激光开-关辐照(1 w·cm^(−2),开5 min,关15 min),用红外热成像仪记录温度变化;采用1 w·cm^(−2)、808 nm激光分别辐照0、1、2、3、4 min,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A值变化;以评价不同制剂的光热效率。结果成功制备了ICG-H-Lipo和ICG-E-Lipo,粒径分布均匀,ICG的包封率分别为77.97%和70.67%。ICG-E-Lipo、ICG-H-Lipo均在895 nm处出现了强吸收峰,相比于游离ICG,ICG-E-Lipo、ICG-H-Lipo均发生了明显红移。稳定性结果表明,ICG-H-Lipo和ICG-E-Lipo在去离子水、血浆溶液中及激光照射后粒径没有明显变化;储存7 d后的紫外吸收光谱图显示,ICG-E-Lipo和ICG-H-Lipo具有比游离ICG更好的稳定性(P<0.05、0.001),且ICG-H-Lipo中的ICG稳定性最好。经过808 nm激光辐照5 min后,ICG-E-Lipo、ICG-H-Lipo、游离ICG的温度均能达到肿瘤细胞的死亡温度;在5次激光开-关循环照射后,ICG-H-Lipo的产热效率相对稳定,而ICG-E-Lipo略有下降,游离ICG的产热效率下降了64%;激光照射4 min后的紫外吸收光谱图表明,游离ICG发生严重的光漂白现象,ICG脂质体吸收峰下降较缓慢。结论脂质体能显著改善ICG的稳定性;ICG脂质体的制剂学性质与磷脂种类密切相关;相同处方下,与蛋黄卵磷脂相比,HSPC制备的ICG脂质体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光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脂质体 氢化大豆卵磷脂 蛋黄卵磷脂 稳定性 光热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