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臭河道生态治理中生物接触氧化净化槽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晓雯 《环境与发展》 2019年第4期207-208,共2页
在黑臭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对无法截污纳管的排污口污水实施原位处理,确保整个河道排污口的水质得到充分改善。本文根据具体的试验开展情况,对装置设计参数进行总结,并从COD的去除效果、NH+4-N的去除效果、TP的去除效果、... 在黑臭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对无法截污纳管的排污口污水实施原位处理,确保整个河道排污口的水质得到充分改善。本文根据具体的试验开展情况,对装置设计参数进行总结,并从COD的去除效果、NH+4-N的去除效果、TP的去除效果、污染物平均水平降解能力分析这四方面论述了生物接触氧化净化槽的应用效果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河道 生态治理 生物接触 氧化净化
下载PDF
TiO2水性溶胶的制备及其对NO的净化性能
2
作者 孙芃 张志伟 +9 位作者 张高雨 刘未杰 刘凝 贾依婷 谷占勇 王树威 李云周 刘文秀 宁占武 刘锦华 《材料科学》 2024年第7期1118-1125,共8页
本文采用水热法,以过氧钛酸(PTA)为前驱体制备了二氧化钛(TiO2)、钨掺杂二氧化钛(W-TiO2)和铜掺杂二氧化钛(Cu-TiO2)系列溶胶。XRD显示所合成的溶胶均为锐钛矿相。激光粒度散射(DLS)结果表明溶液中的胶体粒径分布为10 nm~100 nm范围内... 本文采用水热法,以过氧钛酸(PTA)为前驱体制备了二氧化钛(TiO2)、钨掺杂二氧化钛(W-TiO2)和铜掺杂二氧化钛(Cu-TiO2)系列溶胶。XRD显示所合成的溶胶均为锐钛矿相。激光粒度散射(DLS)结果表明溶液中的胶体粒径分布为10 nm~100 nm范围内的单分散形态,且zeta电位绝对值大于35 mV,说明溶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所合成的溶胶光照下对NO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其中Cu-TiO2的净化率最高,约为88%。此外,还对所合成的溶胶进行了包含紫外光照和湿热条件的老化测试,在经过300 h的老化测试后,所有样品对NO的净化性能衰减均不超过10%,说明所合成的溶胶具有良好的长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水性溶胶 光催化 氧化净化
下载PDF
中性氧化铝柱净化-液相色谱法测定羊肉中多拉菌素残留
3
作者 冯培生 程林丽 +2 位作者 张素霞 沈建忠 李彦申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11-14,共4页
建立了羊肉中多拉菌素的液相色谱检测法。用乙腈提取试样中的药物,经正己烷去脂和中性氧化铝柱净化后氮吹至干燥。加1-甲基咪唑-乙腈和三氟乙酸酐-乙腈衍生化,65℃条件下反应15min,再加甲醇定容并于室温下反应15min,使衍生化产物由酯式... 建立了羊肉中多拉菌素的液相色谱检测法。用乙腈提取试样中的药物,经正己烷去脂和中性氧化铝柱净化后氮吹至干燥。加1-甲基咪唑-乙腈和三氟乙酸酐-乙腈衍生化,65℃条件下反应15min,再加甲醇定容并于室温下反应15min,使衍生化产物由酯式完全转变成醇式。多拉菌素在羊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9.6%~104.6%,批内变异系数小于8.6%,批间变异系数小于7.1%,检测限为0.3μg/kg,定量限为0.7μg/kg。该方法可用于羊肉中多拉菌素的残留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多拉菌素 中性氧化铝柱净化 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柴油车尾气氧化催化净化器的研制
4
作者 齐从谦 王野平 甘屹 《汽车与配件》 1999年第36期18-19,共2页
由于柴油机的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冒黑烟”是一种极为直观的污染,致使柴油车受到相当程度的偏见和歧视。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屡遭“封杀”,使不少地区的柴油车市场急剧萎缩。 对柴油车排放的控制究竟应采取什么... 由于柴油机的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冒黑烟”是一种极为直观的污染,致使柴油车受到相当程度的偏见和歧视。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屡遭“封杀”,使不少地区的柴油车市场急剧萎缩。 对柴油车排放的控制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是“堵”还是“疏”?我们认为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去分析,对柴油机尾气污染应采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进行治理和改善,而不应一味采取“堵”或“封杀”的行政手段去限制。 实际上,柴油机是热效率最高的内燃机。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有其优越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汽车 尾气排放 氧化催化净化 排放控制
下载PDF
纳米金触媒净化一氧化碳技术 被引量:1
5
《无机盐工业》 CAS 2004年第5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纳米金触媒 氧化净化 氧化 氧化
下载PDF
