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颈内静脉血气分析及脑氧利用率对昏迷患者预后判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安宇
卢君强
+1 位作者
刘岩松
王义兴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血气及脑组织氧利用率(O2UC)对昏迷患者预后判定的临床研究。方法对52例昏迷患者从人院开始进行连续颈内静脉、动脉血气监测,选取10例非昏迷患者作为对照进行同样监测,并计算脑组织O2UC,根据最终治疗结果将52例患...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血气及脑组织氧利用率(O2UC)对昏迷患者预后判定的临床研究。方法对52例昏迷患者从人院开始进行连续颈内静脉、动脉血气监测,选取10例非昏迷患者作为对照进行同样监测,并计算脑组织O2UC,根据最终治疗结果将52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死亡组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存活组(P〈0.05)。对照组和存活组0。UC均显著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对照组O2UC和存活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还显示,当昏迷患者O2UC持续〈22.2%、sjvO:持续〉70.0%时,预后不良,死亡率高。结论SjvO2和O2UC是判断昏迷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有效指标;当SjvO2显著升高,O2UC显著下降时,提示病情严重、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颈内静脉血气
氧
利用率
(
o
2
uc
)
预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氧利用率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霍开秀
王晓川
+3 位作者
李复雄
涂昌弟
谢建雄
周秀红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氧利用率(O2UC)的变化及意义。方法:①将71例危重病人分为急诊心肺复苏组(A组,26例)、非心肺复苏危重病人组(B组,45例);设正常人对照组(C组,30例)。②A、B组患者于急诊入院抢救时和住院后1,2,3,5,7,10天分别于...
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氧利用率(O2UC)的变化及意义。方法:①将71例危重病人分为急诊心肺复苏组(A组,26例)、非心肺复苏危重病人组(B组,45例);设正常人对照组(C组,30例)。②A、B组患者于急诊入院抢救时和住院后1,2,3,5,7,10天分别于晨8时抽动、静脉血各一次查血气,并计算O2UC(C组仅做一次)。结果:①急诊入院时和住院第1天,A、B组的O2UC均显著高于C组(P<0.01),而A组亦高于B组(P<0.01)。②住院第3天起,A、B组O2UC均很快下降(与C组比较,P<0.05),且A组较B组下降更明显(P<0.05)。B组于第5天起O2UC逐渐回升至正常;而A组于第3天起,O2UC持续低于C组(P<0.01)。结论:急诊心肺复苏后患者早期O2UC常升高,而中晚期则常明显下降,且病情严重、预后差。O2UC可作为判断急诊心肺复苏病人组织缺氧、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心肺复苏
氧
利用率
o
2
uc
CPR
复苏后综合征
PRS
血气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污水处理厂微曝氧化沟技术的有效运用
3
作者
赵镧良
《中华建设》
2013年第6期176-177,共2页
A2/O微曝氧化沟工艺是在对氧化沟对应的曝气方式予以改变的基础上产生的。将微孔曝气作为一个新技术引入进来,改进布置曝气头的具体方式,增大转移的总氧量,将氧利用率予以了有效的提升,降低了耗用的能源。具体到推流氧化沟的方式...
A2/O微曝氧化沟工艺是在对氧化沟对应的曝气方式予以改变的基础上产生的。将微孔曝气作为一个新技术引入进来,改进布置曝气头的具体方式,增大转移的总氧量,将氧利用率予以了有效的提升,降低了耗用的能源。具体到推流氧化沟的方式上,因为使用的潜水推进器,在叶轮下水流产生,直形成接的推动水流,水流下层向上层产生传递功效,水流产生的大部分的动能都会在演变为热能之后消散于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
化沟技术
污水处理厂
曝气方式
氧
化沟工艺
A
2
o
微孔曝气
氧
利用率
总
氧
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内静脉血气分析及脑氧利用率对昏迷患者预后判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安宇
卢君强
刘岩松
王义兴
机构
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南山医院ICU
出处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9-441,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血气及脑组织氧利用率(O2UC)对昏迷患者预后判定的临床研究。方法对52例昏迷患者从人院开始进行连续颈内静脉、动脉血气监测,选取10例非昏迷患者作为对照进行同样监测,并计算脑组织O2UC,根据最终治疗结果将52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死亡组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存活组(P〈0.05)。对照组和存活组0。UC均显著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对照组O2UC和存活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还显示,当昏迷患者O2UC持续〈22.2%、sjvO:持续〉70.0%时,预后不良,死亡率高。结论SjvO2和O2UC是判断昏迷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有效指标;当SjvO2显著升高,O2UC显著下降时,提示病情严重、预后差。
关键词
昏迷
颈内静脉血气
氧
利用率
(
o
2
uc
)
预后
Keywords
C
o
ma
Internal jugular ven
o
us bl
o
o
d gas
o
xygen utilizati
o
n c
o
efficient
Pr
o
gn
o
sis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氧利用率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霍开秀
王晓川
李复雄
涂昌弟
谢建雄
周秀红
机构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急诊科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67-16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氧利用率(O2UC)的变化及意义。方法:①将71例危重病人分为急诊心肺复苏组(A组,26例)、非心肺复苏危重病人组(B组,45例);设正常人对照组(C组,30例)。②A、B组患者于急诊入院抢救时和住院后1,2,3,5,7,10天分别于晨8时抽动、静脉血各一次查血气,并计算O2UC(C组仅做一次)。结果:①急诊入院时和住院第1天,A、B组的O2UC均显著高于C组(P<0.01),而A组亦高于B组(P<0.01)。②住院第3天起,A、B组O2UC均很快下降(与C组比较,P<0.05),且A组较B组下降更明显(P<0.05)。B组于第5天起O2UC逐渐回升至正常;而A组于第3天起,O2UC持续低于C组(P<0.01)。结论:急诊心肺复苏后患者早期O2UC常升高,而中晚期则常明显下降,且病情严重、预后差。O2UC可作为判断急诊心肺复苏病人组织缺氧、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
急诊科
心肺复苏
氧
利用率
o
2
uc
CPR
复苏后综合征
PRS
血气分析
Keywords
cardi
o
pulm
o
nary resuscitati
o
n
emergency
o
xygen utilizati
o
n c
o
efficient
分类号
R4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污水处理厂微曝氧化沟技术的有效运用
3
作者
赵镧良
机构
内蒙古华地方圆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华建设》
2013年第6期176-177,共2页
文摘
A2/O微曝氧化沟工艺是在对氧化沟对应的曝气方式予以改变的基础上产生的。将微孔曝气作为一个新技术引入进来,改进布置曝气头的具体方式,增大转移的总氧量,将氧利用率予以了有效的提升,降低了耗用的能源。具体到推流氧化沟的方式上,因为使用的潜水推进器,在叶轮下水流产生,直形成接的推动水流,水流下层向上层产生传递功效,水流产生的大部分的动能都会在演变为热能之后消散于空中。
关键词
氧
化沟技术
污水处理厂
曝气方式
氧
化沟工艺
A
2
o
微孔曝气
氧
利用率
总
氧
量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颈内静脉血气分析及脑氧利用率对昏迷患者预后判定的临床研究
安宇
卢君强
刘岩松
王义兴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氧利用率的变化及意义
霍开秀
王晓川
李复雄
涂昌弟
谢建雄
周秀红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污水处理厂微曝氧化沟技术的有效运用
赵镧良
《中华建设》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