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兹岩系脱水熔融实验中水逸度、氧逸度和氢逸度的确定及意义──以贺兰山北段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建忠 卢良兆 +1 位作者 谢鸿森 刘喜山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5-19,共5页
贺兰山北段孔兹岩系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类岩石:变粒岩及富铝片麻岩天然块状样品的脱水熔融实验研究表明,在变质反应过程中岩石的水逸度、氧逸度和氢逸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与含水矿物参与熔融的机理紧密相关,并决定岩石熔融... 贺兰山北段孔兹岩系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类岩石:变粒岩及富铝片麻岩天然块状样品的脱水熔融实验研究表明,在变质反应过程中岩石的水逸度、氧逸度和氢逸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与含水矿物参与熔融的机理紧密相关,并决定岩石熔融的程度、成分和熔融机制。他们之间演化规律的研究,对于阐明混合岩化作用与岩浆作用之间的关系和演化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兹岩系 脱水熔融实验 逸度 逸度 氢逸度
下载PDF
沉积盆地超深层有机-无机复合生烃机理及地质模式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嘉 何坤 +9 位作者 孟庆强 卢鸿 钟宁宁 方朋 王远 季富嘉 杨亚南 黄晓伟 李亢 赵忠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1-972,共12页
全球范围内超深层油气的不断发现,对经典的生烃理论提出了挑战,外源氢加入的有机-无机复合生烃过程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地质观察统计数据,分子氢在沉积盆地中分布广泛,形成机制复杂。在地质环境中,水和水-岩反应、深部流体等途径产生... 全球范围内超深层油气的不断发现,对经典的生烃理论提出了挑战,外源氢加入的有机-无机复合生烃过程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地质观察统计数据,分子氢在沉积盆地中分布广泛,形成机制复杂。在地质环境中,水和水-岩反应、深部流体等途径产生的无机氢是最主要的外部氢源。可控加氢模拟实验揭示了沉积盆地的氢逸度水平是调控烃类产物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干酪根的加氢裂解是沉积盆地中易于发生的生烃过程。外源氢介入生烃过程的前提是环境氢逸度大于沉积有机质本身的氢逸度,其有效范围受生烃母质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制约,约起始于生油高峰之后,约终止于沉积有机质H/C=0.3之时。亦即,有机-无机复合生烃作用是沉积盆地超深层生烃的有效途径。在其有效发生的范围内,油气资源类型依然由生烃母质类型(化学组成和结构)、成熟度和受热历史等因素决定,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同于经典理论的生烃模式。外源氢的参与,在成熟阶段可小幅度提升生油产率;在高—过成熟阶段可显著增加天然气产率;在高成熟阶段,加氢脱烷基作用最大可增加50%的轻质油/凝析油产率;在过成熟阶段,加氢脱甲基-开环作用最大可增加约5倍甲烷产率。有机-无机复合生烃模式的确立,丰富了传统生烃理论的内涵,奠定了超深层油气生成的理论基础,拓展了油气勘探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氢逸度 有机-无机复合生烃机理 判识标志 生烃模式
下载PDF
钇稳定氧化锆传感器在地学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磊 李和平 +3 位作者 徐丽萍 王光伟 窦静 张艳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389,共6页
在地球科学实验中,氧逸度、氢逸度是反映待测体系的氧化还原状态和制约体系发展过程的重要参数。本文阐述了钇稳定氧化锆(YSZ)的导电机理和不同稳定剂(Y2O3)掺杂量对性质的影响,并列举了实验地球化学中利用YSZ传感器测定体系氧逸度、氢... 在地球科学实验中,氧逸度、氢逸度是反映待测体系的氧化还原状态和制约体系发展过程的重要参数。本文阐述了钇稳定氧化锆(YSZ)的导电机理和不同稳定剂(Y2O3)掺杂量对性质的影响,并列举了实验地球化学中利用YSZ传感器测定体系氧逸度、氢逸度及pH值的方法。与已有的其他氧/氢逸度测量方法相比较,YSZ传感器在实验中有耐高温、高压、抗腐蚀性强、响应快、原位测定特性好等诸多优点。最后指出了YSZ在应用于实验过程中的存在问题。随着陶瓷制作技术、微机械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YSZ在地学实验中的应用将更加多样化和具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SZ 氧传感器 传感器 高温高压 逸度 氢逸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