烟气脱硫中几种重要的二氧化硫净化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晓燕 张盛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6期136-138,共3页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绝大部分与燃烧有关,而且主要是由煤炭的燃烧所产生,二氧化硫转化为酸雨严重地破坏了人类的生态环境。针对这一现状,文章综述了烟气脱硫中几种重要的二氧化硫净化技术。
关键词 酸雨 氧化净化技术 烟气脱硫
下载PDF
负载型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及制备
7
《中国钼业》 2006年第6期28-28,共1页
一种负载型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及制备属于多相催化技术及其环境保护领域,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在HZSM-5上负载有含钼和铜双金属氧化物的专门用于柴油车及稀燃汽油机车尾气氮氧化物净化的催化剂,分子表达式为:Cu—Mo/ZSM-5。本发明具有... 一种负载型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及制备属于多相催化技术及其环境保护领域,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在HZSM-5上负载有含钼和铜双金属氧化物的专门用于柴油车及稀燃汽油机车尾气氮氧化物净化的催化剂,分子表达式为:Cu—Mo/ZSM-5。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首创性。Cu—Mo/ZSM-5作为一种新型的用于柴油车及稀燃汽油机车尾气中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尚未见文献和专利报道,2)高活性。在空速为60000~80000h^-1等接近实用条件下,多次对不同Cu/Mo比样品的催化活性进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净化 净化催化剂 负载型 制备 HZSM-5 双金属氧化 汽油机车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氧化催化净化器对乙醇柴油发动机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8
作者 胡强 黄华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08年第6期34-36,共3页
本文通过匹配排气氧化催化转换器进行降低乙醇柴油发动机HC和CO的排放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KEMIRA公司生产的Ecocatt 84441#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对CO催化效率最高可以达到40%,HC的催化效率最高可以达到35%。随平均有效压力的增大... 本文通过匹配排气氧化催化转换器进行降低乙醇柴油发动机HC和CO的排放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KEMIRA公司生产的Ecocatt 84441#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对CO催化效率最高可以达到40%,HC的催化效率最高可以达到35%。随平均有效压力的增大净化效率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催化净化 排放
下载PDF
自养型生物过滤器硝化氧化一氧化氮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建孟 Lance Hershman +1 位作者 陈浚 Daniel P.Y.Chang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共6页
采用一种新的工程材料多孔碳作为填料 ,在 3个5 0 8mm填充着不同孔径多孔碳和驯化培养好的自养型亚硝酸盐硝化菌的生物过滤器中 ,进行了净化气体中NO的探索性研究 .实验采用亚硝酸盐为唯一氮源 ,在多孔碳的表面培养生物膜 ,采用超声... 采用一种新的工程材料多孔碳作为填料 ,在 3个5 0 8mm填充着不同孔径多孔碳和驯化培养好的自养型亚硝酸盐硝化菌的生物过滤器中 ,进行了净化气体中NO的探索性研究 .实验采用亚硝酸盐为唯一氮源 ,在多孔碳的表面培养生物膜 ,采用超声波气溶胶发生器来维持过滤器内的湿度并保持多孔碳表面液膜的厚度较小 .液相硝化试验用来比较 3种不同孔径的多孔碳之间硝化性能的潜力和差异 .结果表明 ,在亚氮 (NO- 2 N)进口负荷约2 0 0~ 80 0g/(L·min)的范围内 ,2 4孔 /cm(PoresPerCentimeter,PPC)多孔碳过滤器的硝化速率最大 ,达到 94%~98%;8PPC和 1 8PPC多孔碳过滤器的硝化速率分别达到 1 5 %~ 2 1 %和 3 0 %~ 40 %.气相试验表明 ,在NO空床停留时间 3 5min、进口浓度 66 97~ 2 67 86mg/m3的范围内 ,2 4PPC多孔碳过滤器对NO的去除效率为 41 %~5 2 %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生物过滤器 多孔碳填料 氧化净化 空气污染控制
下载PDF
碳纳米管-氧化铝:高抗硫及再生性能的Pt基催化剂载体及在NO_x还原反应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江莉龙 王玉玲 +2 位作者 刘弦 曹彦宁 魏可镁 《催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71-2276,共6页
通过乙炔在Al2O3上的分解制备碳纳米管-氧化铝(Al2O3-CNTs)载体.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Pt/Ba/Al2O3-CNTs和Pt/Ba/Al2O3催化剂.利用XRD,SEM,TEM,低温N2物理吸附,XPS和in-situ DRIFT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SO2... 通过乙炔在Al2O3上的分解制备碳纳米管-氧化铝(Al2O3-CNTs)载体.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Pt/Ba/Al2O3-CNTs和Pt/Ba/Al2O3催化剂.利用XRD,SEM,TEM,低温N2物理吸附,XPS和in-situ DRIFT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SO2存在下的NOx还原反应中,Pt/Ba/Al2O3-CNTs比Pt/Ba/Al2O3具有更高的抗SO2性能和再生性能.In-situ DRIFTS表明SO2的存在对NOx储存还原的途径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氧化净化 氧化硫中毒 再生
下载PDF
一种缓释型空气净化消毒剂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康志娟 王奎涛 +3 位作者 赵海栋 吴海霞 高金龙 鲁楠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512-514,共3页
缓释型二氧化氯空气净化消毒剂能够长时间持续释放二氧化氯气体来进行空气的杀菌、消毒。文章讨论了以亚氯酸钠、缓释激发剂、稳定剂和包覆剂制成缓释型二氧化氯空气净化消毒剂,对其二氧化氯的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缓释型二氧化... 缓释型二氧化氯空气净化消毒剂能够长时间持续释放二氧化氯气体来进行空气的杀菌、消毒。文章讨论了以亚氯酸钠、缓释激发剂、稳定剂和包覆剂制成缓释型二氧化氯空气净化消毒剂,对其二氧化氯的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缓释型二氧化氯空气净化消毒剂的制备原理、释放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净化空气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 氧化氯:空气净化 消毒剂 制备 释放速率
下载PDF
黄磷尾气净化处理工艺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明灿 《化工设计》 CAS 2021年第3期10-12,1,共4页
本文介绍黄磷尾气的特点、利用现状及现有净化处理工艺,并提出一种石灰-浓硫酸法黄磷尾气净化处理工艺,说明该技术的工艺流程和特点。
关键词 黄磷尾气 净化 浓硫酸氧化净化 有害组分的无害固化
下载PDF
我国黄磷尾气净化技术获重大突破
13
《气体净化》 2004年第3期33-33,共1页
一直困扰磷化工企业的黄磷尾气问题终于得到解决,由昆明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云南昆阳磷肥厂等共同承担的《黄磷尾气净化制取甲酸》项目日前在昆明通过专家鉴定。
关键词 黄磷尾气 净化 资源回收利用 催化氧化净化 变压吸附技术 深度净化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柴油机NO_x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何怡 吕环春 《天津化工》 CAS 2004年第2期48-50,共3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低温等离子体净化NOx技术,阐述了等离子体净化NOx的原理,并结合光谱分析仪浅析了低温等离子体、还原催化剂对NOx的作用以及混合气成分对NOx净化的影响规律。本文还论述了低温等离子体(NTP)与选择催化还原(SCR)相结合的系... 本文主要讨论了低温等离子体净化NOx技术,阐述了等离子体净化NOx的原理,并结合光谱分析仪浅析了低温等离子体、还原催化剂对NOx的作用以及混合气成分对NOx净化的影响规律。本文还论述了低温等离子体(NTP)与选择催化还原(SCR)相结合的系统处理柴油机NOx的优势,以及SCR与NTP技术相互结合后的NTP助SCR技术的运用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选择催化还原 氧化净化
下载PDF
中国重型柴油车后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5
作者 单文坡 余运波 +1 位作者 张燕 贺泓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72-1677,共6页
我国柴油车(尤其是重型柴油车)污染问题突出,亟须重点控制.为此,对我国重型柴油车后处理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与展望.结果显示:我国自柴油车国Ⅳ标准实施以来,后处理技术已经成为柴油车尾气污染控制的必备技术.目前发展出的主... 我国柴油车(尤其是重型柴油车)污染问题突出,亟须重点控制.为此,对我国重型柴油车后处理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与展望.结果显示:我国自柴油车国Ⅳ标准实施以来,后处理技术已经成为柴油车尾气污染控制的必备技术.目前发展出的主要后处理技术包括用于控制CO和HC排放的柴油机氧化催化剂(DOC)、用于控制PM排放的柴油颗粒捕集器(DPF)、用于控制NOx排放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我国国Ⅳ和国Ⅴ阶段主要采用SCR技术路线控制重型柴油车污染排放,而国Ⅵ阶段严苛的标准要求为柴油车污染物排放控制带来巨大挑战,需要将多种后处理技术进行耦合,并且需要将后处理系统与发动机系统进行融合.除柴油车新车外,我国在用柴油车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污染治理,主要涉及NOx和PM高效协同减排技术和排放在线监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车 后处理 排放控制 氧化净化 颗粒物净化
下载PDF
NH_3-SCR反应中Fe-ZSM-5的Fe物种分布和酸性位对其水热稳定性及抗硫和抗碳氢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2
16
作者 石晓燕 贺泓 谢利娟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9-656,共8页
以Na+型和H+型ZSM-5为载体制备了Fe-ZSM-5催化剂并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Fe-H-ZSM-5在新鲜时和750 oC含10%水的空气中老化后,其SCR活性均优于Fe-Na-ZSM-5.表征结果显示,Fe-H-ZSM-5和Fe-Na-ZSM-5的Fe物种分布和酸性位... 以Na+型和H+型ZSM-5为载体制备了Fe-ZSM-5催化剂并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Fe-H-ZSM-5在新鲜时和750 oC含10%水的空气中老化后,其SCR活性均优于Fe-Na-ZSM-5.表征结果显示,Fe-H-ZSM-5和Fe-Na-ZSM-5的Fe物种分布和酸性位有所不同.高温水热老化后Fe-H-ZSM-5分子筛骨架的脱铝较Fe-Na-ZSM-5严重.水和硫的存在对Fe-H-ZSM-5和Fe-Na-ZSM-5的SCR活性的影响相似,即降低了低温活性,略提高了高温活性.Fe-Na-ZSM-5表现出比Fe-H-ZSM-5更好的抗碳氢中毒性能.这两种催化剂的SO2和碳氢中毒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ZSM-5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 氧化净化 抗硫性能 水热稳定性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大气环境控制系统性能集成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靳健 侯永青 杨雷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3年第4期380-387,共8页
考虑到载人航天器大气环境控制系统设计参数和控制参数众多,文章建立了一种载人航天器大气环境控制系统性能集成仿真分析模型,包括舱体模块、航天员模块、舱压控制模块、温湿度控制模块和二氧化碳净化模块。利用该模型对载人航天器常规... 考虑到载人航天器大气环境控制系统设计参数和控制参数众多,文章建立了一种载人航天器大气环境控制系统性能集成仿真分析模型,包括舱体模块、航天员模块、舱压控制模块、温湿度控制模块和二氧化碳净化模块。利用该模型对载人航天器常规工作模式下大气环境控制系统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在不同热负荷水平下载人航天器密封舱空气各个参数随在轨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氧分压控制、二氧化碳净化和人区温湿度控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不可孤立地进行分析。此外,文章还分析确定了非常规工作模式下热负荷水平允许上限,为载人航天器工作模式的确定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有助于载人航天器大气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流程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控制 温湿度控制 舱压控制 氧化净化
下载PDF
V_2O_5/WO_3/TiO_2催化剂制备及其SCR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吕刚 宋崇林 +2 位作者 高文斌 龚彩荣 裴毅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69-1972,共4页
本文通过浸渍法制备了V_2O_5/TiO_2系列筛选催化剂及V_2O_5/WO_3/TiO_2负载型催化剂,并在模拟评价装置上考察了上述催化剂在SCR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V_2O_5在涂层材料中应该低于3wt.%;钒系催化剂对NO_x的净化效率随反应温度的升... 本文通过浸渍法制备了V_2O_5/TiO_2系列筛选催化剂及V_2O_5/WO_3/TiO_2负载型催化剂,并在模拟评价装置上考察了上述催化剂在SCR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V_2O_5在涂层材料中应该低于3wt.%;钒系催化剂对NO_x的净化效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先增加而后减小,存在一个适宜反应温度窗口;随反应温度升高,NH_3泄漏量逐渐降低.在温度达到350℃之后,NH_3泄漏量不再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SCR反应温度较低时HC和CO浓度基本不变,但从450℃开始,HC浓度逐渐降低,而CO浓度则急剧升高;随NO_x/NH_3比例增加,NO_x转化效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O5/WO3/TiO2催化剂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氧化物(NOx)净化
下载PDF
脱除CO_2气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夫元 《川化》 1998年第1期6-18,共13页
系统介绍各种常用的脱除CO_2的方法,重点论述了几种常见的吸收法的原理、工艺设备;展望CO_2脱除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氧化 氧化净化 脱碳 分离
下载PDF
The pivotal effects of oxygen vacancy on Bi_2MoO_6:Promoted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and reaction mechanism 被引量:11
20
作者 Yanjuan Sun Hong Wang +4 位作者 Qian Xing Wen Cui Jieyuan Li Sujuan Wu Lidong Sun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7-655,共9页
Bi2MoO6,a typical Bi-based photocatalyst,has received increasing interests and been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However,the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Bi2MoO6 is still restricted by some obstacles,s... Bi2MoO6,a typical Bi-based photocatalyst,has received increasing interests and been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However,the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Bi2MoO6 is still restricted by some obstacles,such as limited photo-response and low charge separation efficiency.In this work,we developed a facile method to introduce artificial oxygen vacancy into Bi2MoO6 microspheres,which could effectively address these problems and realize highly efficient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sis.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methods were combin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oxygen vacancy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photocatalytic activity 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toward NO remova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NaBH4 during catalyst preparation induced the formation of oxygen vacancy in Bi2MoO6,which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extending the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of Bi2MoO6.The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Bi2MoO6 with oxygen vacancy was obviously enhanced with a NO removal ratio of 43.5%,in contrast to that of 25.0%with the pristine Bi2MoO6.Thi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oxygen vacancy that creates a defect energy level in the band gap of Bi2MoO6,thus facilitating the charge separation and transfer processes.Hence,more reactive radicals were generated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photocatalytic NO oxidation reaction.The in situ FT-IR was used to dynamically monitor the photocatalytic NO oxidation process.The reaction intermediates were observed and the adsorption-reac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It was found that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unchanged by introducing the oxygen vacancy in Bi2MoO6.This work could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xygen vacancy in photocatalysis and gas-phase photocatalytic reaction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vacancy PHOTOCATALYSIS Reaction mechanism In situ FT-IR NO remova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